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沅江某中学发生一起命案,高三学生罗某杰在与班主任鲍某产生冲突后,持随身携带的弹簧跳刀刺向对方,致其死亡。罗某刺向班主任老师鲍某的细节,不忍卒闻。而对于罗某来说,铸下如此人生大错同样令人叹惋。这场悲剧留给社会的远不止一声叹息。
案件还有一些待解的地方,比如两人冲突的原因为何?在接受警方询问时,罗某表示是“一时冲动”。当地宣传部门一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则称,当天,鲍某将自己精心挑选出来的部分高考励志短片向学生播放,并要求写观后感。罗某拒绝,结果被鲍某通知到办公室“谈心”。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罗某如此冲动?又如,罗某为何随身带弹簧跳刀?对自己的班主任老师下手为何如此毫不留情?
与以前发生的一些“弑师”案相比,弑师者大多属于成绩较差、调皮捣蛋、不愿服从老师管教而怀恨在心等情况。而这一次却有所不同。让很多人不敢相信的是,罗某并不是人们一般意义上的“差生”,而是人们心中的“好学生”。该中学是湖南省示范性高中,即人们俗称的“省重点”,罗某所在的班级又是学校的“重点班”,是该校重点培养“清北班”之一,而罗某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好几次得过第一名。“成绩好,懂礼貌,孝顺”是罗某的邻居们对罗某的共同感受。悲剧的发生就越发让人难以理解。
但一些细节,似乎又给了我们答案。同学介绍,最近一段时间罗某在学习上有些懈怠,曾被对他寄予厚望的鲍某批评过好几次。而且,像这次“抗拒作业”的情况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同学回忆,在高三的一次语文课上,罗某曾用刀在桌子上刻字,嘴里似乎在念着“杀”字。身边的人都对罗某寄予很高的期望,在众人的目光之下,难以想象,罗某的心中积压了多少需要释放的情绪。
据了解,这所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省重点中学,特点之一是“生源条件较差”,这些主要来自农村的学生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也就意味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要付出更艰辛的努力。而在一个封闭式管理的环境内,如果压力长期得不到纾解,便可能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
尽管如此,我并不想由这起“弑师”案引出对应试教育批评的陈词滥调,批评学校不人性的管理。虽然今天,高考成功并不再意味着人生的飞跃,进入大学之后,农村学生面临的竞争压力可能会更大,但高考仍然是他们改变命运轨迹的重要途径。要想在高考中取胜,只能比其他人付出更多,学生也许苦不堪言,但他们只要不放弃高考,就没有太多的选择。学校的管理方式虽然严格,可是类似管理模式在很多高中学校不过是大同小异,沅江这所高中并不显得另类。
短时间内摆脱应试教育模式,让高三学生从此没有升学压力,都是不现实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农村学生,争夺优质教育资源的处境上只会是更加不利。我们能够做什么?面对这种现实,我们只能呼吁学校学会为学生减压,在帮助学生沿着现有路径实现大学梦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情况,采取措施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情绪释放服务,避免类似悲剧发生。希望这生命的代价,能够带来改变。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