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宏观经济消息让人目眩,党中央和国务院接连出大招。现在不展开讲,大家认真学习就是。
央行系和财政系互相怼。
某地公立三甲医院被民营集团收购。
作为财政系的重量级人物,刘所长的话,值得反复读。
建议大家把刘所长的原文找出来,反复多读几遍,自己去品。
央行系和财政系的争论,简单地说,就是央行要不要收购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债券。
央行的态度是你可以发债,谁愿意买谁买。
财政的态度是我发债,你不买,还有谁买?我真搞高息发债,我还不上是轻的,市场利率上涨,你负责吗?
央行的态度是,你发债,我买,就是发钞,我成了你的附属机构,你发多少,我买多少,那不出恶性通货膨胀?
财政的态度是,你不让我拥有发钞权,你自己垄断,从2008年到现在,这些年货币总量翻了两番,是2008年的4倍多,你用恶性通货膨胀压我,地方马上就揭不开锅,后面一系列恶果,你承担得起吗?
我在《纸牌大厦》中分析过,货币是单向流动的,当极少数人聚敛太多的货币的时候,自然就会出现经济危机。如果流动的是信用货币,也就是贷款,那么会出现一部分人聚敛货币,一部分人背负债务的情况。一旦债务人无力继续借新还旧,就会出现大规模的债务违约,金融危机由此爆发。
为了避免经济危机,必然不断增加货币供应总量。货币供应总量不断上涨,刺激效果不断下降。政府的经济政策如同走钢丝,金融危机和恶性通胀之间的临界选择越来越窄,最终非此即彼,没有过渡地带。
央行以恶性通胀怼财政,财政以金融危机怼央行。双方说的都是实话,两种风险都存在。
大量的金融信贷建立在财政信用,尤其是地方财政信用的基础上,如果地方财政连利息都还不上,会出现什么结果?
金融机构不关心宏观,只关心自己的贷款别收不回来、产品别违约。所以,大多数金融机构力挺那边,是不言而喻的。
刘所长明显比央行理直气壮,一方面央行垄断宏观货币供应这么多年,经济增长乏力,出现流动性陷阱,央行明显底气不足;一方面形势比人强,现在这种情况,地方财政困境怎么解决,央行说不出个子丑寅卯;一方面众多金融机构利益涉及其中,屁股决定脑袋,支持谁很明显,人多势众。
就事论事,我不涉及立场,只是试图把宏观背景给大家说清楚,大家自己对未来做判断。
从2008年开始,宏观就一直不断增加信贷货币供应,不断加杠杆。居民掏光六个钱包,存款变成贷款。中小企业、地方财政也一样。居民和中小企业都已经负债累累没法再借了,只剩下地方政府还有一定的权威性的信用。
银行系统的官员转任地方大员,层出不穷。因为他们能通过自己的人脉给地方弄到钱。至少他们能教给地方政府怎么借钱。
但是,只要不是负利率,债务就会越滚越多。
还不上本金没关系,还上利息也行;还不上利息没关系,处理一部分国有资产,变现一部分资金也行。
终有一天,会既没有拿得出手的国有资产,也还不上利息。
我曾经反复谈过这个问题,许多金融界从业者都认为杞人忧天,认为国家不能不管,国家有的是办法解决,小车不倒只管推。他们有这种观点很正常,一方面利益涉及其中,利令智昏;一方面现在金融系统的入门门槛太低,根本没有辩证思维能力;一方面有些人明白其中的危害,但是明哲保身,不愿深入分析;一方面好日子不长久,金融人先捞够了再说。
这种情况下,怎么办?现在就是这个问题。
允许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用债券去央行变现,换取现金,还是要地方政府勒紧裤腰带,去资本市场上借高利贷,连本带利偿还债务?
不仅如此,大量的货币进入堰塞湖,持币观望。一旦确定方案,就会决定投机方向,那时或是继续流入堰塞湖,或是冲入紧缺物品。
人民币的信用是不没有的,不然社会化大生产会被彻底大乱,遑论人民币国际化。
地方财政是不能枯竭的,不然基本的教育、医疗、民生、就业,甚至治安都不能保障。现在出手地方三甲医院,为什么?说到底是没钱了。一叶知秋,见微知著。
现在的问题不是简单的部门利益的问题,而是刘所长不可能公开谈的问题。
央行和财政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提出了解决方案,但都不是根本性的解决方案。两种解决方案都是临时性和局部性的方案。事实上,这两个部门也都无法拿出根本性的解决方案。根本性的解决方案牵扯的利益太多,不可能获得通过。
两种解决方案,无论哪种,对人民币的信用都是打击,差别是多少而已。央行的方案对币值的保护略多一些,仅此而已。其实,《滞涨沫崩》中分析过,滞涨沫崩四种选择,只要坚决不选某一种,最终必然殊途同归。
某温姓经济学家的方案是用农村土地作资金池。他说得比唱得好听,但是代价是什么,他不说。
按照他的方案,农民进城降低劳动力成本;农业土地归种粮大户;宅基地归开发商;农民接盘县城房产;农村地票流转,开发商继续盖房;超发货币进入农村土地资产池。
这个方案表面上看,能暂时缓解央行和财政的冲突,既增加货币供应,也不引起恶性通胀。
某些地区现在正在按照他的方案操作。不论怎么说,农产品种植期间操作这件事都不太妥当,因为难免影响农业生产。
实际如何,不展开讲。
需要主要的是,市场经济,没有稳定的资金池子。资金所有者,按照自己的需要买入商品。只要他能出得起钱,没有别的限制。张三买了李四的房产,货币由张三让渡到李四,李四未必还会去买王五的土地。
表面上看是增加了一个货币池子,实际上的风险依然存在。
我当初预期9条应对方案,其中人民币有加息的选择,因为加息是货币溢出时,力挽狂澜的最后一招。会不会用这一招,走着看。
要彻底改变困境,就要彻底改变货币的走向,这不是央行、财政或温姓经济学家能做的。顺便说一句,那位经济学家2014年提出过《“正在进行中的”资产阶级革命》,他的立场如何,大家自己品。
这个话题对Stupink来说,超出他们的智力水平。当初他们总挑衅,问危机什么时候来。我现在希望他们平安,也希望他们别变Americent,如果他们不能平安,至少别变Americent。
马上就要开两会,估计很快就会有结果,大家拭目以待。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