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特朗普政府7月6日“正式宣战”,中美贸易摩擦从几个月来的“箭在弦上”,变成了掉下来的一只靴子。对于已经有些“刺刀见红”的这场中美贸易摩擦,中美学界和舆论界的争论在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展开。彭博社认为,这场贸易战造成的经济损失将取决于双方接下来会走多远。如果美中在第一轮关税后给“贸易战”降温,那么影响是有限的。而如果“贸易战”全面展开,美国经济增长预计在2020年前将减缓0.8%。《纽约时报》认为,这场可能会伤害到美中两国公司和消费者的斗争出现了重大升级,有可能形成破坏性冲突。这场纠纷将席卷全球供应链,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成本,由于预计美国将与几乎其他所有国家发生长期贸易斗争,因此全球股市会因此波动不定。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的今天,各国之间的贸易早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别是中美这两个超大经济体之间更是如此。美洲的蝴蝶扇一下翅膀,也会在遥远的地方卷起狂澜,这样的假设在所有人那里都不再新鲜。具体到这场贸易战,对于中美两国各自的影响,很难说谁会重一些,谁会轻一些。贸易战面前,从来没有赢家。现在美国主动扬起了翅膀,也必须做好被狂澜倒卷的准备。
中美贸易战对于中国民众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客观地说,这个答案肯定不会是零。比如关税上调会造成中国出口企业的减产,与之相关联的,还会造成老百姓生活成本不同程度的增加。由于美元一直是美国手中剪世界羊毛的一把剪刀,贸易战发展下去还有可能导致老百姓在购买进口商品和服务时面临购买力缩水的风险。
美国对中国的产业进步和科技进步感到压力,延缓进而遏制中国进步,被普遍认为是这场贸易战的目标之一。为了让自己的进攻带上一些道义感,美国“一家之言”地认定中国科技进步、产业进步的原因在于政策扶持和窃取美国技术。这对于中国相关产业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情况其实从一开始就是清楚的,这场贸易战是由美国单方面挑起,由此引发各国的应激反应,正在大范围地呈现出来。中国的反制行动属于“正当防卫”,它是世界范围内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决心和努力最坚定的一部分。如果中国不予以反制,美国还会得寸进尺,进一步“欺行霸市”。这是不需要任何逻辑推演就能得出的结论。
面对这场贸易战,中国具有怎样的承受力?环球时报采访到的专家都表示谨慎乐观。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超大社会,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民众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赋予这个实体超强的制度黏性和社会张力。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潜在市场规模相当于美日欧的总和。这样巨大的体量和发展空间,让中国在应对贸易摩擦时具备了坚实的市场基础和广阔的回旋余地。中国近期推出一系列改革开放措施,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将会形成新的虹吸效应,生成新的生产投资能力,提升经济增长的后劲。这些都是中国作为超大社会所具有的规模优势和风险消化能力的直观体现。
中国具有完备的工业门类,自我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市场,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抗击打能力和反制能力。这一点,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经济实体都不可低估。还要看到,内需和消费的贡献率在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出口贡献率的比重相应降低,这是我们应对贸易战的一大底气。中国经济整体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势头,只要经济还在增长,我们就没有后顾之忧。
我们采访到的专家表示,不管贸易战怎么打,对我们影响都不会太大,反而会倒逼我们把该做的事情做得更好。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作为一个超大社会,中国前进的道路注定不会一马平川,这反过来又让中国从各种磨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年中国的发展总体来说是蛮顺利的,它鼓舞了中国百姓的士气,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在社会心理层面引发一些过于乐观的情绪。前进道路中的困难和挑战,迟早会来,晚来不如早来。中美贸易摩擦让我们以一种贴身肉搏的方式直面这样的挑战,它的正面价值在于,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了周遭的环境、面临的风险,并由此进一步激发我们励精图治的决心。
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中一个基本总结是,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都是以一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跨过沟沟坎坎。中美贸易战,是对我们这个超大社会忧患意识的一次再教育,是对我们制度当中那种团结一致、共赴时艰特质的一次再激发。中国前进的步子,会因为这样的磨砺而更为稳健。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