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摄影)
专栏:摄影报道
今朝石林更迷人
阿诗玛的故乡———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采取切实措施,精心保护石林景区生态环境,使这里的空气质量长年保持国家一级标准,古老的喀斯特地貌完好无损。1999年,石林接待海内外游客206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亿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素称“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全国文明景区示范点。石林面积352平方公里,分成8个景区,雏姿形成于2.7至3亿年前的二迭纪早期,是现存地球上发育完整、类型齐全、姿态奇特的喀斯特地貌。
长期以来,石林风景管理局采取专业环保队伍与群众承包相结合的办法,依法保护石林环境。管理局首先对石林景区的一草一石实施原样保护,让游客到此即能品尝到喀斯特地貌的“原汁原味”。与此同时,在景区内禁建工厂,禁烧燃煤,禁止使用含磷洗涤用品、一次性塑料餐盒和含铅汽油。按照石林环保的特殊要求,景区绿化“种草不种树”。目前,已植草坪21万多平方米,既控制了水土流失,又不遮挡游客视野,同时对高大石柱、石塔根基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
石林县各族人民为保护石林的生态环境付出了辛劳,同时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保护了环境,减少了自然灾害,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从1997年起,全县粮食产量年年超过亿公斤。目前,石林县旅游收入已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50%,农民人均旅游年收入超过1000元,成为云南民族地区旅游大县。陶源明 毕平 杨新民 摄影报道
↑石林优美的环境和独具特色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令中外游客纷至沓来。人们把此地作为了解、研究高原古气候和古地貌的理想场所。
↑家住石林景区的彝族农民尼玛,天天到石林景区拾垃圾。石缝里的一个胶卷盒,也没躲过她的眼睛。
←石林景区的10多块荒地,昔日尘土飞扬,如今变成绿茵。荒地植草,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有效地保护石柱、石墙的根部。
↑由于对石林实施保护性开发,景区内千姿百态的石芽、石柱、剑塔、峰林及200多种野生植物保存良好。图为石林景观。
←石林彝族自治县环境监测站技术人员在石林景区进行空气采样。监测表明,石林的空气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
↓石林县五棵树的彝族老人阿妮热玛(右),是村里的一位三胡演奏好手,只要她的胡琴声起,人们便围来听乐。老人常利用这一机会,告诫乡亲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石林的每一块石头。
第12版(摄影)
专栏:
春耕涌动科技潮
↑尝到科学种田甜头的农民,对科技报刊爱不释手。3月2日,湖北省洪湖市白庙镇党委书记李泽兵(中),把刚刚印好的第117期科技简报送到该镇潭州村田头,村民们立刻围了上来,他们争着看、抢着要,都夸简报办得好!李晓祥 摄
↑3月7日,山西省忻州地区为引进和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增加农民收入,在忻州市东楼乡举行了全区首届农民科技大集。图为农业新种子的展示台前,农民正在认真阅读说明。
刘纪森 摄
↑备耕时节,吉林省农展中心组织企业和科研人员深入德惠市、农安县等地的农村,给农民带去的新产品、新技术,受到农民热烈欢迎。农民们高兴地说,在致富的路上,城里人给我们的帮助可大了!
潘永顺 摄
第12版(摄影)
专栏:
到农民中间去
——尉氏县剪影
早春二月,我们先后来到河南省尉氏县邢庄乡、庄头乡采访。农民谈起县、乡驻村干部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事来,滔滔不绝。
一进村,看到干部们和老乡在亲切交谈,问生活情况、生产情况,问蔬菜大棚的蔬菜长得怎样,问香菇卖了多少钱……中午吃派饭,老乡搬来了小方桌和板凳,有的干部不坐小板凳,而是蹲在地上。我问,你怎么不坐?她说,这样挺好,习惯了。我还看到,老乡的沙发上有不少尘土,干部却不在意,顺势就坐在了沙发上和农民拉起了家常。干部们说,我们的好多情况,不是在办公桌上得到的,而是在群众中间了解到的。是啊!干部的作风在变,农村的生产、农民的生活也在变。
去年6月,尉氏县委针对有的村党支部软、散,财务管理混乱,经济发展缓慢等现象,提出在全县选择50个先进村和50个后进村开展“百村整顿和建设”活动。组织县、乡(镇)干部到田间地头去,到农民中间去,蹲点驻村,帮助农民解决问题。
10个月来,干部为群众解决难点问题520多件,举办科技培训班360余期,培训党员、群众5万多人次,筹措资金2600多万元,新办项目69个,使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技术人员给养牛专业户讲解饲养方法。
↑干部在老乡家交饭票吃派饭。
←邢庄乡北丁庄村党支部设立的公告栏,使村党支部工作置身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广西(中)在北丁庄村了解香菇生产情况。
卢传友 李玉梅 摄影报道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