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

李昌平:关于内循环——致黄奇帆先生

字号+作者:李昌平 来源:顶端新闻 2023-07-13 18:18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我是原重庆市长黄奇帆先生的粉丝。铁粉! 黄奇帆先生关于建立内循环的文字我都认真看过了。黄先生认为,在外部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建立'...

我是原重庆市长黄奇帆先生的粉丝。铁粉!PFz品论天涯网

黄奇帆先生关于建立内循环的文字我都认真看过了。黄先生认为,在外部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建立内循环迫切需要放大招,对此观点我是一百个赞同的。但是,放什么样的大招好呢?我在乡村振兴实践中产生了一点想法,供黄奇帆先生参考。PFz品论天涯网

黄奇帆先生的大招侧重点盯着大资本、民营企业家、新技术、产业链和供应链、城镇化等因素思考内循环,这些重不重要呢,当然重要。但是,在我看来这都不是建立内循环的大招。PFz品论天涯网

我们知道,内循环的关键是内需,内需的关键是什么呢?是最广大的农民得有很多钱,如果最广大的农民没有很多钱,所有的内需都是不可持续的,建立起来的内循环也是不可持续的。让农民有很多钱的最关键举措是什么呢?是让农民的财产能“死钱变活钱”——能增加农民可支配现金流数百万亿、甚至是千万亿。增加农民数百万亿、甚至千万亿可支配现金流的关键是什么呢?是要创新一种特别新金融制度供给,支持农民拥有的海量的沉默资源资产“死钱变活钱”!PFz品论天涯网

有什么样的新金融制度供给能支持农民的沉默资源资产“死钱变活钱”呢?只有村社内置合作金融制度,再说一遍:最近20年的实践证明,只有村社内置合作金融制度!PFz品论天涯网

十几年前,我在《中国农民的自主性与中国的自主性》一文中指出,如果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目的不回归“满足本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会慢慢变为西方帝国的依附国。我在十几年前就提出建立“内循环”以应对将来美帝“去中国化”的危机,并创造性在村社内置合作金融、以村社内置合作金融支撑农民的土地等沉默资源资产抵押变现及交易转让。过去的十几年,我们乡建院的一百多号人在全国各地有远见卓识的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数百个村社创立了内置合作金融制度,能为有需求的每个农户(以土地抵押)解决不超过30万元的贷款需求,贷款的利息孝敬老人。以能为市民下乡拥有农民的闲置房宅等财产的使用权经营权提供按揭贷款支持,促进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PFz品论天涯网

2018年8月11日央视《新闻调查》曾经用45分钟报道过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张远村的实验”,讲的就是张远村创建内置合作金融,每年为村民提供近千万元贷款支持其发展现代农业和小微企业的故事,”张远村的实验”只是我们乡建院协助做的数百个试点的一个。PFz品论天涯网

我猜,可能黄奇帆先生和很多经济精英、法律精英、政策精英等都一样,以为农村土地只要实施”三权分置”了,土地就可以在正规金融机构抵押贷款了,其实大错特错了。东亚小农和西方农业资本家是不一样的农业主体,东亚小农的小规模农地及小规模农业,决定其土地是不可能在正规金融机构抵押变现的,只能在农民组织的内置合作金融中实现抵押变现,日韩及我国台湾都一样。十几年前,我在北京混圈子的时候,我就告诉顶层设计圈的专家,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解决不了农村土地在正规金融机构抵押贷款的问题,精英们不信。十几年后的今天,不用争论了,有结果了,但精英们对这个结果假装不知道。当然,黄奇帆先生是真不知道!PFz品论天涯网

在外部环境急剧恶化的情况下,扩大内需建立内循环万分紧迫,黄奇帆先生说建立内循环要放大招,是急国之所急,是当务之急,十万紧急。黄奇帆先生的大招我都同意,我建议再加一条,即:中央财政拿5万亿元”种子资金”,扶持5万个乡镇及54万个村社,建立像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树林召镇的“一社N部村社联合社体系”(资金互助部、土地合作部、房宅合作部、消费合作部),全国村社内置合作金融的资金规模短期内(1-2年内)可以做到50万亿元以上(这是根据我们乡建院十几年的经验做的估算),可以支撑农村数百万亿沉默资源资产的活化。如果我国农村的海量沉默资源资产活化了,能增加农民可支配现金流数百万亿级的,也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数百万亿元。到时候,最大的问题可能是全国各村社联合社内置合作金融的资金多了花不出去,可能需要在财政部或农发行设立“全国农合联合作金融金库”,确保三农的资金用于三农发展(三农合作金融内循环)。如果这样,何愁中国没有内需?何愁建立不起内循环?!何惧美帝的围堵和打压呢!!!PFz品论天涯网

如果黄奇帆先生对村社内置合金融这个东西想做深入了解,建议找2018年8月11日的《新闻调查》看一看,凭黄奇帆先生的超级脑瓜子,一看即可出大招!PFz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