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恩列斯

列宁全集第十二卷——势均力敌(1905年10月17日〔30日〕)

字号+作者:列宁 来源:马克思主义文库 2022-08-30 10:44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势均力敌[4](1905年10月17日〔30日〕)   (1)到目前(10月30日(17日),星期一)为止的结果是势均力敌,这一点我们已经在《无产者报》[5]第23号上指出过。   (2)沙'...

势均力敌[4]i8a品论天涯网

(1905年10月17日〔30日〕)i8a品论天涯网



  (1)到目前(10月30日(17日),星期一)为止的结果是势均力敌,这一点我们已经在《无产者报》[5]第23号上指出过。
  (2)沙皇政府已经没有力量取胜,——革命还没有力量取胜。
  (3)由此产生极大的动荡。革命事件风起云涌(罢工、群众大会、街垒、社会保安委员会、政府陷于完全瘫痪,等等)。
  ——另一方面,没有进行坚决的镇压。军队发生了动摇
  (4)宫廷犹豫不决(据《泰晤士报》[6]和《每日电讯》[7]报道):是独裁还是立宪。
  宫廷在犹豫并且伺机而动。从他们那方面来说,这是一种正确的策略:势均力敌迫使他们伺机而动,因为政权在他们手中
  革命已经发展到不利于反革命进击和进攻的时刻。
  对于我们,对于无产阶级,对于彻底的革命民主派来说,这还是不够的。如果我们不再上升一步,如果我们不能担负起独立进攻的任务,如果我们不能粉碎沙皇政府的力量,不能摧毁它的实在的权力,那么革命就会半途而废,资产阶级就会牵着工人的鼻子走
  (5)传闻立宪已定。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说,沙皇考虑到了1848年革命和其他革命的教训:不要立宪会议,立宪会议之前不经过立宪会议而恩赐宪法。什么样的呢?最好(对沙皇来说)是立宪民主党人[8]的。
  这件事情的意义:实现立宪民主党人的理想,越过革命。这是欺骗人民,因为仍然不会有完全的和实在的选举自由。
  革命是不是应当越过这个恩赐的宪法呢?


载于1926年《列宁文集》俄文版第5卷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第12卷第5—6页



  注释:

  [4]《势均力敌》是列宁为撰写《无产者报》第24号社论而拟的提纲。写完提纲后,过了几个小时,他就收到了关于1905年10月17日(30日)沙皇宣言的电讯。由于形势发生了变化,列宁于10月19日(11月1日)另写了《革命第一个回合的胜利》一文(见本卷第26—33页),作为10月25日(11月7日)《无产者报》第24号的社论发表。《势均力敌》这个提纲中所涉及的问题,列宁在《总解决的时刻临近了》一文(见本卷第65—74页)中作了详尽的发挥。——5。
  [5]《无产者报》(《Пролетарий》)是布尔什维克的秘密报纸,根据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创办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机关报(周报)。1905年5月14日(27日)—11月12日(25日)在日内瓦出版,共出了26号。根据1905年4月27日(5月10日)党的中央全会的决定,列宁被任命为《无产者报》的责任编辑,编委会的委员有瓦·瓦·沃罗夫斯基、阿·瓦·卢那察尔斯基和米·斯·奥里明斯基。参加编辑工作的有:娜·康·克鲁普斯卡娅、维·米·韦利奇金娜、维·阿·卡尔宾斯基、尼·费·纳西莫维奇、伊·阿·泰奥多罗维奇、莉·亚·福季耶娃等。弗·德·邦契-布鲁耶维奇、谢·伊·古谢夫、安·伊·乌里扬诺娃-叶利扎罗娃负责为编辑部收集地方通讯稿。克鲁普斯卡娅和福季耶娃负责编辑部同地方组织和读者的通信联系。《无产者报》继续执行《火星报》的路线,并保持同《前进报》的继承关系。《无产者报》发表了大约90篇列宁的文章和短评,印发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材料。该报的发行量达1万份。1905年11月初列宁回俄国后不久停刊,报纸的最后两号是沃罗夫斯基编辑的。——5。
  [6]《泰晤士报》(《The Times》)是英国的一家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日报),1785年1月1日在伦敦创刊。原名《每日天下纪闻》,1788年1月改称《泰晤士报》。——5。
  [7]《每日电讯》(《The Daily Telegraph》)是英国报纸(日报),于1855年在伦敦创刊。起初是自由派的报纸,从19世纪80年代起成为保守派的报纸。1937年同《晨邮报》合并成为《每日电讯与晨邮报》。——5。
  [8]立宪民主党人是俄国自由主义君主派资产阶级的主要政党立宪民主党的成员。立宪民主党于1905年10月成立。中央委员中多数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地方自治人士和自由派地主。主要活动家有帕·尼·米留可夫、谢·安·穆罗姆采夫、瓦·阿·马克拉柯夫、安·伊·盛加略夫、彼·伯·司徒卢威、约·弗·盖森等。立宪民主党提出一条与革命道路相对抗的和平的宪政发展道路,主张俄国实行立宪君主制和资产阶级的自由。在土地问题上,它主张将国家、皇室、皇族和寺院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私有土地部分地转让,并且按“公平”价格给予补偿;解决土地问题的土地委员会由同等数量的地主和农民组成,并由官员充当他们之间的调解人。1906年春,它曾同政府进行参加内阁的秘密谈判,后来在国家杜马中自命为“负责任的反对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它支持沙皇政府的掠夺政策,曾同十月党等反动政党组成“进步同盟”,要求成立责任内阁,即为资产阶级和地主所信任的政府,力图阻止革命并把战争进行到最后胜利。二月革命后,立宪民主党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中居于领导地位,竭力阻挠土地问题、民族问题等基本问题的解决,并奉行继续帝国主义战争的政策。七月事变后,它支持科尔尼洛夫叛乱,阴谋建立军事独裁。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于1917年11月28日(12月11日)宣布立宪民主党为“人民公敌的党”,该党随之转入地下,继续进行反革命活动,并参与白卫将军的武装叛乱。国内战争结束后,该党上层分子大多数逃亡国外。1921年5月,该党在巴黎召开代表大会时分裂,作为统一的党不复存在。——6。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