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丹麦的休战
科伦9月7日。
“如果普鲁士不再领导德国,如果普鲁士的部队不再保卫德国的荣誉,如果普鲁士这样一个强国的势力向幻想的德国中央政权那种虚无缥缈的统治让步,那末德国将成为什么样子呢!”
普鲁士党,“天佑吾王,天佑吾国”的英雄们的党,东波美拉尼亚和乌刻马克的反革命的贵族这样大言不惭地声明。普鲁士果然领导了德国,普鲁士果然在什列斯维希-霍尔施坦保卫了德国的荣誉。
而结果怎样呢?对软弱的敌人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和不光采的胜利,在怯懦无比的外交影响下中途停战,在溃败的军队面前可耻地撤退,最后实行休战,这种休战对德国来说是这样的奇耻大辱,甚至连普鲁士的将军都不愿意在休战协定上面签字。
军事行动和谈判重新开始了。帝国的摄政王授予普鲁士政府签订休战协定的全权;但是这个全权没有一个帝国大臣副署,因此没有任何法律效力。依据这个全权,第一次休战协定得到承认,但需作以下的修改:(1)什列斯维希-霍尔施坦的新政府成员必须在签订休战协定以前就“协商好,以便使新政府的成立及其顺利的活动有充分的保证”;(2)在签订休战协定以前,临时政府所公布的一切法律和命令继续具有充分的法律效力;(3)驻扎在什列斯维希-霍尔施坦的一切部队都要服从德国总司令的命令。
如果把这个指令和第一次普鲁士-丹麦休战协定草案的条件比较一下,那末指令的目的就非常明显了。这些条件远不能满足胜利的德国所提出的一切要求;但是这些条件虽然在形式上作了很多让步,实质上却拯救了许多东西。
第一个条件:必须保证什列斯维希-霍尔施坦(德国)方面在新政府里比丹麦占优势。而普鲁士的作法怎样呢?它同意什列斯维希-霍尔施坦的丹麦党首领卡尔·莫尔特克作新政府的首领,并同意丹麦在政府中拥有3票以对什列斯维希-霍尔施坦的2票。
第二个条件:如果不承认被联邦议会所承认的临时政府本身,那至少也要承认临时政府以前的活动。临时政府的法令必须继续有效。而普鲁士的作法怎样呢?反革命的普鲁士借口丹麦也放弃幻想的法令(这些法令是在哥本哈根为各公国颁布的,在阿尔森[注:丹麦称作:阿尔斯。——编者注]乌以外从来没有丝毫法律效力),同意废除临时政府的一切法令。
最后,第三个条件:必须预先承认各公国的统一和承认它们归附德意志;一切驻扎在什列斯维希和霍尔施坦的部队都要服从德国总司令的指挥,这必然会使丹麦人企图暗中把曾在丹麦军队中服过役的什列斯维希人派遣到什列斯维希去的企图完全破产。而普鲁士的作法又怎样呢?普鲁士同意什列斯维希的军队和霍尔施坦的军队脱离,不受德国总司令的支配,并干脆移交给3/5的成员是丹麦人的新政府去掌握。
此外,普鲁士只有签订为期3个月的休战协定(第一次草案第一条)的全权,但它却刚愎自用地签订了7个月的休战协定;这就是说,在冬季的几个月期间,正当海军(这是丹麦人的主要力量)不能封锁德国和什列斯维希沿岸的时候,正当严寒使德国人能从冰上渡过小海峡,占领芬宁[注:即芬。——编者注],并把丹麦的领土限制在一个西兰岛上的时候,普鲁士却给了丹麦人以休战的机会。
总而言之,普鲁士在上述三方面都没有完成所负的全权使命。为什么没有完成呢?原来这个全权没有副署!难道普鲁士驻中央政权机关的使节康普豪森先生在9月2日给黑克舍尔先生“阁下”(!!)的信中没有直截了当地说,普鲁士政府“根据这个全权,认为自己有权签订不带任何保留条件的条约”吗?
不仅如此,帝国的摄政王还派遣国务大臣助理、“自己的”马克斯·加格恩到柏林去,再由柏林到什列斯维希去监督谈判。摄政王授予他的依然是没有副署的全权。加格恩先生(我不知道他在柏林受到了怎样的接待)到公国去。而普鲁士的进行谈判的全权代表们却在马尔摩。这一点根本没有通知加格恩。在卢卑克互换批准书。这时才通知加格恩先生说:批准书已经交换过了,他现在可以安然回家了。负着没有副署的全权使命的倒霉的加格恩当然只好回到法兰克福去,抱怨自己无可奈何地扮演了那个可怜的角色。
光荣的休战协定就是这样产生的。这个休战协定在最有利于作战的季节捆住了德国人的双手,消灭了革命政府和什列斯维希-霍尔施坦的民主制宪议会,废除了这个政府所颁布的得到联邦议会承认的一切法令,把公国交给由可恨的莫尔特克领导的丹麦的政府(按成员议)去统治,强迫什列斯维希的士兵脱离自己的团队,使他们不受德国总司令的支配,并把他们交给〔公国的〕丹麦政府(丹麦政府可以随意解散他们);这个休战协定迫使德国部队从克尼格绍[注:丹麦称作:康格-奥。——编者注]撤到汉诺威和梅克伦堡,并把劳恩堡转交给反动的丹麦旧政府去摆布[注:这个戏法是这样变的:旧政府被解散;随后由丹麦把这个旧政府中一个成员重新选入新政府,由普鲁士选入另一个,再由丹麦和普鲁士共同选入第三个。]。
不仅什列斯维希-霍尔施坦而且全德国(除了旧普鲁士各省以外)都因这个可耻的休战协定义愤填膺。而帝国内阁(康普豪森先生曾把休战协定通知过内阁)开始是张皇失措,最后还是接受了这个协定。那末康普豪森先生究竟干了些什么呢?他大概采取了威胁手段,普鲁士官方对怯懦的反革命的帝国内阁来说,毕竟还是一种压力。但是后来问题提到了国民议会。必须取得国民议会的同意,不管国民议会的行动多么规矩,而黑克舍尔先生“阁下”在提出这个文件时仍然感到拘窘。他在宣读文件时打躬作揖和低声下气地要求大家保持安静和心平气和。然而群情顿然激昂起来。甚至中间派右翼,甚至一部分右派分子和达尔曼先生本人都感到非常气愤。责成委员会在24小时内提出报告。根据该报告做出了立即暂时停止撤退军队的决定。关于休战协定本身的决议还没有通过。
国民议会终于通过了一个强硬的决定,虽然内阁声明,这样的决定如被通过,它就提出辞职。这个决定不是拒绝休战协定,而是破坏休战协定。这个决定不仅会使公国群情激愤,而且还会引起对实行休战协定和新政府的抗拒;它会引起新的纠葛。
但是我们对议会否决休战协定本身这一点抱的希望不大。拉多维茨先生只要把中间派的9票争取过来,就能获得多数。难道他在决议通过前的几天内做不到这一点吗?
如果议会决定批准休战协定,那末结果将是这样:在什列斯维希-霍尔施坦宣告成立共和国和发生内战,中央政权完全服从普鲁士,整个欧洲都要鄙视中央政权和议会,同时将会造成许多纠纷,这些纠纷足以使今后任何一个帝国内阁遭到不可克服的困难而垮台。
如果议会决定废除休战协定,那末结果将是这样:发生欧洲战争,普鲁士和德意志分裂,爆发新的革命,普鲁士趋于崩溃和德国得到真正的统一。议会不必害怕:至少有2/3的普鲁士人是站在德国一边的。
法兰克福的资产阶级代表宁愿含羞忍辱,宁愿做普鲁士的奴隶,也不愿意在欧洲进行革命战争,使自己在德国的阶级统治遭受新风暴的威胁,难道不是这样吗?
我们认为事情一定会是这样。资产阶级的本性太怯懦了。我们不相信,法兰克福议会在什列斯维希-霍尔施坦能够挽救已经在波兰遭到侮辱的德国的荣誉。
弗·恩格斯写于1848年9月7日 载于1848年9月8日“新莱茵报”第97号 原文是德文 俄文译自“新莱茵报” |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