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可以看做是改革开放时代发展的第二波(第一波分析见《80年代,为什么会是一个激情四射充满希望的年代》)。
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几年,经济发展明显失速。1989年,中国GDP增长只有4.2%,1990年为3.9%,不到此前十年的一半。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发表重要谈话。从1992年开始,中国连续4年GDP增长超过10%。最高的是1992年,达到14.2%。GDP从1991年的22005.60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90564.40亿元。人均GDP从1991年的1912元增加到1999年的7229元。
这是一个发展速度与贫富差距比翼齐飞的年代,社会中对改革的分歧就是在这时候开始出现的。这个分歧放到后面说,我们先说分歧不大的发展方面。
任何经济发展发展都需要诸多的因素,但我们可以努力地将其简化到无法继续简化的程度。这里我们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提问,如果让你凭空做一个生意,或者办一个企业,你需要的最低的必需条件有几个?其实,就两个。一个是钱,或者叫资源或资本,其余的东西比如劳动力、技术、原材料等,都可以用钱去买。另一个是市场,就是无论你卖的东西或生产的东西得有人买。归根结底,就这两个。所以,三驾马车的说法还是过于啰嗦的,其实就是资本与市场,消费和出口都是市场,不过是内外的区别而已,而且可以互相替代。
我们就用这个框架来分析90年代发展的动力。我们先看发展所需要的的资源来自哪里?这一时期发展的资源要注意三点:
第一,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机关干部和知识分子大批下海,从而为市场释放出大量人力资源。中国最有影响的企业家,像王健林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值得注意的是,按道理说,80年代出现的个体户应该是中国民营经济的萌芽,但实际上,90年代之后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家,却不是由个体户发展而来,而是来自这些下海的人们。所以,我当时曾经提过一个说法,叫长不大的个体户。
第二,乡镇企业改制,中国的一些著名民营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很多由乡镇企业改制而来。在这方面,江苏最为典型,因为此前江苏集体经济性质的乡镇企业最为发达。在江苏民营企业百强榜上,超过半数由乡镇企业转制而来,如华西集团、春兰集团、红豆集团、阳光集团等,它们成为江苏企业中的中坚。1993年11月12日,美的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由乡镇企业改制而成的上市公司。
第三,国企改制。90年代初,国有企业,尤其以东三省为代表的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处境艰难,很多处于破产倒闭的边缘。于是,大规模的国企改制开始。有人估计,在这个过程中,大约有60-70%的国企改制、重组。这是一个毁誉参半的过程。一方面,当时的情况是,如张维迎老师所说,冰棍不吃也化了。另一方面,在大量国企职工失业下岗的同时,也有大量国有资产流入少数人手中。但不管在道义上如何评价,一批企业经由改制获得生机却是事实。
由此可见,这些资源主要由激活或所谓盘活的途径而来。也就是说,这些资源本来是存在的,但效率低,质量差。在这个阶段上,新的投入,包括上个阶段自身的积累,都是很有限的。那时候外资开始进入中国,但主要限于少数沿海地区。
推动这个时期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还是消费。在整个90年代,三大件等家用电器的消费,处于最旺盛的时期。随着富人阶层的出现,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开始出现。但到90年代末期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这种消费的浪潮进入强弩之末。所谓内需不足这个提法,在中国经济生活中第一次出现,就是在这个时候。当时三大件等行业的开工率只有三分之一左右。这说明,在当时环境下,消费这个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动力,也基本走到头了。
于是,三化开始,即住房商品化、教育产业化和医疗市场化。三化的实质是人为制造需求,原来不需要自己买的房子需要自己买了,原来上学不怎么花钱现在需要自己花钱了,而看病也需要自己承担越来越多的部分。这当中的一些内容,当然是市场经济改革的题中应有之意,但在当时,更直接的考虑则是扩大内需。
许多研究都表明,90年代是中国贫富差距迅速拉大的一段时间。在社会心理层面,人们对贫富差距变得越来越敏感,不满情绪明显增加。就改革而言,改革的获益者和受损者的分野日益明显,对改革的分歧也在加大。其原因,与上述过程也是分不开的:激活原有资源的过程,特别是乡镇企业和国企两次改制,造就了一批富人,而通过住房商品化、教育产业化和医疗市场化来造就市场的消费需求,却加重了一般老百姓的支出或负担。
由于本系列文章是分析改革开放几十年中中国经济发展动力的变化,回到主题:90年代发展的动力是弱资源强消费。从三驾马车的角度说,主要动力是消费,投资和出口都还是小苗刚露尖尖角。外资开始进来,但作用有限;政府投资开始出现,但当时主要限于高速公路。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到本世纪最后几年,已经开始衰竭。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