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3年8月10日,看了看“历史上的今天”,1898年8月10日光绪帝在面临国难当头时要求内外诸臣议事莫“墨守旧章”,下定了改革的决心;1907年8月10日又是开国大将之首粟裕的生日,一代将星冉冉升起。这是个“吉日”啊,象征着变革的勇气。我的“良评”微信公众号是第二次被封,也是第二次解封了,但我仍然初心不改,实事求是评论国际、国内大事,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发声仍然是我的底线。
人长了一张嘴,一是用于吃饭,一是用于说话。我认为,言论自由是天赋人权。我本是一介农夫,家有良田六亩,可以维持温饱;打工挣些零花钱,可以改善生活。我曾在乡政府工作过,但不是正式工;也曾在村里做过村干部,只干了一届支部委员;干的最长的一份工作,是在河北星火集团做了十年副总兼工会主席,但最终也因经营理念不同与董事长分道扬镳;为了维持生活,我北漂过,南下过,还曾骑着自行车从江苏跑到了贵州,纾解我抑郁的心情。我是一个不甘于向命运屈服的人,但命运却常常跟我开玩笑,让我的努力总是化为乌有。但苦难也是我的“良师”,帮助我认清世界的本相。
虽然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我却深受范仲淹等先贤的影响,有着一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范仲淹那种“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境界,是我非常认同的。穷点怎么了?穷还有孔子的弟子颜回穷吗?他连温饱都出现问题了,但仍然可以做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比家庭条件,我比颜回强多了,有什么资格抱怨贫穷。看到那么多反腐的消息,贪官污吏纷纷被斩落马下,我甚至对于自己没有当官有些“庆幸”,在污浊的官场环境中,我也不敢保证自己就是个清白身,没准也与那些贪官污吏们同流合污了,如果是那样,是不是还不如现在自由自在?想到这里,便对当时没有在乡政府转正感到释然,不再恨当年的乡党委书记没有当“伯乐”拒绝提拔我了。
我是从2005年底一场大病之后下决心改行当“作家”的,我从一个企业的销售副总退下来后从事文字工作,这个跨度有点大,但我坚持了下来。从2006年开始断断续续写作,到现在有17年了。出过三本书,加入了河北省作家协会,大部分文章发表在网络上,上千万字总也有了吧,日日以博取点击率为乐。点击量最高的微博,单篇接近1800万,文章最高的点击430万,至于100万的、几十万的、10万+的文章,不可胜数,在社会上也算有一定的影响力,或者说是话语权。我的观点也曾被外媒引用,包括美国的、日本的、澳大利亚的、加拿大的、德国的、英国的、捷克的等等国家媒体,位于欧洲捷克的中欧文联报,曾经整版发表我的文章,令我心里感到十分自豪和骄傲。码字的人,观点得到世人认可,就是一种成功。
写作过程中当然也遭受过许多波折,比如被人谩骂,被人质疑,被人起诉侵权,被人举报封号,这都是常有的事。作为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人,不出家门却品评天下大事,也被很多务实的人评价为“不务正业”,不过日子,但我忍受了这些,越来越看淡这些外在的评价。我认为人生一世,应该自己做自己的人生导演和主演,自己觉得对,自己觉得这样活着有价值,那就按自己的思路活着,理别人干什么?我又不是别人的克隆品。别人怎么活着,不见得你一定要学别人啊,千篇一律那多没意思,我可不愿做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做好一个独立的自己,求得心理上的大自在,是我的一个追求。
“良评”解封了,心理上感到十分欣慰,就像血管淤堵安了一个支架重获健康人生一样。“良评”重出江湖,我将一如既往不改本色,继续为国发声,为民请命,弘扬正气,鞭挞歪风。怕什么魑魅魍魉,不过是苟苟营的“马户”、“又鸟”罢了。做一个新时代的马冀,以笔为枪,在舆论战场上杀敌报国,不亦乐乎?鲁迅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我认为说得非常好。人生一世,立德、立功、立言才是“三不朽”的男儿伟业,做这样的事,成就感满满,比那些钻空心思不择手段谋财的人,心理上要快乐多了。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