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底我在香港的维港边遇到了一位内地过去的游客,当时他坐在凳子上歇脚,我过去跟他借火。借火之后简单聊了几句,听口音那位大哥是天津人,他指着港岛一侧的高楼大厦说,香港没啥意思,看着比外滩差远了。
简单的一个评价,可谓意味深长。要知道,在那位大哥年轻的时候,内地的大街上播放的都是港台流行歌曲,录像厅里循环播放的都是港台电影。南方人可能由于地理上的接近,对香港的神秘感少一些;而对北方人而言,香港意味着很多,它不被看作一个普通的中国城市(回归前的确不是),而被视为先进的、富足的、五彩斑斓的西方形象的一部分。对香港的“祛魅”,其实是和对外部世界的“祛魅”联系在一起的。
这个“打破偶像”的过程,以内地的经济发展为前提,没有外滩繁华的对比,就不会产生对香港的“失望”。也许特别值得指出的一点是,那位天津大哥一看就不属于特别富有的阶层,但已经有能力旅游休闲了,像他这样受益于经济发展的普通人数量不少,所以在他心中滋生的对内地的自信是有一定普遍性的。
前些时,在一次会议上听到一位学者谈起了类似的心理感受。他说早年到国外访问,到饭馆吃饭都得小心翼翼,捡便宜的点,现在就不用了,想吃什么就点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感受对看待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是有影响的。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鲁迅也精辟地说过,“凡承认饭需钱买,而以说钱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还有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不能否认世上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志士,但不可能所有人都做到这点,即便做到一时也难以持久,这是人之常情,也符合“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
必须承认,这么多年来的崇洋媚外情绪、民族虚无主义思潮和以前的穷有这样那样的联系。如今,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了,中国人有钱了(说这话的时候不能忘了仍有很多中国人苦于贫苦),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它的意义超越了经济层面,对社会心理的影响也是极大的。简单地说,中国人有了重建自信的基础。
知识界有一些人开始构建带有自信的话语了,雄心也是大的,要在中国解决了挨打和挨饿之后,为中国解决挨骂的问题。这种新的话语正在变成新的主流,相信大家对此已经不陌生了,它集中阐释一个道理:中国的经济为什么会成功。仿佛抓住这个问题一直讲,中国就有了足以和西方抗衡的价值体系了。
但问题显然没有这么简单。经济的成功只能证明中国制度的有效性,而自信源于价值观,源于对中国的制度是道德的这一判断的确信。魏源有句名言,“自古有不王道之富强,无不富强之王道”,意思也是说,富强不是价值观,它只是价值观得以确立的基础。正如金钱不是价值观,有钱不代表有教养,但有钱能为接受良好的教育、提升修养提供条件。
经济不发展,想自信很难,但以为发展自动带来真正的自信,那也是错的,就成了流行歌曲里唱的,“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而一有钱就立马自信起来,就是等而下之了,那不过是暴发户的趣味。
但愿对这个问题的担忧只是杞人忧天,也许这只是个阶段性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思想的沉淀,中国的知识界会生发出更成熟的声音。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