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

思想史家汪晖:知识分子不是社会身份,而是一种状态

字号+作者:汪晖  扶威 来源:人文清华讲坛 2020-01-08 11:58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发声的权利。在当下重新探讨知识、知识分子和学者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知识分子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状态,又有什么困境?“人'...

  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发声的权利。在当下重新探讨知识、知识分子和学者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知识分子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状态,又有什么困境?“人文清华”对著名思想史家、清华大学中文系、历史系教授汪晖进行独家专访,倾听他的思考。avh品论天涯网

  人文清华:您曾经提到您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有一些特点,归纳一下的话,是什么?avh品论天涯网

  汪晖:首先年龄差异很大,我上学时从我的同学身上学到很多。第二,我们这代人都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和之后的重要社会变迁,社会关怀会比较多一些。现在的孩子都是从校门到校门,做专业的研究会比较集中,但不会经历我们这代人经历的那些事。我们的经历比较复杂一些。avh品论天涯网

  人文清华:经历过贫困的时期,也经历过现在这种物质比较丰富的时期。avh品论天涯网

  汪晖:对。90年代,我第一次出国到日本,一个日本学者就跟我说:“真羡慕你们,你们会有这么多的经历。”因为日本那一代人已经没有这种情况,都是校门到校门。观察者的体验比较弱,自己尝试的事情比较多,体会不同。比如从1990年开始,我跟北大的陈平原和王守常开始编《学人》丛刊,也尝试了十年的时间。我这一代很多人有这样的经验。我们编《学人》以后还有其他的一些工作,这些工作有一个主要特点,它们不全在体制内。我们当时写作的文章也都在这些刊物上发,没有考虑过说要发在A类学术刊物什么的。现在一方面高校制度管理大概有不得已的做法,但另外一方面我确实觉得知识分子、学者、年轻的学生应该把考核体系等看开一点,如果太计较这些东西,思想上也不会太有出息。avh品论天涯网

  这是体制变迁的一个结果,是制度框架给你的,但人总是有能动性的。我倒是希望有更自由一些的思想状态,就是不要太服从制度。现在的年轻人比较容易被规训,他在网上匿名时可以肆无忌惮地说,可是真到了日常生活中,似乎又过于服从。大家都会说这个是现实造成的,但是现实是什么?现实不是外在的,都是你行为的后果。avh品论天涯网

  人文清华:今天我们对知识分子的概念,可不可以稍微扩大一点,比如现在很多人以文艺青年自居,文艺青年可不可以算作知识分子的一部分?avh品论天涯网

  汪晖:按通行的定义,受过中学以上教育的人,大小都算是知识分子,教育普及了,当然知识分子多了。但是在我看来,知识分子并不是一个社会身份,知识分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一种状态。一个人很有学问,他也不一定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只是激活了某一种批判性的,或者某一种理想性的状态。知识分子不是个职业,知识分子没办法用教授、医生、律师这些头衔或者哪个学位来标志,所以知识分子是一个状态。在不同行业中,都可能出现知识分子。avh品论天涯网

  人文清华:那这种状态是什么,一种思考?avh品论天涯网

  汪晖:很难描述,我觉得他关注公共问题。公共问题不是说大问题,而是他能够反思地批判各种思想,我觉得这样的人可以称之为知识分子。avh品论天涯网

  人文清华:有深入的思考和反思能力。avh品论天涯网

  汪晖:我们传统讲是“士”,现代讲是知识分子。“士”和知识分子,一方面有重叠,另外一方面“士”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位置,他已经在这个身份里面。但是我们看儒学传统里都讲“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时,这个“士”一定程度上就是我们理解的知识分子。至于他在哪个位置,是不是一个秀才、举人,不重要。avh品论天涯网

  人文清华:听上去,您对后辈的知识分子多少有一些失望?avh品论天涯网

  汪晖:我对我自己这一代也没有不做反思。从许多方面来说,年轻一代的条件比我们那个时代要好很多,我也确实看到不少优秀的年轻人,在学术思想上不断有突破。我不满的是更多人习惯于“顺从”的文化,顺从商业的逻辑、资本的逻辑、权力的逻辑……这个时代给人们的选择看起来太多了,但许多人其实没什么自己的思考,只是顺着大流走,这是我们人文教育的失败之一。现在的校园文化鼓励创新,但不鼓励真正的独立思考。我偶尔参加一些项目的面试,发现名牌大学的学生都很优秀,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说话又太像。avh品论天涯网

  人文清华:你觉得像的问题在哪?avh品论天涯网

  汪晖:我认为他们生活的条件太好,导致了装饰感太强。在我们念书的时代,各大学的差距没有那么大,很多地方性大学也都有自己领先的学科。现在北大、清华的学生从一开始就被特殊化对待。比如,从入学那一天起,青年才俊对自我的期待就是将来当领袖人才,这是什么样的教育模式?最后培养出来的领袖人才一定是脱离群众,跟社会脱节的。avh品论天涯网

  这个真的不太能够完全怪学生,高校和社会之间的距离太远,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如果有一个思想的空间,不断激活的话,可能会有帮助。avh品论天涯网

  人文清华:那我们怎么做才有可能建立这样的东西,激活年轻人的思维?avh品论天涯网

  汪晖:这个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空间,这些知识空间是公共的,能够打开问题的探索。年轻人他不仅仅是关心他学科里面的问题,还要关心那些真正的社会问题,不是抽象的关心,要跟他的研究有结合,这样才能激活他在学院中学到的知识。avh品论天涯网

  嘉宾介绍avh品论天涯网

  汪晖,著名思想史家、清华大学中文系、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汪晖教授同时还担任清华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是中国思想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著名学者。第12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委员。曾在1991年与友人共同创办《学人》丛刊;1996年起担任《读书》杂志主编,在其任内《读书》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杂志之一。2013年,汪晖教授被授予“卢卡·帕西奥利奖”,以表彰其运用跨学科方法做出的创造性研究。avh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