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全球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严重干旱、水涝、飓风、雾霾等极端天气。绝大部分人认为是工业污染、环境失衡所致,但也有人猜测这是个别军事强国恶意使用气象武器的结果。
相关专家认为,这并非天方夜谭。历史上不乏运用气象武器造成特定地区气候异常的先例,随着气象控制技术在军事领域的不断运用,传统的气象武器已经升级成为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能力的“末日武器”,使得气象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日益上升。
传统武器的超能版
气象武器被称为是利用气象控制技术,制造各种特殊气象,干扰、伤害、破坏或摧毁对手的系列武器的总称。有人将其归结为新概念武器,其实它并不是新式武器。
传统的气象武器主要侧重于降低气象条件对军事行动的消极影响,比如通过散雾弹驱散轰炸区上空的云层,提高空中攻击的精度。随着气象控制技术的发展,气象武器不断向超能、超强方向发展,意在将气象变化中蕴含的负作用施于对手。
在战场上,烟雾弹是最早广泛使用的气象武器。通过使用烟幕剂形成人造雾霾,可以大大降低敌方侦察效果、掩护己方行动。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军队均设有成建制的烟幕部(分)队。1943年9月,美军曾用飞机播洒造雾剂,制造一条长达5公里、宽1.6公里的雾层,掩护第五集团军顺利渡过意大利沃尔图诺河。
除了烟雾之外,平时用于人工增雨的催雨弹也是常用的气象武器。此类武器的主要构成是碘化银、干冰、食盐等能使云层形成水滴的化学原料。越南战争期间,美军曾秘密实施代号为“突眼”的气象战行动,出动飞机2600多架次、投放催雨弹4.74万枚,使得“胡志明小道”沿线地区洪水泛滥、桥断坝溃、道路泥泞,给越南游击队的后勤补给造成很大困难。战后评估认为,气象武器的作战效果远远超出B-52轰炸机。
虽然同称“武器”,但在作战机理上气象武器与炮弹、炸弹等常规武器不同。它不是将本身具有的物理能、化学能在作战目标上直接释放,而且通过植入一定能量,激发自然界正常气象变化中蕴含的能量,使其超强释放,形成“蝴蝶效应”。
评估表明,一枚强雷暴系统的能量相当于一枚250万吨当量的核爆炸。单就破坏力而言,气象武器将成为继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之后,又一类“末日武器”。
通过运用高新气象控制技术,气象武器逐步超越催雨、造雾等传统能力领域,向风、雨、雷、电等多方向全面拓展,力求通过制造高热、严寒、强雷电、强气旋、海啸等极端恶劣天气,取得非常规战略效果。
所谓高热武器,就是通过导弹将可以诱发强紫外线照射的武器,投射到敌目标上空,在臭氧层中“开凿”出一个巨大的天窗,使超强度太阳紫外线直接照射目标,使其“自焚失能”。
严寒武器就是在距地球表面17公里的高空试爆甲烷或二氧化碳炮弹,爆炸后的碎片会彻底遮蔽特定区域的光照,天气就会变得异常寒冷,足以将该区域的有生力量冻僵甚至冻死,武器装备无法正常使用。
闪电也可以被用于军事领域。运用雷电诱导技术,能将蕴涵巨大能量的闪电引向敌作战指挥部,直接实施“斩首行动”。美国空军正计划利用激光闪电棒引发空中闪电,破坏敌方战机或者洲际导弹等飞行器。
台风、飓风等气旋拥有超强能量,一个中等强度的台风相当于10亿吨TNT炸药的当量。实验证明,通过向气旋云区投放碘化银发烟弹或其他高效化学催化剂,可以改变气旋路径,将其导向敌国,以摧毁敌国军事设施和作战力量。
威胁不仅在战时
虽然与核生化武器同为“末日武器”,但气象武器对国家安全的威胁要大得多。这主要是因为气象武器主导下的气象战已无平时与战时之分。
气象战以正常自然气象活动为掩蔽,在对方毫无知觉的情况下悄然开始,其后果与自然天气变化浑然一体,无法分辨。而且在某时、某地对天气施加的影响效果,可能在几小时甚至数天后才可在距作业区很远的地方表现出来,使得人们很难察觉气象变化与人工作业之间的联系。
2010年8月,俄罗斯中部地区出现罕见的高温干旱天气,最终导致百年一遇的森林大火,过火面积达18万多公顷。此次大火给俄军带来巨大损失,俄空降兵3370基地的部分设施被焚毁,莫斯科郊外的一处海军基地在大火中损失了200多架战机。灾后分析事故原因,不止一家媒体抛出“美军气象武器搞鬼”的论断。
俄罗斯《自由媒体报》认为,此次大火与美国先前刚刚发射的X-37B空天飞机有关。研究显示,近地轨道发射激光可以改变气候变化规律,巧合的是X-37B恰恰是一种能够携带高能激光武器的近地轨道飞行器。俄军事专家据此判断,无法排除美国将俄罗斯作为新式气象武器试验对象的可能性。
除了使用隐蔽的特点外,气象武器对国家安全的威胁还源于它对一国国家实力具有综合破坏性。
俄罗斯军事专家、退役少将博格达诺夫认为,实施隐蔽的气象战要比公开的军事冲突有效得多。气象武器引发的自然灾害,能够扰乱一个国家正常的社会秩序,使一国民众变成生活无助的灾民、难民,政府处于治理无力可能倒台的危机中。与传统的军事扩张、领土扩张或经济扩张相比,实施气象战不失为一种廉价、生态的国际竞争方式。
美国学者实施的“蔚蓝色的尼罗河——气候变化”研究项目显示,平均温度只需下降一摄氏度,就会导致俄罗斯小麦减产35%。如果一连数年俄罗斯多个粮食主产区都遭遇干旱,那么俄罗斯将被迫进口粮食。这对俄罗斯的影响远胜于军事威胁。
基于这一认识,气象战已成为部分强国在避免直接交锋的情况下,破坏他国稳定、遏阻他国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其效果已被历史证明。
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为使洪都拉斯亲苏政权倒台,综合权衡经济制裁、军事入侵等多种政策选择后,最终决定实施气象战。1974年9月,美国利用人造飓风技术成功地将“法夫飓风”气旋引向洪都拉斯。暴雨和时速超过177公里的飓风横扫洪都拉斯大地,造成1.1万人丧生,60万人无家可归。洪都拉斯迅速陷入混乱状态,美国趁机支持亲美政权上台。
鉴于气象武器的巨大战略效益,上世纪50年代,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明确提出:“掌握气象比掌握原子弹更重要。”
强国不会停止研发步伐
毋庸置疑,气象武器直接以自然环境为作用对象,必然会对生态平衡造成极大破坏。对此,国际社会已有清醒的认识,要求与核武器一样全面禁止使用气象武器。
越南战争结束后,联合国通过了《禁止将影响气候手段用于军事目的公约》,明确规定禁止使用能造成大范围、长期或严重气候改变的军事手段或其他恐怖手段。1992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这一规定再次作出认定。以战争为目的的气象武器研发活动被禁止。
尽管有严格的公约限制,但美国等西方国家有关气象武器的研发活动依然十分活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主要国家正在进行或曾经进行过的研发计划有数十项,有的国家已推出了可以用于实战的超能气象武器。历史上,俄罗斯曾实施过“火山”计划,研究如何利用核弹引发大规模地震和海啸。而英国则于2009年研制成功了“热压气雾武器”。
美军高度重视气象武器对其维持全球军事优势的支撑作用,在其《天气-战斗力的倍增器:2025年拥有天气武器》报告中,明确将气象分析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武器技术之一,计划于2025年具备掌控200平方公里区域天气变化的能力。
为了谋求在气象武器领域的绝对优势,美军先后实施过制造雷电的“天火计划”和在飓风周围实施人工降雨以改变风暴方向的“暴风雨计划”。目前仍在进行的是“高频主动极光研究项目”(HAARP)。
据项目负责人伯纳德·伊斯特兰披露,该项目主要是研究如何利用高频电磁波束控制高层大气。有美国物理学家认为,“高频主动极光研究项目”是世界上最大的气象战武器。高达17亿瓦的强大无线电辐射,能够加热电离层,形成温度过高的辐射环境,在地球表面或造成干旱,或造成飓风,而且还能制造人工电磁风暴,破坏导航系统、影响天气和人们的心理状况。
为了掩人耳目,美军对外宣称,这是国家反导系统的一部分,并非气象武器项目。对此,俄罗斯《真理报》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虽然在联合国禁止研制气象武器条约上签字,但阿拉斯加美军电磁拦截工程,明显是打着科学研究的幌子进行军事项目开发。更有俄罗斯专家认为,2004年12月印度洋发生的海啸,就是美国进行“高频主动极光研究项目”造成的。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来源:昆仑策网,原载《 中国青年报 》)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