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中埃友谊历久弥坚
本报记者 孟宇红 朱梦魁
初夏4月,依偎在地中海怀抱中的埃及第二大城市亚历山大更显得风光秀美,景色宜人。亚历山大港是仅次于法国马赛的地中海第二大港口,中国每年有30多艘船舶在这里挂靠。应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之邀,4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专程从以色列特拉维夫飞抵亚历山大,与穆巴拉克总统举行会晤。
上午9时多,江主席的专机降落在亚历山大阿拉伯塔机场。江主席笑容满面地走下舷梯,与前来迎接的埃及总理奥贝德亲切握手。江主席在机场上发表了书面讲话,高度评价中埃友谊和埃及在地区事务和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奥贝德总理的陪同下,江主席乘车驶离机场。当车队穿过亚历山大市中心时,路旁的埃及朋友们向江主席招手致意。上午10时30分左右,江主席一行抵达拉斯汀国宾馆,已在此迎候江主席的穆巴拉克总统紧走几步迎上前去,两个老朋友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尽管只是短暂的会晤,但埃及方面对此极为重视。在江主席到访前夕,埃及总理奥贝德就举行了专题新闻发布会,阐述了江主席访埃的重要意义和埃中友好合作的良好现状。埃及的各大报纸和其他新闻媒体也纷纷盛赞埃中两国与日俱增的友好合作关系,同时认为中国领导人此行意义重大,必将全面增进中国与有关国家和这一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关系。
埃及经济界人士也极为关注这次会晤。近年来,中埃经贸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1998年6月30日,中国在埃及的投资项目17个。根据埃及前总理詹祖里在1997年与中方签署的《合作规划和建设北苏伊士湾经济区备忘录》,中国将帮助埃及在苏伊士湾建立埃及第一个经济特区。此举受到了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在此次江主席与穆巴拉克总统会谈中,两国领导人再次重申了推动双边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共同愿望。
中国与埃及同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与埃及便通过丝绸之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56年,两国正式建交,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和非洲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友好国家。建交40多年来,中埃两国人民的友谊历经世界风云变幻,历久弥坚,堪称南南合作的典范。在许多重大的国际政治问题上,中国与埃及总是互相支持。埃及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支持中国统一大业。两国的友好关系进一步得到巩固。特别是江泽民主席1996年5月对埃及进行的国事访问,以及穆巴拉克总统1999年4月对中国的访问,使双方进一步加强了了解,扩大了共识,中埃关系也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次江主席专程来到亚历山大与穆巴拉克总统会晤,更加说明了中国重视发展与埃及的友好关系。
江主席此次在亚历山大与穆巴拉克总统的会晤,在中埃友好关系史册上又增添了新的一页。
(本报亚历山大4月17日电)(附图片)
4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右三)同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左二)在亚历山大拉斯汀国宾馆举行会谈。新华社记者 王新庆摄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迎挑战 求发展
张金江
日前,122个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及政府代表聚首哈瓦那,讨论南方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这一重大问题。这次南方首脑会议凸显出南方国家迎全球化挑战、求经济发展的紧迫感。
经济全球化是客观现实。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为世界的繁荣和发展带来机遇,但占世界人口4/5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未能从中得到多少益处,反而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与会国领导人在发言中都提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富国愈富,穷国愈穷”。世界银行最近发表的年度报告为此提供了佐证:中国以外地区贫困人口有增无减;占全球人口57%的63个最穷国,只获得全球6%的收入,人均每天生活费不到2美元;仅占世界人口1/6的北美、西欧和日本,其收入却占世界总收入的80%,人均每天生活费达70美元(截至1998年的统计)。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南方国家领导人一致把批评的矛头指向现行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现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不公正、不合理,少数发达国家控制着制定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主导权,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处于不平等的被动地位,不能与发达国家公平地享有经济全球化的好处。有的经济大国甚至仗着自己雄厚的财力,在经济领域独断专行,在政治领域推行强权政治,把金钱变成“征服穷国的大炮”。这一切严重危害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更加相互依存,各国共同发展和繁荣是争取世界持久和平与稳定的重要保证。少数国家发展、大多数国家贫困落后,世界就不会有持久的和平,少数发达国家的富裕与安全也不会稳固。尼日利亚总统、77国集团主席奥巴桑乔指出,南北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是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
建立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是发展中国家领导人的共同呼声,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今天的客观要求。南方国家团结合作、南北国家真诚对话,有助于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有助于促进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实现共同发展和普遍繁荣。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代表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发言
批评美国搞双重人权标准
本报日内瓦4月17日电 记者果永毅、顾玉清报道:出席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五十六届会议的中国代表团特别顾问刘京今天下午就“促进和保护人权”议题发言,对美国在人权问题上搞双重标准,尤其是为了攻击中国人权状况不惜为邪教“法轮功”张目的卑劣做法表示遗憾。
刘京强调,中国积极参加了《个人、群体和社会机构在促进和保护普通公认的人权和基本自由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宣言》的起草及通过的全过程,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支持个人、群体和机构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
他说,各国国内立法是实现和享受人权,以及从事促进和保护人权活动的法律框架。个人、群体和机构在从事促进和保护人权的活动时有义务遵守有关国家的法律。任何个人、群体和机构都不能因为从事促进和保护人权的活动而凌驾于法律之上。
刘京指出,中国政府依法保护公民根据宪法和法律享有的各项权益,同时对像“法轮功”这样从事违法活动的邪教,依法予以取缔并对违法犯罪分子依法惩处,这既符合中国的法律,也符合国际人权文书的有关原则和精神,任何国家不应说三道四。
刘京说,任何个人、群体或机构都不得以促进和保护人权的名义从事违反《联合国宪章》、破坏主权国家领土完整、颠覆合法政府、侵害他人人权的违法、犯罪活动,任何国家均不得煽动或支持个人、群体或机构干涉他国内政。
刘京指出,一些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却在人权问题上搞双重标准,今年人权会议上突出表现是对“法轮功”的态度。美国政府曾表示,美方不支持“法轮功”。但美国政府一段时间以来的所作所为表明,美国政府支持邪教。美方出于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完全不顾广大中国人民和“法轮功”受害者的人权,竭力支持邪教,肆意侵犯人权。
至于处理邪教的方法,刘京质问美国政府:我们用教育转化的方法,使98.5%以上的“法轮功”练习者觉醒,回到正常社会生活不对吗?难道一定要像美国那样用火炮轰击吗?!我们处理“法轮功”邪教的方法,本应是对世界处理邪教的贡献,反被指责为违反人权,这公平吗?难道支持邪教肆虐全世界才是保护人权吗?
刘京说,美国政府在此次人权会上的表演说明,正如美方在其他问题上的立场一样,在处理邪教上奉行双重标准,是何等的虚伪。
第6版(国际)
专栏:
普京与布莱尔会谈
访问白俄罗斯时指出俄白联盟不针对第三国
新华社伦敦4月17日电 (记者张振安)正在英国访问的俄罗斯当选总统普京17日与英国首相布莱尔举行了会谈。
布莱尔在会谈后联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他与普京主要就两国关系、俄罗斯经济特别是车臣局势,以及共同感兴趣的其他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布莱尔强调,虽然英俄在车臣问题上存在分歧,英国仍希望通过加强与俄罗斯的接触和对话逐步解决这一分歧,而不是孤立俄罗斯。
普京说,他的此次访问将俄英两国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关于车臣问题,普京表示,俄罗斯与英国在这方面存在很大分歧,但他愿意通过对话来解决这些分歧。
会谈中,普京和布莱尔同意将继续加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并确定两国今后每年至少举行一次首脑会议。
据新华社莫斯科4月16日电俄罗斯当选总统普京16日在对白俄罗斯进行工作访问时表示,俄白联盟不针对第三国。
据俄媒体报道,普京在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会谈后向新闻界指出,俄白统一将不会损害任何国家。他同时强调,俄白统一进程也不能被用来向白俄罗斯或俄罗斯施压。他说,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一直在捍卫白俄罗斯的利益,两个联盟国家必须在国际事务中同步行动。
普京指出,发展经济是实施俄白联盟国家条约的优先方面。他说,军事技术及其他领域的任何合作方案都不可能建立在不稳定的经济基础上。因此,两国必须解决统一税务、统一关税政策等问题。
普京说,俄白双方在会谈中就两国在经济、军事等领域的一系列合作问题达成了一致,并将很快签署有关的双边文件。
白俄罗斯是普京当选俄总统后首次出国访问的第一站。
第6版(国际)
专栏:
津巴布韦 老战士强占白人农场 总统表示不下令撤出
据新华社哈拉雷4月16日电 (记者朱士骧)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16日讲话说,他不会命令老战士撤离被他们占领的白人农场。
今年2月以来,津巴布韦有上万名独立战争时期的老战士强行占领了大约1000个白人农场,并正在把农场的土地分配给无地的老战士和黑人农民。
穆加贝是在古巴参加了77国集团南方首脑会议后返回国内时在哈拉雷国际机场发表这一讲话的。他对来自全国各地欢迎他回来的老战士和他的支持者们说,老战士占领白人农场是向抵制土改的白人农场主表示的一种抗议行动。他说,津巴布韦的土地问题是一个历史和政治问题,法院的判决解决不了问题,而应当依靠最近议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来解决。
议会上周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赋予政府无偿征用白人农场的权力。穆加贝说,政府将尽快与白人农场主进行磋商,解决强行征用土地问题。他呼吁白人农场主和老战士要冷静,不要诉诸武力。
津巴布韦的土地问题是殖民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一个历史问题。当时,白人殖民者抢占了绝大部分农田,使许多黑人成为无地农民。目前,津巴布韦4500户白人农场主仍控制着全国70%的良田。
第6版(国际)
专栏:
旅瑞华人华侨批判“法轮功”
据新华社日内瓦4月16日电 (记者陆大生)旅居瑞士的华人华侨代表16日在首都伯尔尼的中国驻瑞士大使馆举行座谈会,批判邪教“法轮功”。
出席座谈会的约50位华人华侨、学者和留学生代表踊跃发言,分别从人权、宗教、法律、医学、社会、文化、哲学等角度揭露和批判了李洪志散布的歪理邪说。大家认为,“法轮功”本质上是反人性、反社会、反政府和反国家的,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危害。中国取缔邪教“法轮功”正是为了维护和保障中国公民的人权。一些代表还批评一些西方媒体在邪教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的做法。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国会议员访问伊拉克
新华社巴格达4月16日电 (记者李学军)美国国会民主党议员托尼·哈尔16日晚抵达巴格达,对伊拉克进行4天的人道主义访问。这是自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以来美国国会议员首次访问伊拉克。
哈尔在抵达巴格达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对伊拉克的访问不是出于政治目的,而是出于他对长期处于制裁条件下的伊拉克人道主义状况的关注。
他表示,希望通过访问来实地了解目前伊拉克国内的人道主义状况,尤其是有关伊人口死亡率上升和儿童营养不良等问题。
他说,他将在国际红十字会和伊拉克红新月会的协助下,参观巴格达和伊南部“禁飞区”内的学校、医院和水处理厂等设施。
根据伊拉克官方公布的数字,自1990年联合国对伊拉克实施制裁以来,食品和药品的严重短缺导致伊拉克人民健康状况不断恶化,尤其是儿童的营养不良现象十分普遍。至今,制裁已导致伊150多万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老人和儿童。
第6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阳光驱散阴影
——印尼纪行
贺广华 顾鸿富
应印度尼西亚新闻工作者协会的邀请,中国新闻代表团一行10人,最近有幸访问了印尼这个神奇美丽的国度。
近一两年来,印尼并不平静,在经历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和震惊世界的“五月骚乱”事件后,印尼政局也发生了全新的变化。瓦希德总统执政以来,印尼调整了对内和对外政策,中国与印尼友好关系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在印尼所到之处,举凡机关、企业、学校、乡村等,都悬挂着总统瓦希德、副总统梅加瓦蒂的肖像。这是印尼走向新时代的象征,也表明新政府得到了印尼人民的拥戴。瓦希德总统执政以来深得民心,威望颇高。他在会见我们的时候,思维敏锐,语言幽默。
瓦希德的改革之路才刚刚开始,要铲除腐败、激浊扬清,要实现民族间的和解与团结,要振兴金融危机后尚处于复苏期的经济,要推行新的土地改革政策,等等,都不是轻松容易的事情。
印尼是东南亚金融风暴受损失最大的国家之一。在雅加达,我们看到不少的“半拉子”工程项目,一些大型建筑刚竖起框架或盖了大半,却已停工,任其风吹雨打。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泡沫经济所造成的消极后果。
然而,印尼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调整,正开始复苏。据印尼官方介绍,印尼经济已由1998年的负增长恢复到去年的增长2%,今年国民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3%以上。
访问期间,我们参观了一些市场、商店、小工业区和现代化工业区以及旅游点。总的来看,印尼社会治安趋于稳定,经济活动运行正常。在各类商店的货架上,商品品种齐全,琳琅满目,人民基本生活用品、粮油及副食品供应充足。印尼一企业主告诉我们,政府对1999年12月前进口的粮食免征进口税,以鼓励粮食经营者进口粮食,因此,市场上的粮油供应有保障。印尼记协的一位负责人在参观万隆市一家超级市场时对我们说,“这里商品充足不充足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某些外国新闻媒体总是夸大我们存在的问题。”
印尼经济复苏还表现在其大型工业企业开工率普遍回升。我们参观的西爪哇省阿尔哥工业区,规模很大,规划相当不错,厂区和道路建设井井有条,工厂设备先进。园区内引进了多家知名企业。但从其产品结构来看,基本上还是以纺织服装、电子类为主,大多属劳动密集型。
印尼乡镇工业也已起步。在雅加达郊区的布洛加东,我们访问了一个工业“示范村”。该村由政府资助、村民集资办起了服装、皮革、皮鞋、家具、手工艺制品等多家企业,从业人员多达6000名,部分产品出口东南亚及其他国家。
金融风暴过后,印尼人均国民收入从1100美元猛跌到400美元。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是印尼新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印尼有识之士表示,经济复苏之快慢,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政局是否稳定。
1999年10月,瓦希德总统宣誓就职后在国内奉行民族和解政策,已取消了绝大部分歧视华裔等少数民族的政策和禁令,博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扬。
在印尼世代居住着的华裔,目前已近1000万,为了能够让华裔欢庆新春佳节,印尼新政府提前发布2000年第六号总统令,宣布取消1966年的14号令,允许华裔集会庆祝春节。
消息传出,印尼华裔喜出望外,奔走相告。全印尼的华裔公民纷纷以放鞭炮、舞龙灯等传统的方式迎接新千年的第一个龙年春节。在雅加达,市长参加了华裔春节庆祝大会,并观看了演出。华裔们尽情地唱呀跳呀,30多年来,他们从来没有像今年春节这样心情舒畅,欢欣鼓舞。
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我们正在印尼旅游胜地巴厘岛参观访问。庆祝元宵佳节,不仅华裔公民参加,其他民族的居民也应邀参加这项活动。
印尼新政府推行民族和解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原来持观望态度的华裔公民参与印尼经济复苏和重建的热情。一位名叫伊凡迪的华裔企业主对我们说,1998年骚乱中,他和他哥哥苦心经营的一家三层楼的工厂遭到破坏,厂房被烧,产品被抢,停在厂区内的10多辆汽车也被焚毁。伊凡迪经受不住这突如其来的惊吓,住进了医院。现在,他的厂房一、二层已经修复,开始恢复生产。第三层厂房正在修复中。与此同时,印尼华裔也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不少华裔人士表示,华裔在争取自身的平等权利的同时,也要从每一个华裔家庭做起,平等地对待其他民族,并主动帮助印尼原住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一位林姓先生介绍说,在西加里曼丹省,华裔社会成立了“帮助西加里曼丹省建设基金会”,基金会还吸收当地的达亚族和马来族等民族的居民参加。
当然,印尼民族和解刚开始,部分印尼华裔至今仍有不安全感。今年2月,在印尼某地穆斯林与基督教徒之间发生的流血冲突中,当地华裔再一次成为暴徒烧抢的对象。这最新的事件表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印尼民族间的和解与团结,不是很快就能实现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4月16日,纳粹拉文斯布吕克女子集中营解放55周年纪念活动在德国菲尔斯滕贝格附近的集中营旧址举行。1939年至1945年,该集中营内先后关押了13.3万来自20个国家的妇女,幸存下来的约3万人。苏联红军1945年4月30日解放该集中营。
图为1944年在集中营出生的法国人让—克洛德·帕斯拉(前左)带着儿子若纳唐(前右)前来参加纪念活动。 新华社记者 郭 勇摄
第6版(国际)
专栏:
格民众主张取缔“上帝的证人”
据新华社莫斯科4月17日电 格鲁吉亚“上帝的证人”教派一名女教徒16日因在截肢手术中拒绝输血而死亡,此事在格鲁吉亚社会各界引起很大反响,有识之士呼吁取缔“上帝的证人”教派,并要求政府加强同这一教派作斗争。格鲁吉亚议员沙拉泽指出,加入“上帝的证人”教派的青年拒绝输血以致危及生命的事已不是第一次发生。据报道,“上帝的证人”教派在格鲁吉亚拥有4万多名教徒,其中近1500人是以“宗教原因”为借口拒绝服兵役的青年。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宣布七月前从黎撤军
新华社联合国4月17日电 (记者谢美华)以色列外长利维17日致信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以色列已决定于今年7月前从黎巴嫩南部撤出其所有军队。
利维在信中说,以色列方面将遵照联合国安理会425号和426号决议完成从黎南部的撤军。利维承诺,在执行上述决议过程中,以色列将充分与联合国合作。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办公室发表声明说,安南已将以色列的这一决定通知了安理会。发言人办公室还说,安南将就以色列的这一决定与中东地区国家的有关政府进行广泛磋商。
以色列内阁3月5日决定,不管以能否与叙利亚和黎巴嫩达成和平协议,以都将在今年7月前从黎南部撤军。
第6版(国际)
专栏:
埃及和巴基斯坦加强合作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十六日在开罗会见了来访的巴基斯坦首席执行官穆沙拉夫,双方就中东和平进程、南亚局势及加强双边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双方同意今后要加强经常性磋商,以促进埃巴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第6版(国际)
专栏:
印英两国将进行核不扩散对话
印度外交部长辛格和来访的英国外交大臣库克十七日在新德里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印度和英国将就核不扩散和裁军问题进行正式对话。印英双方还决定恢复两国防务磋商小组的工作,并将于今年八月举行磋商小组第五次会议。辛格说,他同库克当天上午举行了近三个小时的会谈,双方就双边关系、地区安全、反恐怖活动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会谈“富有建设性和成效”,使双方进一步加深了了解。
第6版(国际)
专栏:
乌克兰全民公决结果揭晓
乌克兰中央选举委员会十七日公布了十六日举行的全民公决的统计结果,大部分参加投票的选民赞成在议会一个月内不能组成多数支持的政府或三个月内不通过政府提交的国家预算案的情况下,总统有权解散议会;赞成取消议员豁免权;赞成把议员数量从目前的四百五十人减少到三百人;赞成把议会改为两院制。(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科索沃大批塞族民宅被焚
据贝尔格莱德媒体报道,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极端分子十五日在科索沃佩奇地区的比耶洛波利埃村焚毁了两百五十户塞族居民的住宅。这个村的塞族居民因害怕遭到阿族极端分子的攻击在此之前已纷纷逃走。阿族极端分子在放火之前还对塞族人的住宅进行了疯狂的抢劫活动,共动用了十五辆大卡车才把抢来的东西运走。(本报专电)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