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

刘仰:日本“开拓团”的“方正碑剧”

字号+作者:刘仰 来源:作者博客 2011-08-05 09:13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方正县隶属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最近,这个名字带着正气的县,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原因是这个县今年花了50万,建了两个“名录墙”,其中一个叫做“日本开拓团亡'...

   方正县隶属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最近,这个名字带着正气的县,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原因是这个县今年花了50万,建了两个“名录墙”,其中一个叫做“日本开拓团亡者名录” 墙,此举引起轩然大波。这一消息首先在微博上出现,它包含三个内容。一、方正县花70万为侵华日军立碑;二、方正县花1500万,拍“开拓团”电视剧;三、方正县规定街头牌匾必须同时标日文,不服从者罚款5000元。这三条内容中,第一条是“碑”,第二条是“剧”,所以,简称“方正碑剧”。
    对于这一消息准确度人们可以有所保留,例如,方正县政府后来澄清,建“名录墙”花了50万,不是70万。但是,方正县对于后两项内容没有回应,也许是实,也许是虚。但是,我看到的方正县街头牌匾的一些照片,的确是中文日文同时标注,只是不清楚5000元的罚款是否准确。此外,电视剧也许已经开拍了,但可能不是投资1500万,也许还只是一个计划,尚未落实。因此,有些内容尚待进一步查实。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民众简称“方正碑剧”,突出了“碑”字,方正县的回应则不称其为“碑”,只称其为“名录墙”。其实,这个文字上的抠字眼,关键在于“开拓团”。“日本开拓团”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它为何会引发如此巨大的民间抗议?


S2l品论天涯网

S2l品论天涯网

方正县的“碑”S2l品论天涯网


    日本是个小国,但一直做着大国梦,并很早就萌发了狂妄的野心。按照日本的计划,欲征服世界,首先须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首先须征服东北(满洲)。我国东北地区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又靠近日本,对于地域狭窄、人口膨胀的小日本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西历1905年,日本在我国东北地区与俄国发生日俄战争,俄国战败,我国东北自此实际上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从那时起,为了达到永久占据我国东北的目的,日本便开始向东北地区移民。
    日俄战争后,日本最初向东北的移民属于“试点”,移民来源一是满铁退役军人,二是少量招募日本居民,由满铁提供附属土地,家庭集中居住,以农业耕种为主,这是其试点的本质。由于日本是想永久占据东北,因此,移民或殖民从一开始就不以城市为目标,因为,城市有军队占领即可。移民或殖民的目标是广阔的农村,就是土地。西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向东北的移民大大加快,这一阶段的移民可以称之为“武装移民”。移民来源主要是日本的预备役军人和退伍军人家庭,他们按军队编组,并配发武器,甚至按兵种编队驻屯。按照日本政府的设想,这些武装移民具有几个功能,一是巩固“国防”,二是维持治安,三是文化侵略,四是关东军的后备军力。
S2l品论天涯网

 S2l品论天涯网

S2l品论天涯网

日本向我国东北武装移民S2l品论天涯网


    如果说“九一八事变”的目的是为了彻底占据东北,那么,西历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目的就是为了占据华北,继而占据整个中国。为了配合这个庞大的目标,“七七事变”前后,日本向东北的移民进入高潮,也成为日本政府的长期国策。所谓“开拓团”的名称,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西历1936年,日本广田弘毅内阁宣布:20年内向中国东北移民100万户,约500-1000万人。这一庞大的移民计划,长远目标就是改变我国东北的民族构成,以实现日本人在东北反客为主,永久占领。为达此目的,日本官民、军民配合,采取种种卑劣手段,大规模占据原属于中国人的土地,要么将中国人赶走,要么让原先自有土地的中国人成为雇农,为日本移民耕种土地。S2l品论天涯网

 S2l品论天涯网

S2l品论天涯网

这就是“日本开拓团”
S2l品论天涯网

    不仅如此,日本大规模地“国策移民”还有一个明确的短期目标,那就是对付“东北抗日义勇军”,后来也叫“东北抗日联军”,简称“抗联”。“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最初的抗战就是从东北开始的。“八年抗战”是指全国范围而言,对于东北来说,“抗联”的抗日战争延续了14年。日本为了巩固它的“战略大后方”,不遗余力地对“抗联”实施镇压。而这一时期的“国策移民”实际上也是镇压“抗联”的手段之一。“抗联”之所以在东北能够长期抗日,原因之一就是与老百姓的鱼水关系。因此,日本“开拓团”绝大多数都部署在“抗联”的游击区和中苏边境。
    在抗联游击区,日本开拓团剥夺了中国百姓的土地,中国百姓要么被迫离开,要么成为日本开拓团的雇工,大多被迫迁入日本人规定的“部落”居住。而日本开拓团成员,基本不需从事劳动,男人主要是军训。由此,日本用这种方式,割断了“抗联”与民众的联系,日本人自己把“开拓团”称为“活人堡垒”。事实上,这些“开拓团”的确给“抗联”造成了巨大的生存压力,说“开拓团”是镇压“抗联”的侩子手之一,也是符合实际的。“开拓团”并不是纯粹的“民”,它既是本永久占据我国东北殖民计划的重要部分,也是沾染中国人民和抗联将士鲜血的侩子手。
S2l品论天涯网

 S2l品论天涯网

S2l品论天涯网

“日本开拓团”当年在我国东北的分布图S2l品论天涯网


    到西历1945年日本投降时,日本向东北的“开拓团”移民总数没有实现最终500万人的目标,但也达到150万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关东军的壮丁,或者叫后备军。苏联进兵东北后不久,日本来不及借助东北负隅顽抗地“玉碎”,便因美国投放原子弹而宣布投降了。大批“开拓团”男性和青壮年自顾自逃回日本,老人、妇女、儿童行动缓慢,只好结队而行。当时,约有1.5万老弱病残集结在方正县,其中约有5000人染上传染病而死亡。还有一部分最终逃回日本,还有一部分留在当地,其中很多是孩子。狠心的日本人当时抛弃了很多儿童,成年人只顾自己逃亡。中国人的确是善良的,他们收拾了日本人的尸骨,也收养了很多被日本父母遗弃的儿童。S2l品论天涯网

 S2l品论天涯网

S2l品论天涯网

方正县日本弃儿的“中国养父母碑”S2l品论天涯网


    方正县现在立的两块“名录墙”,一块是抚养日本遗弃儿童的中国养父母逝者“名录墙”,这本无可厚非。另一块是“日本开拓团民亡者名录”墙。我认为,把日本遗弃儿童的中国养父母与“日本开拓团民”并列,是为不妥。不管怎么说,那些抚养日本弃儿的中国普通百姓,其高尚和善良是“日本开拓团民”无法比拟的。其次,方正县为“日本开拓团民”所立的墙上有一段序文如下: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开拓团民15000余人集结方正,欲取道回国。因饥寒流疾,有5000余人殁于荒郊野外,简而掩埋。其间历经近二十年,方正人民不忍其尸骨散落于荒野,遂以仁善之心将其集整。1963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建设‘方正地区日本人公墓’,将尸骨埋于墓中。1984年,‘麻山地区日本人公墓’迁移至此。墓中亡者多无姓名,经各方努力,搜集部分,故今将墓中亡者姓名刻录,一为告之日本后人,其先人长眠于此,勿以忘之;二为展示人类至善大爱乃人性之根本;三为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反思战争之危害,昭示和平之可贵。故立此名录,以警世人。”
    我认为,西历1963年周总理批准为日本建公墓,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事隔几十年后,为埋葬于公墓内的“日本开拓团民”建墙、建碑,还题写名字,实为不妥。除了与中国养父母并列为不妥之一外,序文的内容也很不妥。序文中说到:“反思战争之危害,昭示和平之可贵”,属于空洞的“反战”言论。就中日两国而言,这样的文字描述等于把中日双方都放在“战争之危害”中,似乎双方各打五十大板,似乎中日战争双方的意义、地位、价值都是一样的。这是一个巨大的败笔。因为,无论时光如何流逝,日本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在道义上无论如何都永远不可能与中国相提并论,日本在这场战争中的所作所为,必须永远遭受谴责。方正县的这块碑或者说墙不仅丝毫没有表现“日本开拓团”的罪恶,还把侵略者与遭受无数苦难的中国人民并列而论,是对历史的严重歪曲和不负责任。而且,碑文上还标注“侨乡”,也是一个错误。“日本开拓团”绝不是侨民,方正县也决算不上日本“侨乡”。即便此墙、此碑由外交部批准而立,外交部在这个问题上,考虑也很欠周全。
S2l品论天涯网

 S2l品论天涯网

S2l品论天涯网

爱国青年在方正县试图砸碑,在“碑”上泼油漆S2l品论天涯网

S2l品论天涯网

五位爱国青年被当地警方讯问后,已经返京S2l品论天涯网


    因此,我认为,此墙该拆。难道方正县想永远派大批警察保护它?中国人民的警察,难道应该为了保护侵略者而永远防范自己的国民?如果我是方正县的警察,我会为执行这样的命令而感到羞耻,甚至愧对家人、愧对后代、愧对国民。其次,方正县计划拍摄的关于“日本开拓团”的电视剧,我认为应该慎重考虑,尤其是剧本的内容。这一题材不是不能拍,但决不能任由苍白空洞的反战思维而抹杀了日本的侵略性和非道义性,或者淡化了中国抗战的意义。第三,方正县政府如果确实规定了牌匾必须标注中日双语,我觉得也应该撤销这一规定。除非民众自愿,政府根本没有必要作此强行规定。居然还罚款!当年在日本殖民时代,只有不学日文、不写日文的中国人会被日本惩罚,难道,今天的方正县政府承担了当年日本殖民政策的功能?这还是中国吗?S2l品论天涯网

S2l品论天涯网

 S2l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