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0年4月1日人民日报第6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0-04-01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一剑曾当百万师——读东方鹤著《张爱萍传》 '...

第6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

  一剑曾当百万师
  ——读东方鹤著《张爱萍传》
  李炳银
  最近,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东方鹤撰著的《张爱萍传》。这是文学对于历史和现实英雄的再一次真实激情的靠近。
  张爱萍是我们革命历史、现实生活中英雄伟人队伍里的一员。他十五岁参加革命活动,历经中国革命迄今所有的历史时期。战争年代,身经百战,屡建功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肩负重担,为我们的军队建设,国防建设,科学事业的发展,创立奇功。在人生九十余年的岁月中,他创造了我党我军建章立制的“五十六个第一”的辉煌,经历了“六次死里逃生”、“十次让职三次辞职”、“两次敌牢”、“‘文革’五年囚室”的命运变幻和政治舞台上的风雨。他从县团委书记到省军委书记到司令员政委到国防部长到副总理,任职无数,可谓由排长到将帅,从基层到中央,“平生戎马不稍歇”,“沙场百战度春秋”。张爱萍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他多有创造的人生,是一个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卓越历史的闪光,是传记作品的极好的题材对象。也正是这一点,吸引作家东方鹤产生了写作的兴趣和激情。当传记这种书写形式正在遭到庸俗利用,许多不足以让传记承载的传记写作,不少带有伪饰内容的所谓“传记”作品招摇于市的时候,《张爱萍传》因为传主选择的适当和书写的严谨,客观上具备了匡正时弊,以正视听的作用。
  张爱萍的生平史,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坚韧不拔,崇高无私,勇敢智慧,刚正不阿,勤谨务实的性格化的人生再现。这是一个人的生平传奇,但它又是真实并且蕴涵着许多社会人生内容的历史,它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历史和现实活动的一个侧影,是许多重要历史大事件(如两弹一星研究制造等巨大科学成果)的个人纪实。传主个人在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影响和作用,是构成《张爱萍传》撰写和存在的根本基础,也是这部传记富有重要社会人生历史价值的原因所在。对于历史,英雄伟人是一种存在;对于未来,对英雄伟人事迹的传扬,是一种需要。传记文学就是在这种历史和未来的交接中,通过对存在于历史中的真实伟人事迹的描述,能动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张爱萍传》亦在此列。
  《张爱萍传》是在严格真实性原则上的历史书写。为了达到真实准确,作者曾经向百余位知情者采访,查阅了八百多万字的资料。作者在作品的后面,对于资料的来源逐一注明出处,这就足以证明内容的可信性。这种近乎学术化的方式,是一种严肃作写态度的表现,是一种对历史,对传主负责的行为体现。《张爱萍传》既真实充分地书写了张爱萍很多人生的华采乐章,表现了将军沙场运兵,大战遣将,吹角连营,谈诗论剑的智慧和气魄;表现他“事必亲知,知而要细”的工作作风;表现了他凡事求真务实,意志坚强,不文过饰非,不阿谀奉承的思想性格和笔戎兼备的才学特点;表现了他与亲人、战友别离欢聚时的丰富情感;同时,作品也没有回避记述传主曾经有过延误军令、打败仗、犯军阀作风错误等一些内容。做到这一点,对于传主和作者,都是很不容易的事,令人钦佩。《张爱萍传》描述的是一个革命伟人真实而富有个性化的独特历史内容,它为人们认识和理解中国的革命历史和张爱萍这样一位真实的英雄伟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历史读本。 GtM品论天涯网


第6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书里书外

又得书窗一夜明
  蔡朝阳
  一支笔一卷书,一杯茶一盏灯。不知从何时起,夜读成为我每日的功课。挣脱一天的束缚,跳出烦琐的事务圈子,到书中去找寻属于自己的世界。
  从小就爱书。对书的爱恰如对人的爱,是没有理由也找不到理由的。这个爱好,从略识汉字到大学毕业,就一直没有中断过。
  当漏尽人息、万籁俱寂时,抖落一身的尘埃,翻开喜爱的书,马上就会沉浸到另一个世界,坐到古圣先贤的身旁,听他们讲那迷人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深刻和睿智。生于他们之后,是我可求而不可遇的幸福。从他们身上,我找到了灵魂的皈依。“你无须离开你的房间,只要坐在你的书桌边聆听着。不只是聆听,还要等待。不只是等待,还要保持静默与沉思。世界将会卸下它的假面,坦然无蔽地向你奉献。”许多年以前,奥地利人卡夫卡悟出了这种让人心灵远行的方式,同时也诠释了读书的意义。当然,卡夫卡没有言明读书的其他好处:“书犹药也,可以医愚”,“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管怎么说,只要灯下一坐,柔和的灯光照着四壁书籍和桌上的笔砚,散发着一片熙和恬静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如坐春风,头脑得到了清洗,心灵得到了涤荡,忘却了身外的一切。
  曾有一晚夜读正酣,一位大学同窗打来电话,听到我说正在读《古文观止》,差点笑得没岔过气:“都什么年代了,干吗还在读书受穷吃苦,不如早早挣钱好好享受一下青春。”我猜想,电话那头的同学多半身着名牌时装,手持“大哥大”,很是风光、派头。的确,如今,面对滚滚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耳濡目染身边轰轰烈烈的“下海”和消费热潮,我一介书生自然也免不了热风扑面,心潮起伏。然而,市场经济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发展,有金可淘,与之俱来的还有源源不断的知识信息和现代科技。在“知识经济”年代,靠本事吃饭,靠学识立足已是不争的事实。
  夜已深。灯光下,摒弃一切杂念,让心灵在书海泛舟。虽然会寂寞,但绝不会空虚;也许会孤单,但绝不会孤独。书的页码减少了,心灵的厚度却在增加,沉稳而大气。 GtM品论天涯网


第6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

  研究美国对华政策的专著
  ——《何处是“美利坚帝国”的边界
  ——1946年以来美国对华战略策略史》简介
  本书作者在详细占有和认真分析材料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中美两国交往中引人注意的热点问题。全书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两章为第一部分,作者从美国导弹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入手,揭示了美国在对华关系上的两手政策和“美利坚帝国”的本质;后四章为第二部分,分别论述了美国的总体对华战略策略及在不同时期处理不同问题上的具体表现。作者从自己在美国生活、工作多年的亲身经历和实地考察及长期艰苦的科学研究出发,用丰富的材料和生动的事例,勾画出了美国自1946年以来对华战略策略的基本轮廓。
  本书作者既是一位在卡拉奇、雅加达、纽约多处工作过而积累了广博见闻的资深记者,又是对美国问题研究有素的国际问题专家。作者写作本书的指导思想十分明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原则,从事实出发,剖析美国对华战略策略的国家实质和阶级本性。书中作者以美国“原产”的大量书报刊资料和对美国长期、广泛的亲身考察为立论依据,对美国的国家特色作了深刻的揭示。这是一部系统研究美国对华战略策略问题的高质量学术专著。
  (张海涛著 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附图片) GtM品论天涯网


第6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读书天地

  评《东北亚国际关系史》
  左学德
  东北亚国际关系史是国际关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东北亚地区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研究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的现实意义更为突出。黄定天在广泛吸取前人、今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全面阐述这一地区国际关系史的力作《东北亚国际关系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开拓性的著作,可以用“新”、“全”、“实”三个字来概括其特点。
  所谓“新”,这里有两层涵义,一是时代性,一是学术性,当然两层涵义有时互相交融难以分开。所谓学术性,即抒前人、今人所未发,或补前人、今人虽有涉及,然犹有未尽的很多具有科学性的真知灼见。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完整体系的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的专著问世,创建中国学者自己的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的体系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课题。黄定天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表现出极大的理论勇气。如明确提出了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的四个分期,并且摒弃了以往国际上流行多年的“欧洲中心论”,构建起以东北亚地区的核心地带——中国东北为主要舞台阐述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的新框架。
  这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全”,即从地域上看涉及了东北亚的所有国家和地区,从时间上看从俄国对西伯利亚征服、与中国最初接触讲起直至朝鲜战争。全书共十一章,分为东北亚国际关系的萌芽、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形成、日俄及欧美列强在东北亚的激烈角逐和十月革命后的东北亚国际关系四编,把东北亚地区中的中、俄、日、朝等国交织在一起,从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进行比较研究,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评述。所参考引用的中外文献多达一百二十种,足见其探讨范围之大,涉及内容之广。
  这部新著的第三个特点也是优点是“实”。所谓“实”,一是扎扎实实探索学问,实事求是的求真精神;二是史论结合,没有泛论、空论。黄定天从拟定写作提纲到定稿历时十二年,其间为搜集并核实一些史料多次到俄罗斯、日本研修或参加国际学术活动,坐外国档案馆潜心研究并与国外专家学者交流。对国外已成体系的关于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的著述提出异议并加以批判,同时又构建自己的体系并非易事,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小问题的所见均为呕心沥血的结晶。 GtM品论天涯网


第6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读书天地

  清醒的盲目
  ——读长篇小说《蚀城》
  冯大庆
  有意味的文学作品总能给人留下绵长的回味,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蚀城》(作者刘晓村)就是这样一本书。
  作者以成都作为小说的背景,以真实、敏感、独特的视角让那方水土那方人从自己的笔下自然地走出……
  成都是个能让人很快产生好感并融入其中的城市,夏有风、冬也绿,城里翠竹繁花四季飘香,城外青山碧水小桥人家。阴阴的风,蒙蒙的雨,就连阳光也像被柔顺剂梳理过,干干净净,柔柔的,似照非照,似隐非隐,悠悠恍恍。小吃铺、小书店、各类茶馆、麻辣烫火锅遍布大街小巷。平时里打点小麻将,吃点麻辣烫,炒点渣渣股,泡泡酒吧跳跳舞。慵懒中透出的那分闲适、从容、知足不是哪方人能比的,绵绵的日子被成都人打发得有滋有味。当然,成都人决不是“温吞水”,也有需要宣泄的“火气”,足球场上一浪高过一浪的“雄起”声就很能说明问题。
  《蚀城》正是描写了一群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成长起来的当代年轻人,他们渴望更新意义上的生活,情感有如梦一般丰富。瞬息万变的时代赋予了他们包括精神、心理、工作、爱情等各个方面的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他们追求生命质量,充满奇思妙想,不愿顺从现实,却又只能在无奈中适应现实。作者没有用怪诞离奇的故事去吸引读者,而以平实质朴的语言向读者传达着多层次多侧面的生活信息,传达着在生活流程中的各种可能性。以人为本,站在人文主义立场去看待这一城市青年群体,普通的生活便有了特殊的意义,产生了理性的飞跃。作品进一步向读者展示出这些年的文学作品忽略了的一个层面,这就是心志的盲目性。书中人物的痛苦与抗争与其说是很具体(为了一个角色、一次机会、一份感情……),不如说是很盲目。因为他们误认为生活中存在的就一定是自己需要的,当存在和追求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不懂得取舍,不懂得调整自己,性格、情感上表现为脆弱与浮躁,有的甚至在不断攀升的物欲中丧失了自己。很容易把暂时的失意扩大为终极追求的失败,于是轻易放弃自己抗争的勇气和选择的权利,面对滚滚红尘或逃遁、或躲避、或认同,把具有生命意义的理想化为琐碎的小日子、小情调、小感觉,继而在淡淡的苦痛、浓浓的安逸中慢慢地打发着自己、蚀耗着自己曾经鲜活的生命,从而陷入自我营造的深深的盲目。
  作者对书中的女性投入了更多的关注,笔触是温和的、同情的、理解的,那字里行间深埋的隐痛以其极大的张力自始至终牵动着读者的心。
  《蚀城》以成都作为参照,向读者昭示着某种具有人类意义的东西。 GtM品论天涯网


第6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

  “文化版图”的固守与拓展
  ——电视人面对二十一世纪新媒体的思与虑
  张子扬
  2000年1月,一条消息让我感到一次巨大的震荡。这条消息,便是美国最新的传播媒体“在线”公司与“资深”传媒大户“时代华纳”的联姻亦或谓之“新媒体”对“老媒体”的合并……这条消息传播的速度相当快捷,不排除此次行动包含着市场运作的“泡沫”或“炒作”,但有一点是让我们警醒与必须承认的:面向二十一世纪,传统的电视传媒已失去了过去二十多年中(特别是中国的电视业)独占鳌头的优势——高新技术的诱惑与无情,比之电视冲击广播与电影来的更猛、更快。
  在承认以上“无情”又充满魅力的现状的同时,中国的电视业无疑会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审时度势,迎接挑战并与新媒体同步、结合。更由于“全媒体”的快捷、广泛、受众参与性强甚至可以“互动”,则更要求我们的电视人在节目选题与制作上更为强化本土文化的观念,增强文化意识的自觉性——一句话:关注“文化版图”的固守与拓展。
  文化是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一个社会综合性体现,在世界和平发展的今天,我们常说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文化全球化”,这个全球化不应该是简单的“通用”,更不是同化,而应是更有自己的个性、特色(国家、地区),使自己的民族真正在精神世界中也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国民心灵中固守住本民族的“文化版图”——这里既有本土传媒所覆盖的面积,更应有本土文化的本质与内容,唯如此,才能保持与发展本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并真正体现全球文化的多元化与多样性。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国际部选进了一部英美合拍的文化历史专题片《千年沧桑》,其中的许多篇章介绍了过去二十个世纪每一个百年中的重大事件,文学、科技的发明创造成果,内容繁浩,思想深沉。但就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界定、评价又与我们的许多观点、方法大相径庭。比如:在谈东方文化文明的事例上,该片在唐、宋、元时代极力地推崇了日本的文学作品《源氏物语》和一些艺术现象,而对中国在其相应阶段诞生的《西游记》、《水浒》、《三国》等文学巨著和文化成果则只字未提。而在涉及元代中国的综合评价上也颇多微词。特别是对“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及性质的评价给予的仍是“西方式”的简单片面的定论。我以为这是因为该片原创作者的认识局限、理解局限,当然,也不排除“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不失时机地用各种方法向世界传播本民族文化信息的具体操作。如何“匡正”和“再制作”《千年沧桑》这部片子,便需要用“文化版图”的固守意识来给以关照。以前我们的方法较为简快——去伪存真,为我所用。不合乎我们口径的删去不用即可。但面对文化传播多元化的现实,面对文化理解的差异和可以通过媒体交流的可能,更面对传媒的道义与责任的需要,我们专门聘请了中国社科院和其他有关领域的优秀专家、学者出镜演讲,以他们的学识、理念点评或全新叙说有关历史阶段的真实景况和精神风貌……若非如此,闪耀着东方文明之光的“文化版图”便会一寸寸地在“新殖民文化”式的传播过程中渐渐失守——而现实中那些简单地“克隆”境外电视节目形态,盲目追求肤浅庸俗内容,甚至一味苟同有悖传统美学与本民族优秀精神气质的文化表现不是已多有泛滥吗?由此可见,媒体绝不单单是为了传播。
  大概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的东芝电器曾一度在中国市场饱和。尽管如此,“新时代的东芝”广告一直没有停歇,其目的就是“要在新一代中国小观众的印象中留下‘东芝是最好的’记忆”——即便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商家也没放弃占有“文化版图”的目的。又可见,文化传播是有记忆和可“遗传”的——试想,面对新媒体的出现,从业者没有巩固自己民族的文化版图的意识,对外来文化中的糟粕没有抵抗的精神,对本土文化中的精华没有捍卫的意志,其结果,便是一任新殖民文化的侵入、扩张,自取文化消亡!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皆因无法适应更新的经济、科技、政治的发展而落伍于历史。唯中国华夏之火迄今长燃不熄。究其因,除却我们的民族文化丰富博大,源远流长之外,文明文化之光,文学、艺术、科技的发明创造,在不同时代都以其熠熠之光与进步的世界相呼相映——同步甚为重要。
  在面对全新媒体出现的今天,中国的电视业自然会加大改革的力度并且深化,市场化机制的注入,产业化方向的发展,与新媒体的适应与结合,都无疑使我们面对二十一世纪充满信心与勇气。但我们还应当清醒地意识到:如果没有对文化版图的重视、固守和拓展,没有健康的人文精神给以关怀,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也很可能会在全新的技术现实中被外来文化版图所蚕食——吞噬。
  “和平与发展”仍是未来世界的主题,“经济全球化”更是新世纪的发展趋势。如此,精神空间的占有与“文化版图”的固守、拓展是我们拥有了更新的传播媒体之后的必然选择。
  (作者为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副主任兼国际部主任) GtM品论天涯网


第6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金台论文

  放松而宽柔的叙述
  杨少波
  张宇的长篇新作《软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给我们带来一缕舒缓温暖之风。放松轻弛的语言,如同流经他家乡的洛河之水,经过了高山深涧的跌宕冲激之后,在村庄林间,呈现出平静的波纹、宽厚的低语。
  叙述过分高于生活或低于生活的姿态他都放弃,高蹈的飞扬和低伏的冷酷都不再引起他的兴趣。张宇说:“我要和读者谈谈话,聊聊天。”
  和生活、读者及自己的内心保持同一水平,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这需要人生、文学和心灵共同的积累与磨难。
  不为“理念”写作,也不与“潮流”和歌,让生活以自身的速度发出声响。小说中的于富贵、王海、“秀才”等人物都以其自然的木质纹理,在烛光里散发自己的光芒。“只要凝聚有足够的‘精气’,人物便会自体发光”,绘画上适用的原则,在文学中同样得到印证。这要求作者要有足够的沉实“定力”,屏息静气,排开浮力,顶住压强,和生活、人物及自己的内心始终保持微妙的平衡对等姿势。
  张宇说:“我是怀着一种和解的善意来写作的。”在有人以“恶”的描写试图达到叙述的力度时,张宇选择了水一般柔弱的“善”的描写。于富贵以“总是自卑”的心态来宽容世界,王海以“总是摆脱不了犯错误的感觉”来做每一件事情,他们都以“小人物”的大心胸涵容着世界的尖锐和伤痛。在于富贵、王海等人物的内心深处,是柔弱的“善”的水流,它不是为了使磨石上的刀剑更加尖锐锋利,而是为了让河底的石头更加温润如玉。作者在作品中数十次地描写到那条闪烁着粼光的金水河,我们有理由相信那河水的宽厚与温度。水流环城而过,她改变着空气的湿度。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流的淙淙低语和润泽的清丽之气,始终花香蝶舞般萦绕于文字深处。我们像在跟随一条舒缓河水一样,跟随着作者的叙述,看河流渐宽渐远把我们带向人生况味的深处。流水无声,化育万形,在顺河行走的过程中,我们逐渐体会到了善的至伟至力。
  但在平缓河水的深处,我们也听到了苍凉之音:那《活鬼》、《没有孤独》、《晒太阳》、《疼痛与抚摸》中一贯的人生况味。金水河是一条带有温暖、幽默、自嘲、苦涩、孤独、疲惫、勇猛、宽厚、谦卑、孤傲的河水,太多的承载,使水光中反而散射着平静的微笑。
  小说塑造了于富贵这样的警察形象,这是一个普通得如同任何一个常人的形象,他有着人所共有的柴米油盐苦恼和情感烦忧,但这就是作者的出发点:“人首先得是人。”
  我们在这部小说中再一次印证了这样一句话:“对于真正的作家,写什么并不最重要,怎么写才是关键。”张宇在《软弱》中塑造的以人为起点的警察形象将在新时期的文学长廊里占有其特殊的位置。
  在一些写作者端起架子,以“高深”面目出现的时候,在作品中争相描写“强力”的优越、“资本”的胜利的时候,张宇的《软弱》却以“放下架子”的松弛,关心着一泓如水的温柔,这在今天那些坚硬而酷烈的叙述者面前,更显出它从容而宽广的意义。
  张宇说他写作《软弱》时,内心充满了愉悦,那是善的自然回报,是宽柔者的“无尤”之境。《软弱》是他写作逐渐转向的标志,我们看到了大河缓缓造成的弯度,以及河水在转弯时渐蓄渐盈的大势。 GtM品论天涯网


第6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文艺评论

  香格里拉的诗性写照
  晓雪
  三年前,汤世杰“为丽江、为纳西族歌唱”的长卷散文《殉情之都》(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受到高度评价,最近他的又一部长卷文化散文《灵息吹拂——香格里拉从虚拟到现实》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读后又一次感到惊喜,受到震撼。
  香格里拉是半个多世纪前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失去的地平线》一书中虚构的有藏区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间仙境。这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的“世外桃源”究竟在哪里,一直是个未解之谜。1997年9月,云南省郑重宣布,经过一年来数十位专家、学者的考察和资料查证,确认“香格里拉”就在中国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内,算是为这世界性的寻访“香格里拉”热画上了一个句号。作为云南省“迪庆香格里拉旅游资源开发课题组”的成员,汤世杰参与了迪庆“香格里拉”的寻访、发现和确认。《灵息吹拂》就是在他“一次又一次地踏上那充满悬念的旅程”中构思和最后完成的。他感到迪庆香格里拉,“就是自然、历史、生命与人生”,他“用眼睛去领略她的美丽神奇,用性灵去品读她的玄秘斑斓,用生命去体味她的博大精深”。《灵息吹拂》融富有诗意和哲理的散文、游记、议论于一体,以清新流畅、优美精粹的文笔,引人入胜地描绘了他在寻访香格里拉之路上的所见所闻,满怀激情而又耐人寻味地抒写了云南迪庆高原神奇壮丽的自然风光、诡秘变幻的历史风云、坚强聪慧的藏族男女、兼容并蓄的宗教信仰和奇异独特的风俗文化,写出了他从迪庆香格里拉“领略”、“品读”和“体味”到的神秘、神妙、神奇与神圣。
  《灵息吹拂》的特别动人之处和思想艺术力量,来自作者对迪庆香格里拉和藏民族的无限神往、无比热爱、独到感悟与深深思考,来自他把自己整个融入这片神奇土地的那种全身心的投入。他说:“在迪庆香格里拉,我对遇到的每个人,每片风景,每幢藏房,都有一种归宿感,似乎我的前生就在那里居住,眼下不过是旧地重游。”“在那里,我的灵魂时时都处在一种高潮状态,生命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张扬与升华。”他找到了能激发他的全部灵感与智慧的宙美之物。他全神贯注地“用心在倾听”,所以他在香格里拉听到的,不止是那动人心弦的鸟鸣,他还听到了“树林的呼吸声,冰雪的融化声,草芽的萌动声,花瓣张开或合拢时像翅膀一样的颤动声,是藏民族心灵的震颤,是他们在对神的呼唤中表达的心愿,当然还有大自然原始素朴的歌唱——那天籁般回荡于整个雪原与草甸的宽阔匀净的呼吸”。 GtM品论天涯网


第6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

  天翻地覆慨而慷
  景园 章楠
  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和海潮出版社联合隆重推出的“中国解放战争大写实丛书”由著名军旅作家刘白羽作序,由二十多位资深军旅专业和业余作者撰写而成。丛书以时间为经,以主要事件为纬,生动地再现了五十多年前爆发在中国大地上的人民解放战争的全过程:战争的起因及背景,双方统帅的斗智斗勇,战役战斗的部署实施,气壮山河、血雨纷飞的战场拼斗,全国人民反对内战,心向和平,以及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的壮烈场景,无不淋漓尽致地呈现在作者笔端。通过这场光明与黑暗的较量,高尚与卑劣的厮杀,正义与反动的决斗,新生与腐败的鏖战,使读者领悟出战争胜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民心向背的真谛。
  这套共计十四卷的丛书运用文学的笔触记写历史,避免了堆积史料解说历史的弊端。丛书经军事科学院军史专家审定,事实准确,保持了历史的真实面目。书中对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将领发动和参与内战的原因、心态作了详尽的分析,对国民党将领在内战中各为其主的矛盾心理进行了恰如其分的表述,对美国当局对华政策的演变过程作了客观的记载,对一些未解的历史之谜根据最新研究成果给了解答。
  刘白羽在序言中说,这套丛书对于发扬我党我军光荣革命传统,激励青少年一代爱国主义情怀和艰苦奋斗精神都有着十分重大的促进作用。回顾历史,这位曾经活跃在解放战争各个战场的老记者深情地说:“前车之鉴不可忽视,瞻望未来前程似锦。青少年一代努力吧。”但愿我们后来者不要辜负前辈的殷切期望,在前辈们用鲜血染红的土地上,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 GtM品论天涯网


第6版(文艺评论·读书天地)
专栏:文艺信息

  “迈向二十一世纪电影美学研讨会”举行
  日前,由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文学系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联合举办的“迈向二十一世纪电影美学研讨会”在北京广播学院举行。
  会议的主要议题有:全球化历史语境中的本土电影问题;市场化条件下中国电影的生存策略问题;高科技与电影艺术的人文关怀问题;电影的艺术质量与票房价值问题;电影的美学本体和电影美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问题;电影批评的作用与方法问题等。来自各电影研究单位和高校的理论界知名人士会聚一堂,就以上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李胜利) GtM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