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的海外贸易
可以说,奥地利的海外贸易,是从威尼斯和隶属于它的亚得利亚沿海地区根据康波福米奥和约(这个条约后来又为吕内维尔和约所确定)[82]初次划入奥地利帝国时起开始的。所以,拿破仑是奥地利这部分贸易的真正奠基者。固然,拿破仑一看出自己以此给了奥地利多少好处,就先用普勒斯堡条约,后来又在1809年签订维也纳和约时把这一让步收了回去[83]。但是,既已被引上正确道路的奥地利,利用了头一次到手的合适时机,通过1815年的条约[84]恢复了它在亚得利亚海区域的优势。这部分贸易的中心是的里雅斯特;从下表就可以看出它——甚至在较早的时期——比奥地利的所有其他港口所占的优势:
港口: |
阜姆 |
的里雅斯特 |
威尼斯 |
其他港口 |
总计 |
|
1838年
1841年
1842年 |
(单位:弗罗伦) |
|||||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
200000 1700000 200000 1600000 200000 1300000 |
32200000 14400000 22300000 11200000 24900000 11900000 |
9000000 5300000 8500000 3100000 11500000 3400000 |
8000000 2000000 5300000 1900000 5100000 2600000 |
49400000 23400000 36300000 17800000 41700000 19200000 |
1839年,威尼斯进口总值同的里雅斯特进口总值之比是1∶2.84,它们的出口总值之比是1∶3.8。同一年,二者船舶进港数的比例是1∶4。目前,的里雅斯特所达到的优势,已经压倒包括威尼斯在内的奥地利的所有其他港口。但是,的里雅斯特在亚得利亚海占据了威尼斯地位的这一事实,不应归功于奥地利政府的特别保护,也不应归功于奥地利的劳埃德[85]的有效的工作。的里亚斯特本是一个无人知晓的峭壁重叠的海湾,十八世纪初还只有少数渔民居住,到1814年法国军队快撤出伊斯的利亚时,变成了有23000居民的商港,而它的贸易在1815年就超过威尼斯两倍。1832年,即成立奥地利的劳埃德前一年,的里雅斯特的居民超过了5万人;在劳埃德的作用还未必能说有多大的时候,的里雅斯特就已经在对土耳其贸易方面占第二位,仅次于英国,而在对埃及贸易方面则占第一位。这从1835年至1839年期间士麦那的进出口统计表中可以看出:
披亚斯特① 披亚斯特 英国………………………126313146 44618032 的里雅斯特………………93500456 52477756 美国………………………57329165 46608320 [注:①埃及的辅币名,100披亚斯特=1埃镑。——译者注] 从1837年埃及的进出口统计数字也可以看出: 法郎 法郎 的里雅斯特………………13858000 14532000 土耳其……………………12661000 12150000 法国………………………10702000 11703000 英国和马尔他……………15158000 5404000 |
的里雅斯特在并人奥地利帝国之后,立即取得了完全不同于威尼斯所曾经占有过的那种地位。的里雅斯特为它背后的那些广大而富庶的地区的贸易提供了一个天然出口;威尼斯则一向只是亚得利亚海上的一个独占世界海上贸易的孤立而偏僻的港口;而它的这种独占,又是建立在那些没有认识到自身有利条件的国家的落后状态的基础上的。因此,的里雅斯特的繁荣,除去目前在奥地利统治下的那一批国家广大土地上的生产力和交通运输的发展程度这一条件外,不受任何限制。的里雅斯特的另一个优越性就是它紧靠亚得利亚海东岸,这给它提供了一个几乎是威尼斯人闻所未闻的沿海贸易基地,同时东岸又是出产威尼斯从来不善于充分利用的勇敢水手的地方。威尼斯当年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兴起而没落,现在,的里雅斯特的优越条件则随着奥地利对土耳其的优势的增长而增加。威尼斯贸易的发展,即使在其最繁荣的时期,也因东方贸易之被分割而受到阻碍,而这种分割完全是由于政治原因。一方面,曾有一条同威尼斯的海上贸易几乎从来没有任何联系的多瑙河贸易线;另一方面,当威尼斯在天主教国王庇护下垄断着摩里亚、塞浦路斯、埃及、小亚细亚等地的贸易的时候,热那亚人曾在正教皇帝的庇护下几乎垄断了君士坦丁堡和黑海的贸易。的里雅斯特第一次把东方贸易的这两大干线同多瑙河贸易联在一起。十五世纪末,威尼斯好像在地理上改变了位置。随着绕道好望角的航路的发现,亚洲贸易的中心起初转移到里斯本,然后转移到荷兰,最后转移到英国,而威尼斯也就跟着失去与当时的亚洲贸易中心君士坦丁堡和亚历山大里亚为邻的优越性了。威尼斯所失去的优越性,由于苏伊士运河的开凿,现时大约将为的里雅斯特所获。的里雅斯特的商会不仅参加了法国的苏伊士运河公司,而且也派遣了自己的代理人去调查红海和印度洋沿岸,以便发展预定在这些地区进行的贸易活动。一旦运河开通,的里雅斯特无疑将以印度商品供应整个东欧;它同北回归线的距离将和它现在同直布罗陀的距离一样远近,它的船舶将经5600浬的海路而到达巽他海峡。
以上我们大略地描画了的里雅斯特的贸易发展前景,现在我们引证下表作为补充,这个表说明了最近十年中该港口贸易的发展情况:
年份 船只 吨数 年份 船只 吨数 1846………16782 985514 1851………24101 1408802 1847………17321 1007330 1852………27931 1556652 1848………17812 926815 1853………29317 1675886 1849………20553 1269258 1854………26556 1730910 1850………21124 1323796 1855………21081 1489197 |
尽管如此,的里雅斯特的贸易和航运事业还远没有达到这样一种水平,即贸易上的周转具备有一定的固定形式而且是国内各种资源充分开发的自然结果。这一点,只需看一下奥地利帝国的经济状况,它的不够发达的国内交通,它那很大一部分还身着羊皮而且根本不知道文化生活需求的居民,就可以看出。只要奥地利本国交通的发展达到哪怕是像德意志各邦已经达到的水平,的里雅斯特的贸易就会迅速而有力地为自己铺平通向帝国心脏的道路。从的里雅斯特到维也纳的铁路连同从戚利到佩斯的支线的建成,将引起奥地利贸易的全盘变革,从这场变革获益最大的中心城市莫过于的里雅斯特。这条铁路的运转量无疑一开始就会比马赛的运转量大。然而,这种运转量可能达到的规模,只有注意到下述情况才能判定:以亚得利亚海为唯一出口的各国共有30966000人口,即等于1821年法国的人口;的里雅斯特港将为之服务的地区广达60398000公顷,即比法国领土还要大700万公顷。因此,的里雅斯特在最近的将来,就注定要起马赛、波尔多、南特和哈佛尔加在一起对法国所起的那种作用。
卡·马克思写于1856年11月底 载于1857年1月9日“纽约每日论坛报”第4906号 原文是英文 俄文译自“纽约每日论坛报” |
注释:
[82]康波福米奥和约是1797年10月17日法国和奥地利之间签订的。它结束了开始于1792年的、法兰西共和国对参加第一次反法同盟的奥地利的战争。按照和约,由于法军胜利而退出该同盟的奥地利,在亚得利亚海岸上获得威尼斯共和国的大部分领土(连同威尼斯市在内)和属于威尼斯共和国的伊斯的利亚半岛和达尔马戚亚的部分地区;伊奥尼亚群岛和威尼斯共和国在阿尔巴尼亚的海岸上的领地划归法国。
重申了康波福米奥和约条件的吕内维尔和约,是在第二次反法同盟的军队战败以后,法国和奥地利于1801年2月9日签订的。——第90页。
[83]按照1805年12月26日法国和奥地利签订的普勒斯堡和约,奥地利承认法国对部分意大利领土(皮蒙特、热那亚、帕尔马、皮阿琴察等等)的强占,并将其在亚得利亚海岸的领地——威尼斯、伊斯的利亚半岛和达尔马戚亚让给意大利王国(也就是让给做了意大利国王的拿破仑第一),奥地利只保留的里雅斯特。
按照法国和奥地利于1809年10月14日在维也纳签订的、名为雪恩布龙和约的一项条约(签字地点在维也纳的雪恩布龙要塞),奥地利把的里雅斯特和克莱纳、克伦地亚部分地区、克罗地亚部分地区、阜姆、伊斯的利亚半岛及其所属岛屿、还有奥地利在沙瓦河右岸到波斯尼亚边界的所有领地,让给法国。因此,亚得利亚海的达尔马戚亚沿岸所有地区都从奥地利转入法国之手。——第90页。
[84]按照1815年英、法、俄、普、奥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在滑铁卢之战前数日在维也纳会议上签订的条约,伦巴第、威尼斯以及某些意大利的公国又再次划归奥地利。——第90页。
[85]马克思把1833年在的里雅斯特成立的轮船公司称为奥地利的劳埃德。劳埃德原是伦敦的一个咖啡馆的老板,英国第一家海船保险公司就是在这家咖啡馆里组织起来的(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后来,欧洲各国很多保险轮船公司也都用劳埃德的名号。——第91页。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