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这是我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一篇读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的读书札记,其中我发现两位革命导师有丰富的地缘政治思想及其运用。这使我对地缘政治发生了兴趣。这也说明欧洲的地缘政治理论并不是资产阶级专有的知识,它既可以为资产阶级扩张服务,也可为无产阶级国家自卫服务。我们不应排斥这种知识。
任何一个阶级,在它进行阶级斗争时,总是在一定的战略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而这个战略一般也是由这个阶级的领袖人物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制定的。读马恩著作时,笔者感到,在两位导师留下的大量文稿后还有一个没有言明的关于他们那个历史时代的无产阶级力量配置和使用以及目标等要素的总体构想。这从内容看,就是马恩关于十九世纪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思想。虽然马恩生前在其文稿中没有明确地用“战略”一词来表述自己的相应思想,但他们为无产阶级革命制定的许多方针和策略都是围绕实现其战略及其目标而出发的。离开这个战略思想,马恩在特定条件下制定的方针和策略就不好理解。正因此,研究马恩的战略思想,对于研究他们的其他思想无疑是有意义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别生于1818、1820年,卒于1883、1895年,所处的是一个资本主义由普遍自由竞争向少数资本垄断过渡,同时,无产阶级也由自在转向自为。继而在巴黎公社之后开始与其他阶级以及被压迫的民族广泛团结的时代。其间,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获得了它的最充分的表现形式:大工业在英法美等国普遍高涨,并从平衡转向不平衡地竞争;经济危机从1825年由英国始周期性出现并波及东欧和亚洲落后地区,引起当地民主民族运动的高涨。这些运动与欧洲及本国的无产阶级结成同盟,这样,无产阶级与资本的矛盾和斗争便有了世界的性质;同样,从世界的范围而不再是从一国或一洲的范围考察劳动与资本的对立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阶级斗争,并为这个斗争制定出相应的战略,便自然成了马恩思想日历中不可缺少的一页。
马恩比较完整的战略构想的最早提出是在1848年发表的著名的《共产党宣言》中。鉴于十九世纪前半叶欧洲资本主义平衡格局尚未打破的事实,马恩最初提出了“同时爆发革命”的战略设想,他写道:
【“联合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①】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十九世纪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应当在西方,因为这里有现代无产阶级,无产者与资产者的斗争才使有史以来的阶级斗争获得最明朗和最充分的表现形式。《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行动”指的是欧洲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联合。那么,在这几个国家中,哪个国家的革命最容易发生并具有首要意义呢?经过研究,马恩一致认为是英国。理由是:1,英国资本主义表现的最为充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几乎笼罩了整个生产。2,英国资本是国际资本的发源地,是世界资本的首都,因而,英国革命将会在其他国家引起反响。3,英国人拥有进行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即大机器生产。4,唯有英国已经没有农民,土地集中并以资本主义方式经营。5,唯有英国的绝大多数居民是雇佣工人。6,唯有这个国家中的阶级斗争和工人阶级组织发展得比较成熟,因而,阶级斗争表现得最为充分。在指出这些理由后,马克思得出结论:
【尽管革命的发起可能来自法国,但只有英国可以成为重大经济革命的杠杆。②】
马克思认为:未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将是世界性的,至少是欧洲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爆发革命。在这些国家中,英国无产阶级革命具有首要意义。他反复告诫欧洲无产阶级:
【“不能把英国简单地同其他国家等量齐观。应当把它看做是资本的首都。”③】
因此,英国革命是全部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关键所在。
这样,马恩在制定的革命战略中便确定了第一个行动目标。他们在1870年4月9日致齐·迈耶尔和奥·福格特的信中这样写道:
【英国作为资本的大本营,作为至今统治着世界市场的强国,在目前对工人革命来说是最重要的国家,同时它还是这种革命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在某种程度上业已成熟的唯一国家。因此,加速英国的社会革命就是国际工人协会的最重要的目标。④】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无产阶级提出如上目标后,便把注意力转向对英国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上来,在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的基本途径。
马恩认为:英国是一个贵族和资产阶级相互联盟的君主立宪国家。英国的土地贵族在资产阶级化的同时,又成了资产阶级经济和政治的支柱。从经济上讲,他们为资产阶级提供原料和廉价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不断地涌入城市又压低了原有工人的工资,从而增加了资本家的利润;从政治上讲,由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一开始就是建立在牺牲爱尔兰民族基础上的,因而它一开始也是建立在民族对立的基础上的。资产阶级牺牲了爱尔兰民族的利益来满足土地贵族对土地所有权的要求,从而换取了与土地贵族的妥协。所以,英国资产阶级要想实现他们的统治的首要前提就是坚持对爱尔兰的民族压迫,恰好,这个任务由英国贵族完成了——这是克伦威尔的功绩:克伦威尔对爱尔兰人民进行了非常残酷的镇压,并把大量的土地——当然是爱尔兰的土地——分配给了英国贵族。这就造成了双重结果:一方面,英国资产阶级获得一个廉价市场和危机转嫁地,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首要条件;另一方面,由英国贵族构成的土地占有阶级,成了英国土地所有制的基础,而土地所有制的变更恰好更是社会革命的开端。马克思早在1866年4月6日给路·库格曼的信中说道:
【“我早就确信,社会革命必须认真地从基础开始,就是说,从土地所有制开始。”⑤】
爱尔兰是英国资产阶级和英国贵族妥协的牺牲品,爱尔兰成了英国土地贵族的堡垒,爱尔兰的土地又是形成英国大土地所有制的物质条件。既然社会革命必须从土地所有制这个基础开始,那么,英国革命的首要前提就是爱尔兰的解放。马克思在致齐·迈耶尔和奥·福格特的信中继续写道:
【因此,加速英国的社会革命就是国际工人协会的最重要的目标。而加速这一革命的唯一办法就是使爱尔兰独立。因此,国际的任务就是到处把英国和爱尔兰的冲突提到首要地位,到处都公开站在爱尔兰方面。伦敦中央委员会的特殊任务就是唤醒英国工人阶级,使他们意识到,爱尔兰的民族解放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正义或博爱的问题,而是他们自己的社会解放的首要条件。⑥】
这就是说,英国社会革命的关键是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是使爱尔兰独立或使爱尔兰变为平等自由的联盟,从而割断英国资产阶级的危机转嫁地;而英国贵族一旦失去与资产阶级的联系,他们就很容易为革命所摧毁。马克思对这一战略构想作了如下分析:
【如果说英国是大地主所有制和欧洲资本主义的堡垒,那末唯一能使官方英国受严重打击的地方就是爱尔兰。
第一,爱尔兰是英国大地主所有制的支柱。如果大地主所有制在爱尔兰崩溃了,它在英国也必定要崩溃。在爱尔兰发生这样的事可能要容易一百倍,因为那里的经济斗争只是集中在土地所有制上,因为在那里这一斗争同时又是民族斗争,因为爱尔兰人民比英国人民更富有革命情绪和更加顽强不屈。爱尔兰的大地主所有制仅仅是靠英国军队来维持它的地位。一旦这两个国家的强制的合并停止,社会革命,尽管是古老形式的社会革命,就会在爱尔兰爆发。英国的大地主所有制不仅会失去它的巨大的财富来源,而且会失去作为英国统治爱尔兰的代表者的那种道义力量最重要来源。另一方面,如果让英国大地主在爱尔兰保持强大的势力,英国无产阶级就无法使他们在英国本土受到损害。
第二,英国资产阶级不仅利用爱尔兰的贫困,以便通过对爱尔兰贫民采取的强制移民手段来使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更加恶化,除此之外,它还把无产阶级分成两个敌对的营垒。克尔特工人的革命热情和盎格鲁萨克逊工人的严肃的但是迟缓的性格没有和谐地结合起来。相反,在所有的英国大工业中心,英国无产者和爱尔兰无产者之间存在着很深的对立。……资产阶级在英国本土的无产者之间人为地煽动起和培植这种对立。资产阶级知道,无产者的这种分裂状态是保存它的势力的真正秘诀。⑦】
为了实现这一斗争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号召英国工人阶级应当把爱尔兰人民的解放当作自身解放的条件;号召英国工人,美国工人和德国工人同爱尔兰工人联合起来,为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最后胜利去摧毁那最坚实的路障即英国的土地所有制和英国对爱尔兰的民族压迫。
至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结束他们对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战略的思索。通过对1848年欧洲大革命的研究,他们看到,欧洲无产阶级面临的敌人并不来自一个方面。1848年间,欧洲资产阶级已失去了它的进步性,已不再象它早期那样生气勃勃地向封建主义开战;相反,它此时已和封建势力勾结一起共同镇压无产阶级革命。这就规定了1848年以后的无产阶级革命具有双重任务,即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同时,还要帮助各被压迫民族进行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和反外来资本压迫的民族革命。另一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也看到其他民族的民主民族革命也是对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巨大支持,他们反复告诫在封建和外来资本压迫下的民族在争取自身解放的同时,一定要援助本国和他国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没有这两大斗争及其任务的配合进行,欧洲无产阶级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马恩在解析十九世纪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时,找到了资产阶级的大本营即英国资本,并要求无产阶级首先打碎它;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解析欧洲,特别是东欧各民族在和本国封建势力的斗争时,也有一个主攻目标,这就是当时的沙皇俄国。马恩一致认为封建势力在欧洲的大本营就是俄国:在历次革命中,沙皇俄国总是扮演世界宪兵的丑恶角色。在欧洲,英国和俄国是解开一系列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关键:不解决英国资本及相应的资产阶级,就不能解放欧洲无产阶级和由资本压迫带来的民族矛盾;不解决沙皇俄国的封建势力,就不能在欧洲其他国家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最初步骤之一即民主革命;如果没有这两大斗争的配合,欧洲无产阶级就会成为孤立无援的阶级,从而也就不能取得胜利。更为重要的是1848年在欧洲普遍发生的民主民族革命中,英国资产阶级为首的资本势力已与沙皇俄国结盟并在这种结盟中共同扑灭了1848年欧洲大陆爆发的普遍革命。为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革命失败后总结道:
【德国的先进政党认为,要支持大陆上的运动,便必须对俄国开战。⑧】
马恩如此战略目标构想的思路相当明晰: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已与民主民族革命联为一体;在中东欧的资产阶级是作为封建势力的附庸而存在,因此无力担当本国民主民族革命的重任;他们与本国封建势力既有妥协又有矛盾,无产阶级可以利用这种矛盾,联合他们先完成民主革命;在打倒本国封建势力之后,软弱的资产阶级如果不想被消灭的话,就得跟无产阶级走。根据当时的情况,沙皇俄国是欧洲各国封建势力的大本营。逻辑很简单:不打倒欧洲封建势力,就不能把资产阶级孤立出来;而如果不打倒俄国沙皇,就不能打倒欧洲封建势力从而拆散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结盟;不打散这个结盟,欧州无产阶级就不会有大作为。为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实现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战略的东线目标,提出了促使波兰独立的策略目标。马恩认为,波兰独立可造成如下结果:
1,波兰的独立可以使中欧和东欧一些国家与俄国之间出现一座屏障,从而缓冲沙皇俄国对这些国家的压力。这样就可使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广大人民较顺利地组织力量,实现民主民族革命的胜利,为无产阶级革命做好准备。
2,波兰的独立与中东欧一些国家摆脱俄国沙皇的民族压迫的利益是一致的,而要摆脱沙俄的民族压迫,首先必须摆脱本国的封建压迫。这样,波兰的独立意味着欧洲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将与整个欧洲封建势力进行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将是国内和国际战争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对此,恩格斯明白指出:
【“德国的先进政党认为,要支持大陆上的运动,便必须对俄国开战,而且它深信,即令是部分地恢复波兰的民族独立,也必然要引起这祥的战争。”⑨】
战争结果要么是这些国家人民的失败,要么就是这些国家中的封建统治者在这次战争中被推翻。
3,波兰是欧洲封建势力相互勾结的牺牲品,同样,波兰的独立战争也必然使欧洲无产阶级和被压迫的民族结成同盟,这个同盟的建立是欧洲无产阶级实现自己战略目标的必要条件。
4,波兰的独立从策略考虑一,也至少可以“把俄罗斯逐出德涅斯特尔河和德维纳河之外”,⑩从而确立“一个对付共同敌人的安全的疆界”。⑪这样,即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沙皇俄国对欧洲民主民族革命的压力,至少也能减轻这种压力,从而有利于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顺利完成。马克思在1866年9月起草的《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千问题给代表的指示》就波兰问题曾作出如下说明:
【(a)为什么欧洲工人要把这个间题提出来呢?首先是因为资产阶级作家和鼓动家们约好了对这个问题保持沉默,尽管他们也庇护大陆上的所有民族,甚至也庇护爱尔兰。他们保持沉默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无论贵族或资产者都把那个居于幕后的黑暗的亚洲强国当做抵挡日益高涨的工人运动浪潮的最后堡垒。只要在民主的基础上恢复波兰,就会使这个强国真正被摧毁。
(b)在目前欧洲中部特别是德国的状况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民主的波兰的存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必要了。没有民主的波兰,德国就一定会变成神圣同盟的前哨,有了民主的波兰,德国就会同共和制的法国进行合作。在这个重要的欧洲间题没有解决以前,工人运动总会遇到障碍,遭到失败,发展也将延缓。⑫】
马克思得出结论:
【总之,对欧洲来说只能有一种选择:要么是以俄国佬为首的亚细亚的野蛮势力像雪崩一样压到它的头上,要么它就应当恢复波兰,从而以2000万英雄为屏障把自己和亚洲隔开,以便赢得时间来完成本身的社会改造。⑬】
最后,马克思与恩格斯又把欧洲民主民族革命纳入无产阶级革命的总体战略,并进一步指出二者之间唇亡齿寒的关系:
【同别的国家比较起来,英国是一个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最为尖锐的国家。因此,英国无产阶级对英国资产阶级的胜利对一切被压迫者战胜他们的压迫者具有决定意义。其所以说应该在英国解放波兰,而不是在波兰解放波兰,原因就在于此。⑭
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同时就是一切被压迫民族获得解放的信号。⑮】
至此,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十九世纪中前期即资本主义尚未进入垄断时期为无产阶级(主要是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提出的战略思想的大体思路已追溯完毕;如果再做进一归纳,便可做出如下粗线条式的表达:
十九世纪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战略分唇亡齿寒的西东两大块面;与此相应又分西东两大战略目标。在西欧,由于资本主义十九世纪前半叶在欧洲的迅速扩展,以及以英国资本为堡垒的国际资本在世界范围的广泛联系,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应是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无产阶级的联合行动;在这个联合行动中,英国无产阶级的行动是这场革命成败的关键。因为英国资本是资本世界的大本营,从而它也自然成了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战略的西线主攻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在爱尔兰发动土地革命并促使爱尔兰独立。在东欧,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里还留存有浓重的封建残余,它们在历次革命中都对无产阶级产生巨大威胁,因此,无产阶级应当联合本国资产阶级先实现民主民族革命,由此割断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联系后再实现无产阶级革命;而要做到这一点的首要条件是打倒欧洲封建势力的大本营即沙皇俄国;如果一时做不到这一点,作为策略,至少也要把沙俄与欧洲暂作隔离以减轻欧洲无产阶级的压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促使波兰独立。上述两线战略目标以及由此产生的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战略的两大任务是相互存依的两个部分:东欧民主民族革命成功是西欧无产阶级解放的前提,而欧洲各民族最终解放的同时,也必须是无产阶级的解放。其间,英国无产阶级的解放是欧洲解放的信号。
正是根据这样的战略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十九世纪无产阶级制定了阶级斗争的一系列策略原则。到了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把这种战略思想扩大到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他们把亚洲人民反对欧洲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掠夺的斗争同欧洲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的斗争联系起来考察,从而丰富和发展无产阶级革命战略诸如殖民地革命和民族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统一战线、以及在殖民地革命中开展土地革命等方面的思想和内容。这些思想到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在列宁及其后来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理论发展,并最终在此基础上形成以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战略思想为最高范本的包括中国革命在内的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和策略原则,⑯这些原则对二十世纪前半叶无产阶级革命在相当一部分国家的成功,无疑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样,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他们那个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战略思想,对于研究他们的其他,特别是关于十九世纪阶级斗争的论述,以及对于研究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时代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思想和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构想,无疑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鉴于目前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研究中,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战略思想的研究尚属空白,笔者试作初探,诚请同行赐教。
注:
①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0页。
②马克思:《总委员会致瑞士罗曼语区联合委员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437页。
③马克思:《总委员会致瑞士罗曼语区联合委员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439页。
④《马克思致齐•迈耶尔和奥•福格特》(1870年4月9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80~381页。
⑤《马克思致路•库格曼》(1868年4月6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7页。
⑥《马克思致齐•迈耶尔和奥•福格特》(1870年4月9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81页。
⑦马克思:《总委员会致瑞士罗曼语区联合委员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439~440页。
⑧恩格斯:《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43页。
⑨恩格斯:《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43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论波兰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541页。
⑪恩格斯:《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43页。
⑫马克思:《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22页。
⑬马克思:《1871年1月22日在伦敦纪念波兰起义大会上的演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29页。
⑭马克思、恩格斯:《论波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8页。
⑮马克思、恩格斯:《论波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7~288页。
⑯比如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土地革命以及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不仅可从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战略思想中找到理论依据,而且也可从马恩关干十九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战略思想,特别是马恩关于爱尔兰土地革命,东欧民主民族革命的战略意义的论述中,找出其间的思想联系。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