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国际)
专栏:迈向新世纪系列报道
巴西 改革分配制度缓解社会矛盾
本报驻巴西记者 吴志华
摩天大楼林立的圣保罗,灯红酒绿的里约热内卢,现代气派的花园都市巴西利亚以及车流不息、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给初来乍到的游人留下强烈的印象:南美大国巴西的经济已相当发达。确实,100多年来,巴西在摆脱殖民统治、废除奴隶制度之后,迅速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已达8000多亿美元,约占整个拉美地区的40%。
然而,巴西总统卡多佐说:“巴西不是一个不发达国家。巴西是一个不公正的国家。”
不公正首先体现在社会收入分配不合理所造成的贫富悬殊。虽然巴西人均国民收入已达到5600美元,然而全国仍然有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食不果腹的赤贫人口就有2400万。当你把目光从繁华都市转向市郊、乡村,看到的却是成片的贫民窟,无家可归、夜宿街头的流浪汉和挥镰砍蔗的失学童工。贫与富、现代与落后这种鲜明反差的景象在巴西随处可见。官方统计表明,1998年,占全国50%人口的穷人,收入只占国民收入的11.2%。而只占全国人口20%的富人却占有了国民总收入的83.8%。
其次是国家社会政策偏差,富者得益多,穷人受益少。据巴西实用经济研究所的报告,全国最富有的20%人口占用了全国退休金的65%,而最贫穷的20%人口只领取2.4%的退休金。这些富裕家庭的子弟享用了国家奖学金的78.9%,而穷人子弟则不到0.1%。全国最富有的20%的人口享受了国家每年公费医疗支出的74%。
贫富悬殊带来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据联合国统计,巴西在“人类发展指标”上的水平还不如牙买加。成年人文盲率高达16%,全国24%的家庭没有自来水供应,6%的儿童营养不良。为了养活家庭,全国有250万青少年失学,其中许多人加入了童工行列。杀人抢劫、勒索绑架、吸毒贩毒等城市暴力活动日益猖獗。
为此,卡多佐政府执政后已着手通过制定政策和实行改革来逐步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贫富悬殊的顽症。第一,加大了国家在社会领域的公共投资的力度。去年8月底,巴西政府推出了多年发展规划,计划在未来5年内投资1.1万亿雷亚尔(约合7500亿美元),实施365项重大发展项目,其中用于社会福利、医疗卫生、教育、住房、市政建设、就业和社会救助等领域的投资为5850亿雷亚尔,占整个投资计划的59.4%,并提出在2003年实现如下目标:创造210万个就业机会,每年培训职工2000万,给20万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信贷,解决干旱地区居民用水问题,把全国文盲率从14.7%降低到10%,儿童营养不良的比例从现在的5.7%下降到3.7%等。
第二,推行了教育、福利、税收等社会制度的改革,逐步解决社会收入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巴西穷人并非都是失业者。绝大多数穷人都有工作,但由于文化素质低下,含辛茹苦地劳动,收入却十分微薄,不足以养家糊口。如果将巴西人均受教育的程度提高到小学五年级的水平,贫困人口就可以降低6个百分点。全国人均教育程度达到中学毕业水准后,15年内贫困人口每年可以减少4.5%。卡多佐政府执政以后,已着手现行教育制度的改革,重点是发展中小学基础教育。国家每年用于教育的经费将从目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6%提高到2003年的6.5%,巴西还通过立法,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将财政收入的15%用于教育事业,其中60%资金用于基础教育。此外,联邦政府每年拨出5亿美元专款,帮助失学儿童,以实现在2003年所有学龄儿童都上学的目标。
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巴西社会问题虽然严重,但是解决起来要比其他国家容易,因为巴西不是穷国,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当前迫切需要的是改革不合理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巴西国会正在讨论政府提出的税收和福利制度改革法案。新的福利制度将取消少数人长期以来所享有的特权,扩大普通民众的社会保障范围;而税收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加强税收征管,防止逃税漏税。
建立美好、公正的社会比增加投资发展经济的难度更大。然而,可喜的是,巴西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已经意识到,解决社会不公正的问题是巴西成为新世纪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本报巴西利亚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六位前国务卿联名上书
敦促国会给予我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本报华盛顿3月13日电 记者马世琨、张勇报道:包括基辛格在内的6名美国前国务卿近日联名给克林顿总统写信,要求美政府同中国发展稳定的关系,敦促国会批准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这封信是今天由国务院公布的。其他5位署名的前国务卿是:黑格、舒尔茨、贝克、伊格尔伯格和克里斯托弗。他们曾在80年代和90年代分别掌管美国外交。
他们在信中说,“(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将有利于我们国家的安全和繁荣”,“我们要求国会支持和批准(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他们还宣布支持美中两国去年11月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达成的协议。
另据报道,奥尔布赖特国务卿今天在一个记者招待会上说,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是目前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
第7版(国际)
专栏:
法领导人会见罗干
据新华社巴黎3月13日电 法国参议院议长克里斯蒂安·蓬斯莱和宪法委员会主席伊夫·盖纳13日在巴黎分别会见了正在法国进行工作访问的中国国务委员罗干,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对两国关系的良好发展势头表示满意。
罗干表示,中法都是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两国全面伙伴关系,对推动世界多极化、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蓬斯莱表示,自1997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法国总统希拉克决定建立法中全面伙伴关系以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不断扩大,为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及两国人民的友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盖纳指出,法国人民对中国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对中国近几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深感钦佩。他说,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法国愿进一步发展同中国的全面合作。
当天,罗干还会见了法国政府发言人、政府与议会关系部长达尼埃尔·瓦扬,就两国司法交流、人权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会见中,罗干介绍了中国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及有关原则立场,强调中国主张通过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对话来增进相互了解,缩小在人权问题上的分歧,坚决反对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瓦扬表示,法政府同样认为对话是增进了解、减少分歧的正确途径,法国将坚持走对话的道路。
罗干是应法国政府的邀请于3月10日抵法进行工作访问的。
第7版(国际)
专栏:
日本三大银行宣布合并计划
日本旭日银行、三和银行、东海银行十四日在东京宣布,将在二○○一年四月正式合并,合并后总资产将达一百零三万亿日元,成为世界第三大银行。(据新华社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越南主席总理会见科恩
据新华社河内3月14日电 (记者张加祥、侯鹤祥)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14日在此间会见来访的美国国防部长威廉·科恩时表示,科恩的这次访问将为加强越南和美国的合作关系作出贡献。
陈德良指出,越美两国为促进双边合作关系作出了努力,双边关系在投资、贸易和科学技术领域有了一定的发展。他介绍了越南开放的对外政策,强调越南希望成为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朋友。
据新华社河内3月13日电 (记者张加祥、侯鹤祥)越南政府总理潘文凯13日在此间会见来访的美国国防部长威廉·科恩时表示,希望美能作出更多的努力,与越南一道,本着结束过去、面向未来的精神,做好克服战争后果的人道主义工作。
潘文凯强调了越美为寻找在战争中失踪的美国人员所作出的积极努力。他指出,越南目前还有数十万家庭没有找到在战争中牺牲的亲人的遗骸,有数百万人受到桔黄色化学毒剂的影响。越南政府已经作出决定,向化学毒剂受害者提供补助。他表示,希望科恩通过访问增加对越南经济情况的了解,以便美国政府作出符合两国关系和国际关系的正确决定。
科恩是应越南国防部长范文茶的邀请于13日上午抵达河内,对越南进行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的。这是1975年越南人民取得抗美救国战争胜利、实现国家统一以来,美国国防部长首次来访。
第7版(国际)
专栏:
3月13日,2000年全球因特网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附近的乔治·梅森大学开幕。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企业、政府、消费者与因特网”。这是世界著名网站和在线公司的总裁或首席执行官在回答提问。
新华社记者 王岩 摄
第7版(国际)
专栏:
普京谈俄与北约关系
俄已消灭车臣主要非法武装
据新华社莫斯科3月13日电 (记者李德平)俄罗斯代总统普京认为,如果北约发生重大转变,变成准备与俄进行积极合作的政治组织,那么俄将来可能加入北约。
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普京是在《普京访谈录》一书中作上述表示的。该书由俄罗斯“瓦格里乌斯”出版社出版,其中收集了普京近日对俄《生意人报》记者发表的涉及俄对外政策、地区问题和车臣局势等问题的6篇访谈录,以及他自童年至现在的资料。
普京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俄提出加入北约是有条件的。如果北约还是那个违反联合国决议在科索沃擅自行事的北约,俄没有兴趣加入;如果这一集团发生重大变化,变成准备与俄进行积极合作的政治组织,则可以讨论这一问题。
在谈到俄与北约关系现状时,普京指出,不存在阻碍双方发展合作的因素,但俄方只有一个条件,即北约将俄罗斯视为平等伙伴。
本报莫斯科3月14日电 记者刘刚报道: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今天宣布说,车臣所有主要非法武装已经被消灭。专程到普斯科夫州参加在车臣牺牲的俄空降兵葬礼的谢尔盖耶夫说,“我们认为,在车臣大股非法武装已经不复存在”。
第7版(国际)
专栏:
叙利亚组成新政府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十三日发布总统公告,宣布叙新政府组成。由日前任命的叙总理穆罕默德·穆斯塔法·米鲁为首的新一届政府由包括三名副总理在内的三十五人组成,其中二十二人是第一次担任部长职务。在留任的十三名部长中,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塔拉斯、外交部长沙雷、内政部长哈尔巴等主要部长保留了原职。(本报专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黎巴嫩国防军在黎南部遭炮击
黎巴嫩国防军十三日晚遭到亲以色列的民兵组织南黎巴嫩军的炮击,一名黎军士兵和一名平民被炸死,另有两名士兵受伤。据报道,南黎巴嫩军早些时候受到了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的袭击。作为报复,南黎巴嫩军炮击了黎巴嫩国防军在黎南部设立的一个检查站,并造成上述人员伤亡。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驻喀麦隆大使遭袭受伤
喀麦隆总统府十三日发布公报说,美国驻喀麦隆大使约翰·耶茨十日在位于雅温得使馆区的大使官邸门前遭到袭击,头部受轻伤。据美国驻喀使馆说,当地时间晚上八时三十分,当耶茨驾驶吉普车进入大使官邸大门时,遇到三名持枪歹徒阻截。歹徒将耶茨强行拉出驾驶室,用枪筒打伤了他的头部,并向他开枪,但未被击中。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