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恩列斯

马恩全集第十二卷——印度起义的现状

字号+作者: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合著 来源:马克思主义文库 2022-08-25 17:45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卡·马克思 印度起义的现状 1857年8月4日于伦敦   当最近一班印度邮件把大量报道(它们的极简略的内容早先已在电讯中报道过了)带到伦敦以后,德里被'...

卡·马克思ogv品论天涯网

印度起义的现状ogv品论天涯网


1857年8月4日于伦敦ogv品论天涯网


  当最近一班印度邮件把大量报道(它们的极简略的内容早先已在电讯中报道过了)带到伦敦以后,德里被攻占的谣言就迅速传开,而且博得这样普遍的信任,以致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行情都受到了影响。这是攻占塞瓦斯托波尔的骗局[215]的翻版,只是规模小一些而已。只要对据说是直接提供了这种愉快消息的马德拉斯报纸的日期和内容略加考察,真相即可大白。马德拉斯的报道自称是根据6月17日来自阿格拉的私人通讯写成的,但是6月17日拉合尔的官方战报却宣称,截至16日午后4时,德里城下一切还是平静的;同时7月1日的“孟买时报”[216]写道:“巴纳德将军在击退敌人若干次出击后,于17日晨尚在等待援军。”关于马德拉斯报道的日期,可以说的就是这些。至于它的内容,则显然是根据6月8日巴纳德将军关于攻占德里附近高地的战报以及关于被围攻者在6月12、14日出击的一些私人报道写成的。
  德里市区和兵营的军用平面图,终于由劳伦斯上尉根据东印度公司未公布过的平面图绘制出来了。由该图可以看出,德里的防御工事既不完全像人们最初断言的那样差,也不完全像人们现在力图证明的那样坚固。德里有一座无论用强攻或正规围攻都可以攻下来的城砦。城墙长7英里多,有坚固的石砌部分,但不很高。护城壕狭窄,也不很深,侧防工事不能以纵射火力有效地掩护中堤。每隔一段距离就有炮塔。它们呈半圆形,并开有枪眼。塔内有螺旋梯由墙顶往下通到与护城壕相齐的弹药室,弹药室的墙上开有供步兵射击的射孔,这在强攻队通过护城壕时,可能造成很大的麻烦。保护中堤的棱堡内设有供步枪射手用的踏垛,但它们可能被炮火压制。当起义爆发时,城内的军械库尚有90万发枪弹,两个配备齐全的攻坡炮兵纵列,大量的野炮和1万枝步枪。火药库在很久前已根据居民的要求迁至德里城外的兵营内,还存有不下1万桶火药。巴纳德将军于6月8日攻占的制高点位于德里的西北面,那里在城墙外面也设有兵营。
  从这一根据可靠的平面图所做的说明可以看出,假如目前在德里城下的英军在5月26日就已经到达,——而他们如果配备有足够的运输工具,本来是可以在那时到达的,——那末,这个起义的中心只要经过一次coup de main〔坚决的攻击〕就一定会被摧毁。考察一下那张先在“孟买时报”上发表、然后由伦敦各报转载的列有6月底以前起义的各团兵力和起义日期的一览表,就能无可置疑地证明,5月26日占领着德里的起义者还只有四五千人,也就是说,只有一支根本不能设想可以防守7英里长的城墙的兵力。同时,米拉特距德里仅仅40英里,自1853年初起,该地一直是孟加拉炮兵总部的所在地,有供科学研究用的重要的弹药厂以及野战炮兵和攻城炮兵的教练场;这就更令人不能理解,为什么英军司令官竟连进行一次coup de main所必需的兵器都没有,而英军在印度向来是惯于以这种攻击压倒土著军队的。起初听说他们是在等待攻城炮兵纵列[注:见本卷第269页。——编者注],后来又听说他们需要援军,而现在,消息最灵通的伦敦报纸之一“新闻报”告诉我们说:
  “我国政府确实知道,巴纳德将军缺乏给养和弹药,而枪弹每人已只剩24发。”
  根据巴纳德将军6月8日关于占领德里附近高地的战报,我们看出,他本来打算在次日攻击德里。然而他不仅没有实现这一计划,反而由于某种意外情况,只得对被围攻者采取守势了。
  目前很难计算双方的兵力。印度报纸的报道完全是自相矛盾的;但是我们认为,波拿巴派的“国家报”[217]刊载的一篇印度通讯,可能有某些可信之处,这篇通讯似乎是由加尔各答的法国领事发出的。根据他的报道,6月14日巴纳德将军的兵力约为5700人,如果加上该月20日应当开到的援军,其数量预计可增加一倍(?)。他共有30门重攻城炮;同时起义者的兵力估计为4万人,他们组织很差,但有充足的攻防器材。
  我们en passant〔顺便〕说一下,在阿季米尔门外(大概在加济汗陵墓附近)设营防守的3000名起义者,并不像伦敦某些报纸所想像的那样与英军直接对峙,而是恰恰相反,在他们与英军之间还隔着整个德里城,因为阿季米尔门在德里新城的西南角,在古德里废墟以北。在城市的这一边,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止起义者再设立几个这样的兵营。在城市的东北面,即靠河的一面,起义者控制着舟桥,并且仍与他们的同胞们保持着经常联系,能够不断地获得人员和给养的补充。德里形成了一个与本国后方不断保持联系的要塞,就像塞瓦斯托波尔一样,只是小一些罢了。
  英军的行动迟缓,不仅使被围攻者能集中大量兵力进行防御,而且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已守住德里达数星期之久,并多次以出击袭扰欧洲军队,再加上他们每天都得到整个军队纷纷起义的消息,这无疑就增强了西帕依的士气。英军兵力不多,想围困城市自然是不行的,而必须采用强攻的方法。但是,如果下一班邮件还不带来攻占德里的消息,那末,我们几乎可以确信,在最近数月内英军的任何重大的行动都得停止。这时雨季将已来临,“朱木拿河的深而急的流水”将灌满护城壕而使城市的东北面得到保护,同时75—102度[注:指华氏而言。——编者注]的气温加上每天平均9时的降雨量,将使欧洲人受到道地的亚洲霍乱的折磨。那时,埃伦伯勒勋爵所说的这段话就会得到证实了:
  “我认为,亨·巴纳德爵士是不能停留在他现在的地点的,因为气候不允许。当雨季开始时,他将失去与米拉特、安巴拉和旁遮普的联系;他将被困在一个十分狭窄的地带内,那时他的处境——我不想说这是险境,——只能使他遭到瓦解和复灭的后果。我相信他是会及时撤离该地的。”
  因此,德里的问题就完全决定于巴纳德将军是否得到足够的兵力和弹药,以便在6月的最后一两个星期内对德里发动强攻。从另一方面看,巴纳德将军的撤退会大大增强起义者的士气,并可能促使孟买军和马德拉斯军公开参加起义。


卡·马克思写于1857年8月4日
载于1857年8月18日“纽约每日论坛报”第5094号
原文是英文
俄文译自“纽约每日论坛报”



  注释:
  [215]1854年10月初,巴黎谣传联军攻下了塞瓦斯托波尔。这个谣言上了法国、英国、比利时、德国的官方报刊。可是过了几天以后,法国报纸就不得不进行辟谣。——第273页。
  [216]“孟买时报”(《The Bombay Times》)是孟买出版的英文日报,1838年创刊。——第273页。
  [217]“国家报”(《Le Pays》)是法国的一家日报,1849年于巴黎创办。在第二帝国时期(1852—1870年)是拿破仑第三政府的半官方机关报;该报有一个小标题“帝国报”(《Journal de l’Empire》)。——第275页。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