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两会专版)
专栏:
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发展 研究解决全局性重大问题(1)
编者的话
今年的“两会”是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召开的。在“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特别是担负重要领导职务的代表委员,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结合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对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本报从今日起,用七个专版陆续刊发记者访谈,报道这些思考的成果,以利于更好地总结过去,规划未来,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抓紧推进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
本报评论员
在新的世纪即将到来,我国的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的重要时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要求我们要始终注意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全面分析和准确把握我国改革和建设中带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并及时研究制定有力的政策措施,以利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在关于要进一步研究和抓紧解决几个重大问题中,第一个就是抓紧推进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这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也是“两会”上代表、委员高度重视的问题。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党如何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只有正确回答了这个问题,党的建设才能更好地推进。
现在我们党的党员已达到6100多万,这么大的一支队伍,要管理好不容易。如果疏于和放松管理,肯定会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党的力量和作用,主要不在于党员的数量,而在于党员的素质。要防止出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现象。当务之急,最重要的是必须从根本上扭转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状况,关键要建立和健全保证基层党组织健康发展的制度和机制。如果基层党组织长期处于松松垮垮、软弱涣散、瘫痪半瘫痪状态,在群众中不起战斗堡垒作用,不起政治核心作用,这样的党组织、党员再多又有什么用呢?而且势必影响党在群众中的作用、声誉和形象。党的建设必须从对基层组织和每个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和组织纪律性的管理和教育抓起,而且要锲而不舍地抓下去。
我们党正处在整体性的新老交替的重要时期。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思想政治素质好、文化知识水平高、领导能力强的年轻干部,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政治任务。年轻干部要健康成长,必须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经受锻炼,接受考验。
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今后还会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始终保持全党同志按照党的奋斗目标,维护和加强党的坚强团结和高度统一,是新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极为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比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如何正确处理好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如何加强对流动人口中的党员和进入各类非公有制单位的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发挥他们的作用;如何发挥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破产关闭企业中的党员与党组织的作用,等等。就很需要进一步研究,并尽快制定出一套可行的政策措施。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仅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而且要不断探索和建立一些真正管用的监督制度和机制来。从这些年和最近揭露出来的一些涉及领导干部的大案来看,其犯罪情节之恶劣,涉案金额之巨大,都是触目惊心的。他们被金钱、女色的“糖衣炮弹”给打倒了,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简直到了利令智昏、利欲熏心、胆大包天、无法无天的地步!这里面从制度上来看,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形成最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制度。这个问题,必须努力从制度上、机制上加以解决。
抓紧推进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事关全局,意义深远。事业的成败、祖国的安危、人民的福祸,决定于党的强弱盛衰。伟大的事业寄无限希望于伟大的党,伟大的党领导着伟大的事业。全党同志要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努力把党建设得更加朝气蓬勃,更加团结一致,更加富有战斗力。
关键在党 关键在干部
——访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
本报记者 胡斌 庞革平
“事实一再证明,我们的事业要取得胜利关键在党。党的关键在于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的、能够正确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干部队伍。”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就加强党建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亮明了自己的观点。
如何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曹伯纯认为,一是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坚定理想信念。二是要在实践中培养和造就这支干部队伍。三是在干部培养、选拔、使用、监督这些方面进行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曹伯纯介绍说,这几年广西一是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了邓小平的党建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外开放理论。今年准备重点学习邓小平反腐败理论和邓小平哲学思想。二是抓党风廉政建设,在党内树立一个好风气。从一九九七年冬季开始,广西采取坚决措施制止收送“红包”行为,不管数额大小,一经发现,立即撤职。同时,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三是下大力气抓干部制度改革。
谈到干部制度改革,曹伯纯强调说:“我们党面临着执政的考验,也面临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考验。改革干部制度的关键在于提高干部选拔的透明度,提高群众参与度,建立一个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
曹伯纯介绍:一九九九年四月,区党委在“三讲”教育基础上,作为整改措施,制订了关于干部能上能下、竞争上岗、干部交流、离任审计、任职前公示、诫勉等九个文件,对干部的选拔、使用、监督等都作了比较系统的改革性规范。一九九八年,自治区公开选拔了三十名副厅级领导干部,一九九九年,又公开选拔了七百零九名处、科级干部。一九九九年,全区“下”了五千六百四十三名各级领导干部,其中免职一千三百四十六名,降职使用五百五十七名。在县级干部中,对县(市)书记、县(市)长、分管党群副书记、公检法“三长”、纪检书记、组织部长、人事局长、财政局长十个职位实行交流。还规定领导干部必须避籍任职。对在“三讲”教育中群众测评不称职票数超过百分之三十的干部实行诫勉,共有三百一十三名。
曹伯纯说,在干部的管理上,必须做到权力延伸到哪里,监督就要到哪里。在干部的考核上,必须重点围绕解决用人失察、察人失误的问题,积极探索和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考核体系和标准,提高考核质量。凡是造成用人失误的,不管涉及什么人,都要追究责任。
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访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书记舒惠国
本报记者 余清楚 张毅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书记舒惠国认真思考了抓紧推进党的建设问题,记者就此对舒惠国进行了采访。
舒惠国开门见山地对记者说,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应当进一步深刻认识我们党的先进性。
舒惠国说,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战斗力,是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核心问题。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在新的情况下,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战斗力,必须从思想、组织和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首先,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最根本的是用邓小平理论来武装全党,坚定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想和信念;其次,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严格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把真正优秀的分子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对那些确实不符合党员标准的党员,不能再留在党内,形成吐故纳新的机制,严把入口关,疏通出口,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要进一步健全民主集中制,来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提高战斗力;要通过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把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再次,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都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实事求是、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认真思考和回答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问题:参加革命是为什么?在领导岗位上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把这些问题想清楚、想正确,才能一身正气,堂堂正正。
舒惠国最后深有感触地说,“三讲”教育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创造性探索,是当前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从江西省来看,省级和地厅级集中进行的“三讲”教育基本告一段落,总的来看,解决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思想、政治、作风、纪律上都有明显的进步。实践证明,这次“三讲”教育,发扬和丰富了延安整风精神,推动和落实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对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有十分重大意义。
建立严明的领导责任制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访谈
本报记者 赵川东
“抓紧推进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必须建立严明的领导责任制。”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在谈到推进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时,对记者特别强调了这一条。
王云坤代表说,当前,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也非常复杂的时期,这对处于执政地位的我们党来说,无疑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我们党只有在思想、组织、作风上全面加强和完善自己,增强执政能力,才能有力地驾驭复杂局面,领导全国人民规避风险,战胜困难,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王云坤说,抓紧推进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改革和经济建设来进行。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只有把握这个中心,我们对党的建设才能有强烈的紧迫感;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准问题和切入点,把党的建设“抓”到当处,“紧”到当处,“推进”到位。所以,党建工作要研究改革和经济建设问题,从领导和人的思想、作风方面保证和促进改革和建设。
王云坤说,要建立领导责任制,只有领导责任落实了,党建工作才能抓紧。针对目前一些基层组织比较软弱涣散的问题,应当在县以下各级基层组织中全面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责任到人。不能把责任制等同于工作分工,更不能用分工来代替责任制。
抓紧推进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必须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目前正在进行的“三讲”教育作为推进党的建设的积极探索,既为集中进行的阶段性党建工作提供了重要经验,也为经常性的党建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要把其中的成功做法很好地加以总结,同时,要研究县以下各级党组织的建设问题,形成适合于基层特点的党建工作机制。要特别注意坚持走群众路线。一个乡、一个村、一个企业、一个街道,哪个干部优,哪个干部劣,群众最清楚。让群众评价党员、干部是增强干部廉政意识和勤政意识、强化自我约束的有效办法。
不拘一格选英才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委书记马忠臣谈培养年轻干部
本报记者 陈陆军
“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党中央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长远利益和前途的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委书记马忠臣就选拔培养年轻干部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马忠臣说,这些年一些领导班子年轻干部偏少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不认真解决这个问题,就会贻误我们的事业。
马忠臣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第一,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必须把选贤任能同推动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结合起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论资排辈、来日方长、求全责备、迁就照顾以及凭个人好恶选人等思想障碍,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近些年来,河南省着力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中,牢固树立五种观念:树立“事业兴衰关键在人”的观念,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树立“用人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的观念,全面、正确地看待年轻干部;树立“选人用人失误是过错,埋没、耽误人才也是过错”的观念;树立“领导经验来自实践,早压担子早成才”观念;树立“注重实绩、竞争择优”的观念,为优秀年轻干部施展才干、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第二,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当务之急是抓选拔。干部的新老交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要抓住班子换届、调整、机构改革等有利时机,加大选拔年轻干部的力度。第三,培养选拔年轻干部,长远之计是抓培养教育。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全面提高素质。要围绕增强党性观念、加强世界观改造这个核心,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年轻干部的头脑,用现代科技知识和优秀文明成果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严格的管理培养他们的良好作风。二是根据干部的成长规律,采取多种形式,放手让他们到实践中和群众中去锻炼,到条件艰苦或情况复杂的环境中去经受考验。对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放到基层任职锻炼,使年轻干部在工作实践中成熟起来。三是从严要求,严加管理。第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要建立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后备干部队伍。要把对后备干部的考察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在考察了解的基础上实行动态管理,成熟一个使用一个,成熟一批使用一批。
基层组织是党的生命之源
——访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主席方兆祥
本报记者 任涛
“中国共产党在近80年的风风雨雨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地战胜了数不清的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巨大胜利。今年是实现本世纪末重要奋斗目标的最后一年,深入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要实现宏伟目标,圆满完成各项既定任务,关键是要把党建设好,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
正在北京出席全国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主席方兆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明了上述观点。
他说,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党的基层组织都发挥着凝心聚力的作用。如果不是小岗村党支部率领18户农民大胆签订“大包干”的秘密协议,就不会有中国农村的伟大变革。至于在抗洪抢险的生死关头,农村基层党支部更是一面不倒的旗帜。那些党员舍生忘死的壮举,为我们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这么多年所取得的成就恰恰是广大基层党组织正确理解、贯彻党中央的各项决策的结果。没有这一切,就不会有发展、稳定的今天。
他指出,居安要思危。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少数基层党组织及基层干部在这些变化面前,有的无所作为,有的见利忘义,有的甚至改变了党的传统,败坏了社会风气。结果是脱离了人民群众,动摇了基层政权,影响了党的良好形象。我们必须对这些教训进行深刻反思。
他指出,党的建设必须从对基层组织和各个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和组织纪律性的教育管理抓起,而且要锲而不舍地抓下去。顺着这样的思路,方兆祥委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一是建立和巩固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生命线,不仅要对城市、农村、企业、机关、学校、科研机构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而且要做好下岗职工、进城务工人员和老龄人口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始终把人们紧密地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三是要抓党的纪律教育和检查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要让党内浩然正气带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气。四是抓好党的制度建设,不留薄弱环节。
方兆祥委员最后说,只要我们能够这样坚持去做,党的基层建设工作肯定会大大加强。唯有如此,我们党和国家的宏图大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反腐倡廉事关党运国运
——全国政协委员赵淑敏访谈
本报记者 张帆
全国政协委员赵淑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谈了自己的看法。
赵淑敏说,腐败问题是一个全世界都比较普遍的社会问题,但是对于我们执政党而言,是关系党运国运的头等大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和平建设年代能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不断取得胜利,非常关键的一条是我们保持了党的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共产党之所以在人民群众中有强大的吸引力、号召力,那是因为有焦裕禄、孔繁森这样的带领群众艰苦奋斗的好干部好党员。相反,如果像王宝森、胡长清这样的贪官污吏横行于世,老百姓对党还有什么信心可言。
接着,赵淑敏又谈到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她认为,第一是要从思想上真正地解决认识问题,现在,在党员、干部中间认识上还存在着差距。第二,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做好表率、以身作则。抓廉政,首先应该从高级干部入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大部分的领导干部是好的,但也有个别人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工作上主观武断,作风漂浮;生活上奢侈豪华,贪图享乐;组织上媚上欺下,结党营私,拿党的原则做交易。这样的领导不仅危害党的工作,更对年轻的一代造成恶劣影响,贻害无穷。第三,要加强教育,党性、党风教育是贯串终生的,现在群众中间议论很多的“五十九岁”现象很值得我们深思和警惕。第四,要层层进行考核,加强管理,对干部考核要增加公开性、透明度,要让党员干部置于人民群众的普遍监督之下。现在有一种风气比较危险,就是一些领导干部没有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人民群众高不高兴,应该是我们考核干部的最终标准。第五,要努力探索真正管用的监督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将党员、干部的行为置于宪法、法律的约束范围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现在不少地方实行的干部收入申报制、干部离任审计制、干部选拔公示制等都取得不错的效果,应该进行积极的探索并不断予以完善。
理想信念是“总开关”
——访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
本报记者 康燕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从严治党,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党员和干部的理想信念问题,这也是‘三讲’教育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张德江代表认为,理想信念是灵魂,是动力,是方向,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他说,一个党要讲理想信念,一个人也要讲理想信念。我们共产党人信仰马克思主义,讲的理想信念就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现阶段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的立党之本、立身之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绝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动摇。
张德江强调,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毕生追求和终身课题。他说,当前,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党员和干部在理想信念上确实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突出问题。有的对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一遇到风吹草动,就产生怀疑和动摇,在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上,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分不清是非,甚至鼓吹经济上的“私有化”,政治上的“自由化”。有的革命意志衰退,思想空虚,沉湎于花天酒地,或者求神拜佛,轻信“法轮功”歪理邪说,到封建迷信和其他消极行为中去寻求精神寄托。有的私欲膨胀,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甚至徇私枉法,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浙江近6年来查处的数百名县处级、地厅级领导干部,其违法违纪的根本原因,就是在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上出了问题。他说,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
张德江谈道,坚定理想信念,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张德江表示,坚定的理想信念来自于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必须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必须自觉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从群众中吸取营养,在实践中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不断坚定自己的信仰、志向。必须加强党性锻炼,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克己自律,防微杜渐,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必须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严格政治纪律,强化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德治”与“法治”双管齐下,自律和他律紧密结合。
加强队伍建设要有紧迫感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吴修平的建言
本报记者 李士燕
民盟中央副主席吴修平在谈到中国共产党加强队伍建设时,语重心长地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没有哪一个政党能替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全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寄予重望。
吴修平说,作为政协委员,他多次深入基层调查,发现人民群众当前最关心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问题,二就是反腐败问题。由此可见,干部队伍的建设问题是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的重大问题。
现在中共党员已达到6100多万。共产党的力量和作用的体现,主要在于党员的素质。中共中央历来非常强调自身的建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加紧经济建设的进程中,不断会出现一些新问题、新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有紧迫感。
吴修平建议说,加强中共队伍建设,首先要把好入党关,要严格考核新党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等。其次,要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但千万不要流于形式,要讲实际效果,如果发现不符合标准和要求的党员,要及时清除出去,保持党的队伍的纯洁。吴修平希望加强共产党内部制度建设。现在,一些腐败现象已经严重损害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一定要严厉打击。如最值得重视的“买官卖官”现象,这种现象对党内建设的杀伤力特别大,建议既要揭露“买官”的,也要处理“卖官”的。同时,要加强对人事制度的管理,在任用年轻干部时,要按严格的选拔制度,选拔要公正、公平、公开,让真正德、才、学兼备的人担当领导职务,让买官卖官者无路可走。
最后,吴修平委员说,最近,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被判死刑、中央对厦门特大走私案进行查处,都表明了党和政府以及司法部门对反腐败的决心和力度。全国人民都在期待着党和政府下大力治标、治本,同腐败现象作艰巨的斗争。
人民日报日期
2000年3月8日人民日报第3版
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发展 研究解决全局性重大问题(1) '...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