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

李北方:改革必须具备公心

字号+作者:李北方 来源:独家网 2013-04-10 10:5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前些时,中央电视台播出了驻美国记者在美国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追问发言人纽兰的新闻,这段视频在网上也很受追捧。记者就美国对钓鱼岛问题所持的立场连'...

改革.jpg zl2品论天涯网


zl2品论天涯网

    前些时,中央电视台播出了驻美国记者在美国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追问发言人纽兰的新闻,这段视频在网上也很受追捧。记者就美国对钓鱼岛问题所持的立场连环追问,通过提问将美国政府“说一套,做一套”的本质展示了出来。纽兰后来无言以对,只能打断记者的提问,寻求下一个问题。

  这位记者的表现是非常好的,问题提得逻辑清晰,言之有据,态度上不卑不亢。有很多人夸这位记者英文好,其实这倒没什么值得特别称道的地方,到英语国家从事采访工作,熟练掌握英语理应是最基本的要求。在中国也活跃着众多的外国记者,同样地,他们在中国工作,也理应熟练掌握中文。事实也是如此,在这个行业里能把中文说得比很多中国人还标准的老外不在少数。

  “两会”期间举行了一系列的新闻发布会,现场都配了英文翻译。这是一个多少让人觉得有点别扭的安排,一场两个小时的发布会,生生让翻译环节占用了一半时间,极大地影响了发布会的信息量。相信在电视前看直播的中国观众都看得累,看得着急。

  英文翻译当然不是为中国观众准备的,而是旨在为现场记者提供方便。但是,这一必要性真的存在吗?在李克强总理的记者见面会上,美联社的记者就先用中文提问,再用英文把问题重复了一半,李克强打趣地说,你应该拿双份工资。俄新社记者提问的环节就更滑稽了,记者用中文提问,现场翻译又把外国记者的问题译成了英文。

  即便有的外国记者中文水平不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是他们自己的责任。再退一步说,一定要为外国记者提供方便的话,也完全可以使用现场同声传译的办法,这会使问答进行得更加流畅,发布会的内容更加丰富,为何非要让关心时事的亿万中国人在电视机前煎熬呢?

  如此疑问不是我一个人有,我看到很多人都在为此事而抱怨。发布会的流程安排,看似小事,其实一点都不小,“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最重大的事件,尤其是新总理初次走到台前,足以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由此,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改革不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吗?改革意味着改变、改进、完善,为什么不对这样的细微环节主动进行“改革”、提高呢?

  此次“两会”并非没有新风,精简节约就是最显著的变化。代表委员们在机场互相等待,一起拼车进城;在代表团驻地,餐饮变简朴了,“光盘”行动成了风尚;出行也不封路了,不影响市民出行。

  何以有改有不改?原因就在于目前的改革与两种动力有关。第一个动力是上级的要求,上面一发话,下面动一片。中央发布了“八项规定”,于是勤俭节约之风兴起,规定跟餐桌有关,那餐桌会有变化。因为还与发布会靠不上边,那么发布会原来咋开就还是咋开。

  第二个动力是私利,如果一项改革能够满足某些个人或团体的利益,那么改革的推动力就不会缺乏,有政策要改,没政策创造政策也要改。典型的表现就是许多地方的公有资产改制,只要能卖的,恨不得一夜就卖光,“改革”的速度往往快得超乎想象。

  归根到底,改革措施不缺了,因为改革而引起的问题也不少了,我们缺的是什么?改革所涉及之事,乃天下之大公,人民之大公,如今最缺的是每个参与改革者的公心。唯有具备了公心,才能做到该改的就要改,不该改的不瞎改。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