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邀请,3月4日来到中核集团,参观中国核工业60周年成就展和考察“华龙一号”,在座谈发言的基础上,回来写了一篇感慨与建议文章。其部分观点以《核工业发展只能“造船出海“》为题,发表于昨日《环球时报》。
环球网:http://opinion.huanqiu.com/editorial/2015-03/5843040.html
现将全文编发如下,就教于大家。
中国核电技术的“旗舰”——“华龙一号”
自己造船才能真正出海
——中国核电发展感悟与建言
昆仑岩
感谢国资委新闻中心组织“走进新国企·创新之核”活动。第一次走进中核集团,了解到代表我国核电技术“旗舰”的“华龙一号”,所看所听,让人振奋、激动,很受启发。核工业水平代表一个国家的战略实力,中国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核工业,才能在国际上有地位,有话语权,有影响力。
历史在省示今天、告诉未来
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经济面临的处境和发展命运,深感中国核电发展有“三个不容易、不简单”:
一是在这些年国内大多企业走“用人家技术、为人家打工、替人家挣钱、受人家钳制”的发展路子大气候下,中国核电走出了“全自主创新”之路不容易、不简单。
所谓“全自主创新”,是指从研发、设计、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到管理运营及整个品牌,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关键是所有的核心技术均靠自主创新。先进技术是买不来的,国际上所说的技术转让,是转让你可以拷贝的技术,原设计程序还在人家手里,如何应用也受制于人。“华龙一号”的最大意义在于,它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从反应堆、燃料元件,到整个辅助系统,从设计、建造、运营,完全不依靠国外,所以才能“走出去”。这一成套技术重点品牌在国内外分别落地,标志我国核电战略取得重要突破,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将托起中国核电的“强国梦”。
“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介绍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
核大国不等于核强国,经济大国也不等于经济强国。改革开放以来,“借船出海”的历史作用不能否定,但其局限性、不可持续性也是明显的。13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不能把自己的命运都系在西方发达国家裤腰带上,靠向人家乞讨过日子。这方面教训太多了,“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观念必须转变过来。借船出海,其实出不了海,只能让你在自家河沟里捞鱼,而只有自己造船,造有完全自主产权的船,才能真正出海。
中国核技术发展,必须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的路子,这事关国家安全利益需要。60年来,我国核工业突破了原子弹、氢弹和核潜艇,实现了核电自主化、系列化、规模化发展,根基就是坚持自主创新。中国核电打了翻身仗,获得今天这样的硕果,这说明:中国人靠自己是能行的!如果靠人家发展自己,中国人永远不可能在世界上真正站起来,只能趴倒在人家脚下。中国核电功勋,无愧“两弹”前辈!这业绩,可唤醒那些在改革开放中崇洋媚外形成思维定势的人们,也可为中国其他重要产业的发展树起一面样板,增强责任感和自信心。
原子能研究所:从这里走出了多少“两弹元勋”
二是在中国核电二代技术驾轻就熟的情况下,及时决策并如期实现技术升级换代不容易、不简单。
说实话,几年前,中国核电工业发展是沿用我们自主成熟的二代技术,还是改用世界最先进的三代技术,是有争议的。技术之争实为利益考量。特别是福岛核电站出事后,暴露了二代核电技术在预防和缓解堆芯熔化设计上的弱点,国际社会、中国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都对核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期望。当时,社会上批评声音十分刺耳。不少人指责中国核电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放弃安全责任,批评发改委明知二代核电技术不如三代还大量放行,简直是审批无序。何祚庥院士严斥中国搞核电大跃进,呼吁必须停止。国务院要求停建所有基础建设中的二代技术的核电站,全部改用三代核电技术。但也有人提出,国外三代技术还没有完全成功,难道我们要傻等?换代后,三代设备要向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外采购,还是会受制于“外”。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核工业做出了对全部在建和筹建核电项目进行技术换代的决策,并立足于依靠自己力量来实现。于是,中核ACP1000和中广核ACPR1000+技术进行融合的设想被提出,并由国家能源局牵头,召集双方领导专门召开协调会,商议将两家技术进行合并,采用世界最高安全要求和最新技术标准,打造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品牌“华龙一号”。今天回头看,这是极有远见的英明之举,也把自己逼上去了。这样做,是对国家对人民对人类高度负责,把社会安全利益放在企业经济利益之上,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也体现了中国核工业人的雄心壮志和历史担当。
“华龙一号”三维立体设计室
三是在世界核电强国占据技术优势的格局下,我国核安全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不容易、不简单。
自从核能源军用转民用以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保证问题。核能源是目前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能源,又是安全要求最高的能源。对民众来说,安全问题解决不好,再好的能源一票否决。并且这个安全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永久性要求,不是时间性要求,要对子孙后代负责。
采用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双保险”安全设计的“华龙一号”核电技术,达到国际原子能最高安全要求和最新技术标准
世界核电第三代技术关键是解决突发灾难情况下的安全保障问题。“华龙一号”采取了“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采用“177”反应堆堆芯、单堆布置、双层安全壳、多样化的多重冗余安全系统,设置了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一旦发生事故,既可通过电力驱动等方式循环冷却,带出堆芯热量,又可在电源等动力源丧失时,依靠自然循环达到冷却效果,从而保证堆芯安全,实现了“双保险”。其突出优势是,在安全性上达到了日本福岛事故后我国核安全局提出的新的核安全目标需求和国际上的最高要求,且所采用技术都是经过实践考验的成熟技术,降低了核电站在建设工期和质量上的风险。去年12月在维也纳,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反应堆通用设计审查,专家评价“华龙一号”技术成熟,满足国际原子能机构关于先进核电技术最新设计安全要求,其在详细的试验验证基础上进行的创新设计稳定可靠。
我国第四代“快堆”核电技术模型
我国能够在核安全核心技术上突破,占领制高点,其意义不仅在于“走出去”扩大世界影响力,而且对“新常态”下的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对今后几十年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军事发展战略,为中国梦提供经济能源支撑和国防安全保障,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当然,解决安全问题不会一劳永逸,进一步创新任务还在前头。事实上,在我国原子能研究院,我们看到中国第四代核电技术业已研制成功,这是更大惊喜!有这样的制高点作为新的立足点,就可不断攀占和保持领先位势,赢得世界的认可。
着眼我国核电工业今后更好的发展,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
第一,下大力做好解除民众心理障碍的宣传工作,推动中国核电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发展。
尽管核电“走出去”已成为国家战略,但相当一个时期中国核电的最大市场还在国内。一方面,这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能源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另一方面,开拓和加快内陆核电发展,在区域布局上逐步取代沿海核电而占大头,也应是中国核电市场更广阔的可期前景。这就迫切需要对我国核安全技术的可靠性水平,加大民心工作力度。
福岛核事故后,对核能源安全的担心已成为世界问题,日本被逼得重走火电老路。近年在我国,一说哪里要建核电站,网上就一片骂声,老百姓甚至到政府抗议。要变被动为主动,在困境中求出路,首先,靠技术突破,绝对可靠。这一点我们已走在前面。其次,就靠宣传到位,赢得信任。在国际竞争较量背景下,当下中国围绕经济发展道路争夺民心的舆论战客观存在,不重视就吃大亏。必须切实抓住民众心理纠结点,有的放矢解扣子。如民众对核电担忧,主要集中为“三核”问题,即核废料处理、核事故应对、核打击防护(指恐怖袭击或战争打击核设施)。要运用新颖有效的传媒手段、技巧和办法,传播科学,澄清事实,消除各种误解。第三,也要研究并建议政府充分考虑所建核电站当地民众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代价,在政策上给予必要的安全保证和经济补偿。在核电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把面向世界与面向国内民众的宣传结合起来,使其互动互补,外宣给力,内宣收效。
第二,从中国核电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正确把握国家核工业体制及企业改革的特点和方向原则。
习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几条大原则:一是指出国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政权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西方一些人把矛头对准我们的国企,“醉翁之意不在酒”,“我们不能上当!”二是“要坚定不移把国企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三是“推进国企改革要奔着问题去”。四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加强和改进公司法人治理机制,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五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能‘一混了之’,也不是‘一混就灵’,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核工业更居要害地位,习总书记为核工业创建60周年批示中特别强调:“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
正因为核工业特殊重要,是国家政权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中的安全基石、战略命门,是承载人民核心利益的国有资产,责任重于泰山,所以如何改革非常敏感。如果以改革之名,搞了私有化、附庸化,为了一点企业利益,让国家的安全基石、战略命门和人民群众的身家性命让私资、外资控制,后果不堪设想。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戳穿了很多谎言,暴露出官商勾结欺骗社会,为私人资本利益服务,所以民众对核设施表现出极度的不信任,群起反对是必然的。中国不能重蹈覆辙,必须在改革中把稳方向盘,绝不走错路。
从产业特点和发展战略考虑,核工业改革应着眼“四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加强我核战略力量,有利于提高核能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走出去”打天下,有利于党对国家核安全的有效掌控和社会主义政权的长治久安。在这个原则下,目前“联合”比“混合”更重要,“统”比“分”更紧迫。80年代起陆续形成的我国核工业分散内耗、重复建设的状况亟需改变,应尽快通过改革,加强资源整合,联合壮大力量,统一协调,以利实现国家战略。千万不要在改革中赶浪潮、图形式,干“为混合而混合”的蠢事。核军工和民用的核心科研生产企业技术密级高、军地通融性强,不可简单分割,必须坚持国有独资;其他企业如需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实行混合制争取上市,也必须保证国资绝对控股,把中国核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和国家控制力、抗风险能力摆在突出地位;在改进公司法人治理机制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加强党的领导,充分体现民主管理优良传统,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
说到底,自己的企业才能造自己的船,自己的船才能自主出海。我们期盼承载着人民重托、战略重任的中国核工业航船乘风远行,旗帜永远飘扬。
(作者是昆仑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级研究员,2015年3月6日完稿于京)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