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

赵磊:马局长的“人均”,你信么?

字号+作者:赵磊 来源:红歌会网 2014-01-27 15:55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个人收入增长,一直是中国老百姓的心痛。对此,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先生却十分乐观。这不,前几天在答记者问时,他信心满满地教育我们:   “最后我'...

  个人收入增长,一直是中国老百姓的心痛。对此,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先生却十分乐观。这不,前几天在答记者问时,他信心满满地教育我们:UT4品论天涯网

  “最后我还想说一说,我们怎么进行科学的比较?关键是人均对人均,全国对全国。具体到刚才您问的这个问题上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是个人均的概念,GDP增长7.7%,不是人均的概念,它包含人口的增长。我刚才给朋友们通报了,去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将近千分之五,如果把人口增长的因素考虑进来,我们国家人均GDP增长是7.2%左右,人均GDP增长7.2%左右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增长7%,是不是基本同步了?” (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2014-1-20)UT4品论天涯网

  在下愚钝,虽然于经济学略知一二,但对马局长的“科学比较”却十分困惑。挂出来,请专家指教:UT4品论天涯网

  (1)马局长说:“GDP增长7.7%,不是人均的概念,它包含人口的增长”(这个“它”是前者还是后者?从语气看,应当是前者);又说:“如果把人口增长的因素考虑进来,我们国家人均GDP增长是7.2%左右”。既然GDP增长7.7%“它包含人口的增长”,那么,再搞一个“如果把人口增长的因素考虑进来,我们国家人均GDP增长是7.2%左右”的修正数据,有必要吗? 有人说我“误解了马局长的意思”,这个“它”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问题在于:UT4品论天涯网

  (2)难道只有“人均”GDP才与新增人口有关,而“总量”GDP就不包含新增人口的贡献?难不成“做蛋糕”时新增人口都消失了,“分蛋糕”时新增人口又都冒出来了?那新增加的蛋糕又是谁的贡献呢?能与新增人口无关么?把“人均GDP”作为统计“新增人口”的前提,真是一个很奇怪的逻辑,貌似有理,其实不然。因为,不论人均还是总量,新增GDP都是新增人口发生后的统计结果,而不是新增人口发生前的事情。如果剔除新增人口的因素(相应地也要剔除新增劳动力的贡献),那么“总量”GDP还能增长7.7%吗?你又拿什么来把人均收入提高到7%?UT4品论天涯网

  (3)既然统计局搞了一个不包含新增人口的全国GDP,为了对等,为啥不搞一个不包含新增人口的全国居民收入?非要绕着弯子“人均”对“全国”呢?完了还要马局长亲自出来修正补充,搞“科学比较”,累不累?UT4品论天涯网

  (4)既然GDP增长7.7%的统计数字中没有考虑人口增长的因素,那么,凭啥假定居民收入的人均统计数字中就已经包含了人口增长的因素呢?是按多少计算的?也是“将近千分之五“吗?难道官方在统计GDP的时候剔除掉了新增人口的因素,而在统计居民收入时又把新增人口考虑进去了不成?不论是不是人均概念,我好奇的是,如何才能把“人口增长的因素”从全国新增GDP中剔除出去,而只剩下人口增长前的GDP供全国人民瞻仰?UT4品论天涯网

  (5)按马局长的说法:“去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将近千分之五,如果把人口增长的因素考虑进来,我们国家人均GDP增长是7.2%左右,人均GDP增长7.2%左右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增长7%,是不是基本同步了?”既然人均GDP增长7.2%是考虑人口增长后的修正数字,那么基于“全国对全国”的比较原则,官方在统计居民收入时,“如果把人口增长的因素剔除出去”,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又会是多少呢?还会不会与全国GDP增长7.7%基本同步呢?UT4品论天涯网

  (6)既然居民收入增长是个“人均”概念,那么,现实中两极分化的恶化状况就可能被马局长给“人均”掉了。道理很简单:拿少数土豪的巨额财富来做统计数字的“人均”,不论居民收入增长数字多么辉煌,也只能是大忽悠。事实恐怕正是如此,近年来个人的亲身感受是:工薪阶层收入并未有明显增长,但基本生活费用(吃穿住)却越来越昂贵——请注意:真正影响老百姓生存质量的,不是高档奢侈消费,而是基本生活费用!UT4品论天涯网

  我的这种感受,估计掌握了“科学数据”和“科学方法”的马局长是很不屑滴。但末了我还要补充一句:“科学的统计”比不上“实践的感受”;“科学的统计检验”也比不上“实践的检验”。如若不信,那就去问一问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好了。UT4品论天涯网


UT4品论天涯网

  更多文章请进入赵磊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olei1957UT4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