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这位人类历史上的伟人再次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外学界出现了“马克思热”,不少国外学者重新认识马克思、重读马克思著作。分析研究这一现象,对于我们加深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热”在国外学界迅速兴起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在全球热销,掀起一股“回到马克思”的学术浪潮,这与冷战结束后“告别马克思”思潮形成鲜明对照。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摆脱冷战思维桎梏,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思考和研究马克思主义。
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研究在国外学界一度陷入低潮,有些人认为社会主义失败了、历史终结了。一些西方学者对诸如此类的观点进行了驳斥。美国学者乔纳森·施佩贝尔认为:“马克思主义在美国社会的影响力将长期持续,因为今天的美国已明显和上世纪90年代不同,当时冷战结束让自由市场主义在美国主导了公共辩论。”法国学者德里达说:“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
“马克思热”迅速兴起绝非偶然,也并非一阵风式的学术时髦,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时代背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和弊端暴露无遗,其膨胀发展导致的社会不平等、资本无限扩张和消费主义泛滥广受诟病。在此背景下,国外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在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共产党宣言》被列为必读书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的编辑、出版和研究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来自欧美、日本等国家的学者纷纷参与其中。诸多事实表明,“马克思热”正在国外学界产生持续广泛的影响。
马克思在当今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今天,人类社会同马克思生活的年代相比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国外学者曾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没用了。然而,只要认真分析国外学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情况就会发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不仅没有减退,反而与日俱增。
马克思主义一直处于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并对人类社会持续产生强大影响,彰显出旺盛生命力。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千年思想家,马克思高居榜首。2013年,美国《科学美国人》月刊网站报道:研究人员选择近3.5万名学者进行排名,结果显示马克思仍是最具影响力的学者。还应看到,《共产党宣言》多次翻印、再版,被译成200多种文字,出版数千个版本,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书籍之一。在国外学术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机构、团体和协会已达上千个,报纸、学术刊物以及广播、电视、大学课堂等都在谈论马克思主义,世界范围内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各种学术研讨会日益增多。这些都说明,马克思在当今世界仍是最具影响力的学者。
马克思主义对解决当代问题意义重大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保持强大影响力和旺盛生命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对解决当代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正如英国学者吉登斯所说,马克思的思想比他同时代及后来的西方思想家要“厉害”得多,即便在当今世界,他的思想仍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法国学者托尼·安德烈亚尼说:“没有任何理论比马克思主义能更加清楚地阐释劳动价值、剩余价值、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的社会效应及全球效应等内容。”美国学者安德鲁·哈特曼认为:“凡是从现代生活中感到疏离、无根、被变化抛弃、经济上处于挣扎状态的人,都会认识到马克思资本学说的深刻性。即使是处于财富分配顶端的群体,如果能够真诚地展开思考,也将能理解这一点。”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改变世界。今天,经济快速发展在加快财富创造速度的同时,两极分化加剧、文明冲突升级、资源环境破坏等问题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显现。马克思主义对于破解这些发展瓶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重新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借以反思资本主义的弊端,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法国学者托马斯·皮凯蒂认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不平等程度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不加制约的资本主义加剧了财富不平等现象,而且将继续恶化下去。德国学者沃夫拉姆·阿多菲表示,在中国,他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地位,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不断努力。事实正如阿多菲所言,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以其成功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将在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也必将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