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个研学坊上讲了有关内需及我国经济面临问题的一些思考,同时大家进行的讨论也对我很有启发。现将其中的一些要点整理如下:
1、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出版了著名的《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在这本书中,罗斯托将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五个经济增长阶段: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大众消费阶段。而到了1971年,他在《政治和增长阶段》中又增加了第六个阶段,即后大众消费阶段。不过,罗斯托对大众消费阶段以后的社会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但他认为该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可以为我们分析相关问题提供一个背景性的框架。
2、中国是一个后发展国家,后发展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发展的压缩性。所谓发展的压缩性,至少有两重含义。第一,不同的阶段可能混合在一起。第二,有些阶段由于压缩而缩短。受罗斯托增长阶段的启示,从消费的角度出发,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也许可以将改革前后中国的发展,概括为四个阶段:改革前的匮乏阶段、体制变革与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经济起飞与大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品质阶段。
3、我们刚刚经历的就是大众消费阶段。这个阶段如果考虑到城乡差距的因素,在时间上可以看做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到本世纪最初15年这么一个时间段。这个阶段的前半段以彩电、冰箱、洗衣机等所谓三大件为主,后半段以房子汽车为主。这是一个经济起飞与大众消费结合在一起的阶段。正是在这个阶段上,中国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加上加入WTO的助力,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以10%左右的增长速度发展。
4、但现在不得不说,这个持续20多年的大规模集中消费时代即将结束。房地产已经处于饱和甚至过剩状态;2022年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为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接近3000万辆的天花板;三大件早就进入以更新换代为主的平台期。当然,由于贫富差距的存在,相当一部分人的收入还很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改善,还会有相当一部分消费潜力释放出来,但形成那20多年时间的消费浪潮,并以此推动经济的超高速发展,已经没有可能。所以前些天我说,我们现在应当接受一个现实了。见:孙立平:也许我们应当接受一个现实了。
5、现在应当考虑的是,在以房子汽车为主的大众消费阶段过去之后,我们会进入一个什么阶段?七八年前我就在讲从大规模集中置业时代向后置业时代的转变。当时有人问,后置业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其实,着在我心目中也是有点模糊的。但有两点是明确的。第一,虽然还有人要买房,还有更多的人需要还房贷,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钱主要用在房子上。第二,大多数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已经解决,而且用一些人的话来说,这些年都给房子活着了,也没给自己好好活,现在人们想活得好一点了。据此,我想可以把这个阶段就叫做提升生活品质的阶段。
6、提升生活品质阶段的消费特征。与大众消费阶段相比,这个阶段的消费特征明显不同。在大众消费阶段上,三大件就是三大件,房子汽车就是房子汽车,简单、明确、集中,而且具有刚性。而在新的阶段上,如果有人问,现在人们的需求和消费是什么?好像一时都很难回答出来。新阶段的需求特征将会是,差异化程度更强,需求弹性的程度更高,所需产品的形态不一样。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这个阶段上,像从前三大件和房子汽车那样鹤立鸡群的主导产业将不复存在。当然,不是说没有主导产业,但主导产业不会像原来那样突出,也不会有原来那样的拉动作用。见:孙立平:消费新特征:在三大件及房子汽车之后。
7、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反思刺激和拉动内需的思路。我们现在的问题并不是消费不足,需求疲软的问题。是大规模集中消费时代即将结束的问题。不但不是消费不足,需求疲软,恰恰相反,现在的问题可能是在大规模集中消费时代的消费已经透支,甚至可能是超前的问题。我们要意识到,形成一个如同过去几十年那样的旺盛内需没有可能了。相反,需要一段时间休养生息。一味强调拉动内需,寅吃卯粮,是竭泽而渔,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见:孙立平:中国真的存在内需不足吗?
8、未来的动力来自辨认真正需要满足的需求是什么。我前些天说过,从潜力的意义上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没有结束。在新的阶段上,需要辨认新的需求,老百姓真正需要满足的需求。至少,这几方面的需求是明显的:第一,最迫切的民生问题。第二,改善性需求或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第三,贫困地区和低收入人群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新的发展思路,让居民更多分享发展成果,稳定预期,创造消费场景,变拉动需求为推动需求。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