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明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根本原则、实践主体、路径选择、价值目标等根本性问题,系统阐述了什么是共同富裕、为什么要走共同富裕道路、如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等战略性问题,体现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
一、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又结合中国发展现实提出了许多重大创新观点,彰显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逻辑。
1. 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全民共享理论
马克思主义始终寻求的是全人类的解放。全人类的解放在现实层面突出地体现为所有人的共同富裕。“人人也都将同等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共同富裕内在地包含了合理分配,体现了社会公平。但公平概念是具体的、历史的。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阶段,以“劳动”为尺度实行按劳分配,仍会造成事实上的不平等。因此,社会主义阶段的共同富裕并不否认个体财富占有上的差距,而是尊重一定差距前提下的全民共享。当然,这种差距只是富裕程度上的差别,是消灭了贫困后的差别。对社会主义财富的全民共享问题,列宁也十分重视并指出:“共同劳动的成果不应该归一小撮富人享受,应该归全体劳动者享受。”
让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毛泽东强调包括农民在内的所有人民都要富裕。“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邓小平将共同富裕上升为社会主义本质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既反对平均主义,也反对两极分化,“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为了尽快让落后地区人民脱贫致富,江泽民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旨在形成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协调布局、联动发展、彼此互利受益的格局。胡锦涛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引导和帮助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旨在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他将缩小发展差距、防止两极分化等问题放在动态发展中进行考察,进一步丰富了共同富裕理论。一是提出在发展过程中的每个具体阶段,都要自觉地体现防止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二是从社会阶层结构上深化了有关防止阶层固化、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认识。“要扩大中等收入阶层,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从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收入差距等方面提出了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完善分配制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促进就业等,努力寻求实现全民共享的路径。
2. 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理论
与空想社会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共同富裕是建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如果生产力发展不起来,“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恩格斯指出,“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肯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以及对未来社会共同富裕的物质奠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还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视为决定新的社会关系产生的重要前提。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建立社会所有制的物质基础。“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对于发展生产力问题,列宁认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
中国共产党人一直重视生产力发展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强调加快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在“三大改造”完成后,他提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进一步丰富了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提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强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应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将生产力发展的“质”与“量”统一起来且同共同富裕的实现紧密关联,深化了对共同富裕物质基础的认识。一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提出高质量发展不是局限于单一经济领域的发展,而是全面的高质量发展。创新提出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的有机统一,强调依靠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二是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化认识创新和发展的互动关系。强调创新动力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三是深刻认识资本的二重性,注重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促进高质量发展。提出应正确引导和规范资本运行,“要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合法致富……也要调动企业家积极性,促进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四是深入认识人力资本在创造财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中的重要价值。提出要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不断缩小人们致富能力上的差距。
3. 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理论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根源。“其实劳动权就是支配资本的权力,支配资本的权力就是占有生产资料”。马克思科学地说明了资本本性的逻辑展开和运动必将导致人群的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在产生财富的那些关系中也产生贫困”。不仅如此,资本主义制度因生产相对过剩危机而导致整个社会再生产陷入崩溃,终究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巨大障碍。由此,废除私有制就成为未来社会构建的首要目标。马克思指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消除了资本对生产资料的控制和垄断,整个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共同利益和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全体社会成员将公平分享社会财富。对于私有制导致贫富悬殊的问题,列宁指出,“工人阶级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必须进行资本主义全部发展所准备起来的社会革命,即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把它们变为公有财产”。
在勠力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历史语境下,毛泽东把走社会主义道路作为消除贫困、达到共同富裕的出路。为防止两极分化,他推动“三大改造”,提出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以促进我国走向富强。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制度是共同富裕的根本制度保障。“只有社会主义……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摒弃了单一公有制,强调依靠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来实现共同富裕,还特别注重按劳分配的主体作用。江泽民创新探索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提出了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胡锦涛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习近平提出要坚持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经济运行机制“三个层面”制度的有机结合,这深化了共同富裕制度保障理论。一是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实现共同富裕中具有不同地位,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共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大力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二是完善分配制度,创造性地提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三是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推进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指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路向。“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发展更平衡、更协调、更包容。”此外,习近平还深入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民众获得感的关系,提出要不断完善促使发展成果普惠性共享的社会制度、促进精神生活普遍富裕的文化制度、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制度以及健全总揽全局的党的领导制度等。
4. 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理论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恩格斯指出:“在人类发展的以前一切阶段上……历史的进步整个说来只是成了极少数特权者的事,广大群众则注定要终生从事劳动”。只有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才能消灭社会财富占有的不平等现象。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指出,由于受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规定的政治、文化发展差异的制约,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共同富裕存在着实际的差别。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社会成员通过按劳分配实现生活资料的占有是这个阶段的现实样态。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生产力获得高度发展,人们的思想文化水平、精神境界也已得到极大提高,社会成员完全平等占有生活资料成为这个阶段的实际样态。列宁也认识到社会主义时期人民富裕存在程度差异性,他提出,推进共同富裕决不能提出立即实现任何劳动报酬一律平等这一任务。“因为富裕的程度还会不同,而不同就是不公平。”
我国对共同富裕的探索经历了一个长久过程。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通过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当时的一条重要路径就是实行合作化,发展生产。邓小平依据我国国情,设想在20世纪末解决共同富裕问题,但强调“太早这样办也不行”。依据生产力发展现状,他提出了非均衡的动态发展战略。“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还提出了“两个大局”的伟大构想,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可行路径。江泽民指出:“地区之间的差距是历史形成的,缩小差距也需要有一个过程。”他还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社会主义不同时期,在实现效率与公平优化组合的具体机制上,有先后、缓急、轻重之分。胡锦涛适时提出了公平与效率有机统一问题,为实现共同富裕开辟了新的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这一背景,从现实与目标相统一、从时间与空间双重维度对共同富裕发展过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是基于现实与目标相统一的认识,强调从现实走向未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立足当下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共同富裕“是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事实。二是从时空双重维度把握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一方面,从时间上看,共同富裕是不同阶段相接续的历史过程,必须依据国情分阶段、循序渐进地推进。“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另一方面,从空间上看,推进共同富裕是个不均衡的动态发展过程。要坚持实事求是,针对不同区域分阶段逐步推开。“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
5. 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理论
共同富裕的实质是所有人的共同发展。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展开了深刻批判,揭示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导致人民生活贫困的制度根源。“农民所受的剥削和工业无产阶级所受的剥削,只是在形式上不同罢了。剥削者是同一个:资本。”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为了超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和贫富对立,将生产力发展的资本立场转换为人民立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马克思还强调,共同富裕不是停留于物质利益上的分配,其根本目的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消除贫富分化,保障社会成员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权利,满足人们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进而实现人的充分发展。“使社会生产力及其成果不断增长,足以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对于共同富裕价值目标这一问题,列宁也强调社会主义产品生产要“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充分福利和自由的全面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为此探索着“中国方案”。毛泽东强调,只有解决了人民群众“吃饭问题”并使他们过上富裕美好生活,才谈得上人的发展问题。“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邓小平把改善物质生活视为实现人的其他方面发展的前提。他强调,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他还强调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应抓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江泽民将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强调既要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胡锦涛提出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习近平提出:“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将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联系,深化了共同富裕价值目标的理论认识。一是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涵上升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提出了在增进民生福祉、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中寻求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路径。二是从发展理念、制度完善、民生保障、人民需求等视阈,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了深入阐释。如:将共享发展作为指导发展的科学理念,“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将制度完善作为保障人民各方面权益的重要举措,“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将社会民生和经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使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相得益彰”;将物质和精神生活富裕作为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多维阐释进一步指明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内在价值依循。
二、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实践逻辑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立足我国现实国情,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价值与实践要求,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
1.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践价值
第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切实践行。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特征有两条,一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条是不搞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结构中,共同富裕是最根本的要素,是衡量一个社会是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共同富裕。习近平反复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党始终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战略目标,将其贯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之中。
第二,共同富裕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着力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共同富裕要解决两个根本性问题:一是充分发展即如何“做大蛋糕”的问题,二是解决平衡发展即如何“分好蛋糕”的问题。习近平指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关系,把‘蛋糕’切好分好。”充分发展与平衡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不解决充分发展,在根本上难以解决平衡发展;不解决平衡发展,也必将影响甚至制约着充分发展。共同富裕要求坚持以发展为前提,在高质量发展中逐渐缩小社会人均收入、城乡和区域发展等方面的差距,进而实现均衡发展。因此,解决不充分和不平衡发展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重要任务,共同富裕是协调并逐步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着力点。
第三,共同富裕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重要途径。共同富裕关系着党的执政基础。习近平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关键是争取民心。“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一个执政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稳固,取决于其能否有效实现所代表的群体利益。人民是生产实践中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也是享有发展成果的主体。实现共同富裕,要求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一方面,在共建中真正体现人民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和创造者的价值。另一方面,在共享中更好地实现、维护、发展好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在此过程中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进而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第四,共同富裕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基石。在新发展阶段,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风险挑战明显增加。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关键是要立足自身,确保国内和谐稳定与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国家发展和安全的实力基础。习近平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劳动者,只有促进共同富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升人力资本,才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基础。”促进共同富裕有助于协调好生产和分配相互转化的关系,实现生产与分配、供给与需求的良性循环,推动经济链条良性运转;有助于实现关键领域改革的突破,补齐民生等发展短板,促使财富共创共享,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有利于优化分配结构,激发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畅通国内大循环,防范与化解面临的重大风险,塑造竞争新优势。总之,共同富裕为实现发展跃升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基石。
第五,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特色的时代彰显。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以人民为中心还是以资本为中心、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是少数人富裕,这是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区别。西方现代化本质上以资本为轴心,资本趋利的本性使资本家不可能与劳动者共享社会财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点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从实现路径看,中国式现代化动态把握发展生产力与消除两极分化两个方面的战略任务,坚持先富带动后富,着力促进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断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共同富裕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准,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式现代化特色的时代彰显。
2.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践要求
第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共同富裕的政治保证。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一是确保方向的坚定性。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优势保证共同富裕方向的确定性,保持战略定力,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二是保证政策的连续性。促进共同富裕是一个接续奋斗的渐进过程。依靠党的全面领导,构建关于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推动相关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三是力促整体性推进。实现共同富裕要求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坚持系统观念,确保不同领域的制度、规范与机制有机衔接与互动,保持改革步调的一致性。四是有效防范化解风险挑战。依靠党的全面领导,树立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五是汇聚强大合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凝聚全社会共识,形成统一意志,集中力量攻克共同富裕难题,有效协调个体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共同富裕的根本价值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一是共同富裕的根本目的是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秉持的初心与使命,就是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求在不断促进物质生活富裕的同时,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富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依靠全体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是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主体。实现共同富裕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凝聚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汇聚成磅礴力量。三是衡量共同富裕成效的尺度是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在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把“人民”作为发展的价值尺度,不断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及时回应和满足人民的意愿和诉求,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判实现共同富裕成效的根本标准。
第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共同富裕的内在动力。改革是激发共同富裕的内在动力。我们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一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共同富裕。深化企业改革,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活力;深化市场机制改革,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强宏观政策调节。二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构建推动共同富裕的激励机制。要激发党员干部主动性、创造性,强化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创新举措。鼓励地方围绕中央顶层设计进行差别化创新探索,发挥先富地区改革先行的示范、导向作用。三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其他相关制度改革。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此外,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等,以制度保障共同富裕的持续推进。
第四,统筹效率与公平,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质性进展。促进效率与公平相统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原则。习近平强调,实现共同富裕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推进共同富裕,一是要求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促使二者协同发力。习近平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要持续完善市场机制,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释放内需潜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同时,要发挥好政府作用,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社会公平,弥补市场失灵。二是正确处理增长与分配的关系,大力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立足新发展阶段,要求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反对垄断,推动资本有序发展。同时,完善分配制度,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坚持多劳多得,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努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三是要做好先富与共富的有机统一,建立先富带后富、帮后富的长效机制。大力倡导合法、勤劳和创新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对不同群体精准施策,努力为增收致富创造条件。鼓励先富群体在助推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科技创新、高质量就业、三次分配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第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夯实共同富裕的路径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协调发展、多维成果目标的现代化。习近平强调:“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共同富裕与现代化目标同向、与现代化过程同步、与现代化成果同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现代化同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必须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夯实共同富裕的路径支撑。一是坚持立足国情,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超大人口规模既是压力与考验,也意味着优势与红利。通过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不断孕育和催生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需求,在外部风险不断加剧的环境下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更强劲的发展动能,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大韧性和广阔空间。二是坚持物质与精神相统一,注重人的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互为因果、相得益彰。通过二者的协调发展促进物质和精神生活富裕,促进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三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生态根基。要站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进而打造生态富足的美好社会。四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是造福中国、利好世界的正道。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良性互动和互利共赢中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创设良好外部环境。
三、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历史逻辑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既是实践中的生成、理论中的升华,也是历史中的传承和发展,潜涵着深厚的历史逻辑。
1. 在历史考察反思中,深化对推进共同富裕的认识
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习近平对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和总结,深化了对推进共同富裕的认识。
第一,对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共同富裕的理性思考。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国人民从未停止对共同富裕的追求。中国百姓一直希望建立平等、均贫富的大同社会。管子提出“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老子提出“损有余而补不足”,孔子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等,我国古代共同富裕的朴素思想不断发展。在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封建社会,社会贫富悬殊,均贫富是封建社会农民的主要诉求。其中,太平天国运动作为历史上农民战争的高峰,其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否定了地主阶级的剥削制度,提出了“无人不饱暖”的共同富裕目标。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国富民强之路。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撰写了“无阶级,无压迫,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书》。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继续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作为经济领域的行动方针,主张“天下为公”“共进大同”等思想,创立三民主义学说,致力于扫除横亘在实现共同富裕面前的体制障碍。时至今日,中国共产党人承载着中华民族对摆脱贫困、天下大同的千年梦想,明确提出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对此,习近平指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当然,由于受到阶级矛盾、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在旧中国无法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共同富裕理想一直没有也不可能成为现实。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创造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并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才能确保共同富裕的实现。
第二,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曲折前行的经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通过社会革命彻底推翻“三座大山”的统治和压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首先对国家工农业体系作出系统性改造,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时,我们党大力推进教育、卫生与社会事业发展,努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努力构建民主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政治制度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对共同富裕的探索进入了系统展开阶段。主要体现为:统筹区域发展,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提升社会民生建设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对共同富裕进一步创新探索。主要包括:确立共享发展理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施精准脱贫、精准扶贫,努力消除绝对贫困;强化社会保障,筑牢实现共同富裕的兜底网;坚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化解发展不平衡难题;创新收入分配制度综合改革,力求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壮大公有制经济,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证;加强党的领导,夯实共同富裕的组织保证。“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但是,受制于时代局限性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党在探索共同富裕道路中也遭遇到困难和挫折。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了过分夸大生产关系作用,超越社会发展阶段、违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等问题,从而导致共同富裕进程出现了一些挫折。“党内外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总结历史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地揭示出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发展、党的执政等息息相关的历史逻辑。“历史总是伴随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向前发展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支持,也正是因为造福了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些论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了党和人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信念和意志。
2. 对强国富民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共同富裕深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精神力量已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将其思想精粹和精神标识提炼并展示出来,实现了对强国富民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习近平善于把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有关体恤民生以及追求强国富民的经典命题挖掘、梳理出来并加以创新阐释。如,他引用《管子》中“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话语,进一步阐释了国家的发展宗旨是为了造福全体人民,维护人民安定富足,保障人民幸福安康。他引用《淮南子》中“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的典故,在更高、更广泛的层面提出了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保障全体人民利益的根本要求。他还引用“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诗句,要求各级干部抓实做细民生改善工作,努力办实每件民生小事。他引用《管子》中“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的古人警语,强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始终为人民造福。他依据《晋书》中“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传统的“重民”思想,进一步阐释了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习近平积极肯定“天下太平、共享大同”这一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社会理想,并创造性地提出实现中国梦的愿景。实现伟大中国梦,必须持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努力促进世界各国文明共融共生。习近平曾在演讲中引用“天下大同”“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等表达出对推进各国文化交融、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的思想和殷切期待。他还倡导“仁义忠信,乐善不倦”的思想,发扬中华文化历来具有扶贫济困、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来引领扶贫行动,表达了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不断深化合作、携手增进各国人民福祉的心愿。
习近平结合中国现实国情,对中华优秀文化遗产和思想精华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文化精髓得到传承与弘扬,使中华传统智慧在推进共同富裕实践中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与魅力。
3. 对人类走向共享共富历史大势的科学研判
“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是在聚焦中国国内问题,同时科学洞悉和系统考察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上生成的,是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性提取,是对人类走向共享共富历史大势的科学研判。
当人类处于原始社会之时,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只能导致“平均”分配,实行的是朴素的共产主义制度。阶级社会产生之后,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始终存在着利益对立甚至对抗,共同富裕对于广大劳动人民来说只能是一种空想。即使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阶段,虽然大大推进了生产力发展,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前提下是无法实现共同富裕的。不仅如此,还造成两极分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对此,习近平指出:“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搞了几百年,但由于社会制度原因,到现在共同富裕问题仍未解决,贫富悬殊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因此,人类社会只有消除阶级对立的制度基础,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完全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富裕。
当代中国坚定不移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之路,这条道路是在汲取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历史经验与教训基础上而开辟出的一条独特的新路。一方面,中国超越了西方现代化尤其是美式新自由主义道路。从历史来看,西方现代化道路是建立在从殖民地压榨剥削攫取的原始资本之上的,特别是美式新自由主义在国内倾向于帮助富人“割人民韭菜”,长期的贫富分化引发了种种严重的社会问题。“一些国家贫富分化,中产阶层塌陷,导致社会撕裂、政治极化、民粹主义泛滥,教训十分深刻!”美国等西方国家还向全球肆意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攫取世界各国广大劳动人民的财富,引发全球的贫富分化和冲突、动荡问题。另一方面,中国也不走欧式福利主义的现代化道路。欧洲的福利主义模式背离了勤劳创新致富的根本原则,掉入了“养懒汉”“等靠要”的福利主义陷阱,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我们的共同富裕道路立足于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实国情,倡导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共同创造财富,同时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西方现代化和福利社会的一种超越。此外,中国共同富裕的实践理念与探索经验,如力求实现效率与公平间的平衡、共建与共享间的协同、增长与分配间的协调、个体与集体间的一致、目标与过程间的统一等,将会对世界各国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对此,习近平站在历史的制高点,精辟阐述了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规律性认识。如“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决不能开空头支票,也要防止把胃口吊得过高,否则,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就有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反之必然会被历史抛弃。”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理想,是科学社会主义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内涵,更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标。当然,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在一定的历史方位和具体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展开的。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没有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不完整的现代化;忽略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在根本上也难以实现。因此,实现共同富裕不是仅停留于道义上的应然性,还是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必然性要求。推动人类不断走向共享共富之路,是顺应人类历史大势的现实体现。“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努力“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决抵制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为推动全球共享共富作出了不懈努力。“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人类不断走向共享共富之路。
综上,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形成和发展依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基、扎根中华大地的实践土壤、承接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蕴含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这三个逻辑是内在一致、融会贯通、有机统一的,共同诠释了习近平在领导实践中守正创新的科学精神、与时俱进的理论自觉、系统推进的方法升华,体现了他务实奋进、勇于求索、抓铁有痕的执政风格,以及永葆初心、不负人民、胸怀天下的深厚情怀,展示了共同富裕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魅力,刻画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实践生命力,也擘画了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参考文献:
[1]任政:《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野中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及实践自觉》,《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2年第3期。
[2]吴忠民:《论“共同富裕社会”的主要依据及内涵》,《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6期。
[3]刘燕:《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主要依据、理论要义与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年第2期。
[4]辛向阳:《习近平的共同富裕观》,《新疆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
[5]张建刚:《新的历史条件下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
[6]李政:《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本保障》,《管理学刊》2022年第4期。
(作者系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来源:昆仑策网【授权】,转编自“马克思主义研究”,原刊于《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4期)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