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新闻办12月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毕美家,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就社会关注的粮食增产、耕地质量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
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谷物进口不会大幅增加
毕美家表示,今年粮食再获丰收,连续两年跨上1.2万亿斤的台阶。
粮食连年增产,为何进口还在不断增加?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累计进口谷物及谷物粉156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46.3%。毕美家表示,去年中央提出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就是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方针,核心要义是要端牢中国人的饭碗,这个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现在全球的粮食产量约为24亿吨,中国以6亿吨的产量养活了世界上1/5的人口。中国有信心、也有能力解决好13亿人的吃饭问题。
毕美家分析说,近年来,我国粮食进口量有所增加,但是总量并不大,主要是因为国际市场上的粮价比我们低,同时还为了满足国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目前水稻、小麦、玉米这三大谷物的进口量仅占我们国内产量的2.4%,还是比较低的。今后可能还要适当进口一些国内短缺的品种,但是谷物进口不会大幅增加。
坚守耕地红线,守住粮食播种面积、谷物面积两个底线
针对社会关注的土壤污染、耕地保护等问题,曾衍德表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障粮食安全,根本是在耕地。中央提出既要保耕地数量红线,也要保耕地质量红线。当前耕地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他归纳为“三大”“三低”:
“三大”即中低产田比例较大,占耕地总面积的70%;耕地质量退化面积较大,占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污染耕地面积较大,全国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达到19.4%,南方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北方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西北等地农膜残留较多。
“三低”是指有机质含量低,全国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08%,比上世纪90年代初低0.07个百分点;补充耕地等级低,每年占补平衡耕地超过500万亩,相差2—3个地力等级;基础地力低,基础地力贡献率为5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
曾衍德说,农业部门正全力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力争到2020年耕地地力提升0.5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5个百分点。通过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深耕深松、控制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等办法来改善耕地质量,耕地酸化、盐渍化、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将得到有效控制。
据介绍,农业部与国土资源部已经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优先把大中城市郊区和交通沿线周边容易被占用的优质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同时还提出,以每个省为单位,基本农田的保有量面积不能减少。曾衍德说,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同时,还要守住两个底线:粮食播种面积不能低于16.5亿亩,谷物面积不能低于14亿亩。
目前中国批准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木瓜
在回答记者关于转基因的提问时,毕美家再次明确,到目前为止,中国批准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木瓜,没有批准任何转基因主粮的商业化生产。他表示,农业部对转基因问题的态度是一贯的,也是明确的。一是在研究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二是在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安全。
毕美家说,转基因是一项新技术,也是一个新产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现在全球农业转基因的技术研发态势非常强劲,发达国家全力抢占技术制高点。中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农产品的消费大国,人多地少水缺,旱、涝、病虫害频繁发生,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的压力很大。在转基因这项新技术上,我们更应有一席之地,抢占制高点。
毕美家介绍,今后将遵循非食用—间接食用—食用的步骤来稳步推进转基因作物。首先发展非食用的经济作物,其次是饲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再次是一般食用作物,最后才是主粮作物。
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把绿色理念贯穿增产过程
粮食连年增产,明年还会继续增产吗?
毕美家说,今年粮食丰收,明年的任务显得更加艰巨。农业部已提早谋划,切实抓好当前的秋冬种生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预计今年冬小麦面积略有增加,播种质量高、土壤墒情好,冬小麦出苗整齐,长势也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
据介绍,农业部近年来通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进农业机械化,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聚焦产粮大县来挖掘粮食生产能力的新潜力。
毕美家还表示,由于当前粮食生产的各种资源要素已绷得很紧,面对资源、市场、气候、生态等各方面的挑战,农业部正制定保障可持续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综合性实施方案。
一是树立“三种理念”:增产理念、效益理念和绿色理念。二是推进综合施策。坚持设施条件改善与集成技术相结合,生产稳定发展与资源高效利用相结合,单项措施与综合施策相结合等,促进粮食持续稳定发展。三是突出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把绿色理念贯穿于增产模式攻关的全过程。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