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日期

2000年3月14日人民日报第9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0-03-14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用人失误当追究 '...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用人失误当追究
  王洪
  前不久,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指出: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一定要严格把关,“要逐级建立健全用人失察责任追究制度,对选拔任用干部违反干部政策、不按规定行事造成失误的,要严肃追究责任。”这一指示切中实际,明确提出了用“官”失误应当追究责任,从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廉政建设的问题。
  政者,正也;官者,管也。政之与国,官之与民,关系大矣。唐太宗通过总结隋朝灭亡的教训和初唐兴盛的经验指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江泽民同志更是尖锐地指出,历史经验证明,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重要原因”。几年前,当王宝森案发之时,不少人心存疑问:王宝森这样的败类,何以身居高位?后来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原来是陈希同出于私利,与王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不顾多人反对,“力排众议”,将他提拔到副市长岗位上。几年过去,这种现象并未得到根治。任人唯亲、任人唯钱,“大胆”提拔“亲信官”、“关系官”、“拍马官”、“送礼官”的现象仍然存在;“睁只眼,闭只眼”、“多栽花,少栽刺”、“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习气仍然盛行。对此,广大群众强烈不满。个中原因当然很复杂,但我们的选人用人制度、政策、机制还存在权力与责任相脱节的问题,考察不实、用人失误得不到追究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坏官”违法乱纪,东窗事发,得到惩处固然理所应当。而那些明知违规却心存私利重用他们的人,那些替他们说过话、帮过忙并从中得到过好处的“伯乐”却可不负任何责任。毒草铲除,土壤尚存,自然就难以根治。
  实行考察任用官员责任追究在国外并不新鲜,在我国,也是有明确制度规定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等文件中都有这方面的内容。但无须讳言,执行力度还远远不够,被追究者寥寥。究其原因,板子打不到具体人身上是症结之一。许多地方和单位往往以“集体讨论决定”为由予以开脱。邓小平曾引用列宁的话“借口集体领导而无人负责,是最大的祸害”,严厉批评过这种现象。对于那些提拔前就有劣迹,提拔后继续为非作歹的“坏官”,难道不应该追究对其进行考察、提拔、重用的有关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吗?当然,追究不是像封建社会那样搞“株连”,一定要区分责任,划清时间界限,因为人是可以变化的。那些升官以后忘乎所以、逐渐变质的,对其推荐、考察和任用者则另当别论。
  毛泽东早在建国初期就曾指出“治国就是治吏”。邓小平也多次强调,“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可见,用人问题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诚为国之大事,不可不慎。目前,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正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改革和完善,选拔干部制度正在由以上级任命制为主向选举制、任命制、考任制、招聘制相结合的综合选拔干部制度过渡。但这毕竟有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实行考察任用干部责任追究制度,对于防止用人失误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坚持选人用人的权力与责任相统一,完善和落实考察任用干部责任追究制度,使那些选人用人的“官”不敢也不能胆大妄为,是非常必要的。 rxD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
  ——思想政治工作谈话之五
  梁柱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新时期唱响主旋律的客观要求。理想信念教育之所以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因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塑造人的灵魂,帮助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系统工程,而理想信念是人们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科学的理想信念,能使人们自觉地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首先,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基础。历史表明,信仰是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不可或缺的,但信仰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有从低级到高级、从非理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非科学的信仰必将逐步地被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科学认识所代替。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使人们的信仰实现了由盲目到科学的质的飞跃。几十年来,我们党正是在这一理想信念的基础上,凝聚了党心、民心,一洗百年民族耻辱,赢得了国家独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我们仍然要心怀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脚踏实地去完成现阶段的历史任务,这样才能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胜利。
  其次,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坚强的精神支柱,而理想信念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我国正处在新旧经济体制的转换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承认社会的天平会更多地向利益倾斜,而保护和尊重合理的个人利益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波,特别是市场的某些负面影响,会使一些人把对利益的追求单纯看作物质私欲的满足,而否认其人文价值,以致迅速滑入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泥潭。一个时期以来,党内腐败现象滋生蔓延,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蜕化变质,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就其主观方面来说,就是忽视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背离了原有的理想信念,因而失去了抵制诱惑的能力。邓小平曾多次强调理想信念问题。他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很显然,如果我们缺乏这样的自觉,就不可能坚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也不可能建立起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新型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在改革开放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是不是坚持理想信念教育,是关系到我们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
  还要指出,科学的理想信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巨大动力。邓小平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标准时,就多次强调理想是最重要的。他说:“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科学的理想信念,能使人具有崇高的人生目的、庄严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高尚的情操、不屈不挠的品格和勇于献身的精神,这样的“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马克思语)。这是任何单纯利己的、个人主义的驱动力所无法比拟和企及的。 rxD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含笑评世事 挚言谏人生
  ——《人生世事来回想》评介
  艾斐
  崔光祖撰著的《人生世事来回想》(中国青年出版社、书海出版社出版),是一本讲政治、讲理想、讲道德的书,也是一本哲理诗集。它融政治理想、伦理道德、哲学思辨为一体,以求真、布理、探赜、臻美为宗旨,涉及人生世事的诸多方面。该书有这样几个特点:
  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该书观察细致、入情入理、洞幽烛隐,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书中所论述的纵观历史、改革开放、从严治党、市场经济等问题,都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重大社会意义的政治思想问题。作者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谣形式,和风细雨,娓娓动情,使读者在艺术欣赏和审美陶冶中提高思想觉悟和坚定理想信念。
  理论化和感情化相结合。该书的政治基点和思想起点较高,有较强的理论性。作者在书中力图将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以及党领导意识形态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具体化、形象化、理论化,并体现在富有激情和韵味的作品中,使理论生活化、社会化、群众化、感情化。
  严肃性与谑趣性相结合。这种结合使全书既洋溢着浓郁的辩证思维的睿智,又散发着生动活泼的、浓郁的乡土气息,从而使读者在领略严肃的政治问题和人生课题时,也会忍俊不禁。笑过之后,很可能是反思、感悟和改悔。 rxD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

  适时开发西部是中央的一贯战略思想
  宋毅军 刘杰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带领全国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第三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从鼓励东部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形成了一贯的、系统的现代化建设战略思想。
  “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如东部地区具有加快经济发展和先富起来的优势,国际投资也向该地区倾斜,邓小平就主张首先发展东部地区,然后再帮助差的地区。同时,在他看来,社会主义制度要使各地区经济都得到发展,“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于是,在1988年,他明确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一是东部沿海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二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根据“两个大局”的思想,江泽民同志适时地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问题。他在党的十五大上指出,要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1999年,江泽民同志又多次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目前“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东部发达地区支持西部大开发的途径
  发达、富裕的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欠发达、贫困的西部地区,对改变西部地区落后面貌有相当大的作用。不过,这绝不是西部地区单方面受惠于东部地区,因为东部地区也将在此过程中获益。在区域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东部地区要在现有基础上实现进一步发展,离不开西部地区的资源、劳动力以及广阔市场。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绝不是要以牺牲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为代价,来谋求缩小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而是通过优势互补、互助互利来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第一,用示范力量带动。部分地区、部分人首先发展和富裕起来,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其宝贵的经验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给落后的地区和人民带来启示。邓小平认为,这是加速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捷径,走此捷径,可以“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第二,通过多交利税支持中西部地区。邓小平说:“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这是解决中西部地区资金短缺的一条重要渠道。发达地区愈发达,帮助贫困地区的力量就愈大。第三,通过输出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手段扶助。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把东西扶贫协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坚持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
  把握大局,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帮助中西部贫困地区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是党中央始终关注的大事。当前,为了顺利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抓住工作重点,这就是: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要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综合实施扶贫攻坚。江泽民同志指出,经济发展比较慢的地区,生活比较困难的群众,更应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关注的重点。中央党政机关直接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不仅有助于解决贫困地区群众温饱问题,加快扶贫攻坚进度,而且有利于党政机关了解下情,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同时也能带动省、市(地)、县党政机关从事这项工作,进而形成社会各界都来参与扶贫的合力。
  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早日实现脱贫致富。江泽民同志指出,“贫困地区要改变面貌,需要国家的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但从根本上说,还要依靠当地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坚持不懈地苦干实干,自强不息,艰苦创业。”中西部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是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主人,应一如既往地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和国家扶持、社会各界支援、东部发达地区帮助结合起来,群策群力,发挥优势,为本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尽早脱贫致富而努力奋斗。 rxD品论天涯网


第9版(理论)
专栏:

  国企扭亏 路在脚下
  ——一些钢铁企业扭亏实践的思考
  董贻正
  内容提要:一些已经扭亏为盈或已大幅度减亏的钢铁企业的经验是:摆脱“等靠要”的思想桎梏,树立自立自强的观念;真心实意地学邯钢,扎扎实实地搞好内部管理;以改革分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剥离辅助、下岗分流为重点,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重视技术改造,按照效益第一、量力而行的原则,优先抓好一批“短平快”项目,同时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把广大职工作为企业扭亏的主体,并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抓好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特别要选派好企业的一把手。
  今年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三年目标的最后一年,总结前两年扭亏工作的实践经验,对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的扭亏增盈,是很有帮助的。笔者从1997年初起,先后到水城钢铁公司、舞阳钢铁公司、长城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特殊钢公司、江西新余钢铁公司、萍乡钢铁厂等企业进行调查咨询。现在,水钢、新钢等企业已实现扭亏为盈,其他企业已实现大幅度减亏。通过参加企业扭亏实践,我不仅对一些问题有了新认识,而且也增强了扭亏为盈的信心。
  扭亏的突破口在哪里
  国有企业扭亏,要把转变观念放在第一位。企业亏损,表现出来的是效益低下,入不敷出,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观念落后,思想陈旧。特别是在“外因论”、“唯条件论”等思想影响下,一遇困难,就等外部条件好转,靠国家支持,要政策扶持,即“等靠要”,结果是市场在等待中丢失,士气在等待中消沉,效益在等待中流失。水钢的事例很有代表性。1996年,水钢账面亏损二点○九亿元,当时的公司领导认为主要是财务费用过高(当年财务费用为二点○五亿元),要求从政策上给予扶持。但是,深入调查后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着大量问题,归纳起来有“四个一块”:决策失误丢了一块,管理混乱漏了一块,挥霍浪费吃了一块,大小蛀虫吞了一块。对这些问题认识不到,漠然置之,再给多少政策,也会像沙滩注水,无济于事。还有像长城特钢,1997年上半年就亏损了三亿多元。何以如此?是各方面不支持吗?长钢这些年所有政策优惠几乎都享受到了,仅1996年银行就贷款四亿多元。“吃了财政吃银行,吃了银行吃股民,吃了股民吃老外”,结果是越吃越穷,越吃越亏,最后导致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三人一起被免职。而当他们破除了“等靠要”思想,树立了眼睛向内、自立自强的新观念后,情况就发生了根本变化。江西新钢在过去十多年里,山上的转炉主要是靠化铁炼钢,山下每个月送一万吨铁水上山就不得了了。1998年,新的运输部长上任后,带领职工,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采取了有效措施。现在,山上需要的五六十万吨铁水全部由山下供应,彻底取消了化铁炉,仅此一项,每年可降低成本近亿元。由此可见,转变观念的威力是巨大的。这种情况在很多企业都存在,问题在于过去思想受到禁锢,一叶障目,有潜力也看不到,更不要说去挖掘了。
  学邯钢是不是能真见成效
  1992年以来,国务院曾两次发文推广邯钢经验。一些企业在学邯钢后,确实降低了成本。但是,也有一些企业成效不明显。因此,有人认为,不能夸大邯钢经验。实际情况究竟如何?从一些企业扭亏前后的对比中,我感到不是邯钢经验不灵,而是学习态度不对头。归纳起来,有四种情况:
  一是别别扭扭学邯钢。这些企业的领导人虽然在公开场合中也都反复讲学邯钢,但心里想的却是自己的情况怎样和邯钢不同,自觉不自觉地强调本单位的特殊性。因此,尽管嘴上说得响亮,在实际工作中却是行动迟缓,不下真功夫。
  二是舒舒服服学邯钢。邯钢的经验是适应市场变化,不断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引导职工奋力拼搏;但是,在有些亏损企业里,一说调整指标,就层层讨价还价。这种要登高又不想爬山的精神状态怎能把邯钢的真经取到手呢?
  三是大大咧咧学邯钢。邯钢模拟市场核算,要求把各项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班组和个人;但有的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数据和计量检测手段,承包责任书只停留在公司领导和二级单位的签约上,没有再往下分解。这种大大咧咧的作风,同邯钢的“严、细、实”不可同日而语。
  四是软软绵绵学邯钢。邯钢经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敢于碰硬,坚决实行成本否决;而有的企业,一旦任务完不成,在严格考核这一试金石上就经不起检验。这个来求情,那个要求网开一面。一个缺口被打开,很快就全线崩溃,学邯钢也就半途而废了。这里的关键还在领导,用邯钢总经理刘汉章的话来说,关键在于一把手的决心和领导班子的齐心。
  当然,学邯钢并不意味着只学邯钢一家,而是要学习以邯钢为代表的各方面的先进经验,也包括自己内部的一些好经验。
  内部改革从哪里切入
  从实践来看,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必须以改革分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剥离辅助、下岗分流为重点。在这方面,同样需要转变观念,特别是应跳出几个认识误区。
  一是在分配制度的改革上,应跳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误区。一些连年亏损的企业,职工收入本来就不多,有的领导担心如果按有效劳动进行分配,职工收入的差距将会拉得更大,会增加不稳定因素。其实,从一些大幅度减亏或已经扭亏为盈的企业的经验看,正是由于果断地进行了分配制度改革,真正体现了多创效益多得收入,才更好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像江西萍钢,由于对关键岗位的职工采取了强有力的激励措施,而且规定即使同一岗位,由于所创造的效益不同,职工月收入也可以相差几倍,所以,它不仅能鼓励先进职工不断攀登新高峰,而且收入低的职工也会总结经验教训,急起直追,从而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二是在剥离辅助上,应跳出“背着抱着一样沉”的误区。我国钢铁工业劳动生产率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三百多万人共吃一碗钢铁饭,辅助后勤人员比例过大。因此,在精干主体的同时,必须把辅助后勤部门剥离出去,使他们在为主体生产服务的同时,面向社会,力争在一定时间内做到自负盈亏。但是,有些企业的领导过多地强调这项工作的难度,城市里的企业,认为当地二产、三产都很发达,剥离出去难以谋生;偏远地区或山沟里的企业,觉得辅后剥离,是“猪八戒啃猪蹄,自己吃自己”,反正“背着抱着一样沉”,又何必多此一举。其实,无论在城里还是在山区,都已有一批企业在这方面作出了可贵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像水钢、新钢剥离出去的全部辅后单位,去年都已从总体上做到了盈亏持平。
  三是在下岗分流上,应跳出“下岗必然会引发社会不稳定”的误区。下岗不是目的,通过下岗精简职工队伍,提高工作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会促进企业提高效益,增强生存能力,使广大职工看到企业发展的前景。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部分职工下岗了,但只要做好思想工作,积极搞好再就业工程,也不会出现大的不稳定的情况;反之,如果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不仅退休职工的工资和医药费无法保证,而且在岗职工也发不出工资,那么,即使没有一个人下岗,又怎能保证稳定呢?我们追求的是积极的稳定,而不能满足于暂时的稳定。事实上这种消极的稳定,最终还是会转化为不稳定的。
  亏损企业怎样搞好技术改造
  多数亏损企业,特别是亏损大户,工艺和技术装备都比较落后,不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是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的。但是,很多事实告诉我们,并不是一搞技术改造就能起死回生。有的企业之所以亏损,恰恰是因为在技术改造上出了问题。总结一些亏损企业扭亏的经验,在技术改造上,必须把提高经济效益摆在第一位。这就要求,首先,必须根据量力而行的原则,抓好一批“短平快”项目,以求突破。一般来说,亏损企业需要改造的项目多,而资金又比较紧缺。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集中财力,抓住影响当前企业效益的薄弱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尽快取得实效。这样,一可鼓舞士气,二可积累资金,然后再滚动发展。而绝不能全线出击,齐头并进。其次,必须重视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有些亏损企业的领导人总是埋怨职工素质低,搞不了什么革新。这两年,水钢等一批企业的扭亏实践,有力地反驳了这种论调。1997年以前,水钢的技术革新可以说是死水一潭,但现在却开展得热火朝天,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发动职工搞技改。大量事实说明,不是职工的素质低,而是领导观念落后,影响了职工积极性的发挥。
  企业扭亏的主体是谁
  企业扭亏的关键是企业的一把手,但扭亏的主体却是广大职工。没有他们全身心的投入,企业要想实现扭亏为盈是不可想象的。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企业领导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一根本方针。尽管在企业里,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是有分工的,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让工人都来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但从一些企业的经验看,只有让广大职工真正享有知情权、批评权和监督权,特别是通过各种渠道,使职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状况,了解企业所采取的重大决策的依据,了解企业效益升降的真实情况,才能激发职工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其次,要下功夫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亏损企业的职工,相对来说,情绪比较低落,需要花更大的力气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自己要对扭亏为盈充满信心。有的企业领导老说本企业迟早要成为“泰坦尼克号”,那职工还有什么积极性去扭亏呢?领导干部还要切实转变作风。有的企业职工发不出工资,而领导仍然是出则豪华轿车,住则高级宾馆,这又怎能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呢?企业各级领导还要切实关心职工生活。职工提出的正常合理、应该而且能够解决的问题,必须认真解决。像过去水钢炼钢工人在炉台上喝不到开水,下班后洗不到淋浴,这怎能让职工积极的起来呢?第三,要把提高职工素质作为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切实抓好。如上所述,我们不能把企业亏损的责任归之于职工素质不高,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使企业真正走出困境,必须在提高职工素质上下功夫。从一些企业的经验看,一是提倡在实践中自觉地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二是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培训班和讲座,进行系统提高;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通过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等措施,把职工素质高低同工作岗位如何和收入多寡挂起钩来,引导职工主动学习。提高素质,不仅指业务技术方面,也包括思想政治方面,两者缺一不可。
  怎样看待领导班子在扭亏中的作用
  企业扭亏,是机制重要,还是人重要?应该说,两者都重要。好的机制可以造就人才,但人也可以改变机制。特别是企业内部的机制,企业自身完全可以进行改革。这里,企业一把手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朱镕基同志曾强调,更新领导班子最重要;企业一把手可以兴邦,可以丧邦,可不慎乎?这充分说明了企业领导班子和一把手的重要性。
  一些扭亏企业领导班子的变化,大体有三种情况:一种是由外面选派,像水钢公司和其炼钢厂的主要领导就是分别从鞍钢和邯钢选派的;一种是内部更换,像萍钢;还有一种是主要领导没有变化,但班子内部稍有调整,党政关系更协调了。可见,亏损企业领导班子的调整可以有多种方式,既可以从外部派,也可以从内部选,更可以只换思想不换人。
  班子建设,内涵很丰富,我认为当前主要有三条:一是应带头转变观念。很难设想,自己满脑子是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陈旧观念的领导人,能带领职工走出新路子来。这就要求企业领导带头学习,特别是要学好邓小平理论,学好党的方针政策,学好经济和技术知识。二是应严于律己,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来影响职工。像萍钢新厂长上任后,首先与职工约法三章,主动要求职工监督;在减员下岗时,他和其他五位厂领导(全厂共有八个厂领导)的妻子都下了岗。这些举动,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推进了企业下岗分流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要敢抓敢管。对相当一部分企业来讲,不是会不会管理的问题,而是敢不敢管理的问题。有的是怕得罪人、丢选票不愿管,有的是临近退休不想管,有的是自己有辫子怕人抓,不好管。因此,要搞好管理,必须首先从这种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 rxD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