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李正华: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3-02-16 09:38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李正华: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

李正华: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蕴含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启示。中国共产党是在总结成功经验同时也汲取失败教训的过程中,不断把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推向前进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党的十九大、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历史节点,都结合新时代的新特点新要求,从不同角度对党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和新的概括,在总结历史经验过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一、特别强调了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以史为鉴开辟未来的目标要求
  注意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历经磨难却始终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巨大凝聚力和鲜明的先进性的重要原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开拓前进。其中最重要的、系统的总结有两次:一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总结历史经验形成的重要成果是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它系统总结了党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六大以来的历史经验,为统一全党思想、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另一次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党总结历史经验形成的重要成果是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它深刻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果断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为顺利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奠定了重要基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特别强调总结历史经验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以史为鉴、开辟未来的目标要求,为新时代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发挥党史的教育作用指明了方向。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已走过100年,“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和论述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他指出:“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因为历史记述了前人的成功和失败。重视研究、借鉴历史,了解历史上治乱兴衰的规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启示。因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接续奋斗中,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经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书本上抄来的,而是我们党在历经艰辛、饱经风雨的长期摸索中积累下来的,饱含着成败和得失,凝结着鲜血和汗水,充满着智慧和勇毅”,是推动党和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巨大精神财富。因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更需要借鉴历史来丰富头脑、开阔眼界、提高修养、增强本领。因为只有认真总结好历史经验,才能更好地抓住历史机遇,明确发展方向,努力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为此,党中央明确要求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同时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
  总结经验,提高本领。“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总结经验,就是要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有效地化解矛盾、应对挑战,把握历史规律,不断增强治国理政能力,担好历史责任。
  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重要历史关头,只有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历程,取得的成就与进步,经历的困难与风险,才能深刻认识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才能明白为什么“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只有深刻认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和历史必然,才能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才能明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需要许多代人努力的接力跑,需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美好未来和最高理想前进。只有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进程,才能了解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是怎样根据中国的国情历经艰辛探索、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才能准确判断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科学决策;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仅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而且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才能明白历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才能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才能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办事。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地前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就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要做到“九个必须”: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九个必须”科学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深刻阐述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根本要求。
二、明确论述了党的百年历史主题、四个发展阶段和取得的巨大成就,确保对党的历史的科学把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自己的历史主题、历史进程与巨大成就进行了进一步总结和新概括。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百年历史的主题。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党的十九大同意在党章中明确载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对党的百年历史主题进行了新概括,明确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先后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经历了四个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和阶段性特征进行过多次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讲话中,更是明确地将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分为前后相连、各具特点的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共28年。1921年7月,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第二个阶段,从新中国的成立到改革开放开启前共29年。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第三个阶段,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前共34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第四个阶段,从党的十八大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近9年。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并正在朝着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努力奋进。
三、进一步总结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中国的繁荣富强”这一重要经验,确保党始终成为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心骨”,确保党长期执政的地位不动摇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坚持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战胜各种困难,靠的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是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的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前赴后继的顽强奋斗,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才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华民族才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 “极大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中国共产党立志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千秋伟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新中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十八大以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汇聚全国人民的磅礴伟力,将一穷二白的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679.1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01.5986万亿元,首次突破100万亿元1952年。中国从低收入国家成功地跨入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从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中国社会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顽强奋斗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不是外力扶持的,不是上天恩赐的,更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因革命而生,由革命而兴,从1921年成立时的50多名党员,不断发展壮大到今天已经有9500多万名党员、48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成长为世界上具有强大政治领导能力的成熟政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作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和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站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之无愧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历史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时就得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结论,并在全党全国人民中产生强烈共鸣。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面临的巨大挑战,在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深刻论述了这一重要经验,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兴则国家兴、中国共产党强则国家强,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进一步总结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重要经验,确保中国这艘巨轮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不迷航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根本上说,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就是因为始终保持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理想的坚守,勇于和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论和必然趋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上下求索、不懈奋斗。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以及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共产党成功开辟出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既是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又是中国人民创造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发展奇迹的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历尽艰辛,领导中国人民“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最为关键的一条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正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卓有成效地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使科学社会主义在拥有14多亿人口的东方大国找到了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使古老的中国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从根本上扭转了近代以来积贫积弱的命运,稳步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开创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这一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变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成功道路和制度体系。这不仅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而且为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提供了具有充分说服力的道路和制度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中产生的,也是在改革开放中完善和发展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了改革开放新局面。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上迈出新的重大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推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正确判断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趋成熟定型。
  社会主义500多年来从无到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外国到中国的历史,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艰辛探索到破浪前进的伟大进程,有力地证明了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总结党执政55年的历史经验时就曾明确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从事革命斗争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党成立以来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和强国富民之路得出的必然结论和重要历史经验,是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的科学真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根据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变化的实际,更加深刻地论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探索正确道路的重要历史经验。 
五、深刻论述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这一重要经验,确保党始终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不变质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帝国的崩溃、王朝的覆灭、执政党的下台,无不与背离人心、丧失人心密切相关。100年来,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深刻论述了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这一重要历史经验。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之所以能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紧紧依靠人民的力量推进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
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和改革的力量源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不断克服前进中的艰难险阻,实现了旧中国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法比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的发展壮大,不靠殖民掠夺,不靠依附他国,不靠在全球收取铸币税,更不靠发“战争财”,而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是中国人民依靠勤劳和智慧苦干实干出来的。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只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推动时代前进的智慧力量,党领导的各项事业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
  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始终都是为了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是党永续不衰的力量源泉,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在习近平总书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人民”一词出现了86次,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切的人民立场和为民情怀。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始终坚持这一根本政治立场,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反复强调这一原则,就是因为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深刻认识到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需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出符合时代特点的奋斗目标,制定实施相应的战略布局和战略举措。
  “为人民服务”这一光辉命题是毛泽东1944年9月8日在《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中明确提出的。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写入了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至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规定性,成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与为人民服务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为人民服务思想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升华、丰富和发展。它更加突出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不仅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工作导向、发展思想,而且更上升到执政理念的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高度,站在总结过去、开辟未来的历史高度,站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高度,总结历史经验,揭示了过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深刻道理,深化了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于提高党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目标、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正华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1年第9期
发布时间:2023-02-16 09:38:00
马研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成果快递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