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

环球时报刊文:《炎黄春秋》诉讼案检视法治公信力

字号+作者:吴丹红 来源:环球时报 2015-05-14 11:31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最近,《炎黄春秋》杂志前主编洪振快和黄钟诉两位学者郭松民、梅新育侵犯名誉权案广受关注。本案起因是原告撰写的《“狼牙山五壮士”的'...

   最近,《炎黄春秋》杂志前主编洪振快和黄钟诉两位学者郭松民、梅新育侵犯名誉权案广受关注。本案起因是原告撰写的《“狼牙山五壮士”的细节分歧》一文,遭到被告驳斥:“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不动这帮狗娘养的就是笑话!”将网络评论性言论诉诸法庭,之前就出现过。伴随着网络侵权诉讼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相信类似案件以后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常态化。 sfZ品论天涯网

 sfZ品论天涯网

sfZ品论天涯网

求宇: 梅新育郭松民遭起诉被立案的前因后果sfZ品论天涯网

 sfZ品论天涯网

  有人为两位被告抱屈,认为法院立案审理“爱国人士”不合理也不应该。但笔者认为,这恰恰体现了法治的进步。很长一段时间内,网络上不同意见之间互相攻击,语言暴力司空见惯,被攻击者因取证难、立案难而艰于维权,结果是导致骂战升级,这无异于在撕裂社会共识。能把言论之争纳入法律轨道,法庭能立案并审理网络名誉侵权案件,就是在改变之前的无序和混乱状态。原告宣称的“净化网络空间”,也应是被告希望看到的。纵观整个庭审过程,原被告双方的举证、质证、法庭辩论都在法庭的主持下按规则进行,只要法庭最后以事实和法律作出公正裁判,都应得到尊重。sfZ品论天涯网

3f840b6bjw1es1j1l5tf9j20qo0g0gmg.jpgsfZ品论天涯网

郭松民在海淀区法院为狼牙山五壮士辩护时的最后陈述全文sfZ品论天涯网

 sfZ品论天涯网

  旁观者需厘清两个问题。第一是《炎黄春秋》那篇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文章是否是历史虚无主义,郭、梅二人是否可以作出这种评论。这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的确在互联网上沉渣泛起。一些人以“反思历史”为名,对一些细节性的有争议问题进行翻案,从丑化、妖魔化革命先烈,发展到贬损和否定中国革命历程的正当性。洪振快、黄钟在《炎黄春秋》的长文以学术研究为名,讨论五壮士在牺牲前是否拔了群众的萝卜充饥解渴,并称当事人的前后说法不一致。这样的讨论是否有意义?如何客观公允地看待英雄人物及其贡献呢?对此,笔者认为有条网上评论说的有些道理:“一个德高望重的前辈去世了,你能在他的葬礼上高喊他小时候偷过同桌的橡皮吗?”sfZ品论天涯网

  第二个问题是这种评论和过激言辞是否构成侮辱或对原告名誉权的侵害。从法律角度说,网络上言论是否构成名誉侵权,要看行为人是否实施了侮辱、诽谤等侵害他人名誉的行为,而且该行为是否使受害人名誉受到贬损,导致其社会评价下降。试问,如果原告用“溜”“蹿”“滚”等贬损性词语描绘烈士是言论自由的话,那么被告是否也可以同样标准针对原告进行评价?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另外,如果原告的名誉和社会评价降低,是否就是被告的行为所致或者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这就需要双方用证据说话,需要法院对网络侵权的细节进行技术化分析,不清楚这些基础事实就很难作出公正的法律认定。sfZ品论天涯网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这是本案中原被告双方的共识。这不是首起也不会是最后一起网络言论侵权案,能否对此做出令人信服的判决考验着法庭的智慧,也考验着法治中国背景下的司法公信力。让舆论的归舆论,司法的归司法,言论之争的法律化解决,也是具体法治的一个印记。sfZ品论天涯网

    ▲(作者是中国政法大学疑难证据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sfZ品论天涯网

相关链接:

庭审结束 郭松民发表法庭上最后陈述全文sfZ品论天涯网

法庭外:大批网友声援郭松民 原告在“打倒汉奸”声中离去sfZ品论天涯网

起诉梅新育案庭审现场:原告称自己也爱国 老领导李锐等更加爱国sfZ品论天涯网

梅新育法庭最后陈述:烈士保卫国家,谁来保卫烈士?sfZ品论天涯网

王立华在法庭上为郭松民辩护时的慷慨陈词(全文)sfZ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