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沙特为石油减产吵得不可开交,沙特宣称不再接受美国“发号施令”,美国一些政治势力则扬言,要对沙特实施制裁,甚至要启动反欧佩克法案,打压沙特减产计划。作为昔日美国在中东的传统战略盟友,美沙关系为何走到了这一步?
按理说,美国在短期内是离不开沙特的,美国一方面要借助沙特,来维护美元霸权,另一方面要依靠沙特的巨额武器订单来获取沙特输送的大量利益。而在安全问题上,沙特也同样离不开美国。
然而,围绕中东变局、伊朗核危机、叙利亚内战、“页岩革命”和 “911法案”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发酵,美沙关系渐行渐远,明显疏离。其实,自奥巴马时代以来,美沙关系就逐渐出现明显裂痕,2013年,奥巴马不顾沙特强烈反对,与伊朗达成所谓“框架性核协议”,这种“背叛”行为深深刺痛沙特。国际舆论普遍认为,美伊达成历史性核协议是美国和沙特关系崩解的导火索,从这一天开始,沙特对美国这位“老大哥”的观感发生了微妙变化,愤怒和仇恨的种子已经埋下。
然而,这还不算完,就在沙特就伊朗核协议问题与美国心生嫌隙的同时,奥巴马政府在叙利亚问题上不仅消极作为,还伺机提升和扩大土耳其和伊朗的角色,让中东地区无法出现一个可以制霸中东的“共主”,这直接伤害到沙特核心安全利益。
西方媒体认为,叙利亚危机,原本是沙特缓解伊朗长期战略威胁的历史机遇和巧妙抓手。沙特和海合会国家,原本希望通过颠覆巴沙尔政权,扶植亲沙特势力上台的方式,将伊朗地缘势力压缩在伊拉克境内,防止其继续向叙利亚和约旦方向蔓延。
在叙利亚问题上,奥巴马政府不仅不顾及沙特的强烈愿望,竟然与俄罗斯就叙利亚问题达到秘密妥协,使叙利亚政府逃脱覆灭。沙特对此十分不满,而这笔由美、俄达成的“越顶交易”,成为沙特看透美国的一个转折点。在沙特看来,奥巴马政府对其战略利益的伤害,并未止于放过巴沙尔政权,美军不出兵解决掉巴沙尔政权,就是变相承认叙利亚是伊朗的“势力范围”,更让沙特对美国的中东政策“火冒三丈”。
最终,巴沙尔政权在俄军的援助下安然无恙,而沙特不仅成为美国与伊朗秘密交易的牺牲品,也成为美、俄在中东妥协的弃儿。面对伊朗影响力在中东地区的历史性扩张,沙特的紧张和失望可想而知。
如果说伊朗和叙利亚问题还只能让美沙之间发生小摩擦,那么美国主导的“页岩革命”对美沙关系的打击是致命的。一直以来,沙特在国际石油市场拥有难以撼动的霸主地位。沙特能源外交的核心是利用巨大的石油储量、生产能力,及其在海湾产油国中的巨大影响力,保持本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主导权。在“页岩革命”爆发前,美国凭借综合国力上的巨大优势,通过控制石油运输通道与金融市场、建立石油保障体系等手段,在当代的石油博弈中占据了优势地位。美国以提供安全保护为理由,对中东主要产油国实施军事、政治和金融控制,不仅长期、大规模驻军波斯湾,同时还将战略重心放在中东。
不过,在严重依赖石油进口的情况下,由于缺少对生产端权力的直接掌握,当时的美国对石油市场的影响,仍以金融手段间接调控为主,这使得沙特、俄罗斯等产油国在能源博弈中拥有一定的转圜余地,沙特也因为在全球能源博弈中的重要地位,被美国视为重要战略盟友,所以,那时美沙关系十分坚固且稳定。
而“页岩革命”的爆发,标志着美国以主要产油国的身份重归世界石油舞台,不仅补齐了该国能源权力中的短板,而且还颠覆了沙特、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构成的国际能源格局,等于当着沙特的面,端走沙特的“饭碗”。对于沙特来说,随着以页岩油气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在北美地区的大规模开发,沙特在国际石油市场中的影响力被进一步稀释,欧佩克对能源价格的影响力遭到了美国的劫持,沙特建立在高油价基础上的国民经济体系有随时崩塌的风险,沙特智库甚至认为,美国允许本国石油、天然气出口,这是要置沙特于----死地。
虽然,特朗普上台后,为了笼络沙特王储小萨勒曼,美国方面作出一系列政策调整,努力修补关系,但是,卡舒吉事件成为压垮美沙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拜登政府以卡舒吉事件为借口,企图将其作为制衡沙特王储的把柄,要挟沙特在一系列问题上向美国妥协,拜登在总统大选前就发誓,要让沙特成为国际“贱民”,实际上是想继续敲诈沙特,向美国输送利益,但事实证明,这位民主党总统太高看了自己手里这根所谓人权大棒的威力,而小萨勒曼则认为,拜登不讲规矩,不值得信任。
当下,沙特政权已经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甚至在造美国的反,美沙关系变幻,正在引发中东地缘格局的重新洗牌,而沙特和俄罗斯,在能源上的“梦幻联动”,也正引发美国的强烈不安。美国和沙特关系的逐渐撕裂,是美国在中东地区长期丧失战略信誉的恶果,也许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沙特政策有明显区别,但美沙关系再也回不去了。
沙特王国已经在向东看。
【文/司马平邦,红歌会网专栏学者。本文原载于公众号“司马平邦”,授权红歌会网发布】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