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搜索,很多报道都在突出凶手的“被逼”(网络截图)
【环球今日评——环球时报环球网出品】昨天湖北省十堰市发生砍杀小学生事件之后,评论部的同事们就预计第二天很可能会有为凶手开脱的声音,因此约请学者刘仰撰写,文章刊登在环球时报今天的15版上。
刘文写道,向无辜的孩子痛下杀手,表明陈某是一个逃避现实、选择对弱者发泄愤恨的懦夫。对他的同情只能助长这类恶行。虽然陈某畏罪自杀,逃避了法律的严厉制裁,但他必须还要受到舆论的谴责。任何为暴力行为辩解的行为同样受到谴责。这也是我们对这起凶案的看法。
不出所料,今天媒体上果然出来一些深度的报道,凶手为求老师收下未完成暑假作业的女儿,曾4度求情,“差点下跪”等细节被突出,凶手以前出过车祸等也被提及,字里行间,明里暗里将凶手描述成遭遇不公的受害者,为他的凶残行为做了开脱。
回想近年来影响恶劣的几桩校园伤人案,都有个别媒体不甚光彩的影子。他们总能从凶犯们身上发掘出一部部受人欺凌的“血泪史”,把他们塑造成“受害者”。南平“3.23”血案,凶手郑民生心理扭曲,极度残忍,造成小学生8死5伤。但在某媒体的报道中,这个恶魔居然成了邻里口中“为人亲和”的好人,暗示是社会将他推上了绝路。这种让人反胃的洗地文每有恶性伤人事件总会冒头。难怪十堰凶犯跪求老师的报道一出,网友们齐声惊呼:“又来了!”
媒体以客观中立为基本要求,但绝对的客观中立做不到,叙述风格、素材选择、角度等等,都摆脱不了媒体人的主观因素。从这个空间里,我们能看到媒体人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含糊。
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矛盾多发、社会竞争激烈,绝大多数人在生活中都面临着种种不如意。媒体有责任纾解一些人淤积于胸中的戾气,帮助引导他们寻找正常、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用洗地模糊善恶界限,撕裂社会共识;详尽描摹犯案过程,极易诱导有类似经历的人模仿。这类报道有违新闻人的良心,实际上已成为帮凶。(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部编辑)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