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的撤退
俄军退出土耳其,比我们预料的要彻底得多,而且比目前甚至在最坏的情况下从军事观点来看所必需的那种撤退还彻底。看来,沙皇对奥地利皇帝承担的义务以及他给俄国将军们发布的命令,都是要求俄军全部撤出莫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使土耳其领土上不留俄国的一兵一卒,而强大的奥军则应当立即代替俄军,把不久前还彼此厮杀的两国军队隔开。但是,如果以为俄军的撤退是由于他们在锡利斯特里亚的失败造成的,或者对英国报纸的吹嘘信以为真,那就错了。这些英国报纸把这次失败描绘成复灭,并且一心要世界相信,从要塞出击的15000人或者至多17000人能够把10万名或者至少9万名敌兵打跑。毫无疑问,俄军一次又一次地被坚决击退并遭受重大损失,这正是他们轻率的、考虑不周的和违反军事科学的混乱的攻击——不论这些攻击进行得多么勇敢——所应得的结果;土军作战异常英勇果敢,表现出高度的军事学术水平,因而使这次反围攻永垂史册;但是我们仍然没有理由相信,正是他们才迫使敌人撤围。事实上,据最可靠的消息说,在守军最后一次出击后,俄军仍继续坚守左岸的炮台,并利用它们向要塞射击,但是某些电讯过急地报道说,这些炮台在那次出击中似乎已被守军攻占。事实的真相显然是,最后从锡利斯特里亚撤退,只不过是因为沙皇同奥地利曾约定俄军在一定期限内撤出多瑙河各公国。他曾命令俄军先要攻占锡利斯特里亚,以便在离开土耳其的时候能够取得哪怕一次胜利来提高自己的威望;可是军队没有完成这个命令,于是他们只好蒙受失败的耻辱而撤退了。但是,这次撤退并不是在敌人跟踪追击下的溃退。俄军没有攻占锡利斯特里亚,也许甚至采用正规的围攻也攻占不了它;可能,他们在这一战局中什么也得不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得退到塞勒特河;不过,他们仍然比联军(土军和其他军队)强大,至少在防御方面要强得多。此外,他们还不曾同联军交过锋,还没有进行过一次决战。因此无可争辩,俄军向普鲁特河撤退是由于外交上的考虑,而不是由于奥美尔-帕沙和他在土耳其的同盟者的优势兵力或更巧妙的战略所产生的军事上的需要。
但是,如果说俄军慑于武力而被迫从锡利斯特里亚撤围的这种假设是错误的,那末,看不到目前整个战局对俄军不利而奥地利的干涉才是俄军改善处境的最好办法,同样是错误的。这里我们不是指俄军在沃耳特尼察、切塔特、卡腊卡耳或锡利斯特里亚的一连串失败,——这些都只是较小的战斗(在这些战斗中土军给俄军以打击,而俄军则从未能给予土军以同样成功的打击)。所有这些冲突加在一起也没有产生决定性的结果。可是,在亚洲俄军一直在挨打,他们在那里现在已经有彻底失败的危险。俄军在黑海沿岸的许多要塞现在只剩下两座;而在国内,沙米尔和他的山地居民不仅在附近的山地和谷地上肃清了所仇恨的俄国人,而且还切断了沃龙佐夫伯爵同俄国的联系,并在南面同土军一起行动,向梯弗里斯进发,其兵力之大可能迫使伯爵投降和交出俄国所有那些得来如此不易、而守卫又如此艰难的外高加索领地。对沙皇来说,丧失这些以大量鲜血和金钱换得的省份,比起在土耳其决战的失败来,也许是更大的耻辱,同时,没有疑问,只要他的军队回转来渡过普鲁特河,他立即会派出所有不用于防守克里木和塞瓦斯托波尔的部队去收复高加索的各山口并支援沃龙佐 夫。沙米尔的胜利大概有力地促使俄国接受了奥地利提出的关于从多瑙河各公国撤退的要求。
在这件使战争的前景发生这样变化并且更加复杂的重大交易中,奥地利占有极重要的和有利的地位。这是它在外交上的一大胜利,也是它的军事力量使交战双方敬畏的证明。它作为交战双方的朋友进行干涉。俄军乖乖地退走,给它让出了地方;而土耳其政府完全按照法国和英国的主意,在允许奥地利占领多瑙河各公国的条约上签字。总之,这是一个得到交战双方同意而进行干涉的武装的调停人,因为每一方都认为这种干涉对自己有好处。西方强国公开宣称,奥地利是为了它们的利益行事的;而俄国根据圣彼得堡和维也纳之间的协议(事实证明,早在全世界知道奥地利从中干涉以前,在帕斯凱维奇的军队在锡利斯特里亚遭到回击以前,就已达成协议了),无疑也认为奥地利是为了它的利益行事的。究竟是谁受骗呢?奥地利打算出卖哪一方呢?
当然,奥地利和任何其他强国一样,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利益。一方面,它的利益要求俄国不占领多瑙河各公国,不控制多瑙河口和黑海,因为奥地利在这方面进行着大宗的、日益增多的贸易。此外,俄国并吞土耳其全部或一部分土地,都会在奥地利帝国内的斯拉夫人中间引起骚动,因为在他们中间已经有很多人拥护泛斯拉夫主义,主张同俄国结成同盟。因此很明显,要奥地利同意俄国并吞土耳其,只有使它有可能同时向另外某个方向扩张霸权和扩充版图,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但另一方面,奥地利的政策是完全同情沙皇而反对法国和英国的;它真正的方针将始终是同西方强国为敌。俄国在它发动的这一场不必要的战争中罪有应得地蒙受了耻辱,这在维也纳是不会感到难过的;然而奥地利永远不会听任俄国受到严重的削弱,因为这会使哈布斯堡王朝失去唯一能帮助它跳出最近的革命漩涡的朋友。我们认为,这些就是支配着维也纳内阁在战争今后各个阶段中的行动的全部动机。奥地利将出卖交战的任何一方,或者一下子把双方都出卖,这完全决定于它的利益和王朝的利益的需要,——如此而已,再无其他。
俄军撤退和放弃占领,并把退出的地区转交给奥地利这一事实,使奥地利承担了在今后维护俄国以防止任何不愉快事件的义务。即使奥地利与盟国保持名义上的友谊,这也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使盟国今后对沙皇的一切行动都遭到失败。可以相信,它将为此去做除真正宣战以外的任何事情,——宣战这一手段它无论如何是不会下决心采用的。因此,它必然要执行出卖西方强国的政策。在允许奥地利军队占领土耳其地区的条约中,西方强国是受骗的一方,在战争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它们总有一天会相信这一点。
看来,战争进一步的发展不在英国首相阿伯丁勋爵的计划之内,他极力主张按照奥地利的愿望,在恢复status quo〔状态〕,可能还把多瑙河各公国的保护权由俄国移交给哈布斯堡王朝的基础上来解决冲突。然而现在可以认为,由于阿伯丁勋爵在他那次臭名远扬的发言中所作的自我揭露以及接着的议会辩论(辩论详情我们在今天本报上另有报道[注:见本卷第315—323页。——编者注]),这些计划已经破产了。被这些揭露出来的事实所激动的不列颠人民,在没有得到比简单地恢复原状更重要的某种赔偿来抵补他们因战争而支出的巨额费用以前,是不会同意缔结和约的,至少在目前是不会同意的。他们认为必须粉碎俄国,使它不能很快地重新破坏全世界的安宁;他们焦急地等待着建立某种例如攻占喀琅施塔得或塞瓦斯托波尔那样的赫赫战功。不得到这种因参战而荣获的重大奖赏,他们是不会同意缔结和约的。英国人民的这种情绪大概会引起内阁的立刻更换,并使战争继续下去。可是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如果战争继续进行,俄国将不断受到比它过去所受的更加沉重的打击,——除非土耳其人和切尔克斯人在没有西方任何援助的情况下能夺取俄国的外高加索各省。从那些在阿伯丁勋爵辞职后可能在伦敦掌权的人物来看,从他们在战争爆发后直到今天的作为来看,完全可以预料,他们有朝一日将在阿伯丁勋爵现在所主张的、也因此失掉职位的同一基础上缔结和约。到目前为止,奥地利的外交是成功的;很可能最后的胜利也属于它。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写于1854年6月19—23日 作为社论载于1854年7月10日“纽约每日论坛报”第4126号 原文是英文 俄文译自“纽约每日论坛报” 俄译文第一次发表 |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