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谁的青春不迷茫?看毛泽东如何找出人生方向

字号+作者:跟陶叔学编程 来源:栩然说 2023-10-14 08:3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文 | 陶叔发布 | 栩然说(ID:xuranshuo)各位“栩然说”的朋友们。今年是毛主席诞辰130周年。作为全网最早开始集中学习宣传毛主席的自媒体,也是大家比较认可'...

文 | 陶叔OWR品论天涯网

发布 | 栩然说(ID:xuranshuo)OWR品论天涯网

各位“栩然说”的朋友们。今年是毛主席诞辰130周年。作为全网最早开始集中学习宣传毛主席的自媒体,也是大家比较认可最擅长写主席的公众号平台,我们决定组织“栩然说”全部创作者,来一场大献礼。从2023.9.12开始,我们按照10个专题,集中创作关于毛主席的相关深度原创文章,每周预计一般发布2~3篇,一直到2023.12.26。这些都是我们专为纪念主席诞辰130周年精心原创的深度好文。下面,是我们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系列主题文章的第08篇。11903年的某天,山间的小路上,一个浑身尘土的孩子在踉跄地行走着。只有十岁的他,是在顶撞态度粗暴的私塾老师后逃学出来的,又害怕回家会挨打,就跑进了山谷。因为他曾听同学说,县城就在那个山谷里,于是奔着想象中县城的方向一直走了三天。仿佛间他听到前方有人说话的声音,他的脸上露出笑容:终于走到了。又累又饿,他再也支撑不住昏倒在地。等到他再次睁开眼睛时,看到的却是自己房间里熟悉的场景,只是床前多了脸上挂着泪呼喊着他的母亲,以及旁边那个平素非常严厉,想骂却强忍住没出声的父亲。后来他才知道,山谷里根本没有什么县城,而他走了三天,只是来来回回兜圈子,总共不过八里远。34年以后,他已经成为共产党领袖,向美国记者斯诺讲述了这件童年趣事。人生中的第一次历险以失败结束,他却有两大收获:一是县城不在那个山谷,但肯定在别的什么地方,他一定要走出层层叠叠的大山,去外面的广阔天地闯荡。二是虽然他逃了学,但是父亲却没有责罚他(父亲走山路曾经遇到过老虎,想到孩子跑丢三天,直感到脊背发凉),连老师的态度也变温和了,他尝到了斗争胜利的滋味。有两粒种子,在幼小的心中种下,开始生根发芽。又过了7年,已经辍学在家务农的他,将被父亲送到湘潭县城一家米店当学徒。终于能实现走出大山的愿望,本来他是同意的。沿着那条轨迹运行的人生里,他会成为一名精明能干的伙计,有朝一日在父亲的资助下开起一家自己的店铺,过上安稳的生活。但是命运的齿轮却在此时转动起来,因为他听到了消息,说是在离家五十里的湘乡县有一所东山小学堂在讲授新学。去米店当学徒,虽然走出了物理上的大山,却仍旧是重复父辈的生活,在精神的大山里兜兜转转。此时的他,通过广阔涉猎各种书籍,已经模糊地感觉到了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要打开那个世界的大门,就必须学习新的知识。在重复旧生活与开启新世界之间,他毅然选择了后者。发动亲友反复劝说后,他终于争取到了重新求学的机会。1910年秋天,那个曾经跌跌撞撞奔向外面世界的孩子,终于走出了闭塞的家乡。临行前,他改写了一首诗,表达出无比激动的心情: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从此,他开始了对新世界的不断探索。2仅仅在东山小学堂学习了几个月,他就获得机会进入湘乡驻省中学,来到了省城长沙。长沙的信息要通畅得多,他得以了解到时代的大势:革命。即使在闭塞的家乡,他也亲眼看到腐朽的清王朝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当发现革命是解决苦难的有效办法时,心中那颗斗争的种子被激活,开始生长。不久,武昌起义爆发,他弃学从戎,成为了湖南新军的一名列兵。但是,清王朝像个纸糊的房子,很快就被推倒,他的第一段革命经历仅仅维持了半年。在当时的人们看来,皇帝没了,革命也就胜利了,之后就进入国家建设期。该为自己的人生规划什么方向?19岁的他犯了难。一开始,他觉得当警察不错,准备报考警察学堂。但是在考试之前,被一所制造肥皂学校的广告吸引,认为制造肥皂做实业可以富国利民,又去那里报考。可他的一位朋友进了法政学校,劝他同去,他被说服,幻想着以后可以当法官。另一位朋友劝他去考商业学堂,说以后国家最需要的人才是经济学家,他又被说服,还进去学了一个月。没想到商业学校是用英语讲课,他踩坑了,课都听不懂,只得退学。后来他以第一名成绩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后改名省立第一中学),但是也只待了半年就退学开始自修。在那一年里,他进入了人生的第一段迷茫期:专业选择。他似乎又回到了小时候走失的那个山谷,兜兜转转找不到方向。一个农家子弟,没有任何可以依仗的社会资源,也没有张雪峰那样的报考专家的指导,在做一番大事业雄心的激荡之下,难免产生选择困难。他的那种迷茫,现在的很多青年人感同身受。解决的办法却很简单,摆脱完美主义,矮子里面拔长子,尽快确定选择,进入下一个实践阶段。这次又是父亲解救了迷路的他,在切断经济支持的威胁下,他不得不快速选定当教员的专业方向,这也是他“教员”昵称的由来。1913年春,他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开始了五年的师范学习。进入一所专业类学校,一般人的计划往往能考虑到两层。第一层,是学好各门课,为日后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第二层,是经营老师同学的关系网,储备进入社会的第一座“人矿”资源。他把这两层都做得非常完美,以出色的成绩和优秀的品格,赢得了老师与同学的一致青睐。不少原本在学校时的风云人物,进入社会之后泯然众人,而他却能持续保持耀眼的光芒。他与众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另外拓展了两层。第三层,走出去建立更广阔的朋友圈。任何年代,成功的诀窍都离不开与社会建立广泛的联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的联系。那些世家大族,父辈往往很早就会带着子弟进行社交,多认识几个叔叔伯伯,就多几种未来发展的可能。普通人家的孩子,该怎么办?只能出奇招。他向长沙各学校发小广告,以“二十八画生”之名征友,并且组织成立了新民学会,召集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共同探讨有关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大事。新民学会网罗了当时长沙最为积极向上的一批青年学生,也吸引了像何叔衡那样年过四十的中年人。这是他建立的第一个组织,后来又成为转向革命的基本力量。建立组织,依托组织发展,是他还没有走出校园就已经掌握的方法。第四层,获取最新信息,追赶时代潮流。世界上所有看得见的存量机会,必然被社会上层抢占垄断,底层出身的人,只能寄希望于潜在的机会增量。怎样才能把握新机会?首要的前提就是要及时获得信息,紧跟社会发展的变化。他在师范读书的时候,社会正在发生一次深刻裂变,那就是陈独秀领导发动的“新文化运动”。只是起初没有多少人在意,那不过是一本杂志、几场演讲、几位知识分子的呼喊,直到滔天大潮兴起,卷入了每一个人。而他对信息却有异乎常人的敏感,当老师杨昌济推荐面世不久的《青年杂志》(即后来的《新青年》)时,他就发现了其中的不同凡响,开始紧紧跟随。作为一本全新的刊物,《新青年》迫切需要有自身鲜明的特色,主编陈独秀决定大量刊登各地青年人发来的稿件。他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在第三卷第二号上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个内陆省份的普通学生,就这样与时代最强脉搏实现了同频共振,根本原因就在于对信息的敏锐,抓住了难得的增量机会。积极拓展人脉,着眼于增量,是所有不甘于平凡的青年都需要掌握的方法。3然而,无论在学校准备再充分,走进社会都避不开另一个迷茫期:前途取舍。人生能不能飞得更高?这是让初出茅庐的青年最兴奋的问题。师范毕业后,他的积累让他很快获得机会,可以飞向更高。他的人脉——老师杨昌济,此时已经到北京大学任教,提供了一条重要消息:蔡元培、李石曾等正在组织华法教育会,要招募青年赴法勤工俭学。他的组织——新民学会,成员正好符合勤工俭学的要求,并且得益于长期的思维训练,他与蔡和森、萧子升等人1918年8月到北京之后,还成为这项活动的骨干,参与了大量工作,得到了宝贵的留学名额。但是,他却出乎所有人意料地放弃留学,留在国内。做出这样的决定,他曾经解释过,是希望深入了解中国实际国情。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应该与他学习外语的困难有关。他的一生,都在坚持不懈地学习外语,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他清楚自己的短处。如果拿短处与他人竞争,出了国却过不了语言关,很可能就成为一个平庸的留学生。他的长处在于远远超出同龄人的思辨能力,以及在实践中体现出的超强组织、发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扬长避短,是做出取舍时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在北京筹备赴法勤工俭学的日子里,他还有两大收获。一是进入北京大学图书馆谋了一份管理员的差使,在赚取生活费的同时,与李大钊、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结识,并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是与杨昌济老师的女儿开慧建立了恋爱关系。未来岳父为他的将来打算,希望他报考北大预科,好进入这所中国的最高学府。他却决定放弃北大,回到长沙当一名小学教员。其中深层次的原因,他在跟斯诺的对话中透露了出来。他说:

“我的职位低微,大家都不理我。我的工作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我这个人是不存在的。OWR品论天涯网

在那些来阅览的人当中,我认出了一些有名的新文化运动头面人物的名字,如傅斯年、罗家伦等等,我对他们极有兴趣。OWR品论天涯网

我打算去和他们攀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话。”OWR品论天涯网

而当他旁听北大的课程,向鼎鼎大名看上去温文尔雅的胡适教授提问时,还被直接无视。电视剧中他在北大如鱼得水,从校长到学生都对他亲切有礼,耐心地听他侃侃而谈,可惜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些都没有出现。北大是很好,在那里已经25岁的他不过是一个无名之辈,完全要从头再来。要在那个藏龙卧虎的地方脱颖而出,又何异于挑战地狱难度?融不进的圈子,何必强融呢?不如归去,去那块已经有过深耕,最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结合自身实际,是做出取舍时必须遵循的另一条原则。回到长沙以后,他把在北京获得的最新思想,热火朝天地实践起来。他响应五四运动,组织反对巴黎和会的游行,被军阀张敬尧驱散。他创刊了《湘江评论》,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进行揭露和抨击,刚出版了四期,被张敬尧查封。他领导学联罢课,焚烧日货,学联被张敬尧解散。原来湖南人最大最凶恶的敌人,不是在巴黎的列强,也不是东洋的日本,而是野蛮嚣张的张敬尧。面对这个骑在湖南人民头上吸血的反动军阀,从小就种下的那颗斗争种子,再次快速地生长起来。调转斗争的矛头,“驱张运动”兴起了。他带领公民代表团去了北京,向北洋政府提交驱张请愿书。发现军阀政府只会护着军阀,他转头又去了上海,争取社会舆论的支持。延续长达半年的“驱张运动”,最终在1920年6月结束,直皖战争爆发,张敬尧仓皇逃出湖南。在一片欢庆胜利的呼喊中,他的心情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真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就打倒了张敬尧吗?不过是因为军阀争夺地盘,新军阀赶跑了旧军阀而已。如果把它当成自己的功劳,与那些发生月食的时候,以为用敲锣打鼓可以吓走“天狗”的人们有什么区别?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承认事实,才能不断校准人生的方向。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而这次的思考,让他走出了青年时的最后一段迷茫期。4毫无疑问,他从小就具有斗争精神。但是,那时斗争的对象,如父亲、塾师,本质上并非什么坏人,只是让他感觉到压迫和不平等,要努力摆脱束缚。而在进入社会以后,他也并未选择要以斗争作为职业,而是期待去教书育人,对国家发展有所贡献。他从小养成的另一个习惯,驱使他不断拓展新世界,接触到相当多的新潮思想。按他自己的说法,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的大杂烩”。其实最核心的一条,就是用和平的方法推动国家的进步。他主办工人夜校,是为了实践教育救国的理念。他创刊报纸,激励民众觉醒,是为社会改良创造条件。他起草问题研究会章程,开列了需要研究的七十一项问题,是为响应胡适实验主义的号召。他组织驱张运动,是用民主自由的规则为民众伸张正义。他在上海参加互助工读团,是为体验无政府主义平等友爱的生活。他还是那个十岁的孩子,盲目地从山的这头跑到另一头,却始终找不到出路。但是军阀的野蛮行径,就如一记重拳,粉碎了他所有不切实际的假设。在一个只靠拳头大小定胜负的世界里,文人似的呼喊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有斗争,把民众组织起来,用超过敌人的力量进行斗争,才能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人在迷茫的时候,只有不计对错先做出选择,在实践中检验,经历失败,总结教训,才能调整方向,找到人生的奋斗目标。而他在李大钊、陈独秀等师长的引导下,在蔡和森等友人的帮助下,终于在1920年冬天,建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确定了用革命的手段向旧世界做最激烈的斗争。他说:“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信仰,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因为它指引了人生的最终方向:解决所有问题的钥匙,要从它那里寻找;走出迷茫期的路径,要从它那里延伸;战胜困难的强心剂,要从它那里获得。所有人的青春,无一例外都会遭遇迷茫,或许它的意义,就是为了提醒你,需要找到一种能让自己坚持终生的信仰。教员在风华正茂之时,也曾经历过迷茫。假如我们暂时忘记他所有的丰功伟绩,只把他当成一个普通人,走近他青春时期,了解他曾经的迷茫,才能从他的思考与选择中学到方法,学到该有的坚持。那就是:

不要放弃探索新世界的热情;OWR品论天涯网

不要放弃追求自由平等的斗争;OWR品论天涯网

结识并维持志同道合的朋友;OWR品论天涯网

建立或进入组织,依托其发展;OWR品论天涯网

保持与社会最新潮流的同步;OWR品论天涯网

做出切合自身实际的选择。OWR品论天涯网

而最最重要的一条是——确定能够解释世界,指导实践的信仰。或许,阅读文章的你,正是处在人生的迷茫期,希望你能获得启发,早日走出那个让你兜兜转转的山谷。OWR品论天涯网
—— END ——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