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近年来比较时髦,既出现于电视节目,也出现于作家的专著,还出现在一些历史基础材料的“抢救”活动中。网络上也有很多“口述历史”作品。笔者不想完全否定“口述历史”的意义,但必须指出,“口述历史”并不等于历史事实。
“口述历史”并非新东西,人类早期历史都是口述的。在被文字确定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荷马史诗》只是文学创作。直到近代考古发现证实了它与历史的关系,其历史真实性才被重新认识。“口述历史”在演变过程中,一定会被不断地修改,因此细节未必真实。但是,千百年的口口相传会凝练一些共同的观点,这种升华到抽象层面的真实不是一个人的口述能够完成的,它需要世世代代的口述与现实的互相印证。
“口述历史”之所以被追捧,大致有几个原因。一是某些历史事件曾经被淡化,现在又被重视,因而便到幸存者那里去抢救真相;二是成文历史空洞、枯燥,“口述历史”似乎更加生动、鲜活;三是大众媒体的兴旺需要大量的内容,被凝练的成文历史往往只有过于简单的结论,不符合媒体不断创造产品的需要,“口述历史”便因其多样性和丰富性,成为媒体的宠儿;四是不同意识形态对于“真实”有不同理解。
“口述历史”与口口相传的历史有一个重大差别是,口口相传并非亲历者,而“口述历史”要求都是亲历者。每个人都会隐瞒或修饰自己的错误,会影响亲人之间小范围的历史讲述。当一个历史亲历者向众人讲述重大历史事件时,这个现象同样会发生。尤其当此人意识到自己的讲述可能会长久地留在历史中时,很容易掩盖或扭曲某些细节。此外,有些讲述者已经习惯于某种意识形态的整体氛围,因而在讲述中带有意识形态痕迹。
“口述历史”往往也叫个人历史。以个人历史来还原历史真实,常常会遭遇真实的陷阱。日常生活中,以偏概全未必都能澄清。我们对某个人的误解可能会延续很长时间,甚至到死都未能改变。抛开感情、信仰等非理性因素,从理性角度说,要避免“以偏概全”及其被不断放大,必要的方法之一就是从不同的人、角度和立场多层次地描述同一件事。在一个新闻事件中,它要求新闻工作者多角度采访,而非只听一面之词。在历史事件中,它需要历史学家花费巨大时间和精力,综合各方面的材料,去伪存真地还原相对真实的原貌。
对于普通媒体受众来说,他们没有像新闻工作者或历史学家那样受过专业训练,很难对各种“口述历史”做综合鉴别,因此往往容易被各个单独“口述历史”中的偏见影响,从而导致对某个历史事件的偏见。如果再加上感情、信仰、意识形态等因素,媒体通过“口述历史”以偏概全地扭曲整个历史事件,未必不可能发生。(作者是北京知名学者)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