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恩列斯

列宁全集第八卷——前言

字号+作者:列宁 来源:马克思主义文库 2022-08-30 10:45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前言   本卷收载列宁1903年9月至1904年7月,即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后布尔什维克同孟什维克在组织问题上激烈斗争时期的讲话和著作。   '...

前言R6y品论天涯网



  本卷收载列宁1903年9月至1904年7月,即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后布尔什维克同孟什维克在组织问题上激烈斗争时期的讲话和著作。
  这一时期,俄国正处在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夜。人民反对专制制度的斗争持续发展。1904年1月爆发的日俄战争加剧了俄国的革命危机。“处处都感到伟大风暴即将到来。一切阶级都动了起来,准备应变。”(《列宁全集》第2版第39卷第6—7页)无产阶级要在革命中发挥领导作用,就必须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的革命政党。1903年7—8月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解决了这一任务。这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统一的纲领和章程,建立了中央机关。列宁的建党思想取得了胜利。机会主义派成为少数派(即孟什维克),布尔什维克在中央机关中占了优势。代表大会之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面临的任务是巩固已经取得的胜利,在代表大会各项决议的基础上把所有党组织团结起来,领导广大无产阶级和农民群众做好迎接即将来临的革命战斗的准备。然而,孟什维克不甘心在代表大会上失败,仍坚持其机会主义立场,继续进行分裂活动。1903年9月,孟什维克召开派别会议,建立秘密的反党中心——少数派常务局,制定派别活动的纲领和夺取党中央机关的措施。10月,在普列汉诺夫支持下,孟什维克夺取了中央机关报《火星报》编辑部,并在党总委员会中占居多数席位。1904年夏又夺取了中央委员会。孟什维克还四处进行蛊惑宣传,诽谤、中伤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力图在国内地方党组织中扩展和巩固自己的阵地。孟什维克的分裂和破坏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党内危机。本卷所收的文献主要反映列宁在孟什维克占了上风、布尔什维克处于不利地位的时期为维护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成果,反对孟什维克的机会主义路线,争取党在布尔什维克立场上的团结而进行的斗争。
  《进一步,退两步(我们党内的危机)》一文是本卷中最主要的著作。列宁在此文中论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划分为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的政治意义,批判了孟什维克在组织问题上的机会主义,阐明了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原则,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
  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会议进程中形成了4个基本派别:火星派多数派、火星派少数派、中派和反火星派。火星派少数派在党章第1条问题上坚持机会主义观点,同火星派多数派发生原则分歧而与中派和反火星派结成联盟,继而在中央机关的选举问题上以庸俗观念反对党性观点,采取无理取闹的手段争取席位。代表大会最终划分出了多数派和少数派,即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
  孟什维克力图歪曲和掩盖他们和布尔什维克在组织问题上的原则分歧,把列宁的火星派多数派在代表大会上的胜利说成是偶然的。为了让广大党员群众了解分歧的真实情况,认清斗争的意义,对党内斗争作出独立的判断,列宁在《进一步,退两步》中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记录和党的其他文件为根据,用大量的事实说明代表大会上各派是怎样形成和演变的,令人信服地证明:多数派和少数派的划分是社会民主党划分为革命派和机会主义派的直接的必然的继续,少数派是由党内最带机会主义性质、在理论上最不坚定和在原则上最不彻底的分子组成的,两派的意见分歧主要表现在组织问题上。代表大会后新《火星报》加深、发展和扩大了马尔托夫在党章第1条条文问题上所犯的错误,使组织问题上的机会主义表现得更加明显。
  列宁在《进一步,退两步》一文中详细分析了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关于党章特别是党章第1条条文的争论。列宁的火星派坚持的建党两个基本思想,一个是集中制,这是贯穿在整个党章中的唯一的原则性思想;另一个是形式上离开集中制而成立两个中央机关(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机关报),这是根据党处于秘密状态的特殊情况提出的局部性思想。列宁的建党思想受到反火星派和中派的反对。火星派内部在讨论党章第1条条文时也产生了分歧。这种意见分歧成了以马尔托夫为首的火星派少数派走向机会主义的转折点,奠定了他们同反火星派和中派结成联盟的基础。列宁和马尔托夫两种条文的分歧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建党观点。列宁提出的党章草案第1条的条文是:“凡承认党纲、在物质上支持党并亲自参加党的一个组织的人,可以作为党员。”马尔托夫提出的条文是:“凡承认党纲、并在党的机关监督和领导下为实现党的任务而积极工作的人,可以作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党员。”列宁的条文强调党员必须亲自参加党的一个组织。马尔托夫的条文却认为党员不必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只要经常协助党就够了,实际上是主张让每个同情党的知识分子和每个罢工者或游行示威者都有自行宣布为党员的权利。孟什维克认为列宁的条文会把虽然不能直接吸收到组织中、但毕竟还是党员的那些人抛到党的门外。列宁批驳了这种抹杀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其他部分的界限、迁就落后阶层的尾巴主义观点。他指出:党应当是组织的总和,应当是一个整体;党应当是尽量有组织的,它只能吸收至少能接受最低限度组织性的分子;无限扩大党的界限不能加强反而只能削弱党对群众的影响,党的力量不是简单的算术数字,它首先取决于党的成员的坚定性,取决于内部的团结。党愈坚强,党的队伍中的动摇性愈少,党就愈能领导群众、领导工人阶级的一切组织。马尔托夫的条文实际上是为机会主义分子、小资产阶级分子敞开大门。列宁指出,“归结起来说,问题正在于是彻底实行组织原则,还是崇尚涣散状态和无政府状态”(本卷第254页)。列宁主张建立一个集中的、组织严密的、纪律严格的无产阶级政党,马尔托夫要建立的则是组织涣散、没有定形、成分复杂的政党。党章第1条的争论的实质是维护与反对无产阶级组织性和纪律性的斗争。
  代表大会之后,孟什维克提出自治制来对抗列宁的集中制原则,宣称党是各个自治委员会的总和,党的各个部分不应该服从整体,部分对于整体应该有自治权。他们竭力攻击集中制,把集中制诬蔑为“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说它把党变成一个由中央委员会充当厂长的“大工厂”,把党员变成“小轮子和小螺丝钉”。他们把少数服从多数说成是硬性压制党员的意志,把维护党的纪律说成是在党内实行“农奴制”。列宁在《进一步,退两步》一文中对这些谬论作了详尽而有力的驳斥。他指出,否认局部必须服从整体,这就是无政府主义;“藐视纪律——自治制——无政府主义,这就是我们那个组织上的机会主义时而爬上时而爬下的梯子”(本卷第405页)。从列宁在这一时期所阐述的思想可以看出,列宁的集中制原则实际上体现着民主和集中、自由和纪律的统一,它同民主制并不矛盾,它反对的是无政府主义的自治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强调集中制既是在秘密状态下建党的需要,也是为了克服涣散状态和小组习气,制止孟什维克的分裂活动,保证党的战斗力。孟什维克把“上层”和“下层”、把领袖和普通党员对立起来,把自己置于全党之上,藐视党员群众的意志,任意破坏党章和党纪,破坏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拒不服从党代表大会的决议。列宁谴责孟什维克侈谈党内民主、实则践踏党内民主的老爷式无政府主义行为。他指出,集中制不仅是严格的纪律,而且是所有党员不管其职位高低都必须遵守的统一的纪律,觉悟的工人应当“不仅要求普通党员,而且要求‘上层人物’履行党员的义务”(本卷第395页)。列宁还指出,党的联系不能用朋友关系或盲目的、没有根据的“信任”来维持,党的联系一定要以正式的、体现集中制原则的党章为基础,只有严格遵守这个章程,才能摆脱小组习气,摆脱小组的任意胡闹和无谓争吵。列宁主张任何一个党员或党组织有权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有权批评中央的错误,中央机关应该认真研究这些意见,应该容许党内不同意见的争论,容许一定范围的思想斗争,但决不容许用违反党性的斗争手段来破坏党的利益。列宁要求把争论的情况完全公开,主张不要隐瞒党的缺点和毛病,而要勇敢地开展自我批评并无情地揭露自己的缺点。列宁的这些论述为党提出了极其重要的党内生活准则。
  列宁在批判孟什维克在组织问题上的机会主义观点时,阐明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由工人阶级中最优秀、最忠于革命事业的人组成的,它是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觉悟的部队,不能把它同整个阶级混淆起来;党是工人阶级有组织的部队,党只有成为由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和统一纪律团结起来的部队时,才能起先进部队的作用;党必须根据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体党员必须同样遵守统一的纪律;党是工人阶级一切组织中的最高组织形式,它要领导工人阶级其他一切组织,必须与工人阶级千百万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孟什维克在组织问题上的机会主义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列宁把它作为国际机会主义的变种来考察。他指出,这种机会主义在其他各国社会民主党内都可以见到,西欧的机会主义者也是维护自治制,力图削弱党的纪律,把民主主义歪曲为无政府主义。
  为了保证党内团结,为了保证党的工作的集中化,除了纲领和策略上的一致这种必要条件外,还需要有组织上的统一。组织对于无产阶级具有决定意义的思想象一根红线贯穿于《进一步,退两步》全文。列宁写道:“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没有别的武器。”(本卷第415页)无产阶级所以能够成为而且必然会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就是因为它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形成的思想统一是用组织的物质统一来巩固的。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克服小组习气、建设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方面前进了一步。代表大会后孟什维克的破坏和分裂活动则使党倒退两步。列宁写作《进一步,退两步》一文正是孟什维克夺取了中央机关、党内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列宁对于战胜孟什维克机会主义、克服党内危机始终充满着信心。他认为,旧的顽固的小组习气压倒了还很年轻的党性,机会主义派对革命派占了优势,这只是暂时的现象,“革命的社会民主党的原则,无产阶级的组织和党的纪律,必定获得完全的胜利”(本卷第414页)。
  本卷所收的另一批论述当时党内斗争的文献在内容上同《进一步,退两步》一文有紧密的联系。在本卷首篇文献《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记事》中,在俄国革命社会民主党人国外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列宁充分说明了在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产生意见分歧和形成派别的原因和过程,指出了孟什维克在代表大会上所持立场和所犯错误的危害性。《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机关报编辑部告反对派成员书草稿》和《没有提交的声明》是列宁在孟什维克夺取《火星报》编辑部之前写的,列宁尖锐批评孟什维克领导人抵制党中央机关的破坏党纪的行为,指出党决不容许用非法的、秘密的和不正当的施加压力和进行抵制的方法来进行党内斗争。列宁在《关于辞去党总委员会委员和中央机关报编辑部成员的职务的声明》、《没有发表的声明》、《给〈火星报〉编辑部的信》、《我为什么退出了〈火星报〉编辑部?》和《关于退出〈火星报〉编辑部的一些情况》等一系列文献中,说明了自己退出中央机关报编辑部的原因,批评普列汉诺夫对无理取闹的孟什维克迁就、让步以至违背党代表大会的意志把马尔托夫分子增补进中央机关报编辑部的错误。列宁认为不该向党隐瞒正在产生和发展的分裂的原因,进行党内斗争应该开诚布公,光明正大,要让党知道一切,让党得到全部的材料来分析和判断一切分歧、回到修正主义和离开纪律的行为。他强调指出,开诚布公是避免可能避免的分裂和把已经不可避免的分裂带来的危害减少到最小程度的最妥善和唯一可靠的方法。
  孟什维克夺取了《火星报》编辑部之后,把《火星报》变为宣扬机会主义的阵地、反党斗争的工具。普列汉诺夫于1903年12月转向了孟什维克,使孟什维克在党总委员会中占了多数,从而把党总委员会也变成了执行派别政策的工具。列宁在《谈谈新〈火星报〉的立场》、《告党员书》、《告全党书》、《〈就我们的组织任务给一位同志的信〉后记》等文献和在党总委员会一月会议上的发言中,深刻地揭露了孟什维克为争夺党内领导位置所进行的无原则斗争的反党性质,要求党谴责和制止这种毫无党性的斗争手段。在党总委员会一月会议上,列宁作了很大努力来争取恢复党内的和平,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设性建议和实际措施,要求党把党内斗争可以容许的方式和不能容许的方式区别开来。他认为只要双方在这方面能够取得协议,就足以在把彼此隔开的墙上打开缺口,从而使党内生活不正常的现象得以逐渐消除。由于包括普列汉诺夫在内的孟什维克缺乏解决党内纠纷的诚意,列宁的努力没有取得成功。鉴于党的中央机关已经无力制止党内的分裂倾向,列宁向党总委员会提出了立即召开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建议。
  《给中央委员的信》和《三个中央委员的声明》是为反对中央委员会内的调和派而写的。在总委员会否决了列宁关于召开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建议之后,列宁接连给其他中央委员写信,指出只有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才能解决党内冲突,要求中央委员会就此作出决议,并立即进行召开代表大会的鼓动工作。中央委员中不坚定的布尔什维克弗·亚·诺斯科夫、列·波·克拉辛、列·叶·加尔佩林等人采取调和立场,主张对孟什维克作出放弃原则的让步,以求党内和平。1904年2月中央委员会在国内的委员以5票对1票拒绝接受列宁关于召开代表大会的建议。列宁在上述两篇文献中批评了调和派的无原则立场,坚持认为党员有鼓动召开代表大会的自由。
  在《最高的无耻和最低的逻辑》和《崩得在党内的地位》两篇文章中,列宁分析和批判了崩得主张的联邦制组织原则。崩得强调自己的独立性,企图把涣散时期的历史所形成的崩得独立性在党章中固定下来,把崩得变成党的联邦部分。列宁指出,这是彻头彻尾的机会主义,是最低级的尾巴主义。列宁批评崩得根本不了解社会民主党的共同要求与特殊要求之间的关系,指出崩得并不是犹太无产阶级的唯一代表,批判他们企图把犹太“民族”思想和社会民主党的思想结合起来的反动性质。列宁指出,犹太人的问题是同化还是保持隔绝状态的问题,犹太“民族”思想是和犹太无产阶级的利益对立的,崩得不是去消除犹太人的隔绝状态,而是通过散布犹太“民族”思想和犹太无产者与非犹太无产者建立联邦的方案去加剧犹太人的隔绝状态,把这种隔绝状态固定下来,这是“崩得主义”的根本错误。这个错误必须由犹太社会民主党的忠实代表来纠正,而且一定会得到纠正。
  本卷收载的一些政论文章和传单,表明列宁在以主要精力进行党内斗争、批判各种机会主义倾向的同时,仍然关注着俄国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斗争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民粹派化的资产阶级和惊慌失措的民粹派》一文揭露了俄国自由派同民粹派的血缘关系,指出尔·《论土地问题》一文是自由派民粹主义同伯恩施坦主义的接近以至融合的一个典型,是俄国自由主义的形成和巩固的标志。列宁在此文中着重将社会民主党的土地纲领同自由派的土地纲领加以比较,指出两者的原则区别:前者主张用革命的办法来消灭农奴制残余,并扩大、发展和加深资产阶级社会的阶级斗争;后者主张用不彻底的改良的办法消灭农奴制残余,力图抹杀或缓和资产阶级社会的阶级斗争。本卷中的《告俄国无产阶级书》是列宁就日俄战争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写的传单。在这一传单和写于1904年4月的《五一节》传单中,列宁揭露了沙皇进行的战争的掠夺性和侵略性,指出这样的战争只对贪得无厌、为追逐利润而准备出卖和毁灭自己的祖国的资产阶级有利,对劳动人民只能带来无穷的灾难。列宁号召俄国无产阶级更牢固地团结起来,打倒掠夺成性的沙皇专制制度。
  1904年3月列宁为日内瓦社会民主党人作了一次关于巴黎公社的报告。报告的原文没有保存下来,本卷收录了报告的三个提纲。这些提纲是列宁在研究马克思的小册子《法兰西内战》和利沙加勒、韦伊等人有关巴黎公社历史的一些著作的基础上写成的。从这些提纲中可以看到,列宁对巴黎公社的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很感兴趣,并且重视公社的国际性质和它的世界历史意义,把宣传和推广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卷文献比《列宁全集》第1版相应时间所收的文献增加37篇。其中有:《告俄国无产阶级书》、1903年10月4日和6日两篇《致记录委员会》的声明、《党总委员会的决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按语》、《关于巴黎公社的报告的三个提纲》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国外代表关于移交权力的声明》。此外,国外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材料增收了两篇发言,党总委员会一月会议增收6篇发言,党总委员会六月会议增收6篇发言。《附录》中的文献都是新增加的。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