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回法国的马克龙在飞机上接受法国媒体采访到底说了什么,让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一片谩骂?
马克龙金句:
①最不好的状况就是,欧洲在台湾议题上变成跟随者,受到美国的政治议程和中国的过度反应影响。
②欧洲面临的巨大风险是陷入并非属于我们的危机当中。
③欧盟可以成为与中国和美国并驾齐驱的第三极。
……
这不就是几句实话吗?客观事实陈述,哪有什么过火的?
西方媒体的谩骂,集中在马克龙被中国隆重接待和欢呼声冲昏了头脑。
其次,他们把马克龙说的欧盟可以成为与美国中国并驾齐驱的第三极,篡改成法国第三极,进而得出结论马克龙自大狂。
当然在那些偏执的反华政客及其媒体看来,与中国走近便是罪恶本身,而在中国拿了大单,这已经让人妒忌了,你还要推动与美国保持更多距离,不骂你骂谁呢?
美西方媒体指责“马克龙分裂并削弱了西方”,这是一句实话,在中国人看来,此为马克龙访华取得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无非是马克龙为法国着想,为欧洲着想,不再紧跟着美国转了。
对岸中国人也姓马,叫马英九,访问大陆,一边哽咽,一边拿手绢擦拭眼泪,家国情怀主题重锤敲击国人,重挫“台独”分子,这是一个利好。欧洲姓马的到中国来一边谈生意,一边听古琴,跟青岛小哥黄渤飙法语,推特上喊“法中友谊万岁”亦是利好。
为了对抗马克龙访华带回来的生机和春意,一些媒体回放并刻意放大一些选民对马克龙表达不满的镜头,强调马克龙内政受挫,已然进入政治权力晚秋。
恰恰相反,马克龙不是个霜打的茄子,他不是蔫儿了,而是眼睛发亮,动作幅度增大,自信心有点儿爆棚,回家跟老师汇报,跟作业得了满分一样,俨然恢复了好学生样态。
蹭着马克龙飞机到中国访问的那个姓冯的女的,别看是7个孩子的妈妈,饰美国小跟班儿,负责监军责任心很强。她没有做到全程监控,有那么几个小时,马克龙单独与中国国家领导人会谈,美国西方媒体揪住这件事儿,非要挖出什么惊天大阴谋来。
在北京东城南锣鼓巷两次采访过司马南的《南德意志报》题为《误判现实》的署名文章认为,“马克龙在采访中并没有提出一个明智的战略构想”。这个要求就有点过高了,总统带头出去采购,大包小包带回来一堆,你指责他没有战略哲学思维,没有全面的明智的战略构想,这是鸡蛋里挑骨头,找茬儿啊。
文章说,“马克龙关于欧洲应成为与美国和中国保持等距离的自主力量的说法不仅没有与欧盟其他政府协调,也是对欧洲团结和跨大西洋团结的一种攻击。马克龙使用了来自高卢的最愚蠢、最尘封的论点--欧洲人必须将自己从所谓永恒的美国家长制中解放出来。他的这次采访给欧美关系打了一个楔子,同时也撕裂了整个欧洲。”
德国人有点小心眼儿了,朔尔茨访问中国拿回大单,于总理府摊到桌上,喝着咖啡得意洋洋的时候,人家法国人并没有说什么。
与法国相比,德国人现在被美国人拿铁链子拴着,保安就在大门口荷枪实弹,德媒瞄着美国人的眼睛使坏道:法国总统忽视了一个事实,即非常多的欧盟国家,首先是东欧国家,对这种“解放”毫无兴趣。他们认为所谓的美国枷锁是对其安全和主权的保证。
南德意志报其实没什么意志,文章中盛赞美国给乌克兰提供了几百亿美元的支持,但没好意思提美国拿手枪逼着德国提供豹2坦克,援乌几乎挖空了德武家底儿,更是当面儿剪断了德国与俄国脐带,公然炸毁了北溪管道。这相当于李莲英一次手术那会没切干净,进宫又做了第2次手术,疼不疼只有自己知道。
二战之后被做了阉割手术的德国,政客与媒体均善于熟练使用两面派表述,把反话说得像正话一样精彩。
德意志政客,你亏心不亏心啊?
【2023年4月12日早饭前,写于北京东城区南锣鼓巷8号】
【文/司马南,独立学者,知名社会评论家,红歌会网专栏学者。原载微信公众号“司马南频道”,授权红歌会网转载】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