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即将打满一年进入第二个年头,这场战争在两个层面或两种视角下都呈现“以小博大”的突出特征,一是乌克兰对俄罗斯以小博大,二是俄罗斯对霸权及北约集团以小博大。如此特殊形式的战争难以避免要走上长期化、持久化的道路。在长期持久的战争中,战争各方的优劣得失日渐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人们从中汲取到诸多有益的经验与教训。其中,有关俄罗斯方面的得与失,笔者在相关文章中已经谈及很多(参阅笔者文章《俄乌战争中俄罗斯的失误以及相应的教训》),现在主要探讨一下乌克兰方面的相关问题。
总体上说,以乌克兰这个国家的体量与国力,能支撑到现在已殊属不易,总体评价应该是有得有失。
从得的方面来说,泽连斯基当局所得到的东西,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是得到了西方世界的大力支援
应该承认,西方集团对泽连斯基当局的支援尽管不能说没有保留,但总体上说力度空前,达到了对于一个盟友应有的水准,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都是这样。并且泽连斯基当局还可以依赖的是,来自西方的支援今后还将力度更大,完全不存在削弱或中断之忧,将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乌克兰的各种需求。
二是得到了西方世界的高度肯定
现如今泽连斯基政权已经成为全球范围最受西方宠爱的非西方宠儿,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美女、鲜花与掌声滚滚而来,不但成了荣宠高贵的座上宾,而且各种荣誉表彰今后也必将接踵而至,譬如诺贝尔和平奖之类。可以预计,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泽连斯基及其执政团队的主要成员都将沐浴在一片赞美歌颂的声音中,将获得相当饱满丰厚的人生。
三是进一步有望得到西方的接纳
西方集团一直在向乌克兰展示灿烂绚丽的未来前景,譬如加入欧盟,成为西方世界高贵的一员;加入北约,得到地球上最强大武装集团的安全庇护,等等。不仅如此,现如今西方还在广泛讨论战后乌克兰重建的问题,所表达出来的前景就是,不管现如今乌克兰怎样糜烂,但战后在西方全般支援下一定能满血复活,从而过上自由世界那种发达富裕的生活。
正是在种种绚烂美妙的前景鼓舞与诱惑之下,乌克兰亲西方势力才树立信心、鼓起勇气,满怀对美好未来的希冀与企盼而舍生忘死地浴血战斗。
但是,摆在眼前残酷的现实是,乌克兰失去的东西太多太大了,概括这场俄乌战争,乌克兰之所失既有当前的,也有长远的;既有表面上的,也有根本性的。仅仅就目前的情形而言,突出的就有如下三各方面:
第一,失去了国家的独立性
不管眼下的俄乌战争以怎样的形式结束,今后的乌克兰都只能依赖西方而生存,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一概是这样,今后,不管谁在乌克兰当政,政治上都要遵循西方的指令,都必须围着美国的指挥棒转;经济上沦为西方经济体系的附庸,靠西方施舍恩赐过活;军事上更将完全听从西方的指挥,其武装力量将沦为北约的特务团与别动队。到这个时候,乌克兰的独立将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国家主权的实际水准水平将堕落到日本、韩国以下,因为在相当程度上,战后的乌克兰不仅要唯美国的马首是瞻,而且还将不得不仰波兰的鼻息。
第二,失去了大片宝贵国土
乌克兰真的能打败俄罗斯从普京手里夺回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吗?
笔者以为,这样的神话可能只有鬼才相信,不过是泽连斯基当局用以欺骗和麻痹国内老百姓的噱头而已。
事实上,无论从历史基础、现实民意还是力量对比等任一角度来审视考察,乌克兰都彻底失去了重新占领上述地区的可能性。历史只给了乌克兰一次机会,那就是前苏联解体所带来的战略机遇,乌克兰没把这个机遇抓住用好,已经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了。现在,乌克兰手里所剩下可以凭借一张牌就是法理,因为别洛韦日协定“三家分晋”,赋予了乌克兰对上述地区的法理主权。但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所谓的法理要有足够的军事实力的支撑与保障才能兑现,否则就是一句空话,就要沦为软弱无力的呻吟与哀鸣。因此,尽管今后一个历史时期乌克兰可以满世界哀嚎,逢人就涕泗横流地述说,痛陈乌东四州及克里米亚属于自己,但也只能是仅此而已也。
第三,失去了斯拉夫民族的团结
斯拉夫民族历史上就不属于比较团结的民族,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也有整合到一个战略框架内的机遇,譬如冷战时期的华约与经互会组织。冷战时期,以苏联为主导,整个斯拉夫民族以空前的规模与深度被整合在一起,这其中俄罗斯人与乌克兰人的整合更已走过了三百多年的历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苏联的解体同时就意味着斯拉夫民族集体战略框架的大崩溃,这一崩溃引发和催化了历史上曾经的恩怨,并在有三百年婚姻史的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演绎出持久的熊熊烈焰,直至发展兵戎相见、浴血仇杀的程度。可以预计,由此导致的仇恨轻易将难以释怀,由此导致的分裂短时间内也很难弥合,俄乌战争将深深镌刻在乌克兰、俄罗斯这两个兄弟民族的情感记忆之中,成为他们历史记忆中挥之不去的梦魇。整个斯拉夫民族为此也将更加四分五裂,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将被彼此间的敌视所困扰,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团结信任的心理与情感基础。正如中国民间俗语所说的那样,家里不和外人欺。斯拉夫民族的这种混乱,为其它民族插手其间纵横捭阖、兴风作浪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对于上述如此这般地议论乌克兰得失,有人要不以为然。他们要说,乌克兰已经取得抗击俄罗斯入侵的胜利,下一步就要大举反攻收复失地了,乌克兰一定会赢得辉煌的胜利。持这种观点的人,在中国有相当一批拥众。
但笔者完全不同意这样的意见。综观过去一年的战事,乌克兰方面确实展现了其优势与优长,突出地表现为民心与士气总体上始终坚定如恒,特别是其武装力量打得很顽强,配得上“顽强抵抗”四个字。但是,在宏观战略指导上,乌克兰方面存在严重失误,那就是不计代价地同俄罗斯拼消耗,导致十分突出的人力资源损耗,这对乌克兰有不堪承受之重。
最近,有报道说,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在给美国军方高层汇报时,提供的数字是乌克兰方面有25.7万人阵亡。笔者以为这个数字比较真实,简单地推理一下就可以得出确定性的结论:过去一年上千公里的战线上一直在进行激烈的战斗,以每天每1公里阵亡1人计,一年下来死亡就要有35万之多,考虑到俄乌战争的激烈程度,以及任意时段都有多个战场同时在激烈厮杀,这样的死亡密度并不高,甚至连扎卢日内提供的数字恐怕都有所保留与保守了。按照一般战争规律伤亡之比3:1计算的话,那么乌军受伤者更将多达几十万上百万人。正是因为发生如此惊人的人力损耗,所以乌克兰过去一年之内才不得不进行11次征兵,差不多等于时刻处在征兵状态之中。
这样导致乌克兰在人力资源上发生枯竭的危机。战前乌克兰理论上人口数4000多万,乌东和克里米亚失去了近1000万,因战争而跑到西方沦为难民的将近1000万,现如今在泽连斯基当局治下的人口数也就2000万多一点。按照一战、二战的经验,战争状态下动员率极值接近于10:1来计算,乌克兰理论上的最大动员量接近200万,而战争第一年就以伤亡消耗近百万代价勉强维持目前的状况,这无疑是战略性的失败,这样的失败完全不是战术反攻或者一点战术成绩所能弥补的。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乌克兰以小博大的结果,但战略指导上错误也不容忽视。对乌克兰而言,同俄罗斯这样的军事大国打仗,正确的抉择是,战略出发点与立足点不是打败俄罗斯,而是如何坚持下来,能够不败就是胜利。因此,乌克兰在战略决策应该是坚守防御,把固定战线上的要点防御同机动灵活防御有机结合起来,而绝不能硬碰硬,战线对战线,正规对正规,更不可急于反攻,动辄就搞什么大举进攻、收复失地,这样干无疑等于把有限资源力量投入到了可怕的无底洞中。
但泽连斯基当局的战略指导恰恰就是这样,这个政权指导俄乌战争似乎并未立足于持久抗战,而是急于求成,不但在宣传上经常营造出大举进攻的浓厚氛围,而且在实际行动上也确实在寻找一切机会要达成战略大反攻,居然还策划什么收复克里米亚半岛。笔者认为,仅仅以当前对面的俄罗斯力量为准,在此基础上实行收复克里米亚行动,乌克兰武装力量前线总规模没有200万人以上根本不行,其中直接投入到克里米亚方向上的也不能少于100万人,而这样的规模,又岂是乌克兰所能具备和所能承受的。
因此,展望未来,乌克兰的前景并不是胜利与辉煌,而将无可避免地日渐枯萎与衰落下去,来自西方的支援不过是要把乌克兰当工具使用,要榨干其使用价值,榨干其最后一滴血。为此,霸权集团的表扬、赞美及其所描绘的接纳美景,统统不过是麻醉剂,不过是眼前的画饼与远方的海市蜃楼而已。未来乌克兰将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沦为各路势力的角逐之地,各路势力将在这个地方纵横驰骋激烈地冲撞,带动整个地区成为一个巨大的战略泥潭,乌克兰民族就将在这样的炼狱当中痛苦地煎熬下去,只能等待下一个历史轮回的救赎。
从这个视角审视泽连斯基,对这个风云人物的功与罪恐怕就不能只做当代评说了,也不能只在当代的各种语境逻辑下做结论,而应该放在历史长河中来考量,那样将更加全面、客观与公正。
【文/张志坤,红歌会网专栏学者】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