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恩列斯

马恩全集第四十三卷——第二十二号公报

字号+作者: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合著 来源:马克思主义文库 2022-08-27 07:01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第二十二号公报   帝国军队第22号“胜利公报”发布了。这是迄今发布的所有公报中最滑稽可笑的一份。   “叛军已撤过蒂萨河,现在战场被推回到'...

第二十二号公报LYp品论天涯网



  帝国军队第22号“胜利公报”发布了。这是迄今发布的所有公报中最滑稽可笑的一份。
  “叛军已撤过蒂萨河,现在战场被推回到特兰西瓦尼亚,由于战场离我们太远,以致我们到现在才能再报道一些关于元帅文迪施格雷茨公爵殿下军队的进展的消息。”
  从蒂萨河到特兰西瓦尼亚起码还有四十德里以上。还没有一个奥地利人渡过蒂萨河。如果说施利克在海尔纳德河畔,文迪施格雷茨在索尔诺克附近,他们谁都不能向前推进一步,那么,用帝国皇家自吹自擂的话来说就是:战场被推回到特兰西瓦尼亚。
  “文迪施格雷茨公爵殿下军队的进展”究竟是些什么?
  第一个“进展”
  “从佩斯撤退后,一部分叛军朝大瓦尔代恩和德布勒森方向前进,另一部分在戈尔盖指挥下向谢姆尼茨前进,并在洗劫了山城[124]之后,取道诺伊佐尔先是开往罗森堡然后折向齐普斯,因为圣马丁和图拉尼附近各山口早已被冯·格茨少将先生的军队占领。在齐普斯他们同基泽韦特尔少校指挥的努根特的兵营相遇,并于2月3日和4日同他们在基尔希多夫和海尔特奈克进行了战斗。”
  “与此同时,中将施利克伯爵从埃佩尔耶什派来的援军使布拉尼斯科山口的据守更为牢固。代姆旅的另一支纵队从卡绍取道毛尔吉特村挺进,一向积极行动的冯·格茨少将率领雅布沃诺夫斯基公爵旅也于本月8日取道布里森抵达特尔加特,由于这两支军队立即被派往洛伊特绍,所以叛军必定在齐普斯四面受到威胁,甚至已陷入包围之中,因为福格尔中将从泰尔诺夫出发,立即以更强大的兵力占领了沿加里西亚边境的所有道路,从新马尔克特、克罗什齐恩科、皮夫尼奇纳、塔亚直到杜克拉,而在这整个地区的国民军也都被动员起来。”
  “朝大瓦尔代恩和德布勒森方向”只不过是韦尔登先生为了夸大匈牙利人到了蒂萨河这一事实的一种委婉的说法。他倒不如说,他们已经“朝黑海方向”撤退。
  其次,韦尔登告诉我们,戈尔盖“在从佩斯撤退以后,向谢姆尼茨前进”。这一点我们早就知道了,而韦尔登先生应该直接了当地向我们说明,戈尔盖是如何从那里被赶走的。早些时候就有人吹嘘说,戈尔盖已被赶向蒂萨河,几乎覆灭。现在关于胜利的报道突然向我们承认,他已占领了经过施利克几次“扫荡”的齐普斯,并在施利克后方作战。从急忙派遣援军去对付他一事可以看出,他在这块阵地上对帝国军队构成了多么大的威胁。格茨的军根本就对付不了他。(乔里奇军已从战场上消失了。可见马扎尔人“可笑的夸张”说,文迪施格雷茨已把这个军火急召回佩斯,这是真事。)施利克“从埃佩尔耶什”(一个月之前)调了一个纵队到布拉尼斯科山口去对付戈尔盖;此外,“从卡绍”又调了另一个纵队(就是说又是从施利克军调出)去对付他。尽管作了这样一些增援,在喀尔巴阡山的戈尔盖却使奥地利人感到非常恐惧,以致福格尔在加里西亚加强了从泰尔诺夫开始的二十德里范围内的所有阵地,并动员了国民军
  换句话说:戈尔盖并没有“在齐普斯四面受到威胁”,而是他自己不仅威胁着施利克在海尔纳德河畔的阵地,也威胁着加里西亚。而这对帝国军队来说恰恰是最糟糕的事。入侵加里西亚这个完全属于波兰的部分,正好在农民由于帝国皇家政府食言而感到失望的时候,可能对奥地利人产生极为不利的后果。
  第二个“进展”
  “到目前为止,蒂萨河上有力的冰排,不但在托考伊而且在索尔诺克给一直推进到蒂萨河右岸的第一军的一支纵队在渡河方面造成了很大困难。这就使得敌人有时间,在开往阿拉德的企图失败之后,更顺利地转向特兰西瓦尼亚,以便在那里同叛军头目贝姆指挥的纵队会合。我们前面已报道,他被逐出布柯维纳后,取道比斯特里察和毛罗什瓦沙尔海伊直达海尔曼施塔特,但在那里被司令官将军普赫纳男爵有力地击退了。
  从大瓦尔代恩去克劳森堡的叛军纵队折向卡尔斯堡,5日,他们企图在那里攻占米尔巴赫。这一地区,在德瓦、哈特塞格和萨斯瓦罗什之间,驻有切尔诺维奇上尉指挥的一支三千人的罗马尼亚军队,他们守卫着这段地区,抗击叛军,牢固的德瓦城堡也戒备森严。
  同时,巴纳特的司令官中将卢卡维纳男爵从泰奥多罗维奇军的士兵中抽调兵力,组成了一个师,由中将冯·格累泽尔和少将门根男爵指挥,在毛罗什河谷向特兰西瓦尼亚出击,同时威胁大瓦尔代恩。”
  可见,奥地利人至今还没有渡过蒂萨河;他们的“进展”也就在于战争的决定性中心,三个星期以来没有前进一步
  “冰排”使马扎尔人“更顺利地”转向特兰西瓦尼亚。这个“更顺利地”真妙!如果马扎尔人能够从德布勒森朝阿拉德和克劳森堡方向派出一支纵队,就证明他们有比需要防御蒂萨河战线更多的军队。难道韦尔登要我们相信,马扎尔人竟会利用一周内就要融化的冰排,以暴露他们最重要的阵地,而把在蒂萨河如此迫切需要的军队派到特兰西瓦尼亚去作往返一次至少需要四五个星期的散步?
  据以前的一份公报报道,袭击阿拉德的匈牙利纵队来自巴纳特。可见,除去这一支纵队,“从大瓦尔代恩”开赴特兰西瓦尼亚的还有另一支纵队。得到这些增援之后,我们不久就会听到关于贝姆的消息。
  特兰西瓦尼亚的情况又怎样呢?马扎尔人的增援部队已推进到卡尔斯堡和米尔巴赫。但是,用不着担心帝国军队的处境不妙!因为在哈特塞格、德瓦和萨斯瓦罗什驻有三千名罗马尼亚人,“他们守卫着这段地区,抗击叛军”。
  是什么“地区”?哈特塞格等地的“地区”,就是说完全在马扎尔人行军路线以外的“地区”,他们连想也不会想到要开往那里去!马扎尔人的纵队从卡尔斯堡开往海尔曼施塔特,以便同贝姆会合,这就是说向东面移动;三千名罗马尼亚人是在西南方即特兰西瓦尼亚最僻远的角落,他们大概要停留在那里,直到马扎尔人的第二支纵队从阿拉德向毛罗什河上游开来,将其击溃。
  除此之外,还说格累泽尔新组成的巴纳特师“在毛罗什河谷向特兰西瓦尼亚出击,同时威胁大瓦尔代恩”。
  “同时”!!
  为了“威胁大瓦尔代恩”,该师——就算该师已在毛罗什河畔,但实际上他们才在泰梅什河——必须一直向北走二十德里,越过毛罗什河,白克勒什河、黑克勒什河和湍克勒什河并经过一条三倍于此的沼泽路线。为了能够在毛罗什河谷向特兰西瓦尼亚出击,该师得向走约三十德里。这两步行动,一个向北,一个向东,竟说是“同时”进行的。
  第三个“进展”
  “迪特里希少将先生和帕尔菲伯爵先生的两个旅都属于炮兵总监努根特伯爵先生的那个军,其中一个旅向左取道博伊向莫哈奇推进,另一个旅取道希克洛什巴兰尼亚堡向埃塞格推进。那里的要塞已被帝国皇家军队包围,奥军直抵斜堤[125]脚下,并在那里提出投降的劝告。”
  十四天前已作为努根特本人取得的战果加以报道的重要进展,到现在还未完成,因为这“两个旅”至今还未到达埃塞格!
  第四个“进展”
  “内梅杰指挥的叛军在莫哈奇渡过了多瑙河,但在贝兹丹和松博尔之间的山口陷入塞尔维亚人的包围,这些塞尔维亚人是从罗马围墙线[111]沿多瑙河左岸开往那里去的。在那里大部分叛军被塞尔维亚人消灭或击溃。”
  即便这是真的,那充其量也不过是一次小规模的游击性的冲突。奥地利人早就吹嘘,从德拉瓦河被赶走的马扎尔人已退到塞格丁,就是说,一直被赶到蒂萨河畔!
  第五个,也就是最后一个“进展”
  “在莱奥波德城投降以后,中将冯·西姆尼奇指挥的师接到元帅先生的命令,沿瓦赫河向科莫恩前进,以加强对这一要塞的封锁。——在这次进军中,于本月8日,该师与叛军的一支队伍在离新霍伊泽尔不远的地方交战。这支队伍从科莫恩出发北上,在纳斯瓦德渡过诺伊特拉河去抢劫这一地区,而主要是把盐运入这个缺盐和疾病蔓延的要塞。——在这次战役中,四个威廉大公步兵连[105]和一个斗牛士骠骑兵[126]连异常英勇地向一千二百人的敌军进攻,俘虏了他们的司令官、一名军官和九十名洪韦德,并且使他们在战场上留下数量相当可观的伤亡人员。”
  在这里“进展”就在于:西姆尼奇在一个已经“平定”,“扫荡”和“清洗”过三四次、“优良精神”重新开始萌芽的地区,用了两个多星期的时间推进了整整七德里,这就是说每天推进半德里;如果说这个地区还经常发生战斗,那就使人可以理解,为什么西姆尼奇这位英雄还没有走完从莱奥波德城到科莫恩的十德里路程。
  “文迪施格雷茨公爵殿下的进展”就是:把过去发表的公报搬来再夸耀一番,对可能发生但结果实际上却根本没有发生的事大肆宣扬。这份公报的情况正好和施万贝克同普鲁士国民议会的情况一样:为了“被克服了的过去”和“遥远的、可能是不可达到的未来”,他们已经“丧失了现在”![127]


弗·恩格斯写于1849年2月17日左右
载于1849年2月18日《新莱茵报》第225号附刊
原文是德文



  注释:
  [105]1868年以前,奥地利军队中的团和其他独立战斗单位,都根据其长官的名字命名或直接使用该部队的“支配者”(Inhaber)的名字。这一习惯早在雇佣军时代就形成了,那时团长必须自己出钱作团队的经费,从而取得任命该团军官和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该团的权利。随着军队经费越来越多地转归国家负担,军队的长官也变成了纯粹名义上的荣誉职位而实际上已没有任何权力。除了团和营的长官外,出现了指挥官。当某一战斗单位的长官是一个实权人物,而且往往是外国人后裔时,就可能委任一个第二长官,他的名字也作为该支队的队名。
  此处指的是第五十八加里西亚步兵团,其长官是斯蒂凡大公。——第111、127、163、190、202、210、212、220、259、265、329、353、383、423、425、433页。
  [111]罗马围墙线(Linies Romanus)是一条主要完成于阿德里安皇帝(117—138年)执政时的沿罗马帝国国界纵向修筑的防御系统。防线的一部分经过匈牙利西部领土和奥地利帝国的南方斯拉夫地区。罗马围墙线的遗迹在蒂萨河下游到多瑙河左岸之间的许多地方,至今还保留着。
  1848年夏在圣托马斯和罗马围墙线附近的激烈战斗中,乔·斯特拉蒂米洛维奇指挥的塞尔维亚军队数次打败了匈牙利军队。——第114、127、376、443页。
  [124]匈牙利在工业方面分为四个采矿区,这里是指下匈牙利或谢姆尼茨地区,包括谢姆尼茨、克雷姆尼茨、阿尔特佐尔和诺伊佐尔等“山城”(Berg-städte),其居民基本上是斯洛伐克人。——第123、172、175、222、267、303、312、409、431、560页。
  [125]斜堤是堡垒周围堑壕前的土堤。——第127页。
  [126]斗牛士骠骑兵是1848年7月在克罗地亚成立的骑兵团,属于耶拉契奇军。——第127、354页。
  [127]见马克思《〈科伦日报〉的分工》一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6卷第310—315页)。——第128页。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