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去年12月的文章。再发一遍吧】
有朋友打电话来问:明年的经济会不会好?显然这是做企业的朋友。其实,这是现在很多人都关心的一个问题,不仅仅是做企业的朋友。
我不是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我只能根据常识以及过往的一些经验,说了这样一个看法:好就是不好,不好就是好。朋友问,这是什么意思?我知道,这样的说法是有点故弄玄虚,而且也容易产生误会,但我也确实找不到更合适的表达。
下面说说这句话的具体意思。
首先是一个具体判断:随着抗疫策略的转变,在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我们会经历一个感染的高峰。尽管我们也知道,高峰过后并不意味着疫情的结束,随后可能还会有几波。但如果没有大的意外的话,一波会比一波低,而且我们应对的办法也会更加成熟和有效。也就是说,明年应该是一个经济的恢复期,而且有可能在明年夏天经济社会生活基本恢复正常。
如果这样的前提可以成立的话,明年的经济恢复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对此,人们有不同的判断和预测。比较保守一点的,认为明年有5%的增长应该不是问题。乐观的预测,有人说到了8%。这就是现在人们说好或不好的具体含义吧。8%表明很好,5%表明还行。
那我说好就是不好,不好就是好是什么意思呢?我的意思是,在明年这样的经济恢复期,不必强行追求一种高指标。而是应当恢复元气,补上短板。就好像这波疫情一样,很多朋友中招转阴之后都说,这波疫情可真的不是什么一场感冒,身体一段时间都恢复不过来。有朋友在转阴后,每天又开始一两万步的锻炼走路,我总是劝他们,别着急,先让身体恢复一段时间。
经济也是如此。三年的疫情,无论是对经济还是对人们的生活,都是一次重创。因此,经济恢复期首先是一个休整期,应当把受创的元气恢复过来,把被削短的短板补上。这至少涉及下面这几点:
第一,修复信心。从历史上看,大的危机和灾难都会对人们的信心造成沉重的打击,使得人们在行为上更加保守,更加小心翼翼。所以现在整个社会都在谈提振信心的问题。但一定要看到,信心的修复不是靠几句话可以解决的,也不是靠一些刻意营造的氛围可以鼓舞的。信心的修复需要实打实的工作。比如民营企业的信心问题,现在很多人都在说,但说的措施都是这些年说了八百遍的,这能解决问题吗?现在人们看的是实际做了什么。
第二,修复民生的短板。这里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对在最近这几年失去收入从而生活陷于困顿的家庭,由政府实施救助。现在有人提出直接发钱,这当然是一种办法。但其实还有另一种办法,就是政府购买劳动,以工代赈。哪怕通过这种方式,把大街弄得更干净一点也好啊。二是帮助人们恢复工作联系。恢复工作联系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在最近几年,很多企业裁员,在经济恢复的时期,能不能通过政府的一些政策,鼓励企业将前些年裁掉的员工召回来?哪怕是部分也好。
第三,企业的拯救与修复。在这几年,企业受到的重创更为明显,有的破产倒闭了,有的奄奄一息,有的失去投资和发展的能力。在这当中,尤以中小企业为甚。地方政府能不能进行系统的排查,看看哪些企业是可以复产的,哪些企业是可以救活的,哪些企业是可以恢复元气和活力的。然后针对其中的具体情况,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进行企业修复。
我的意思是,在经济修复期,如果能将这些短板补上,使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细胞恢复元气和活力,经济的增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且将是健康的增长。怕的是在这些问题解决之前,就强行突破,揠苗助长,在脆弱的基础上强行追求速度。我在2020年就曾经提出过一个说法,叫疫后经济很可能是慢车道上紧运行。前几天我又再次讨论过这个问题。可惜那个号被临时封禁了。我的意思是说,在疫情之后的一段时间,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经济恢复期,经济发展的速度慢一点是自然的,健康就好。如果考虑到我前些天讲的大拆解背景下的经济收缩期的背景,就更是如此。
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慢车道上也会有许多陷阱。就目前情况而言,特别需要警惕的是下面几个可能出现的问题。第一,为追求经济速度而扭曲防疫政策。比如有的地方提出应染尽染。为了某个中心任务而不惜代价,实际上往往欲速则不达。第二,强行以负债投资追求发展速度。在无论企业还是政府的债务都很沉重的情况下,这样虽然可以带来短期的高增长,但实际上会后患无穷。第三,长官意志,对经济的强行干预,扭曲正常的市场和经济发展规律。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