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波斯战争的前景
英军以东印度公司的名义在波斯湾占领了波斯最重要的港口布什尔,其借口无非是赫拉特这个不久前被波斯军队占领的阿富汗的公国[118]应当归谁所有的问题。赫拉特现在之所以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是因为它是西面和北面的波斯湾,里海和亚克萨尔特河同东面的印度河之间整个地区的战略中心;因此,一旦英国和俄国为了争夺亚洲的霸权而发生严重冲突(英国侵入波斯可能加速这一冲突),赫拉特就将成为双方争执的主要目标,而且可能成为双方最先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战区。
赫拉特被赋予这样重要的意义,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凡是了解它的地理位置的人,都应该理解这一点。波斯的内陆是四面环山的高原,水流不能外溢。这些水流不足以形成一个或几个中央湖泊;它们不是被广阔的沼泽地化为乌有,就是逐渐消失在干燥的大沙漠中。这个大沙漠占着波斯高原的绝大部分,形成了波斯西部和东北部之间的一道几乎无法逾越的障碍。这个沙漠北面的边界是霍拉桑山脉,它由里海的东南角几乎向正东延伸,形成厄尔布尔士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之间的连接线;霍拉桑山脉分出一道支脉向南延伸,将波斯沙漠跟灌溉较好的阿富汗地区分隔开来,而赫拉特正是位于这个分隔开来的地方。赫拉特周围是相当广阔而且特别肥沃的谷地,为它提供生存资料。在霍拉桑山脉的北面,有与其南麓的沙漠相似的沙漠。几条像木尔加布河那样的大河,在这里也被沙漠化为乌有。但是奥克苏斯河与亚克萨尔特河,由于水势十分强大,冲过了沙漠,在下游形成了适于耕作的广阔谷地。在亚克萨尔特河的那边,沙漠便逐渐带有南俄罗斯草原的性质,并且最后完全与它融合在一起。因此,在里海和英属印度之间有三个文化比较发达的不同地区:第一,波斯西部的几个城市:设剌子、休斯特尔、德黑兰、伊斯法罕;第二,阿富汗的几个城市:喀布尔、加兹尼、坎大哈;第三,土尔克斯坦的几个城市:希瓦、布哈拉、巴耳赫、萨马尔汗。在所有这些城市之间保持有相当频繁的联系,而这些联系的中心,自然是赫拉特。所有从里海到印度河以及从波斯湾到奥克苏斯河的道路,都在这个城市会合。赫拉特是喀布尔到德黑兰以及设剌子到巴耳赫途中的一个商队旅舍。经耶兹德和库希斯坦穿过波斯沙漠的那条沿途有绿洲的大驿路,直通向赫拉特;另—方面,从西亚细亚通往东亚细亚和中亚细亚的唯一的一条绕过沙漠的道路,得经过霍拉桑山脉和赫拉特。
因此,赫拉特在强国的手里是可以用来控制伊朗和土尔克斯坦,即波斯和奥克苏斯河北面地区的一个据点。谁占有赫拉特,谁就充分握有中央阵地的全部优势,因为以这一阵地为中心向任何方向进攻,比从伊朗或土尔克斯坦的其他任何城市进攻,都更加容易,更有把握获得胜利。同时,阿斯特拉巴德、希瓦、布哈拉、巴耳赫、喀布尔和坎大哈等城市彼此之间交通非常困难,即使从所有这些城市向赫拉特发起共同进攻,也很少有可能获得胜利。向赫拉特进攻的各纵队,几乎不可能互相取得联系,而赫拉特如果有一位果敢的将军,却可以袭击它们并将它们各个击破。尽管如此,在这种情况下,从坎大哈、喀布尔和巴耳赫推进的各纵队,一定要比从阿斯特拉巴德、希瓦、布哈拉分进合击的各纵队获得胜利的可能性大一些,因为从阿富汗方面进攻时,是从山地到平原,而且可以完全不经过沙漠,然而从里海和阿腊克斯河方面进攻时,只有一个纵队(从阿斯特拉巴德出发的)可以不经过沙漠,而其他各纵队则必须经过沙漠,以致完全不可能互相取得联系。
以赫拉特为共同中心的三个文化中心,形成了三类不同的国家。在西边是波斯,土库曼彻条约已将它变成俄国的附属国。在东边是阿富汗和俾路支诸国,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国家喀布尔和坎大哈现在可以列为英印帝国的附属国。在北边是土尔克斯坦的希瓦和布哈拉两个汗国;这两个汗国虽然名义上中立,但当发生冲突时,它们几乎一定会倒向获胜可能性较大的一方。波斯实际上从属俄国,而阿富汗实际上从属英国,这种情况可由俄国已派兵去波斯,而英国已派兵去喀布尔的事实来证明。
俄国占有里海西岸和北岸的全部地区。巴库(距阿斯特拉巴德350英里)和阿斯特拉罕(距阿斯特拉巴德750英里),是两个可供设置军用仓库和集结预备队的上好地方。当俄国里海舰队控制着这个内海时,俄国可以很容易地向阿斯特拉巴德输送必需的物资和援军。在里海东岸通往咸海的各条道路的起点上,都有俄国的堡垒。由此向北方和东方,伸展出一道俄国的堡垒线,沿线散布有乌拉尔河流域哥萨克人的村庄,这道堡垒线早在1847年就已经由乌拉尔河推进到了恩巴河和土尔盖河,即向俄国统治下的吉尔吉斯诸汗国境内和咸海方向推进了150—200英里。此后,实际上已在咸海沿岸修筑了堡垒,现在在咸海和亚克萨尔特河上都有俄国的轮船航行。甚至有消息说,俄军已占领希瓦,不过这种说法至少还为时过早。
俄国人向中亚细亚或南亚细亚发动任何大规模进攻时所必须遵循的作战路线,是自然条件规定了的。如果从陆路由高加索沿里海西南岸前进,就会遇到巨大的天然障碍——波斯北部的山脉,并且会使进攻的军队在到达主要目的地赫拉特之前必须通过1100英里以上的路程。如果从陆路由奥连堡向赫拉特进攻,则进攻的军队不仅要经过那个使彼罗夫斯基的军队在征讨希瓦时遭到复灭[119]的沙漠,而且还要经过两个同样不好客的沙漠。从奥连堡到赫拉特的距离,按直线计算有1500英里,但是如果俄国人从这一方向进攻,则奥连堡将是俄军能够选来作为作战基地的最近地点。此外,俄属阿尔明尼亚同奥连堡都几乎完全与俄国的中心隔绝,前者被高加索山脉所隔绝,后者被大草原所隔绝。要在这两个地方把夺取中亚细亚所必需的物资和军队集中起来,是根本谈不上的。因此,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横渡里海,以阿斯特拉罕和巴库作为基地,以里海东南岸的阿斯特拉巴德作为监视站,而且这条路到赫拉特总共只有500英里。这条路线具有俄国所能期望的一切优越性。阿斯特拉罕在伏尔加河上的位置,正如新奥尔良在密西西比河上的位置一样。它位于俄国最大的一条河流的河口,而这条河流的上游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俄罗斯帝国的中心——大俄罗斯,所以它具有一切方便条件可被用来转运人员和弹药,以组成强大的远征军。由阿斯特拉罕乘轮船走四天,乘帆船则走八天,便能到达里海对岸的阿斯特拉巴德。里海本身无疑地是俄国的内海,而阿斯特拉巴德(现已被波斯沙赫献给俄国),则位于由西面到赫拉特这条唯一的道路上的起点。这条道路通过霍拉桑山脉,完全不经过沙漠。
俄国政府就是根据上述情况采取行动的。俄军准备在事态更加复杂时用来向赫拉特进攻的主力,现正向阿斯特拉巴德集中。此外,还有两个侧路纵队,不过它们与主力的协同至少是很成问题的,因而每个纵队都有独立的任务。集中在塔夫利兹的右路纵队,任务是掩护波斯西部边境,防止土耳其人向那里采取任何敌意行动,并在必要时开往哈马丹和休斯特尔,以掩护首都德黑兰,使它免受土军和在波斯湾布什尔港登陆的英军的进攻。左路纵队由奥连堡进攻,很可能得到由阿斯特拉罕开往里海东岸的援军。它应当保证占有咸海周围的地区,并向希瓦、布哈拉和萨马尔汗进发,争取这些国家保持中立或协助俄军作战;此外,还要尽量沿奥克苏斯河而上,向巴耳赫推进,以威胁英军在喀布尔附近的或靠近赫拉特的翼侧和后方。据我们所知,俄军各支队伍已在途中,而且中路纵队已抵阿斯特拉巴德,右路纵队已抵塔夫利兹。至于左路纵队的推进情况,大概在若干时间内我们还不会得到消息。
在英军方面,作战基地是印度河的上游地区;他们的仓库一定是设置在白沙瓦。他们已从那里向喀布尔派出了一个纵队,喀布尔距赫拉特按直线计算为400英里。但当发生严重的战争时,英军除应占领喀布尔外,还应占领加兹尼、坎大哈,以及可用来防守阿富汗通路的各个山中堡垒。他们在这方面所要遇到的困难,未必比俄军占领阿斯特拉巴德时所遇到的困难更大,因为他们在表面上是帮助阿富汗人反对波斯的侵犯。
英军从喀布尔至赫拉特的进军,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他们不需要向翼侧派出纵队,因为俄军的任何一支侧路纵队都不可能接近这个地区;而如果奥连堡纵队经过几天行军后由布哈拉进抵巴耳赫,那末喀布尔的强大预备队会立即予以迎头痛击。英军占有一个优势,就是他们的作战线比较短;因为,虽然赫拉特恰恰位于加尔各答和莫斯科的正中间,但是英国在喀布尔河和印度河汇合处附近的作战基地距赫拉特只有600英里,而俄国在阿斯特拉罕的作战基地距赫拉特则为1250英里。喀布尔的英军距离赫拉特比阿斯特拉巴德的俄军距离赫拉特近100英里,而且据我们所知道的地形条件,英军所经过的地区,耕作较好,居民较多,道路也比俄军在霍拉桑可能遇到的要好。至于谈到两国的军队,那末英军无疑在适应气候方面胜过俄军。英军的欧洲团队无疑将和他们在因克尔芒的伙伴们一样具有坚韧不拔的刚毅精神,而对西帕依步兵[120]也丝毫不能轻视。查理·纳皮尔爵士——而他从头到脚是统帅也是兵士——曾在多次战斗中亲自看到过西帕依作战的情况,对他们极为推崇。正规的印度骑兵价值不大,可是非正规的印度骑兵却很出色,他们在欧洲军官的指挥下,无疑地将胜过哥萨克骑兵。
当然,再继续议论这样一次战争的前景,是完全无益的。没有可能猜出双方会派出多少军队。无法预见现在看来正在临近的这种重要事变一旦到来时所要发生的全部情况。能够肯定的只有一点:由于双方到赫拉特都需要通过很远的路程,所以双方在赫拉特这个有决定意义的地区用来决定斗争结局的军队,都不会太多。这次斗争的结局,在很大程度上,还将决定于赫拉特周围各国宫廷中的外交阴谋活动和贿买活动。在这些活动方面,俄国人几乎一定会占上风。他们的外交办得较好,而且带有更多的东方特色:他们知道如何在必要时不吝惜金钱,而最主要的是他们在敌人内部有自己的朋友。英国向波斯湾的远征,只不过是一种声东击西的行动。这一行动虽能吸引住很大一部分波斯军队,但不能取得很多的直接战果。即使把现在驻在布什尔的5000人增加两倍,英军顶多也只能进到设剌子为止。但是这次远征本来也并不指望更多的东西。如果它能让波斯政府看到,这个国家可能受到来自海上的攻击,那末它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如果对英军的这次远征抱有更大的期望,那是荒谬的。因为真正决定整个伊朗和土尔克斯坦命运的路线,是从阿斯特拉巴德到白沙瓦这条路线,而在这条路线上具有决定意义的地点是赫拉特。
弗·恩格斯写于1857年1月底至2月初 作为社论载于1857年2月19日“纽约每日论坛报”第4941号 原文是英文 俄文译自“纽约每日论坛报” |
注释:
[118]关于赫拉特,见注74。——第133页。
[119]指1839年11月奥连堡军事总督瓦·阿·彼罗夫斯基将军率领远征队进攻希瓦汗国一事。这支由五千人组成的、带有若干大炮和粮秣车队的远征队对于冬天穿越荒原的困难是没有准备的;人员由于大批患病而折损达半数,彼罗夫斯基未到希瓦即被迫返回奥连堡。——第136页。
[120]英军和法军于1854年11月5日(俄历10月24日)在因克尔芒附近击败俄军。俄军的失利,原因在于指挥上的一系列错误:零散地使用兵力,哥尔查科夫将军所部在战事正酣之际停止作战,总司令缅施科夫公爵领导不坚强。
西帕依——十八世纪中叶以后法国、英国、葡萄牙殖民者在印度本地人中间招募的雇佣兵。英印军中的西帕依被英国人用来征服印度和维持在被征服地区建立起的政权。——第138页。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