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句话,要认真学习中央会议精神,紧跟党中央。只有紧跟党中央,才能读懂经济政策。
******************************************************
其他重要新闻也要看。
*********************************************
定金是避免违约的保证金,有些时候,订货商对未来前景判断悲观,直接取消订单,连定金都不要了。
订单没有了,仅靠定金显然不足以生产商补偿损失。
***********************************************
粮食,是最基本的战略物资。
过去打仗经常采取围城的方式。直接进攻损失太大,索性把敌人围困起来,等其耗尽粮食。
秀吉当年曾经专门发明了军粮攻战术,预先攻击一个地方以前,首先由代理人大肆收购当地农民手中的余粮,然后大兵压境。对方退守城堡,却发现根本没有足够的粮食。
当然,这招有几个前提,首先,有军事优势,对方不能狗急跳墙;其次,自己有足够的金银等硬通货;再次,对方没有粮食储备,也不能像钓鱼台城那样自己生产粮食;最后,有足够的兵力,切断对方一切外来补给。
今天,使用这招对人口较少农业水平较高的粮食生产大国,基本是无效的。
但是,对小国来说,则是另一回事。如果某大国(比如美国或者日本)减产,完全可能高价在国际市场抢购粮食,导致本国发生饥荒。禁止粮食出口,可以认为是为了谋求高利润,更可能是一种自保的措施。
***********************************************
3月37日已经结束了。
我们尽力了。
结果如何?
拭目以待。
**************************************************
大豆是重要的饲料来源,直接影响肉类价格。
***********************************************
社会也好,个人也好,对有利于自己的行为应该是正向激励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他获得了超出一般人预期的奖励,那么他的行为会受到效仿,反之就会被回避,甚至被嘲笑。
危机过去,你用什么报酬回报舍命的救命恩人,就是你的命价值什么。
因为危机还会卷土重来。
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人,是否会得到他人的鼎力相助,是个问题。
如果救命恩人们寒了心,那就只能听天由命。
**************************************************
《商君书》、《韩非子》、《墨子》有感:
激励不光要有负向激励,还要有正向激励。
否则,团队必然趋于保守、推诿。严刑峻法和奖励耕战必须有机结合。
**************************************************
错杀一千与放走一个之间,缺乏中间路线。
如果执行者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积极性,考核者没有一定的包容性,现实操作起来往往会从一个极端变成另一个极端。
**************************************************
最近在看威廉夏伊勒的《柏林日记》,可以看到他和纳粹的宣传部门之间你来我往的斗智。
他想把战争的实情传递回美国,纳粹的宣传部门只允许他传递能够鼓舞德国群众,蛊惑外国人的对纳粹有利的信息。
他使用俚语、双关语、重音、停顿等手段暗示自己的态度,纳粹派来了曾在美国大学任教的新闻审查官。双方旗鼓相对。
在封杀了一切非授权的声音,外加纳粹的宣传工具的全力运动下,德国群众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给他国人民造成了什么样的苦难,他们好奇为什么他们的自卫战争受到那么多国家的敌视,为什么丘吉尔不愿意接受和平。
propaganda这个词最早起源于传教,指反复劝说。
戈培尔把这个词用于实践,纳粹德国的宣传机构,按照“谎言重复一千次就会成为真理”理论运转,单方面灌输,封杀其他声音。
到苏联末期,宣传技术更上一层楼。
与纳粹德国不同,苏联末期多种声音,背后都是一个导向。所谓论公开化、多元化,其实舆论导向都指向否定苏联,为结束苏联创造舆论基础。
当然,这是符合戈尔巴乔夫的意志的。
戈尔巴乔夫用自己的行为为“凡是要想推翻一个政权,首先是制造舆论,搞意识形态,搞上层建筑,革命如此,反革命也是如此”,提供了鲜活的例子。
对此,俄罗斯人有过分析。
当然,苏联时代毕竟是30年前的事情了,相比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舆论操纵技术,又落伍多了。
左右互搏、浑水摸鱼,这些技术在当年是不存在的,至少没有现在这样成熟。
从戈培尔一路走来,我们可以看到宣传技术的进步。
必须承认,20世纪中叶以来,虽然人类社会的基础科学停滞,工科技术发展缓慢,但是统治术还是在迅速发展的。
***********************************************************
泥石流山体滑坡的时候,灾难现场非常惊人,一大片山体排山倒海冲击下来,所到之处摧枯拉朽。
但是,自然灾害却是长期酝酿的。
砍光山上的树木,连日暴雨,松垮的岩石和泥土,混合着泥水滚落下来,下方的居民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活埋。个别人即使反应过来,也无路可逃,因为山体滑坡的时候,往往连日暴雨,伴随山洪爆发,上面是滑落的山体,下面是奔腾汹涌的洪水,能逃到哪里去呢?
对面的山坡吗?洪水已经上涨,过不去平时平静的溪流,此时逃跑已经来不及了。
有些人看到砍树的风险,大声疾呼,但是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这些人如同螳臂挡车。
有些人,看到山上的树被砍光,知道风险,就移民了。有些人,看到乌云漫天,也走了。还有些人,看到连日大雨,就赶紧搬家了,走得比较匆忙。还有些人,最终听天由命——他们没有搬家的损失,也许收益最高,也许尸骨无存。
当然,实在没有条件搬家,多准备一套救生衣,也是有用的。
********************************************************************
去年曾经有人在知乎问,老公失业,自己带着孩子,还有房贷,应该怎么办?
我回答,既然现金流剧烈减少,已经很难维持房贷,那就赶紧把房子抛了,换一套小的。不要寄希望于未来情况好转, 而应该首先保证自己有安全的冗余量,有能力应付各种突如其来,出乎预料的变故。
当时,许多人说我太悲观。不知道现在那些人怎么样。
小包不是阔少爷,遇到事情,只能靠自己。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