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理论)
专栏:
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影响
内容提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和纳米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科技与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等的联系日益紧密,科技革命带来的深刻影响广泛表现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上。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的几个热点问题
总的来说,当前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出全面推进的态势,无论广度和深度都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但其热点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和纳米技术上。
第一,信息技术是走到了顶峰还是在孕育新突破?在过去近半个世纪里,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渗透和带动,超出了几乎所有人的预想。但是,近两年来大量信息类公司纷纷倒闭或陷入困境,信息产业增长速度急速下滑,又使人怀疑信息革命的高潮是否已经过去。冷静地分析,目前信息产业走入困境,主要是由于过度炒作以及股市泡沫破灭后投资者出现信心危机所致。就信息技术本身而言,现在还远未达到顶峰,而且正孕育着新的突破。一是集成电路等微电子技术正在孕育新的突破。研究显示,芯片集成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左右增加一倍的摩尔定律已被突破,达到每12个月增加一倍。如果用纳米电子学的方法代替光刻工艺,将使集成电路的集成度等指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上万倍。二是计算机技术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等构成计算机的家族世界,它的发展轨迹是谁占领了市场先机谁就成为主导产品。三是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相互融合,构成了以无线保真技术为基础的无线联网。它可以通过便携式电脑或其他运算器件随时随地高速联网而无需电缆,从而使个人拥有网络通信能力。
第二,生物技术是否正在酝酿新的主导产业?在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方面,利用转基因技术,转基因谷物、大豆、杂交水稻等抗逆、抗病高产作物以及转基因动物等不断培育成功,是对传统农业的重大技术革命。在医药生物技术方面,基因克隆、细胞克隆、个体水平克隆等无性繁殖技术发展迅速;基于器官修复和移植的干细胞克隆研究取得积极进展,为人类实现从治疗疾病到预防疾病的历史性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生物芯片方面,DNA芯片成为生物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应用将大大提高疾病的检测准确度和效率,为更快地发现一些疑难疾病带来希望。被称为“生命天书”的人类基因结构图绘制计划已经完成。没有人怀疑,在各国大量投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之后,在生命科学中的疑惑被一个个破译和解答之后,将会形成一个巨大而充满活力的生物产业,并对环境、农业等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第三,能源技术为什么重新升温?进入新世纪,能源问题研究又在全球范围升温。这不是偶然的,而是与能源在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密切相关的,也与石油资源的巨大消耗和日益紧缺密切相关。有学者认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各种科学问题大多与能源有关。能源技术的发展有四个重点方向:一是化石能源,其核心之一是洁净煤问题;二是太阳能与风能、生物质能,它们被称为三大可再生洁净能源;三是电动汽车,着力开发污染很少、发展潜力巨大的燃料电池;四是核聚变,从长远来看,核能将是继石油、煤和天然气之后的主要能源,核聚变将是核能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能源问题的研究将更加注重环境问题。
第四,纳米技术何时取得革命性突破?纳米本是一个尺寸的概念,但纳米科学的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尺度上的深化,而是当材料尺寸减小到纳米量级后,它所表现出的一些新奇的物理效应。发现、掌握、利用这些效应,可能会在信息、生物、能源领域带来深刻的技术革命。目前,纳米技术的发展有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发展微加工手段,对原子、分子进行加工,从而塑造全新的微观世界。二是纳米技术可能引发相关领域的产业革命。比如,在材料方面,纳米技术可能使材料性质发生根本转化,如硬的变软,导电的变成不导电,无磁性变成有磁性等;在微电子学与器件方面,纳米技术可以制造更节能、更便宜的微处理器,使计算机效率提高百万倍;在生物和农业方面,纳米技术可制造新的化学药品,可对动植物基因进行改良。目前由于纳米科学和技术的概念突破还很少,其相应的产业革命还远未到来。但可以预料,纳米科学具有巨大潜力和美好远景,将给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新特点
当今世界的科技发展既遵循过去的一些规律,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科技创新出现群体突破态势,并不断突破人类的传统认识。当代新科技革命表现为群体突破的态势,新的技术群和新的产业群蓬勃发展,这标志着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除了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纳米科技、航空航天科技、环保科技等也正在孕育一系列重大突破。许多高新技术产业群迅速崛起壮大,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各种先进实验仪器设备的发展,为科研活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大大提高了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也使科学技术正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上向着最复杂、最基本的方向发展。如在超强磁场、极低温、超高压等极端条件下,带来新物质的形成,新效应的发现,新理论的建立,新技术的开发。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的复杂系统研究已经列入科学研究的议程,如对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大脑和生命系统、生态系统、网络系统的研究,将对经济、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微观系统的深入探索,如对基本粒子和受控核聚变、基因、微机械、微加工和纳米材料等的研究,完全突破了人类的传统认识,可能引发全新的技术革命。
重大创新更多地出现在学科交叉领域。文艺复兴以后的几个世纪里,科学技术领域不断细分。但最近几十年,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组织更深层次的根本统一。在这个新的境界上,许多学科之间的边界将变得更加模糊。第一,科学和技术之间的高度融合,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科学和技术的结合和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更加迅速,逐步形成统一的科学技术体系。在这个统一体系中,一方面,基础科学的作用日益增强,不断为技术进步开辟新的方向,并且以更快的速度向应用开发和产业化转移;另一方面,技术发展又为科学发展提供了有效手段,许多大科学工程越来越依赖于技术装备的突破。第二,数学和定量化方法的广泛应用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又一个基本特征,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已从定性阶段全面进入到定量阶段。量子力学的突破使量子化学、量子生物学应运而生,深化了人类对于化学、生物学基本原理的认识。数学和统计力学的发展,结合大规模计算和仿真技术的应用,深化了人类对于复杂系统的认识,促进了地学、环境科学等学科向定量化的演进。第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的时代,都伴随着人文创新的导引。今天,科技不仅在物质生活层面上支持和促进人和文化的发展,而且在精神生活层面上关注和推动人和文化的发展,从而给人的生存和发展注入更加完整和深刻的内涵。人类的前途虽然取决于诸多因素的交互作用,但是科技与人文的结合无疑是其中一个决定性因素,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必将建立在科技与人文两个车轮之上。
科技创新、转化和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原始性创新的地位日益突出。目前,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技术更新速度也日益加快。在19世纪,电从发明到应用时隔近300年,电磁波通信时隔近30年;到了20世纪,集成电路仅用了7年的时间就得到应用,而激光器仅仅用了1年多。今天,人类基因组、超导、纳米材料等本属于基础研究的成果,在中间成果阶段就申请了专利,有些甚至迅速转化为产品走进人们的生活。在计算机技术方面,每5到7年速度就增加10倍,体积减小到原来的1/10,价格下降到原来的1/10。这充分说明,当前科学与技术的界限日益模糊,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经济竞争已前移到原始性创新阶段。原始性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间科技竞争成败的分水岭,成为决定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一个基础条件。
科技与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等的联系日益紧密。今天,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都具有综合性质,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资源问题等,既是科技问题,也是经济、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超出了自然科学技术能力的范围,必须综合运用各门自然科学、各种技术手段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去研究解决。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更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尽可能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科技创新和进步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科技创新和进步的深刻影响,广泛表现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上,突出表现为对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作用。
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0世纪以前,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一般处于从属地位,基本特点就是生产的实际需要刺激技术的发展,并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时至当代,科学理论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而且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比如,先有了量子理论,而后促进了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运用相对论和原子核裂变原理,形成了核技术;运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最新成就,发展了生物技术。现代科学技术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它在经济发展中必然成为主导力量。
信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革。信息业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已成为今日世界第一位的支柱产业,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有机结合,有力地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能源技术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也体现在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上,从而引发农业、医药、材料、能源等产业结构的新一轮变革,加速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
科技全球化和社会知识化进程加快,对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产生深刻影响。新一代网络通讯技术进一步加快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科技全球化正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科技全球化的主要目标是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来加强本国或本企业的研究开发工作,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获得更强大的竞争力。这一方面表现为在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方面合作最多的就是国际大科学工程,如人类基因组、空间站等国际合作计划的实施;另一方面表现为跨国公司加速在不同国家建立研发机构,实现生产经营的本土化。与此同时,社会知识化是与经济全球化同样显著的另一个重要发展趋势。这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产业的知识含量日益增加,知识经济的社会形态正在成为现实,知识资源正在成为主要的财富源泉。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知识创新活动,将成为人类的主导性社会活动。国民的知识水平将越来越高,终身学习成为必然要求,整个社会将成为学习型社会。
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市场竞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美国经济学家在上个世纪末就提出了“胜者全得”的理论,即一个企业在高技术领域领先一步,哪怕是一小步,就有可能占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其他竞争者将很难生存。最为典型的是英特尔和微软,他们分别占有世界微处理器、系统软件90%的市场份额,后来者似乎连参与竞争的机会都没有。实际上,这种“胜者全得”也越来越显著地体现在国家间竞争的层面上。在世界产业体系中,居于“中心”的少数发达国家利用科技优势,向不发达的“外围”国家转移低端技术及低技术含量产业,并通过资本力量、金融手段、舆论引导甚至军事手段来固化这种格局,其结果是强者恒强,弱者愈弱。东南亚金融危机、拉美经济危机等的相继爆发,表面上看是经济体制、管理体制的问题,但更深层上则是对外技术依赖、市场依赖和资本依赖的结果,核心是国家创新能力不足。总体来看,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生产和应用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发展中国家基本上处于依附地位,面临着日趋严峻的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军事安全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知识鸿沟不断拉大的趋势,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一个无可回避的挑战。
在今天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不可能会有人对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和速度作出准确的判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国家对科学技术研究的投入决心是不能动摇的;基础研究的创新是一切创新的源泉。
第9版(理论)
专栏:
在新的实践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高永久 徐亚清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精神理念和价值选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抓住重点,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始终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升综合国力的有力保证。爱国主义要求保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强调坚持国家利益第一、民族整体利益第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反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进行“西化”、分化;就需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遵守公民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始终具有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积淀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之一,体现的是忧国忧民,把国家、民族的生存时刻放在心上的情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至理名言是古人先哲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蕴涵着哲理和智慧。面对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形势,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所肩负的历史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风险,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记“两个务必”,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作为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旦丧失了具有民族特性的文化,就会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和国家综合国力的下降,最终将导致整个民族和国家的消亡。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需要先进文化的武装、引导、塑造和鼓舞,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积极培育追求真理、相信科学、开拓创新的精神。从现代意义上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需要勤劳勇敢、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它体现的是拼搏精神、进取精神和竞争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得以提升的关键所在,更是一个民族在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同时,社会发展也需要科学探索、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创造,才能不断地发展进步。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敏锐:一种重要的领导素质
王洪
现实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面对同样的情况,处理同样的问题,有的领导干部能见微知著,料事在先,果断决策,防患未然;而有的却见事迟、行动慢,处处被动,贻误事业。这里就反映出领导干部是否敏锐的问题。
敏锐,是指人感觉灵敏、眼光锐利、反应迅捷。领导干部作为决策者和管理者,政治上是否敏锐,工作上是否敏锐,发现问题是否敏锐,解决矛盾是否敏锐,直接影响其决策水平和管理成效。尤其是在涉及人民根本利益的大是大非、突发事件、自然灾害面前,领导干部敏锐不敏锐,关系极大。可以说,敏锐是领导干部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素质。只有敏锐,才能把事情想在前头,把工作做在前头,把好事办得更好,把坏事化于无形,做到未雨绸缪,化险为夷。荀子说:“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优成”。“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后,后则事不举;患至而后虑者,谓之豫,豫则祸不可御”。敏锐,“则事优成”;不敏锐,“则事不举”、“祸不可御”。信哉斯言!
敏锐从何而来?它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实践中经过自觉的党性锻炼、知识积累而练就的。
敏锐源于高度的责任感。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极端热忱、高度负责,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自然就会对事关人民安危冷暖的事情观察入微,反应敏锐。1975年,周恩来总理已重病在身,但当他听说云南锡矿工人肺癌发病率较高时,立即给予高度关注,随即派人前去调查解决。这种敏锐正是他公仆风范和高尚情怀的反映。与之相反,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将乌纱帽看得比什么都重,对人民利益自然是麻木不仁、漠不关心,连人命关天的大事也能安之若素,置若罔闻,谈何敏锐!应当说,在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比较容易保持敏锐,而在发展顺利、条件较好的和平时期,则容易变得迟钝,丧失敏锐。对此,我们应当给予足够的注意。
敏锐源于丰富的学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给人智慧,知识使人敏锐。有了丰富的知识,对一些矛盾和问题才能知之利害、晓之后果。反之,缺少必要的知识储备,对一些事情尤其是比较复杂的事情就看不清、摸不透,或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胸中无数,浑浑噩噩,缺乏判断力,跟着感觉走,危机到来时就会不知所措乃至浑然不觉。因此,领导干部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知识,而应下定决心,摆脱不必要的应酬,学习学习再学习,不但学习社会科学知识,也要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努力增加知识积累。只有这样,平时工作起来才能耳聪目明,得心应手;一旦遇到突发事件,也能敏锐反应,从容应对。
敏锐源于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认识论角度讲,敏锐属于一种很强的认识能力,就是能够在众多复杂的矛盾中,在纷纭混沌的现象中,透过表面发现本质,理清大事小事,分出孰轻孰重,找出主要矛盾,抓住关键问题。达到这样的境界,必须依靠科学的思维方法,首先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诚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我们的目力不够,需要借助马克思主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充分吸收和利用当今社会先进的科学分析方法,方可练就“火眼金睛”。同时,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上不僵化,精神上不懈怠,作风上不漂浮,这样才能始终保持敏锐。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敏锐就是“高素质”所包含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各级领导干部应当把培育敏锐素质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之一,不断提高敏锐性,使各项工作的开展更有成效。
第9版(理论)
专栏:
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刘曙光
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环境,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紧密联系,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
大力促进观念更新,为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提供思想保证。观念更新,主要是树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当前,要着重解决好三个认识问题:一是对各种所有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应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的优势,共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是关于创造财富源泉的认识。应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三是对各社会阶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社会发展环境。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必须彻底改革制约发展的旧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体制。一是深化所有制改革,努力创造一个公正、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市场经济规则管理、搞活国有资产;同时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实行公平竞争,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二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按照十六大确定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方面解决好政府职能越位、错位、不到位的问题,弱化审批职能,强化监督、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另一方面切实规范行政行为,科学设置行政机构,强化权力制衡与监督,大力推进依法行政,逐步做到依法授权、依法用权、依法监督、依法管理。三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调节的互补优势,形成合理的社会分配机制。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努力维护社会公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的重要保障。政治文明直接反映着社会民主政治、法制建设水平和政治文化状况。要按照十六大的部署,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加快司法体制改革,努力营造一流的社会法治环境;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以及各级决策机制,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水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公正、公平、公开的用人机制;切实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严厉惩处腐败分子,认真治理各种不正之风,努力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共权力的滥用。
大力推进文化创新,营造适合基本经济制度和发展需要的文化氛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需求、对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同时,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社会特征已经具备,从技术层面上改变了社会文化传播的方式、渠道和人的传统理念;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增加了文化发展动力的同时,也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切都为文化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要抓住这一机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尽快构建充满活力、科学有效、导向明确的文化发展体制和机制,有效地培育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法治理念、诚信理念、责任理念、平等竞争理念、创业理念和进取精神、合作精神、创造精神、科学精神,努力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再现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
——读《毛泽东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研究》
徐之顺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为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进行了艰辛而曲折的探索。刘诚、费迅等人撰著的《毛泽东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
较为系统地回顾和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两个八十年中国人民对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比较清晰地再现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该书聚焦于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把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来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用现代化这条主线贯穿起来,比较完整、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现代化的理论、战略和实践,为党史研究提供了一个富有新意的角度。作者认为,现代化研究是一项艰难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赖以展开的舞台背景是中国和世界的时局变动及相互影响。理解现代化,关键在于从历史中国和现实中国的社会实际出发,牢牢把握基本国情和时代脉搏,如实反映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和主要概貌,找到现代化发展的途径和方向。因此,该书另立上篇,全面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前仁人志士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及经验教训,把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研究放到更大的历史范围和空间,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历程。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