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年)》列举了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留守儿童遭受意外伤害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学习不良行为较突出;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弱,情感支持欠缺,经常感到烦躁、孤独、闷闷不乐、无缘无故发脾气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等。
基于此严峻现实,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作为一个系统性和社会性问题,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需要在各级政府的主导下,实现每个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就留守儿童的关爱与保护,各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也有许多成熟的经验。给留守儿童建卡,实行家校互动、结对联系和社会帮助等举措,都是在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不过,从近年来发生的未成年人安全事件来看,一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并没有被足够重视,他们的合法权益未能得到充分保障,监护责任、干预机制、救济体系在落实层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明确主体责任、加强政策落实,这是保护留守儿童的要求。而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必须立足于儿童留守产生的原因并对症下药。
儿童留守产生的原因,就在于政策壁垒下的人为性分离。依附于户籍上的入学、就医等政策壁垒,使得儿童被牢牢地套在了户籍所在地,再加上人口输入地和输出地之间,无法进行资源的有效对接,留守的产生就不可避免。因此,要打通政策的通道,赋予儿童更多的选择权和充分的平等权。
同时,人口输出地还应考虑到造成儿童留守的原因,就在于本地的发展机会较少,收入上的性价比较低。因而,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实行充分的就业创业,让流出的人口回流,也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出路。更重要的是,留守儿童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这就需要从全局思维和大局维度出发,从顶层设计入手,在充分发挥各地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整合并利用资源,在打破政策壁垒上有更多张力。
《意见》第五部分聚焦“从源头上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提出要“为农民工家庭提供更多帮扶支持”、“引导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意见》提出的治本之策,就是在化解农村父母对孩子的担心,让孩子不再忍受远离父母之痛。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