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弘扬传统医药 造福人类健康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朱庆生
编者按
4月22日,就是明天,国际传统医药大会将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是继1991年后,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召开的又一次国际传统医药盛会。
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传统医药为世界各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过重要贡献;今天,它在人类的医疗保健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政府一贯重视包括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中医中药的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传统医药的科学价值正在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士认可。世纪之交,国际传统医药界的专家学者和各国政府官员再一次相聚北京,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大会召开之前,本报推出这个专版,旨在展示我国传统医药所取得的进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医中药的了解,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医药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中医药以其系统的理论体系、显著的疗效、浓郁的民族特色,成为人类医药宝库的共同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对人类健康事业和世界文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回顾中医药几千年的发展史,可以说走过了一条非常曲折的道路。尤其是在近代,西医西药传入我国以后,由于晚清和国民党政府采取抑制、排斥甚至取缔中医的政策,使中医药事业受到极大冲击,走入低谷。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中医药事业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中央和各级政府把发展中医药事业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了一系列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我国《宪法》规定了“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从而确立了中医药的法律地位,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目前,我国已建有2629所中医医院,民族医医院134所,中西医结合医院53所。据统计,现在全国中医院年门诊量已经达到2亿人次,中医的防病治病能力和医疗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全国从事中医药科研的机构已经达到170所,专业技术人员近2万人,兼职人员近2万人,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省市级的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及高等院校为主体的科研体系,也形成了一支以中医药人员为骨干、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科研队伍。从1978年到1999年,有72项中医药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奖励,很多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甚至国际领先水平。今天,全国已有高等中医药院校和民族医学院30所,在校生5.8万人;中等中医药学校53所,在校生5.08万人,中医药成人教育也有了较大发展,基本形成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并举的办学格局。不仅如此,我们还接收了许多外国留学生,目前在中国学习自然科学的外国留学生和进修生中,学习中医药的人数位居第一。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和天津的中医院校已经成为培养外国留学生和进修生的主要基地。我国中药工业企业已经达到1000余家,传统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已被现代化的生产工艺所取代,初步形成了以中药材生产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纽带的中药生产流通体系。中药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中药制剂在保持传统剂型的基础上更加多样化,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
即将于北京召开的国际传统医药大会,是在世纪之交召开的一次国际传统医药界的学术盛会。成功地组织召开这次会议,对于向世界展示我国中医药学术成就,加强对传统医药的研究、开发、应用,促进中医药的国际友好交流,推动世界传统医学的发展,促进中医药学在新世纪的国际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的世纪,人们对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的关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可以说,世纪之交的中医药既面临挑战,又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呈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就一定会把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医药事业带入新世纪。(附图片)
第8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中、西医学同属生命科学大范畴,二者可相互借鉴
●综合运用多学科方法手段,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培植生长点
中医学术走向的理性思考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 王永炎
世纪之交,生命科学的悄然兴起,信息科学的广泛渗透,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工程的开展,都为中医学术研究的深化与发展带来良好机遇。尤其是医学朝向的变化与“健康”概念的拓宽,将为中医药学科生长点的培植和学术内涵建设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氛围。
中医学研究的对象和领域是人,是生活在自然界和社会环境中的人;是人的健康及如何维护与促进健康;是人的疾病及如何预防、治疗疾病并使病人康复。从这一角度看,中医学与西医学同属于医学门类,同在生命科学的大范畴中。然而中医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具有丰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的医学,因此又有别于西医学。这就给了我们两点启示:一是以大学科的观念为指导多学科地开展中医学术研究;二是重视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挖掘、整理、发挥哲学原理对医学的指导作用。两者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能结合得好,必将推动中医学术的进步。
综观当今全球,技术的高速发展与理论相对滞后的矛盾日趋突出,这已是科技界普遍关心的大课题。有鉴于此,挖掘前贤理论,联系当今学术研究的问题,追求实效,无疑具有现实意义。我从学习古代哲学,结合多年从事中医教学、医疗的实践,逐渐“悟”出宇宙观对开展中医学术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先秦诸子中,老子是中国宇宙论的开创者,着眼于万物的研究。惠施则注意宇宙中一般事物的观察。关于宇宙,他解释为总包一切之“大一”,与极微无内之“小一”。我们不禁要问,惠子的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一寓有小一,小一中又涵有大一,两者相兼容而为用的见解对中医学术的研究途径有何指导作用?我愿简要引述两例谈些体会。其一,某单位科研成果鉴定会,用小白鼠、大白鼠造模,观察中药复方药效,其模型与指标均针对“病”而无“证”的内容,致使中医专家不予首肯。后改用大动物驴,该成果通过鉴定。其二,某些业界同道将病毒、内毒素等理解为中医之“毒”,取解毒之法,遣解毒之药而用大队苦寒之品组方治疗乳腺脓肿,结果两月未愈,脓液已变清稀无味,疮口色青。易医改用鹿角霜、黄芪、甘草治之,旬内即获显效,月内疮面愈合。我试图从方法学角度分析:医学研究有实体本体论与关系本体论两种,前者重视实验研究,后者重视逻辑推理,其中辩证思维为重要的模式。过去有学者认为,中医重关系本体论,西医重实体本体论,中、西医理论体系迥然不同,两者难以结合。可近年来,人们发现西医学的基础医学研究多采用综合集成法,重视“大一”即宏观原理的指导;同时中医也开始在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水平上去探讨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通过检测、比较分析确定药效指标,这可以理解为“小一”。随着技术进步和时代发展,中医学术研究可以引进西医与多学科的微观方法手段。今天的中医医院里已有CT影像检查技术,被中医师们认为是望诊的延长。我相信,学科交叉渗透将使中、西医学的理论趋同,实体本体论与关系本体论可以结合,其哲学基础可能与惠子的“大一”、“小一”说紧密相关。
有人提出,中医学术研究应遵循“继承、验证、质疑、创新”的思路展开。作者认为继承是起点,是基础。验证的方法基本分为人体试验和实验研究两种。人体试验即临床研究,过去是强调随机、设盲、对照、重复的原则,当今则认为个体化的具体治疗是临床试验的最高层次,因此辨证论治诊疗体系的规范化研究将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研究课题。实验室的实证研究,动物模型的制作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如何制作征候模型并与人体近似是难题,但遵循“大一”与“小一”结合的方法可能探索出一条新路。质疑与创新是紧密连接的,应提倡求真求异的精神,有破才有立。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其领域的选择应遵循如下三条:一是属学术内涵重大的理论问题;二是问题的提出本源于实践;三是研究的结果,通过预评估,有利于实践。就中医学而言,主要是有利于提高防治现代难治病的疗效。鉴于此,脏象、经络、征候与复方的研究,应该作为21世纪前叶的主题。尤其是随着状态医学的提出与国际生物医学专家对辨证论治的再认识再评价,开展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生物学作用机理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其方法主要是综合集成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引进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同时要从整体出发开展细胞与分子水平的实验,取得数据后再从整体进行分析,结果分析要以中医理论为依据,注重结合人体实验,最终落脚到指导临床实践,推动中医学术的繁荣。
第8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新中国中医药大事记
▲1950年8月,毛泽东为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
▲1955年12月,第一所全国性中医科研机构中国中医研究院正式成立。第一期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同时开学,由此推动了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开展。
▲1958年10月,毛泽东作出重要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1971年7月,《人民日报》公布了针刺麻醉获得成功的消息。
▲1978年9月,邓小平批示:“要为中医创造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不久,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中医学院举办的中医研究生班开学。这是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以来,招收的第一批中医研究生。
▲1980年3月,卫生部召开全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建国以来中医药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了党的中医政策的基本要点。
▲1982年12月,“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被载入宪法。
▲1984年9月,卫生部和中央民委在呼和浩特召开全国第一次民族医药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对民族医药采取积极扶植、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的方针。
▲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中医管理局正式成立。
▲1988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1年4月,在全国人大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中西医并重”被列为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之一。
▲1991年10月,江泽民为在北京召开的国际传统医药大会题词:“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兴中医中药事业”。本次大会上,通过了以“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药”为主题的北京宣言,并建议每年的10月22日为世界传统医药日。
▲1992年12月,抗疟中药双氢青蒿素及片剂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1995年12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科研项目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发布,“中西医并重”再次被列为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之一。
▲1999年4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切实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的意见》发布。
▲1999年9月,30卷《中华本草》历时10年编纂完成隆重出版。该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几千年来本草学发展成果,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医药科学的发展水平,被誉为“新的《本草纲目》”。
第8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桃李满天下 徐鹏飞绘
第8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藏医巧治类风湿
赵文华
藏族医学认为,隆、赤巴、培根(音译,分主呼吸、热量和体液)三大因素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如果这三大因素保持平衡和协调,人体就健康;如果这种平衡和协调遭到破坏,人体就会生病。因此,藏医临床诊治疾病,是根据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失衡情况,辨证地制定治疗方案。常从饮食、起居行为、药物、外治四个方面调理。病症较轻时单用饮食或起居行为调理即可。
关于类风湿的饮食治疗,藏医《秘绝外遗》一书写道:“忌高盐糖奶陈腐食,新鲜陈旧肉酥油,油腻难消类与酒,避免烈日沉睡寒潮受。新鲜炒面白青稞,面米为主进素食,如此配合方有救。”《四部医典》“秘诀部”第五十八章中还有“青稞煮粥豆类和大米,黄牛乳酪苦菜凉开水,性温性轻饮食相适宜。酸腐性沉性辣与油腻,视为毒物常忌之”的记载。由此可以看到,藏医要求类风湿患者的膳食以碳水化合物、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低盐、中热量、少刺激、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患者若长期受寒受风,过食冷凉、油腻及甜食,或进食过饱又不活动,或生活环境潮湿、衣着单薄等,致使生理性的培根及隆偏盛,三大因素间的平衡和协调受到破坏,类风湿就不易好转。这一理论得到了现代医学的证实。
第8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背景资料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医学体系。除了汉族医学外,主要有藏族医学、蒙古族医学、维吾尔族医学、傣族医学等。这些医学体系相互借鉴,彼此交融,构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医学宝库。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各少数民族医学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全国已建起少数民族医医院130多所,制药厂数十家,其生产的部分药品已被纳入政府基本用药目录。
第8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架起通向世界的桥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 沈志祥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20多年,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日益增多,层次与水平不断提高,为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增强世界各国医学界的团结,共同提高防病、治病水平作出了贡献。
我们充分利用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优势,积极为世界各国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提供医疗服务。截至目前,我国共派出医疗队数百个,医疗队员上万人。他们运用中医药为当地群众提供医疗服务,还对当地医务人员进行中医医疗技术知识培训。
近年来,我们采取各种方式,加强了与国外、境外有关单位在中医药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的科技合作,不仅引进了国外比较先进的技术、设备,也学习了一些先进的科研思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一批与世界科技接轨的中医药科技工作者。我们还积极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传统医药方面进行合作,拓宽了我国与WHO各成员国的合作领域和范围,也为各国提供了我国发展传统医药的经验。
我国学者每年出席国际上有关的学术会议,有的专家还担任了世界卫生组织顾问及国外、境外的一些学术机构的客籍教授,向国外全面、深入地介绍中医药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中医药对外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对外交流合作的水平。近20年来,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接收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万多名留学生和进修生。世界卫生组织在我国建立的7个合作中心和3个针灸培训中心,培训了2000多名各国和地区的各类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我国的中医药大学还与外国的一些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医药的学历教学,为全面而准确地对外介绍中医药创造了条件。他们还通过我国教育部、卫生部、WHO或其他的途径派出了大批中医药专业留学生、访问学者,到各国和地区的院校学习和合作研究,推动了我国的中医院校与各国、地区的友好交流。
扩大与各国政府间的交流,为中医药在科研、教学、临床、生产、流通、政策、法规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创造了条件。目前,我国已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传统医药领域开展了政府间的交往,与一些国家的卫生部门签署了交流与合作协议,建立了稳定的关系。
世纪之交,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医药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使传统医药学得到进一步发展,使中医药与世界各国的传统医药学及现代医药学更好地结合,协调发展,共同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成就,我们愿继续在以下几方面加强与各国交流与合作:
——与有关国家在传统医药学的国家政策方面进行交流,促进相互理解与支持,特别是在传统医药学的立法、卫生资源分配、科研、教学、医疗、生产、贸易的管理方面进行交流。
——我国即将加入WTO,为给中医药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十分重视保护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知识产权,包括传统医药知识产权,我们愿与各国有关部门共同探讨这一重要的课题。
——我们十分重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药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我们愿在中医药信息、中医药基础研究、临床应用研究、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科研方法、科研管理等方面与各国同道开展交流合作。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可以在中国也可以在国外共同做好合作研究。
——我们愿与各国政府和研究机构合作,在国外举办中医药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也欢迎国外有关院校的教授到中国,与中医院校进行教学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中医院校重点学科建设和外向型教育的发展。
——为使国外进一步了解中医药学,我们希望在各国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开展医疗合作,合作建立中医医疗中心或中医医院,合作开展疑难病的中医治疗,探讨新的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特别是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脑血管、肿瘤、艾滋病、肝炎、糖尿病、骨关节疾病、皮肤病方面进行合作。
——我们愿与国外的科研院所、大学及制药公司合作研究开发安全、高效、稳定的中药新品种。在传统医药的物种栽培、养殖、生物工程技术应用、质量标准研究等方面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第8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近年来,为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初级医疗保健中的重要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活动为载体,加大基层中医院内涵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至目前,全国已批准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单位97个,其中36个已通过评审,各省批准的省级先进县达120个。
创建先进过程中,许多县级中医医院通过狠抓人才培养、专科专病和急诊科室建设以及就医条件的改善,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加强了对乡村中医药人员的培养和技术支持,带动了整个农村中医药工作的发展,一个功能较健全的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初步形成。(朝 闻)
第8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杏林计划”成效斐然
杏林计划即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建设自1991年启动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统计,全国示范中医医院的院均病床数由原来的265张增加到现在的289张,床均固定资产总值由不到1.7万元提高到5.4万元,病床使用率平均达到77.9%,超过西医医院72.2%的平均水平。
国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对杏林计划高度重视,累计投入40多亿元,占全国同期国家和地方财政对中医医院投入总额的1/3,其中广东、江苏等省1992—1995年的投入均超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中医医院投入力度最大的一个时期。
根据患者需求的变化,各示范中医医院加速改革与创新,纷纷向多功能综合性、高技术专科型的方向发展,逐步建成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中医特色专科,带动了全院的发展。其中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中风科、天津中医学院一附院的针灸科、唐山中医院的脉管炎科、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医院的周围血管病专科等都独具优势,享誉国内外。(阎斯长)
第8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中医医疗队在抗洪一线。 斯 文摄
第8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中药科研捷报频传
近年来,我国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临床及生产相结合,在中药资源普查、开发和保护、中药炮制和制剂研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推动中药科研水平跨上新台阶。
1983年至1994年,国家有关部门对全国中草药资源进行了普查,覆盖了80%的国土,收集和鉴定了药用植物、动物及矿物药材共12807种。在此基础上,我国加大中药材的人工培植和驯养力度。截至目前,全国共引种中草药3000种以上,一些重要的野生中药和产自国外的药用植物已引种成功,以往靠进口的60种常用中药材,已引进成功30种。其中,西洋参大面积农田栽培技术获国家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
对历代500多种常用中药炮制技术和炮制经验的系统整理,为中药炮制工艺的改进、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科学依据。而膜分离技术和微细纤维素等新辅料的研究与应用,则使中药剂型有了很大改进,新发展了胶囊、注射剂、气雾、滴丸等40余种剂型。重点出口中药的二次开发,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出口创汇能力。(树 江)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