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小学骨干校长研修计划启动
国家总督学柳斌等国内外专家授课
本报北京5月8日讯 记者董洪亮报道:第一期全国小学骨干校长研修班今天在北京师范大学开学,“全国中小学千名骨干校长研修计划”随之正式启动。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今天同时在北师大成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国家总督学柳斌和北师大领导陈文博、袁贵仁为中心揭幕。
据了解,“全国中小学千名骨干校长研修计划”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为骨干校长研修班,由教育部从全国范围内遴选1000名中小学骨干校长,举办20期研修班,每期一个月;第二个层次是骨干校长高级研究班,50名人选由参加过骨干校长研修班的1000名校长中产生,共办5期,每期1年。全国共有中小学校长100万人,提高校长队伍的素质,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意义重大。
今天开学的第一期全国小学骨干校长研修班,学员有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名校长。他们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形势、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现代课程与教学改革、学校管理改革及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经验和新动态等。主讲教师由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向全国挑选,一些著名教育专家、教育部官员、名校校长和外国专家授课。第一课由国家总督学柳斌讲授。
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是对全国小学校长进行高层次培训和对全国小学校长培训进行业务指导的工作机构。它既是全国示范性的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也是培训的研究中心和信息中心。除一般性培训外,中心还开设网上小学校长培训课程,成立了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发挥综合优势 激活传统学科
浙大人文社科研究拓展新空间
本报杭州5月8日电 记者毕全忠、温红彦报道:浙江大学承担的重大课题《浙江省“十五”与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构想》,日前正式通过有关专家组评审。
专家组认为,它将成为浙江省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2020年长远规划的重要理论依据。担任该课题组长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这是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四校合并组成新的浙江大学后,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所取得的成果。
四校合并使浙江大学成为目前中国学科门类最齐全、办学规模最大的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文理交叉、综合渗透,更使人文社科研究在不少领域形成了优势和特色,并涌现了一批在国内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学者。
让传统基础学科焕发新活力。1999年9月,北京,首届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颁奖大会,第四届国家图书奖颁奖大会,第四届全国优秀古籍整理图书颁奖大会,浙江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的教师三次出现在领奖台上。最近,在第二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审中,人文学科实现了零的突破;浙江大学还成为国家重点图书《希腊哲学史》第四卷的主编单位。
让应用学科形成多渠道、多方面、多层次服务现实的新格局。新的浙江大学综合优势的增强,为人文社科研究人员更好地服务现实创造了更好的条件。1999年仅文科应用研究项目就达461项,有100余项科研成果提交有关部门作决策参考。在文科近千万的科研经费中,横向研究经费占一半以上,位居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的前列。浙江大学现已成为浙江省经济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的智囊团和人才库。仅经济学院与管理学院就主持了浙江省十多个市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研究。
组织创新,引发综合优势,加快拓展人文社科研究新空间。1999年底,“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首批15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今年学校又组建了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与科技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汉语史研究中心、人力资源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和宋学研究中心等5个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新的浙江大学现已成立了50余个文科研究所。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高强度防弹纤维研制成功 抗肿瘤新药研究前景喜人
本报讯 被列为科技部国家攻关地方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和国家计委高科技产业化推进项目的“宁波大成集团高强度防弹纤维成果”汇报会,于5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与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专家指出,这是继荷、美、日三国之后,我国在这一领域内研制开发成功并实行产业化生产的重大高科技成果。它不仅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特殊建筑材料、体育运动器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而且在制作软质防弹衣、头盔、雷达罩、空降雷达等国防装备方面,将发挥特殊的作用。
高强度防弹聚乙烯是90年代初出现的高科技产品。高分子量、高取向度和高结晶度的特性,使它轻薄如纸布,坚固胜钢铁。为了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和封锁,陈成泗率领该公司的科技攻关小组探索出一整套全新的工艺技术路线和最佳工艺条件与参数。技术鉴定和现场测试表明,其强度超过荷兰的同类产品。紧接着,该公司又迅速将此成果投入了大规模化的工业生产。目前,该公司已与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等科研院所联合开发高性能的轻度防弹头盔、复合防弹板材、轻质防弹防刺背心以及远洋捕鱼绳网等产品。(何黄彪)
本报讯 由上海医科大学和上海中敏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制的治疗肿瘤一类新药丁磺氨酸展现出可喜的医疗前景。这是我国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药物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现有的化疗药物本身的副作用较大,加上临床上一些常见的实体肿瘤由于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而使疗效极不理想;临床上化疗药物产生的多药耐药性问题,更成为治疗中的难题。
作为国家“九五”重大科研项目,上海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金一尊教授,花费大量心血研究的丁磺氨酸在临床前期、临床一期的试验中,在安全性化学增敏作用和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方面,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目前已进入临床二期研究。(陈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全国“六一”计算机表演赛进入倒计时
本报讯 由信息产业部、卫生部、全国妇联、中国科协等11个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六一”国际儿童节计算机表演赛,目前已进入倒计时,据组委会介绍,今年将有百万少年儿童参加。
本届活动的突出特点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展少年儿童科普活动。大赛的全国报名工作,均由各地活动主办单位组织少儿在互联网“下一代”www.xiayidai.com网站上进行。以计算机及网络知识和综合素质为主要内容的个人争先赛,评选出10名“中华少儿电脑之星”,以及“全国十佳少儿网页”。这次活动还组织学校之间的比赛和城市之间的比赛,并设立中、小学和学龄前3个层次的优胜杯。
(徐致光)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日前,我国第一个县(市)级恐龙博物馆在山东省诸城市建成,并展出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巨型鸭嘴龙化石骨架和100多件恐龙化石。 新华社记者 吴增祥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科学化解疑惧 奉献凸显崇高
辽阳用血全部实现无偿采集
本报讯 辽宁省辽阳市委、市政府认真组织贯彻、实施《献血法》,使献血工作从有偿平稳过渡到无偿。最近,中国红十字总会和卫生部授予辽阳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光荣称号。
针对很多人惧怕献血的状况,辽阳市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多种形式的公益性宣传,普及有关献血的法律、法规和血液科学知识,尽力解除人们的疑虑,并把献血工作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全市各县、区、委、办、局及省直单位都形成了网络化管理,做到了联络有组织、安排有人管、具体工作有人抓。
辽阳市党政主要领导带头无偿献血,市委书记龚尚武、市政协副主席王云连续5年义务献血。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促进了全市献血工作的开展。去年,他们组织了近2万人参加无偿献血,经严格的体检,实际献血人数1.56万人,献血量达310多万毫升,实现了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的预期目标。(陈殿升 长江)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各国专家在京研讨生物多样性
本报北京5月8日讯 记者陈祖甲报道:今天,来自多国的专家聚集北京,研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的问题。这是今天开幕的第三届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的7个分会场之一。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世界环境问题的热点。围绕这一主题,专家们就农作物遗传工程和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商品化,生物技术应用规模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基因工程技术应用、杂草控制措施,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业的发展,种质资源和野生亲缘植物保护的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转基因生物安全和生态学评价等问题进行研讨。
恢复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本次研讨的另一个命题。与会的专家们也就如何利用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管护区等,做好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如何通过迁地保护的方法,建立植物种质资源库,开发遗传资源;野生动物持续利用的原则和方法等问题深入地进行了交流。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北航举办“国防教育宣传周”
本报讯 从5月7日开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国防教育宣传周”,北航师生参观了国防教育图片展,并参加了“北航军训十五年”纪念光盘的赠送仪式。北航将通过举办“新世纪论国防”演讲比赛、国防教育专家研讨会、国防教育系列讲座、军事定向越野比赛、领导干部国防日等一系列活动,在校园内掀起一个国防教育的高潮。(蔡传)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首都纪念世界红十字日
本报北京5月8日讯 今天是世界红十字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举行纪念世界红十字日座谈会暨《南丁格尔在中国》画册首发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彭珮云出席会议并讲话。
彭珮云指出,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1987年以来共募集到21亿元的救灾款物,对1亿多受灾群众进行了救助;建设了6个区域性备灾救灾中心和10余个省级备灾救灾中心,红十字会的备灾救灾网络正在形成。近年来,中国红十字会大力开展群众性卫生救护训练,积极宣传引导群众进行无偿献血,开展丰富多彩的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在社会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红十字国际运动于1863年在瑞士诞生,由瑞士人亨利·迪南创建。1912年,国际红十字会设立护士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奖章,我国至今已有25名获奖者。
(晓白)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稀土磷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本报讯 记者蒋建科报道:由四川省广汉清泉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牟清泉发明的稀土磷肥日前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并在日前举办的中国专利15年成就展会上获得最佳项目奖。
据介绍,这种新型高科技肥料是一种以磷素为载体,以稀土配分液和调理剂等反应生成的化合肥。自1995年以来,稀土磷肥已累计在全国20多个省的30多种作物上使用,总面积达200多万亩。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