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一、充分认识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推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合理的量的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的物质技术基础。从现代化的历史看,实体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是推动国家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是推动国家进入现代经济增长轨道的主导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创造的世界奇迹,离开实体经济这个基础,特别是制造业这个基础是完全不可能的。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把这一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才能夯实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物质技术基础,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实体经济是应对经济领域各种风险挑战的物质技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是建立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实体经济茁壮成长,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产业整体实力、质量效益以及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二、牢牢把握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任务
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的经济体,无一例外拥有一个庞大而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高度重视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要重视抓好制造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都离不开制造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重视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的前瞻谋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重视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聚焦确保国家安全,确保基本民生,确保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总体正常运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三、加快推进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把握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规律、时代特点、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与发展实体经济相结合,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水平,推动数字产业实体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深入推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推动绿色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相融合,充分发挥绿色化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效应。推动传统制造业的绿色化改造,推动促进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绿色化改造,降低能耗和碳排放水平。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中新兴产业绿色化升级。推动全领域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的绿色化。当前,我国的工业体系绿色化升级中仍有不少关键技术和设备对国外依赖较大,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仍较突出,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中绿色化关键技术研发创新,推进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核心技术研发创新。
推动重点产业在国内外有序转移、促进国内外产业深度融合与实体经济发展相结合。加快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充分发挥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引领、带动作用。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推动制造业在国内的有序转移,实现城市群、都市圈建设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相衔接,实现城市群、城市圈的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提升与乡村振兴相衔接。提升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实现东中西产业链供应链梯次衔接格局。鼓励各地根据自身条件和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消除区域壁垒,真正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提升实体产业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增强实体经济国内大循环动力和可靠性,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标高标准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增强实体经济在国际大循环中的话语权,形成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增长点。
网络编辑:张福军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