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外媒的两篇文章谈到了美国副总统彭斯发表的讲话以及美针对中国的“毒丸”条款,其中一位《洛杉矶时报》文章的作者分析了中国拒绝对美国投降的原因。
美国《洛杉矶时报》10月9日文章,原题:特朗普与中国的贸易战无关贸易,而是为全球权力。美国没有赢
副总统彭斯近日指责北京使用关税、配额、货币操纵、知识产权、产业补贴等获取对美庞大贸易顺差,还称北京试图诱使美国大学、智库、企业及地方政府接受亲华立场,并指责中国炫耀武力,军事化南海……这些指责证实了许多人预料的——特朗普的对华贸易战并非真的关乎贸易。实际上,白宫开始了遏制崛起中的中国的更大行动。而中国领导人对此了如指掌。
早在彭斯演讲前,北京就把特朗普加征关税与他在经济领域以外采取的举措放在一起看。但中国并未退缩,美国加税遭到中方反制。除了展示决心的种种举动,中国还向世界展现向外看和支持全球化的形象。北京想利用外界广泛担心特朗普贸易保护主义会伤及所有国家的心理,将贸易战转化为自身优势。
中国领导人一再称赞自由贸易的好处,塑造中国在管理国际经济方面是负责任的成年人形象。这种战略至少始于去年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特朗普那次亮相促使亚洲领导人目光内转,而中国呼吁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中国官员重申此类主张,称“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计划是旨在托起所有船只的共赢交易。
中国的战略正逐步见效。皮尤新民调显示,尽管许多国家仍青睐美国当全球领导,但他们也认可中国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并对美国领头能力的信心下滑。北京知道,美国加税可能造成中国经济增长率降低。但他们也相信,在关税战中退缩只会助长美国在其他方面变本加厉。对北京来说,为实现转变全球权力平衡的长远目标,忍受一时的经济痛苦是值得的。(作者杰弗里·库茨科等)
新加坡《海峡时报》10月10日文章,原题:美国针对中国的“毒丸”毫无意义
美国可能在未来与欧盟、日本及别国的贸易协定中加入“毒丸”条款。这些国家可能更难与中国达成自贸协定。“毒丸”条款是特朗普政府试图实现孤立中国的手段之一。但这是个坏主意,无论从原则还是策略上讲。
首先,正如中国及许多加拿大观察人士所指出的,这是对主权的侵犯。贸易协定不应包括相关各方与其他国家谈判的权利。其次,也许它能孤立中国并伤及中国经济,但这对美国经济有何好处尚不清楚。若(西方的)目标是使中国开放并变得更“市场经济”,那中国与别国的自由贸易理应受到鼓励而非阻碍。与中国达成的每个贸易协定,都有助于其更接近成为市场经济。
此外,当今全球贸易近3/4与供应链相关。贸易不仅是在国家间展开,还在公司企业之间,贸易关系不受地理限制。比如在墨西哥有许多美企,他们把产品卖到美国市场,但其所处供应链也包括位于中国的供应商(中国是墨第二大商品供应方)。墨中贸易越自由,此类供应链运行效率就越高。若限制此类贸易,比如阻止中墨达成自贸协定,就会扭曲企业的选择,最终造成生产成本提高,有些后果要由美国消费者承担。在供应链世界里施加贸易壁垒是代价高昂之举,这恰恰是“毒丸”条款威胁要做的。
世贸组织并不完美,但能解决(西方)所称的中国贸易舞弊行为。迄今,中国拥有遵守对其不利的世贸组织裁定的良好记录。中国表示支持世贸组织,美国及其盟友可对此进行测试。比起在贸易协定中加入试图孤立中国的歧视性“毒丸”条款,这样做会好得多,也更公平有效。(作者维克拉姆·卡纳,乔恒译)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