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国际)
专栏:
巴拉克欢宴江主席
本报耶路撒冷4月13日电 记者孟宇红报道:以色列总理巴拉克13日晚在此间举行宴会,欢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以色列。
巴拉克总理与江泽民主席在晚宴上先后致辞。巴拉克说,江泽民主席对以的访问理所当然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是世界上两个古老的民族,都为各自拥有数千年独特的文化及传统而骄傲。这些文化及传统至今仍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打着印记。
巴拉克表示,以政府及他本人都极其重视对华关系,都把继续培育及加深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关系看作自己的责任。他说,以色列和中国之间在许多民用领域已经签署了大量合作协议,在各个政府部门、姊妹城市、高等教育机构及许多其他机构之间都存在着合作关系。中国全国人大和以色列议会都成立了相应的友好协会。
他说,以中两国合作关系有着广阔的前景,他和他的政府将以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准则,并为此全力奋斗。
巴拉克说,以色列的愿望是加入中东各国之列并成为其中一员,和平共处,比邻而居。他说,以色列目前正处于获取渴望已久的和平的前夕,有决心接受艰难与痛苦的决定,“以便与和我们相邻的巴勒斯坦人、叙利亚人及黎巴嫩人达成将确保以色列安全及其重大利益的和平协议”。
巴拉克说,以色列渴望不仅在国家之间,而且首先在各国人民之间获得和平,以此将中东从对抗与敌视的战场转变为稳定与繁荣的地区,以造福于整个地区的子孙。
江泽民在致辞中说:“我们高度赞赏以色列政府奉行积极发展对华关系的政策。不断加强和发展与以色列的友好关系,也是中国政府的既定政策。我们愿意本着相互尊重、互利互惠的原则,进一步拓展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互利合作。”
江泽民说,各国的有识之士都在严肃思考如何在新世纪继续促进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现在有所谓文明冲突的论调。我们认为,历史上的不同文明都是人民创造的,都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完全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借鉴,也可以求同存异,和平相处,决不是注定要相互排斥而导致冲突的。
江泽民说,尽早解决中东问题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走和谈之路是有关各方的战略选择。实现中东地区的公正持久和平还任重道远。克服和平进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障碍,推动和谈不断进展,需要地区政治领导人发挥智慧和胆识,需要有关各方进行不懈的努力。我们相信,只要以联合国有关决议和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为基础,围绕实现中东和平和为地区各国人民造福这个大目标,进行认真务实的谈判,中东和平进程就一定会取得最后成功,中东地区终将会成为一个和平、繁荣、充满生机的地区。
4月13日,以色列总理巴拉克举行宴会,欢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以色列。
新华社记者 王新庆 摄(附图片)
第3版(国际)
专栏:综述
俄罗斯 杜马为核裁军开绿灯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刘刚
经过两天激烈的辩论,14日下午,俄罗斯国家杜马以288票赞成、131票反对、4票弃权的表决结果,批准了俄美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主席斯特罗耶夫说,本月19日上院将开会审批该条约,如果也获通过,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将进入实施阶段。
在国家杜马表决前,普京代总统亲临国家杜马参加讨论。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外交部长伊万诺夫和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罗格津也到会对有关文件作出说明,阐述批准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必要性。据报道,普京在杜马讨论会上强调说,削减核武器并不等于削减国家实力,相反,国家可以节约用于保养核武器的巨额经费,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他说,拖延批准该条约对俄不利,批准这个条约不会打破战略核力量的平衡。普京指出,如国家杜马批准该条约后美国方面采取破坏苏美间1972年签署的《反导条约》的步骤,俄将退出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和其他核裁军协议,并将实行自主的核威慑政策。批准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后,“俄在削减自己的核弹头的同时,还可以迫使美国削减核弹头,这符合俄罗斯的安全利益”。
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是1993年1月3日叶利钦总统与布什总统在莫斯科共同签署的。根据条约,俄美双方在2003年1月1日前必须削减各自战略核弹头的2/3,即各削减到3000至3500枚,主要是销毁双方的陆基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和部分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核弹头。1997年9月,俄美在纽约又签署一项备忘录,把完成条约实施的期限延长到2007年。
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需俄美双方立法机构批准方能生效。1996年1月美国参院批准了该条约。俄罗斯国家杜马曾几次讨论该条约,但因一些国际上的理由未予批准。1995年国家杜马第一次否决该条约的理由是,北约不顾俄罗斯利益一意东扩,直接威胁到了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最近一次没有批准的理由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野蛮轰炸南联盟。在本次国家杜马表决前的辩论会上,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如果国家的经济虚弱,它就不应该拒绝多余的武器”。“在当今的世界上人们只尊重实力”。“条约的实质是使俄罗斯单方面裁军”。俄罗斯战略核武器的优势是陆基导弹,条约使俄罗斯将要丧失的正是这一优势。眼下发展水下和空中发射导弹的能力受限,实施这一条约后俄的安全将失去保障。14日当天,在国家杜马楼前始终有抗议人群反对批准该条约。
由于美国不久前放出风声,将在6月份宣布退出《反导条约》,以发展美国的《国家反导防御系统》。俄军方对此也多次明确表示,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俄罗斯将不履行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和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及其他一切裁军协议。此次国家杜马通过的有关与苏美1972年签署的限制反弹道导弹条约相关的一系列文件也是针对这一倾向的。有人认为,俄军方和国家杜马实际上是向美国发出了最强烈的警告:如果美国放弃其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计划,俄罗斯将履行一切国际义务,否则,俄罗斯今后将自行其是!
有评论指出,俄国家杜马和军方的立场得到了普京代总统的全力支持,因为这符合俄罗斯在外交上应采取“进攻态度”的原则,符合“俄罗斯履行所有国际义务都要符合国家安全构想和军队建设构想”的要求。
(本报莫斯科4月14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专论
剖析西方人权外交
马胜利
“人权高于主权论”是西方国家人权外交的新动向。它旨在以人权为武器,借民族问题干涉别国内政,进而实现西方霸权。一年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的侵略便是这一政策的具体实施。
西方的人权外交是强权政治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实质是以人权为工具,以国家利益为目的。众所周知,强权国家干涉别国主权的行径不自今日始。数百年来,从殖民扩张到法西斯战争,从推行“有限主权论”到对南联盟的侵略,打的旗号虽有所不同,但目的都是一个。老殖民主义打的是“传播基督教和西方文明”的旗号,德国法西斯打的是“雅利安种族优越论”的旗号,北约打的则是“捍卫人权”的旗号。
应当看到,西方之所以大搞人权外交,也是由于二战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后,人权的价值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普遍肯定和重视。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已经把保卫人权确定为基本原则。
人权与主权不是对立的,它们属于不同的范畴,各自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作用。
和民主、自由、公正一样,人权是一种带普遍性的理想和原则,是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人类追求的共同理想。然而,在现实中,这一追求则是一个历史过程,永无止境,没有任何国家或社会有资格称自己完全实现了这些理想。人权原则的落实也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和历史条件。民族国家和国家主权是数百年来国际关系的基础,如今依然是受国际社会和国际法承认和保护的原则,它同时也是实现和保障人权的主要框架。因此,人权和主权的性质和范畴不同,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
人权保障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包括联合国在内的许多国际组织制定了多项国际人权公约。西欧国家共同制定的人权立法,欧洲人权法院还可对侵犯人权的成员国给予制裁。但这均属在尊重国家主权基础上的国家间行为。这种“国际干预”只适合在政治制度、法律标准、价值观念基本相同,在人权方面达成共识的主权国家联合体内进行。不难想象,把西方国家内部的国际干预强行推广到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宗教文化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必然造成不良后果。所以,在当今世界,超越国家主权的维护人权行动只能在联合国批准和领导下或在区域性国际组织成员国内部进行。
人权的价值具有普遍性,而人权的实践则具有特殊性。人权可分为价值观念和保障机制两个不同层面。价值观方面的人权指对人的生命和尊严的肯定;保障机制方面的人权指通过社会政治制度对人权的落实。在价值观方面,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中都有对人的生命和尊严的肯定和赞扬。因此,人权并不是西方国家的专利。在人权保障方面,由于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宗教传统和历史文化的不同,其人权建设必然应带有各自特点,适应本国国情。西方发达国家人权发展的过程和保障机制也不尽相同。所以,各国在人权观念和人权建设方面没有统一的模式,强求一致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只有相互交流、对话和理解才是合理的态度。
西方国家抨击发展中国家以生存权和集体权利为借口,否认个人权利和政治权利。应当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显著不同是:由于长期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剥削和控制,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广大发展中国家必然把国家主权、生存权和发展权置于优先地位。西方国家人权发展的特点是在19世纪逐步确立了个人的政治权利,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后才开始注意发展社会经济权利。这也是西方进步人士和人民大众长期斗争的结果。西方国家在社会经济权利方面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众多失业者、无家可归者、外籍移民、少数群体等成为“被社会排斥者”。他们的社会权利得不到保障,政治权利也被严重削弱。因此,西方国家的人权状况远非十全十美。
改革开放和争取现代化的中国重视和提倡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强调人民的社会经济权利,也大力发展和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努力实现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文化权利,以及集体权利和个人权利在内的“全面的人权”。
“人权”一词来自西方,具有“法和权”双重含义,即法律保护的权利。人权是原则,公民权是保障。这是西方法学家也承认的现实。一些西方国家(如法国)把人权宣言作为宪法前言,而人权的具体内容则体现在宪法和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和保障方面。各国的宪法对公民权有不同的规定,这反映了人权实践中的民族差异,也表明人权保障主要是各国内部事务。因此,空谈人权并无意义,只有通过各国的政治和法律制度才能正确评判其人权保障的程度。
由于传媒的影响和误导,不少西方人对我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现状和人权发展过程还缺乏深入了解,对中国的人权状况仍有误解。然而,敌视中国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通过对话和交流向西方人介绍我国在人权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从而促进西方人民对我国的认识和理解是十分必要的。
第3版(国际)
专栏:
李岚清会见越南国家主席
新华社哈瓦那4月13日电 (记者曾虎、颜月珍)正在哈瓦那出席南方首脑会议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13日在此间会议中心会见了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双方进行了友好交谈。
李岚清首先转达了江泽民主席的问候。他说,目前中越两国关系发展顺利,两国领导人经常往来,并就双边关系中的重大原则达成广泛共识,对推动两国关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去年中越双方正式签署了陆地边界条约,进一步促进了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朱镕基总理去年底访越时同越领导人就加强两国经贸合作达成诸多重要共识,两国有关部门正抓紧落实。
陈德良请李岚清转达他对江泽民主席的问候。他说,在两国领导人的亲自关怀下,越中关系发展很好,各个领域的合作富有成效。越中两国在许多国际问题上都有着相似或相同的观点。他期待着今后继续与中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第3版(国际)
专栏:
李岚清会见马来西亚总理
新华社哈瓦那4月13日电 (记者曾虎、陆在宽)正在哈瓦那参加南方首脑会议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13日在此间会议中心会见了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
李岚清首先转达了江泽民主席和朱镕基总理的问候。他表示,当前中马关系很好。去年是中马建交25周年,马哈蒂尔总理与朱镕基总理成功实现了互访。两国在各方面的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李岚清强调,中方愿与马方一道努力,推进两国全方位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马哈蒂尔请李岚清转达他对江泽民主席和朱镕基总理的问候。他表示完全同意李岚清副总理对马中双边关系的评价,并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势头感到满意。
双方还就此次南方首脑会议的有关情况交换了意见。
第3版(国际)
专栏:
世行发表《世界发展指标》报告
据新华社华盛顿4月13日电 (记者王建生、汤水富)世界银行13日发表的《世界发展指标》年度报告指出,目前国际社会已制定了到2015年使全球贫困人口所占比例比1990年减少一半的目标。
这份年度报告向人们展示了人类社会在一系列国际发展目标方面取得的进展,它们包括:到2015年,使全球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人口比例下降一半,使婴儿和儿童死亡率下降2/3,使产妇死亡率下降3/4,使所有儿童都能上小学。
报告说,自1987年以来,全球日均生活费在1美元以下的人口始终保持在12亿左右。但由于同期全球人口增加了近10亿,赤贫人口所占比例已从28%下降到去年的24%。主要由于中国取得的进展,东亚地区赤贫人口所占比例自1987年以来急剧下降。但其他地区的贫困人口却有增无减。报告显示,1998年,北美、西欧和日本的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1/6,但它们却获得了全球收入的80%,平均每人每天的生活费达70美元。而占全球人口57%的63个最贫穷国家,却只获得全球6%的收入,每人每天的生活费不到2美元。
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1998年,中国、巴西、韩国、墨西哥和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制造业增加值属于全球前15位之列。
第3版(国际)
专栏:
世贸组织总干事指出
中国“入世”不受美国影响
据新华社华盛顿4月13日电 (记者胡晓明)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穆尔13日在此间的全美新闻俱乐部发表讲话时说,美国是否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的决定不会影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他说,如果美国作出不给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的决定,美国将失去贸易谈判中创造的许多机会。
穆尔说,如果美国决定不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中国照样可以加入世贸组织,因为世贸组织是所有成员共有的组织。穆尔还警告美国国会说,如果国会拒绝批准克林顿政府与中国达成的关于签署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的双边协议,美国就享受不到这一协议的好处,美国商界也得不到与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同样的贸易优惠。
穆尔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他说,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1.2亿人从贫困中解脱出来。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那样使这么多人摆脱贫困。
第3版(国际)
专栏:
朝鲜纪念金日成诞辰88周年
本报平壤4月14日电 记者张兴华报道:朝鲜劳动党平壤市委员会、平壤市人民委员会今天在4·25文化会馆举行中央报告大会,隆重纪念金日成同志诞辰88周年。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议长崔泰福主持大会。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副委员长杨亨燮在大会上作报告,高度评价金日成同志为朝鲜革命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和建立的不朽功勋。报告说,金日成同志作为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从2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中叶的长时间内为朝鲜的独立与解放、建设与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报告最后说,实现祖国统一是金日成主席的遗训,在金正日总书记的领导下,朝鲜人民将继承金日成同志遗志,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最大的努力。
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赵明禄、内阁总理洪成南等党政军领导人和平壤市各界群众代表、各国驻朝鲜外交使节、国际机构驻朝代表等共6000人出席了今天的大会。
第3版(国际)
专栏:
我残联代表呼吁制定《残疾人权利公约》
本报日内瓦4月13日电 记者果永毅、顾玉清报道: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代表孙中华今晚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五十六届会议上发言,呼吁联合国和各国政府对残疾人问题予以充分重视并制定和通过《残疾人权利公约》。
孙中华说,残疾人是最为脆弱的特殊群体,其边缘化问题还远未解决。他们与妇女、儿童等群体起码同样需要《公约》来促进和保障其人权。今年3月,国际残疾人组织高峰会议召开并通过了《新世纪残疾人权利北京宣言》,强烈要求联合国通过《公约》。《北京宣言》代表了占世界人口1/10的各类残疾人的共同愿望。他特别指出,在今年2月召开的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三十八届会议上,美国政府代表坚持反对进一步探讨制定《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可能性,甚至否认残疾人有“特殊的”需求。他认为,美国政府在磋商中所表现出来的对残疾人事务的无知和对残疾人权利的忽视实在令人惊讶。
关于邪教“法轮功”使人的肢体及精神致残问题,孙中华说,“法轮功”的头头大搞教主崇拜和精神控制,致使练习者身心残疾。事实证明,“法轮功”是彻头彻尾的邪教。他对有人在本届人权会议上将邪教“法轮功”说成是健身运动,感到十分惊讶,并对以“法轮功”为由攻击中国人权状况表示强烈愤慨。
第3版(国际)
专栏:
13日,黎巴嫩各界群众在贝鲁特举行集会,纪念内战爆发25周年和停战10周年。他们举着内战期间失踪的亲人的照片,呼吁帮他们找回亲人。黎在1975年至1990年的15年内战期间,有数千人被绑架,至今仍有数百人下落不明。
新华社记者 黄灵 摄
第3版(国际)
专栏:
美上诉法庭给予埃连临时居留权
据新华社华盛顿4月13日电 (记者袁炳忠)据当地媒体报道,古巴男孩埃连在美国的亲戚违抗美国司法部的命令,没有在13日按时移交埃连,反而向设在亚特兰大的第十一巡回上诉法庭提出紧急上诉,法庭当日决定给予埃连临时居留权。这一临时判决书是在司法部为埃连亲属规定的移交埃连最后期限过去1个小时后向所有各方发出的。
12日,美国司法部长雷诺专程前往迈阿密说服埃连亲戚将埃连归还其生父,但说服失败。雷诺遂发出命令,要求埃连亲戚在13日下午2时将埃连交给司法人员,然后转交其生父。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