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恩列斯

马恩全集第十卷——多瑙河战争

字号+作者: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合著 来源:马克思主义文库 2022-08-25 17:32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弗·恩格斯 多瑙河战争[166]   大约八十年前,当叶卡特林娜二世的常胜军从土耳其手中陆续夺取了现在改称为南俄罗斯的那些省份时,诗人捷尔沙文在一'...

弗·恩格斯sWN品论天涯网

多瑙河战争[166]sWN品论天涯网



  大约八十年前,当叶卡特林娜二世的常胜军从土耳其手中陆续夺取了现在改称为南俄罗斯的那些省份时,诗人捷尔沙文在一次诗兴勃发时(在这种时候他通常是对女皇本人的荣誉甚至美德以及对女皇帝国的伟大未来大加歌颂),写了一首值得注意的二行诗,这首诗就在现在也能概括地表现出沙皇政策的傲慢和自负。他写道:
    俄罗斯啊,同盟对你有什么用?
    迈步前进,全世界就是你的。[注:捷尔沙文“占领华沙颂”。——编者注]
  假如俄罗斯果然能够迈步前进,这些话甚至在今天也可能是正确的。但是,俄国的前进遭到极其严重的阻碍。因此,至少在目前它不得不稍微推迟一下夺取全世界的计划。不过特别伤害它尊严的是它退却了,它不仅不能夺得世界霸权,甚至对于誓欲夺取的多瑙河上普通要塞锡利斯特里亚的锁钥阵地,都只好让它们原封不动地留下。而且更惨痛的是遗下了约五万具同胞的骸骨,他们都是在这场独特的战局中阵亡和病死的。
  从军事观点来看,围攻锡利斯特里亚无疑是这次战争开始以来最重要的事件。正由于俄军没有能够夺取这个要塞,这个战局对他们说来就完全失败了,而他们目前向塞勒特河对岸的撤退更使沙皇感到耻辱和不高兴。关于围攻锡利斯特里亚的前几个阶段,本报读者已经看到了详细的、在我们看来是完整的分析;现在,在终于得到“太平洋号”轮船带来的俄国公报以后,我们就可以从头至尾把这一次行动整个研究一番,并对每一方作出应有的评价。除了俄国公报(它写得清晰、确切、实事求是,不过在内容上有很多遗漏的地方)以外,现在我们还有奈斯密斯中尉(属孟加拉炮兵)给伦敦“泰晤士报”写的一篇报道[167]。这是完整的围攻日记,其中有许多有趣的情节,但写得相当粗糙,有时日期也不确切。应当指出,我们以前对围攻提出的那些看法和结论,都被这些更近更详细的报道完全证实了,只是下面情节有出入:土军并未放弃阿拉伯堡的防守,而就们曾估计土军在围攻的最后阶段将不得不放弃它。同样很清楚,俄军的行动比我们所预料的还要轻率。起初,他们从东面的多瑙河低地对要塞展开正规围攻,希望能完全绕过那些同要塞隔开的堡垒,并立刻在锡利斯特里亚的主墙上打开缺口。如果说这个尝试有某种优点的话,那末这个优点也只在于它新奇。它可能是第一个在这种不仅侧面受到敌人筑有工事的高地的威胁,而且还被后面的高地瞰制的地形上构筑堑壕和接近壕以攻打要塞的例子。但是以后,俄军便对这些高地进行了另一次非正规围攻,并且围攻进行得如此巧妙,以致虽然侦察和强攻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数千名俄军在强攻中被击毙受重伤,还是不得不对这些高地发动正规围攻。关于俄军这种高超的打法,我们不想再说什么,现在来谈谈围攻的详情。
  6月1日,俄军从多瑙河左岸又运来一批攻城炮,组成了攻击阿拉伯堡的炮队。土军挖掘了坚井并在堡垒的外岸和斜堤下面埋放了炸药。6月2日,锡利斯特里亚守军的司令官穆萨-帕沙被爆炸弹炸死。傍晚,俄军在阿拉伯堡的一个棱堡下进行了一次爆破。既然他们在这个时候还没有能够到达斜堤顶,所以炸药无疑是埋得不很准确的。距离和最小抵抗线显然算错了,结果这次爆破不仅没有使土军的防御工事受到损失,反而向后爆炸,石头和土块雨点般地落进俄军的堑壕。这时作好攻击准备的强攻部队正集中在堑壕中,因此,这些雨点般的石块会对他们起什么作用也就很容易想像了。至于俄军封锁要塞的效果低到什么程度,根据下面事实便可以判断出来:在这一天,5000名土耳其非正规部队从锡利斯特里亚以西的腊兹格腊特突入了这座被围的城市。
  从6月4日到8日继续进行攻击阿拉伯堡的掘壕作业。俄军到达了斜堤,大胆地把地道挖到斜堤顶,不过俄军对它的炮火掩护很弱。他们开始在壕沟下面埋放炸药,一直埋到棱堡的内岸。当帕斯凯维奇元帅在6月9日又采取他那难以理解的显示威力的行动,即以31个步兵营、40个骑兵连和144门野炮对要塞进行侦察时,这些作业仍在进行中。至于他希望从这种行动中得到什么,这是任何人都无法说明的。看来这是显示威力的行动之一,采取这些行动仅仅是希望找机会采取重大行动或者至少使敌人相信抵抗是无益的。但是对于土军,并没有发生这样的影响。相反地,他们派出了4000名骑兵迎击俄军。据俄军公报称,这些骑兵被彻底击溃了,但奈斯密斯肯定说,在这次战斗中他们是缴获了俄军的60匹战马而回来的。就在这个时候,帕斯凯维奇不但没有在这次侦察中获得好处,反而被土耳其球形弹侦察上了,这颗炮弹使他horsdecombat〔负了伤〕,以致他不得不被送到雅西。
  6月10日,围攻达到了顶点。施尔德尔寄予最后希望的大包炸药爆炸了。它确实在阿拉伯堡的前棱堡上炸开了一个可以通行的缺口。俄军发起了强攻。但是,正如他们所应当预料到的,土军早在主墙后不远的地方构筑了有壕沟的coupure〔二重堡〕,即第二道工事,当俄军接近这里时,就被迫停止前进并遭遇致命的射击。强攻的部队既已被阻前进,那就是被打败了,因为敌人依靠着围墙的掩护,依靠着从近距离发射而使每发炮弹都可以击中目标的炮兵的支援,他们的火力简直可以迫使攻击者在数分钟内退却。因此,俄军不得不从他们所打开的缺口仓卒退却,土军一直跟踪追击到俄军的堑壕,并破坏了一部分围攻工事。这次攻击是俄军对锡利斯特里亚的最后一次重大的行动。如果说在停止围攻的命令到达以前,围攻在表面上和形式上仍在继续,那末这只是为了维持面子而已。6月12日,封锁已非常不严,以致来自苏姆拉的一些欧洲军官毫无困难地进入了要塞。
  俄军从5月19日起开始在多瑙河低地挖掘堑壕,5月22日以7个炮队开始轰击阿拉伯堡。次日,又增加了15门火炮对付这个堡垒。尽管如此,俄军的报告说,对阿拉伯堡的正规围攻是在5月31日才开始的。看来,这说明在5月21日和22日配置的炮队只担任第一线任务,而装备重炮也仅仅为了对堡垒进行纵射。自5月31日到6月10日,俄军炮队推进到距堡垒100码的地点,即从第一道平行壕推进到斜堤脚下的第三道平行壕。斜堤顶上没有王冠形壕,也没有构筑堑壕式炮台,但是如我们已经提到的,俄军挖掘了通向斜堤坡的对壕,以便在斜堤顶埋放炸药。
  从所有的报道中可以看出,阿拉伯堡不过是规模虽大但不能进行长期抗御的野战工事,所以,休森-帕沙指挥的包括4个步兵营和500人非正规部队的守军的行动,当然值得大加赞扬。远射程火炮轰击9天、在暴露的堑壕中停留11天、两次地道爆破和四、五次强攻,这一切都以敌人的失败而告终。像阿拉伯堡这样一个普通的外围堡垒能够支持这样久,确实在战史上难以找出第二个例子。这很像普军的1807年科尔贝克防御战和法军的1813年但泽防御战。
  在整个围攻期间,奥美尔-帕沙根本没有设法支援和解救这样重要的地点,这看来是非常奇怪的。但是从他给维丁总督萨米-帕沙的一封信里可以看出,当俄军向多瑙河左岸退却时,他确实曾准备前来援救锡利斯特里亚。
  他在这封信里写道:“你知道,我已把我们所有的部队集合在苏姆拉地区,准备去援救要塞。6个骑兵团和3个炮队已从苏姆拉向那个方向开拔。俄军知道了这个行动以后,带了他们的全部炮兵仓卒退到左岸。在围攻要塞的40天中,他们被击毙的有25000人。”
  至于俄军现在打算做什么,还无法断定。如果相信某些维也纳报纸报道,俄军则企图在布泽乌河对岸占领阵地,但是,也就是这些报纸又断言,俄军由于害怕奥军才撤退,而且布泽乌河的阵地已被奥军迂回。如果俄军企图扼守莫尔达维亚,奥军就会从加里西亚和布柯维纳方面迂回。但是,如果俄国驻波兰的部队同驻波多利亚和沃伦的前多瑙河军团及时会合,也可以反过来迂回奥地利,而使加里西亚的东北部一直到桑河和德涅斯特尔河为止的地区处于俄军的打击之下。
  如果我们暂时撇开政治上的原因不谈而假定奥地利准备同联军一起进攻俄国,那末情况就会是这样:奥地利可能出动20—25万兵力同联军一起行动,而联军则拥有大约10—12万土军和6万英法军队。为了对抗这些兵力,俄国可以出动多瑙河军团的4个军和它们的预备队,除去一定的伤亡,约有20万人。帕纽亭指挥的第二军、3个骑兵后备军和一些步兵预备队以及由新兵组成的增援部队,总共可能有18万人左右。因此,俄国的全部兵力可达35万人,其中还须除去克里木和南俄某些地区的守军。此外,为了防守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各省,还须留下近卫军、掷弹兵和第一军,15000左右的芬兰军还不计算在内。把这一切都考虑进去,那末交战双方兵力的相差就不是大得连俄军进行狭义的防御也没有取得某些胜利的希望。
  如果像我们从最近外交报道以及奥地利在莫尔达维亚边境毫无举动的情形作出的结论那样,奥地利除了在交战双方之间充当调停人外别无其他意图,那末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无论在莫尔达维亚或者在贝萨拉比亚,今年内都不会发生什么重大的事件。


弗·恩格斯写于1854年7月6日
作为社论载于1854年7月25日“纽约每日论坛报”第4139号
原文是英文
俄文译自“纽约每日论坛报” 



  注释:
  [166] 从马克思在1854年7月7日给恩格斯的信中可以看出,“多瑙河战争”(在马克思的笔记本中写为“对锡利斯特里亚的围攻。续完”)一文曾被马克思耽搁了几天,7月11日才寄出。——第334页。
  [167] “泰晤士报”记者查·奈斯密斯的6月2日的报道“对锡利斯特里亚的围攻”载于1854年7月3日“泰晤士报”。——第335页。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